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讨苦吃”方能“苦尽乐来”--陈素志老师专业成长解析
1
作者 蒋镇一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6期95-96,共2页
我与陈素志老师认识近二十年,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自讨苦吃”的人。在别人都按部就班下班离开学校了,他却钻进图书馆,读了不少书。他在平凡琐碎的教学工作之余,始终保持读书的习惯,勤于开展教科研,写了不少见解深刻的论文,参与多项... 我与陈素志老师认识近二十年,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自讨苦吃”的人。在别人都按部就班下班离开学校了,他却钻进图书馆,读了不少书。他在平凡琐碎的教学工作之余,始终保持读书的习惯,勤于开展教科研,写了不少见解深刻的论文,参与多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最终“苦尽乐来”。这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更是生命厚度的积淀。我想,他的专业发展之路可以给年轻教师带来诸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成长 学习思索 团队合作 教育传承
下载PDF
“批”出思想 “注”出灵魂——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中的有效运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蒋镇一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6,共3页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革新课堂教学的主要的原则。”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而养成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品质。批注式阅读侧重独立的批评和注解。这一古老的批评方式,形式上直...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是革新课堂教学的主要的原则。”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而养成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品质。批注式阅读侧重独立的批评和注解。这一古老的批评方式,形式上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内容上切中肯綮、笔墨随心,体现着读者别样的阅读体验,更有利于个性化解读的生发。一、从留白入手,批注出多元解读文贵含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阅读课 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 第斯多惠 独立思维能力 切中肯綮 阅读体验 课堂教学 批评方式 创作过程
下载PDF
评《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
3
作者 蒋镇一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美学问题 方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俄国形式主义 形式美学 布拉格学派 结构主义 新批评
下载PDF
课堂提问与有效生成 被引量:1
4
作者 蒋镇一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2年第12期87-88,共2页
语文课堂上学生发问横生枝节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例谈几种应对处理的方式,一方面确保学生自尊心和学习主动性不受伤害,另一方面以学生提问为契机,确保课堂有效生成。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契机 有效生成
下载PDF
孤独的远行者
5
作者 蒋镇一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2年第10期29-31,共3页
日本作家井上靖钟情于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一生中写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文学作品,量多质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晚年,他对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乃以耄耋高龄重读《论语》。《论语》中孔子对人生的深刻而广... 日本作家井上靖钟情于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一生中写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文学作品,量多质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晚年,他对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产生了浓厚兴趣,乃以耄耋高龄重读《论语》。《论语》中孔子对人生的深刻而广阔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这位准备对人生进行总清算的老人。经过深入思考和理解,他认为,孔子不单是中国文化的先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题材小说 行者 孤独 中日文化交流 《论语》 文学作品 春秋末期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
6
作者 蒋镇一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X期25-26,共2页
"比较"是思维过程的重要一环,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它可以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更精确。近几年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百花竞妍,各放异彩,"比较教... "比较"是思维过程的重要一环,是"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它可以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更精确。近几年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百花竞妍,各放异彩,"比较教学"的运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比较教学"天广地阔,大有可为。一、从可比的范围来说,既可作中外比较,也可作历史比较,还可作艺类比较(一)中外比较又称国别比较,是从地域上进行"横比"。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这种可比较的课文不在少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思维过程 比较教学 历史比较 天山景物记 邹忌讽齐王纳谏 病梅馆记 中学语文课本 《劝学》 六国论
下载PDF
文本“误读”教学实践的原则
7
作者 蒋镇一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27,共2页
“误读”作为文本阅读教学的一种必然行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它的创造性价值,出现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缺乏系统性。不少教师简单地将“过度解读”当成“合理误读”,将“错误理解”误作“多元解读”。... “误读”作为文本阅读教学的一种必然行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它的创造性价值,出现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还不是很深入,缺乏系统性。不少教师简单地将“过度解读”当成“合理误读”,将“错误理解”误作“多元解读”。这都是因为对“误读”的原则仍然理解不清。因此,科学分析“误读”现象,清晰梳理“误读”原则,无疑能够为文本阅读教学找到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读” 教学实践 文本 “多元解读” 阅读教学 创造性价值 错误理解 系统性
下载PDF
从高考作文评分“说明”谈正确书写的重要意义
8
作者 蒋镇一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5期124-124,共1页
高考阅卷评分十分强调卷面的整洁,字迹的端正,对别字、标点错误和模糊不清扣分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关键词 作文评分 高考 书写 标点错误 整洁 强调 阅卷 字迹
下载PDF
一曲永远传唱的红色战歌——重读《七根火柴》
9
作者 蒋镇一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10期79-79,共1页
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以生动的形象、精巧的构思、诗样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这篇仅有两千多字的小说,从几根细小的火柴入手,塑造了高大的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小说描写长征途中过草地时,掉队红军伤病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 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以生动的形象、精巧的构思、诗样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这篇仅有两千多字的小说,从几根细小的火柴入手,塑造了高大的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小说描写长征途中过草地时,掉队红军伤病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鲜血与生命保存关系到千百个战士生命的火柴的动人故事。形象鲜明、立意深远,读后使人久久不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根火柴》 重读 战歌 人的革命 形象 王愿坚 小说 生命
下载PDF
写作角度略谈
10
作者 蒋镇一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1期105-105,共1页
写作角度也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创作素材的着眼点。明人董其昌在其《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他以画树为例,说明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 写作角度也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创作素材的着眼点。明人董其昌在其《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他以画树为例,说明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足以表现“奇”)的某一“点”;这个“点”须“四面取之”,即须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才能确定。这同今天所说选角度意念是相吻合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这两句诗形象贴切地说明了由于作者选取角度不同,所反映的事物的情状境界亦随之不同。角度选得好不好,对文章能否完美、深刻地反映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写作中,应该注意如何选好文章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角度 作者选择 创作素材 客观对象 董其昌 “奇” 事物 文章
下载PDF
写作角度略谈
11
作者 蒋镇一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6年第11期18-19,共2页
写作角度也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创作素材的着眼点。明人董其昌在其《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他以画树为例。说明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 写作角度也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创作素材的着眼点。明人董其昌在其《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他以画树为例。说明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足以表现“奇”)的某一“点”:这个“点”须“四面取之”。即须对事物进行多方面的观察才能确定。这同今天所说选角度意念是相吻合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这两句诗形象贴切地说明了由于作者选取角度不同.所反映的事物的情状境界亦随之不同。角度选得是不是好.对文章能否完美、深刻地反映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谈谈在写作中。如何选好文章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角度 作者选择 创作素材 客观对象 董其昌 “奇” 事物 文章
下载PDF
名师引领我成长
12
作者 蒋镇一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 2010年第10期42-43,共2页
第十一批特级教师证书端放在我的面前,上面赫然写着“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鲜红的颜色像欢快跳跃的火焰在我眼前熊熊燃烧.亦如我激动万分、百感交集的心。
关键词 成长 名师 特级教师 表率 师德 育人 教学
下载PDF
和你说说怎样阅读
13
作者 蒋镇一 《广西教育》 2006年第04C期28-28,共1页
语文学习不是单一地掌握某项技能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平日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下面的文章。
关键词 学会阅读 语文学习 文化底蕴 语文能力 读书 文章 同学
下载PDF
也谈“圆规”与杨二嫂
14
作者 蒋镇一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5年第12期73-74,共2页
一、这是一个长期争论而没有解决的老问题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是一个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特别是其中三次借“圆规”来描写她的神态、举动时的精彩笔触博得广大读者的一致赞赏。请看:
关键词 “圆规” 杨二嫂 《故乡》 鲁迅小说 描写 赞赏
下载PDF
写作角度略谈
15
作者 蒋镇一 《阅读与写作》 2007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写作角度 创作素材 作者选择 客观对象 董其昌
下载PDF
用“多读、多想、多练”引领语文教学
16
作者 蒋镇一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9年第21期9-11,共3页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得到了加强,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多读、多想、多练"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一系列教学办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工具性 语言素养
下载PDF
以“主体参与”构建课堂教学新思维——《石钟山记》教学实录
17
作者 蒋镇一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1,共2页
“唯书”“唯师”“唯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基础教育的需要。新的课堂教学思维应该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高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 “唯书”“唯师”“唯一”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基础教育的需要。新的课堂教学思维应该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高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这种课堂思维强调“主体参与”,就是建立在对学生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让学生放开手脚,自己挑选角度,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主体参与”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的智慧才有可能被激发,课堂上才会提问、争论、质疑之声不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主体参与 《石钟山记》 教学实录 基础教育 教学思维 思维空间 创新思维
原文传递
片言居要 点活文气
18
作者 蒋镇一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56,共2页
我们常用陆机所说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来指导写作。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叙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再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然后畅想“淫雨霏霏”时所见之景与所怀之悲、“春和景明”时所临之境与所生之喜。
关键词 岳阳楼 范仲淹 重修
原文传递
写作角度略谈
19
作者 蒋镇一 《作文世界(初中版)》 2007年第3期87-89,共3页
写作角度也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创作素材的着眼点。明人董其昌在其《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
关键词 中说 创作素材 咏菊 菊梦 残菊 横看成岭侧成峰 荣国府 黄山谷 岑参 采桑子
原文传递
谈文本解读的还原法
20
作者 蒋镇一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年第5期51-53,共3页
文学是一种假定艺术。任何作家在创作时都需要凭借联想和想象,设想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时空,供其思绪尽情驰骋。在作家创造的这个时空里,为了突出表现对象,作家必然要有所取舍,将一些不符合此情此景的人物事件弱化、漠视,甚至摒... 文学是一种假定艺术。任何作家在创作时都需要凭借联想和想象,设想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时空,供其思绪尽情驰骋。在作家创造的这个时空里,为了突出表现对象,作家必然要有所取舍,将一些不符合此情此景的人物事件弱化、漠视,甚至摒弃,只有这样才能使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在生活真实和情感需求上保持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法 解读 文本 艺术形象 和谐统一 作家 时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