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抛秧与旱直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蒋观真
-
机构
南通市农业局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6,共5页
-
文摘
水稻抛秧与旱直播技术的研究进展蒋观真(南通市农业局226000)水稻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的耕作栽培技术,即轻型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各地农业科技工作者所倾心瞩目的问题。南通市于1989年引进塑盘抛秧技术,研究并形成了小麦、油菜茬塑盘抛秧稻亩产600kg...
-
关键词
水稻
塑盘抛秧
旱直播
栽培
-
分类号
S51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沿江旱地旱粮多熟制的优化构思
- 2
-
-
作者
蒋观真
徐志康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局
-
出处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26,共2页
-
文摘
沿江旱地旱粮多熟制的优化构思蒋观真,徐志康(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局226006)(江苏省海门市农业局)南通市沿江滨海地区有240万亩旱地,除种植棉花、湖桑、薄荷等经济作物以及部分改为水田外,还有92万亩旱地常年种植旱杂粮。根据这一地区热量资源两熟有余,三...
-
关键词
旱地
作物
多熟制
耕作制度
-
分类号
S342.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旱稻三熟制及其栽培技术
- 3
-
-
作者
蒋观真
施汉民
施云庭
姚政一
-
机构
南通市农业局
启东县农业局
南通农业学校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9,共3页
-
文摘
南通市有270多万亩沿海和高沙土旱地。由于土壤渗漏,缺乏灌溉水源和提灌设施,长期以来,以种植旱粮、杂豆为主,很少种稻。但人们主食大米,多用旱地生产的杂粮、杂豆与稻区换米。为改变这些地区“吃的不种,种的不吃”的现状,南通市农业局先后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苏省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以及北京农业大学引进一批早稻品种和品系材料,在沿海和高沙土地区试种。
-
关键词
旱稻
三熟制
栽培
-
分类号
S511.3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旱稻三熟制及其栽培要点
- 4
-
-
作者
蒋观真
施汉民
施云庭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局
江苏省启东县农业局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8,共2页
-
文摘
南通市地处黄海之滨,有近300万亩沿海旱地和高砂土地区。由于土质砂性大、渗漏快,缺乏灌溉水源和提灌设施,长期以来,以蚕豆、元麦,间套种春玉米、夏大豆、红小豆等旱粮作物为主,很少种植水稻,但人们主食大米。为改变这些地区“吃的不种,种的不吃”的现状,先后从外地引进一批耐旱水稻(或节水稻)和陆稻品种(系),在沿海和高砂土地区试种。 5年来,旱稻的试种工作分两熟制和三熟制分别进行。小麦—旱稻是沿用稻区麦,稻两熟制的方法,6月上、中旬小麦收割后,用条播机或人工条播旱稻.但因现有旱稻品种亩产仅300~350公斤,比水稻每亩少收150公斤以上,所以在早稻高产品种尚未育成前,这种两熟制的开发价值并不理想。
-
关键词
旱稻
三熟制
栽培
-
分类号
S511.6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彭长青
蒋观真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农林局
-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24,共1页
-
文摘
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彭长青蒋观真(江苏省南通市农林局226006)水稻机械旱直播是我市经过试验研究形成的高产栽培技术。用2BG6A型免耕条播机播种,使移栽水稻由传统的“手工型”水田作业,改为“机播型”旱田作业,节省劳力和减轻了劳动强度,较显著...
-
关键词
水稻
条播机
旱直播
高产
栽培
-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蔬菜的区域布局和粮经饲菜立体种植模式
- 6
-
-
作者
蒋观真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局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6年第4期7-9,共3页
-
文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的蔬菜生产格局面临新的转折。由于城镇扩大,开发区拓展和菜农转业,城郊蔬菜基地正在萎缩;农民工大批进城,流动人口增加,对蔬菜的需求量激增;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蔬菜外销增加,对时鲜菜和特色菜的需求增多。远郊和农区为发展“三高”农业,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正探索将粮、经、饲三元结构发展为粮、经、饲、菜四元结构。本文就蔬菜生产新的格局和对策发表浅见。
-
关键词
蔬菜
区域布局
栽培
模式
-
分类号
S63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春玉米间作旱稻的田间小气候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姚政一
蒋观真
施汉民
施云汀
-
机构
江苏省南通农校
江苏省南通市农业局
江苏省启东县农业局
-
出处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9-32,39,共5页
-
文摘
玉米间作旱稻是一种新开发的种植制度,它有可能成为旱粮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一条新途径.本试验就玉米行距大小,品种不同,侧重光、温、水、气等主要小气候要素的测定,研究其不同处理对间作旱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指出:玉米叶片上举型的品种,适合于间作旱稻;玉米行距2.0米左右比较理想,其行间各种小气候要素互相间协调较好,因而有利于玉米、旱稻产量的提高.
-
关键词
玉米
间作
水稻
田间小气候
-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