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AP1-AS1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蒋薛伟 王中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2期105-107,共3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多种恶性肿瘤类型中异常表达,在癌症诊断和预后方面有积极的意义。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是lncRNA的一种,研究表明其与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相关。深入了解AFAP1-AS1在肿瘤中的作用可以为恶...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多种恶性肿瘤类型中异常表达,在癌症诊断和预后方面有积极的意义。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是lncRNA的一种,研究表明其与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相关。深入了解AFAP1-AS1在肿瘤中的作用可以为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 肿瘤 预后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糜烨东 虞桂平 +2 位作者 蒋薛伟 黄斌 单一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3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6月~2019年11月,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者为观察组(n=25),行单操作孔胸腔镜...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6月~2019年11月,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者为观察组(n=25),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者为对照组(n=2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知晓率,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置管时间、胸腔置管总引流量、术后1 d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知晓率均为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置管时间、胸腔置管总引流量、术后1 d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除手术时间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2%)高于对照组(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佳,缩短患者胸腔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患者术后满意度更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法 胸腔镜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
下载PDF
医患共同决策在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单一波 蒋薛伟 +1 位作者 黄斌 虞桂平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7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快速提升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模式,为基于SDM工具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正处于临床实习阶段的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5级五年制本科生和2017级临床硕士研究生各20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于肺结...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快速提升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模式,为基于SDM工具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正处于临床实习阶段的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5级五年制本科生和2017级临床硕士研究生各20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于肺结节SDM工具的医患交流培训并设计《肺结节患者个体化管理决策辅助手册》,使用SEGUE量表对培训前后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前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SEGUE评分为(11.96±2.62)分,培训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SEGUE评分为(19.35±2.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硕士研究生SEGUE评分显著高于本科生(P<0.05)。结论基于肺结节SDM工具的医患交流培训可显著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可以推广于临床各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共同决策 肺小结节 SEGUE量表
下载PDF
基于过程挖掘的医疗路径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鹏程 曹永忠 蒋薛伟 《信息通信》 2017年第3期40-43,共4页
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是一种应用人工智能来模拟医疗专家诊断、治疗疾病的程序系统,传统软件的建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复杂情况。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的区域发现的过程挖掘方法,建立了基于费用代价、时间开销以及健康距离的路... 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是一种应用人工智能来模拟医疗专家诊断、治疗疾病的程序系统,传统软件的建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复杂情况。针对该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的区域发现的过程挖掘方法,建立了基于费用代价、时间开销以及健康距离的路径评价模型,并结合贲门癌的治疗过程来讨论事件日志的收集整理方法,在开源的过程挖掘工具PROM中实现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日志 过程挖掘 建模 评价模型 医疗诊断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时机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蒋薛伟 单一波 +2 位作者 糜烨东 黄斌 虞桂平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时机选择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69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后12 h(12 h组)、24 h(24 h组)和48 h(48 h组)实施肠内营养,记录术后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时机选择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69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后12 h(12 h组)、24 h(24 h组)和48 h(48 h组)实施肠内营养,记录术后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肠内营养结束时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并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结果12 h组和24 h组的肠内营养结束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48 h组(P<0.05)。12 h组的术后排便时间早于48 h组,12 h组和24 h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48 h组(P<0.05),但三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肠内营养结束时,12 h组和24 h组的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高于48 h组(P<0.05),12h组IgA和IgG水平也高于24 h组(P<0.05)。肠内营养结束时,12 h组和24 h组的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高于48 h组(P<0.05),12 h组的CD3^+T细胞百分比也高于24 h组(P<0.05)。结论术后24 h内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条件许可时,肠内营养可提前至术后12 h内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3D技术在早期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单一波 蒋薛伟 +1 位作者 黄斌 虞桂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34-437,共4页
肺癌已跃居成为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临床辅助检查技术的更新和健康体检的普及,尤其是C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以肺结节的形式被发现。对于这些早期肺癌,仍首选手术治疗。目前,各种3D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得... 肺癌已跃居成为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临床辅助检查技术的更新和健康体检的普及,尤其是C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以肺结节的形式被发现。对于这些早期肺癌,仍首选手术治疗。目前,各种3D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领着胸外科手术向微创、精准的方向进展。本文就3D技术在早期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与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3D技术 胸外科手术 医学领域 CT技术 肺结节 恶性肿瘤 肺癌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3D-CTBA联合Hookwire定位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单一波 蒋薛伟 +4 位作者 沈飞 黄斌 杨玉立 黄晓锋 虞桂平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支气管血管重建(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技术联合Hookwire定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 目的探讨三维支气管血管重建(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技术联合Hookwire定位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48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用Mimics 20.0软件行3D-CTBA重建肺部解剖结构,明确肺结节所在肺段及靶段支气管、血管走行,观察有无变异,决定术中所需切断和保留的支气管及动(静)脉,制订个性化手术方案;在CT引导下行Hookwire定位后入手术室行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定位针移位和脱落并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Hookwire定位时间(19.71±3.94)min,发生气胸5例;手术时间(109.67±17.21)min,术中出血量(65.42±21.62)ml,术后胸管置管(4.13±1.26)d,术后胸腔引流量(548.33±228.78)ml,术后住院时间(6.25±1.48)d。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3D-CTBA技术联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有助于术者进行安全、精准的解剖性肺段切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支气管血管成像 Hookwire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胸壁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单一波 蒋薛伟 虞桂平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407-410,共4页
肋骨的先天畸形、发育不良、外伤、原发或继发的肿瘤性病变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胸壁缺损会破坏胸廓完整性和稳定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常需进行胸壁重建。随着3D打印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材料学研究的不断进展,3D打印的胸... 肋骨的先天畸形、发育不良、外伤、原发或继发的肿瘤性病变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胸壁缺损会破坏胸廓完整性和稳定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常需进行胸壁重建。随着3D打印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材料学研究的不断进展,3D打印的胸骨、肋骨、胸肋骨联合重建等临床工作可实现胸廓外观与功能的双重重建。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胸壁重建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胸壁 重建 3D打印 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