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CT特征并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蒋际钊 张梅刃 +1 位作者 黄培楷 黄乐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的CT特征和临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1月确诊的13例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1例,年龄22~54岁;根据患者病历、X线片、CT资料分析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 目的:探讨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的CT特征和临床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11月确诊的13例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11例,年龄22~54岁;根据患者病历、X线片、CT资料分析骨折类型、骨折移位情况、骨折线方向、骨折块大小、是否合并跗骨联合、是否合并其他骨折、是否漏诊、受伤至明确诊断时间以及治疗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3例患者经CT检查后确诊为跟骨前结节骨折,Degan骨折分型:Ⅰ型9例,Ⅱ型4例;移位4例,无移位的9例;CT水平面骨折线横行12例,斜行1例,骨折块大小0.40~1.72 cm;CT矢状面骨折线垂直行12例,斜行l例,骨折块大小0.10~0.59 cm.所有患者未合并跟距或跟舟骨桥;单纯跟骨前结节骨折6例,7例合并其他部分骨折;8例患者漏诊;受伤至明确诊断时间0~21 d;9例Ⅰ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6例愈合,3例骨折不愈合,均发生于水平面骨折线长度<1 cm的患者;4例Ⅱ型骨折也未行手术治疗,不论骨折块的大小,4例均未愈合.结论:隐匿性跟骨前结节骨折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漏诊率,其CT特征为骨折线在水平面多横行和矢状面多垂直行,在矢状面骨折块小,而在水平面骨折块则表现大小不等;CT水平面骨折块<1 cm的Ⅰ和Ⅱ型骨折保守治疗出现骨折不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漏诊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蒋际钊 赵奎 +1 位作者 范海平 张梅刃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9期1727-1733,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早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根据筛选标准,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A组(30例)及治疗B组(3...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早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必要性。方法:根据筛选标准,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A组(30例)及治疗B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法,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入院后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当日开始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疗程均至术后1周。监测患者凝血四项及D-II聚体,下肢静脉彩超及双侧下肢周径的改变情况。结果:3组患者比较术前1dD-II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治疗A组和B组D-II聚体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A组和B组的FIB在术前1d及术后1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四项指标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PT)及凝血酶时间(TT)各阶段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1d下肢静脉血流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前1d患肢髌骨上缘10cm肿胀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患肢髌骨上缘10cm肿胀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肢体消肿,减少下肢静脉血流减慢的发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可吸收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蒋际钊 全华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4期2929-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可吸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处)掌骨中段骨折患者应用可吸收钢板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5.1个月,观察其术后疗效和X线片的表现。结果骨折愈合率为100%,术后无发热和非特异性皮下积液,骨折端未见短缩... 目的探讨可吸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处)掌骨中段骨折患者应用可吸收钢板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5.1个月,观察其术后疗效和X线片的表现。结果骨折愈合率为100%,术后无发热和非特异性皮下积液,骨折端未见短缩移位和成角畸形,未发生溶骨性反应,掌指关节功能均无障碍。术后X线片示掌骨骨折断端无移位,骨折愈合良好,无骨质疏松。结论采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固定系统治疗掌骨中段骨折,不仅方法简单,疗效较好,而且无明显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可吸收钢板 掌骨骨折
下载PDF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应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蒋际钊 张梅刃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评估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控制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留置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分为两组,PCEA组11例,非P... 目的评估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控制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留置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分为两组,PCEA组11例,非PCEA组1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当晚、第1天、第2天VAS评分、疼痛控制满意度与睡眠满意度、额外毒麻类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ASA麻醉分级和骨折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EA组患者术后当晚、第1天VAS评分明显低于非PCEA组(P<0.05),术后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EA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和睡眠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非PCEA组(P<0.05),且额外毒麻类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少于非PCE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应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能达到良好缓解疼痛的作用,且能改善患者睡眠,减少术后额外毒麻类镇痛药物的使用,但有一定比率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泵 跟骨骨折 术后疼痛控制
下载PDF
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莫卫海 马少云 +5 位作者 李显澎 曹建斌 蒋际钊 林苗正 张梅刃 陈利新 《中医正骨》 2012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采用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65岁,中位数43岁。左侧3例,右侧... 目的:观察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采用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5~65岁,中位数43岁。左侧3例,右侧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类:Ⅱ型5例,Ⅲ型3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类: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2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24.6个月,中位数12.2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8.6~12.5周,中位数10.3周。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肘前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恐怖三联征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异常加深的股骨外侧髁压迹是前交叉韧带撕裂的间接证据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梅刃 肖梦强 +1 位作者 陈利新 蒋际钊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程度与前交叉韧带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研究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16例患者的X线片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左膝关节5例,右膝关节11例;年龄19-52岁,平均28.3岁。膝... 目的 :探讨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程度与前交叉韧带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研究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16例患者的X线片和MRI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4例,女2例;左膝关节5例,右膝关节11例;年龄19-52岁,平均28.3岁。膝关节侧位X线或MRI矢状位提示股骨外侧髁压迹有异常,使用影像PACS系统中测量工具测量压迹的深度,并分析患者病历资料、体格检查及关节镜术中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侧位X线片和MRI矢状位可见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并深度2.0 mm,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前抽屉试验和拉姆征均阳性,关节镜探查手术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2例侧位X线片股骨外侧髁压迹未见异常,但MRI矢状位示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并深度1.0 mm,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前抽屉试验和拉姆征均阳性,MRI示前交叉韧带撕裂,其中1例关节镜探查手术证实前交叉韧带完全撕裂,另1例因未行手术探查而无法证实是否完全断裂。结论:膝关节侧位X线片上股骨外侧髁压迹异常加深与前交叉韧带撕裂有密切相关,异常加深的股骨外侧髁压迹是前交叉韧带撕裂的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Weber B型外踝骨折并WagstaffeⅡ型骨折术后并发距骨骨囊肿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1 位作者 莫卫海 陈能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975-978,共4页
患者,男,44岁,因“摔伤致左踝肿痛、活动受限1 h”入院。患者于2018年3月18日参加足球比赛时,不慎摔伤致左踝肿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无头颅外伤,当时无昏迷,无恶心呕吐,随即至我院急诊就诊,行左踝关节X线片示左踝外踝骨折,左踝关... 患者,男,44岁,因“摔伤致左踝肿痛、活动受限1 h”入院。患者于2018年3月18日参加足球比赛时,不慎摔伤致左踝肿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无头颅外伤,当时无昏迷,无恶心呕吐,随即至我院急诊就诊,行左踝关节X线片示左踝外踝骨折,左踝关节退变(图1a,1b)。并以“左外踝骨折、左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距骨 骨囊肿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与骨盆后环损伤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 :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 目的 :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骨折分型:A型28例,B型17例,C型6例;详细评估患者X线片和CT影像学资料,明确是否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同时将耻骨支骨折分为耻骨下支移位组、耻骨下支无移位组、耻骨上支移位组和耻骨上支无移位组,确定各组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并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移位骨折,均发现骨盆后环损伤;20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无移位骨折,6例(30%)合并骨盆后环损伤;28患者存在耻骨上支移位骨折,22例(78.5%)合并骨盆后环损伤;12例患者存在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5例(41.6%)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方面,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与无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 8<0.05);与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组和移位骨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8>0.05;P=0.168 3>0.05),但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均明显高于两组(100%vs 41.6%,78.5%)。结论: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合并出现骨盆后环损伤率最高,往往提示骨盆后环损伤可能,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是骨盆后环损伤的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耻骨下支 骨盆后环 骨折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体表垫片定位并3D打印体表导板辅助置入Lisfranc螺钉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2 位作者 赵奎 曾啸 郭江龙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076-1079,共4页
患者,女,49岁,2019年6月下旬在登山散步时因不慎“扭伤导致右足肿痛活动受限”,当时行X线片示右足第2~4跖骨骨折,给予石膏固定并局部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治疗7周后自觉肿痛活动受限无缓解,遂再次就诊并检查,诊断“右足Lisfranc骨折脱位... 患者,女,49岁,2019年6月下旬在登山散步时因不慎“扭伤导致右足肿痛活动受限”,当时行X线片示右足第2~4跖骨骨折,给予石膏固定并局部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治疗7周后自觉肿痛活动受限无缓解,遂再次就诊并检查,诊断“右足Lisfranc骨折脱位”,并收入院进一步处理。入院后完善检查,完善右足MRI、CT、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等检查(图1a,1b,1c),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 三维 骨折固定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跖骨干节段短缩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足部骨折术后跖骨痛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黄俐敏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前文献中因足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导致跖骨痛这类医源性跖骨痛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报道一例跖骨干节段短缩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足部骨折术后畸形并跖骨痛。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右足多发骨折骨折术后疼痛1年”入院,患者2015年5... 目前文献中因足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导致跖骨痛这类医源性跖骨痛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报道一例跖骨干节段短缩截骨内固定术治疗足部骨折术后畸形并跖骨痛。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右足多发骨折骨折术后疼痛1年”入院,患者2015年5月16日在工作中被重物砸伤,导致:①右足1~4跖骨粉碎性骨折;②右足第1、2跖趾关节脱位;③右足第1~5趾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干节段短缩截骨术 骨折术后畸形 跖骨痛
下载PDF
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8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采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闭合骨折,1例为开放骨折(GustiloⅡ型)。结果术后随访8-39个月,平均19.6个月... 目的探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采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为闭合骨折,1例为开放骨折(GustiloⅡ型)。结果术后随访8-39个月,平均19.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和骨性愈合,有3例出现伤口局部浅表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及踝关节不稳。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0.2分(65-99分),优18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9.7%。结论应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和骨性愈合,维持关节稳定性,是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理想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腓骨 腓骨钩钢板
下载PDF
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2 位作者 黄辉春 赵奎 林苗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在门急诊室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法。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门急诊就诊的27例采用椅背复位法和30例采用足蹬牵拉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从在患者在止痛剂...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在门急诊室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法。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门急诊就诊的27例采用椅背复位法和30例采用足蹬牵拉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从在患者在止痛剂使用、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复位后VSA评分、是否出现复位并发症方面对2组复位方法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椅背复位法组无一例使用止痛剂,足蹬牵拉组中5例患者使用止痛剂,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6<0.05);采用椅背复位组患者一次复位成功率为96.3%(26/27),足蹬牵拉组为93.3%(28/30),2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830);复位后VSA评分中椅背复位组为(1.85±0.75)分,而足蹬牵拉复位组为(2.06±0.77)分,2组无统计学差异(P=0.303);足蹬牵拉组中一例出现复位并发症,而椅背复位组中未出现复位相关并发症。结论: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一次复位成功率高,复位并发症少,为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椅背复位法 肩关节前脱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骨折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2 位作者 黄辉春 林苗正 赵奎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研究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的之间手术治疗28例胫腓远端骨折和29例踝部骨折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28.3岁,其中有8例出现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并对这8例患者... 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研究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的之间手术治疗28例胫腓远端骨折和29例踝部骨折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28.3岁,其中有8例出现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并对这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8例下胫腓骨骨性连接患者中,有3例患者骨性连接发生骨折周围螺钉穿透过长部位,5例发生在胫腓骨骨折间且骨块未复位部位,无一例发生在下胫腓骨螺钉固定处,并对8例患者进行18-43个月随访,平均37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优3例,良3例,可2例.结论 高能量损伤导致下胫腓骨骨折或踝部骨折,若骨折周围螺钉穿透过长、骨折处胫腓之间骨块未复位,是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骨骨性连接 危险因素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新型弹力外固定夹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
14
作者 林青 蒋际钊 +1 位作者 唐上德 吕洲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7期871-872,共2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的石膏托固定比较,探讨、分析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肘内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寻找简便、安全、有效的新外固定方法。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60例肱骨髁上骨... 目的通过与常规的石膏托固定比较,探讨、分析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肘内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寻找简便、安全、有效的新外固定方法。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60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弹力外固定夹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方法。结果试验组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21.6±8.35d,对照组为23.3±9.51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的肘内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弹力外固定夹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在减少肘内翻的发生率方面,较传统的石膏托固定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外固定 弹力外固定夹
下载PDF
侧卧位并仰卧位(后外侧并内侧)双切口治疗三踝骨折
15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黄辉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侧卧下后外侧切口入路并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侧卧下后内侧切口入路并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三踝骨折21例,手术采用先侧卧位下后外侧切口入路,先复位固定外踝,在直视下来复位... 【目的】探讨侧卧下后外侧切口入路并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侧卧下后内侧切口入路并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三踝骨折21例,手术采用先侧卧位下后外侧切口入路,先复位固定外踝,在直视下来复位固定后踝骨折块,然后改为仰卧位内侧切口固定内踝。根据Lange‐Hansen 分型:Ⅳ度旋后‐外旋型18例,Ⅳ度旋前‐外旋型3例。【结果】21例随访6-33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 Mazur 踝关节评分系统:优13例,良 3例,可5例。【结论】侧卧下后外侧切口入路+仰卧位下内侧切口入路治疗治疗三踝骨折,直视下复位固定后踝骨折块,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仰卧位 骨折/外科学 踝损伤/外科学
下载PDF
79例儿童前臂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移位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16
作者 张梅刃 卜晗 +2 位作者 蒋际钊 黄辉春 林苗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79例儿童前臂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移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间79例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儿童前臂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并记录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成角、移位程度、和否合并尺骨骨折、骨折... [目的]分析79例儿童前臂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移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间79例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儿童前臂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并记录年龄、性别、骨折部位、成角、移位程度、和否合并尺骨骨折、骨折是否斜行骨折、复位固定医师级别、复位精确程度,并评估这些因素对骨折移位影响和相关性。[结果]79例患者中14例(17.7%)出现骨折移位.对骨折再移位影响因素中,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原始骨折掌侧成角与背侧成角无显著差异;左侧肢体发生骨折移位多于右侧;前臂远端骨折合并尺骨骨折,再次移位明显增加;原始骨折完全移位再次移位明显大于原始骨折未完全移位,斜行骨再次移位明显大于非斜行骨折。高级职称医师复位固定优于初中级医师;解剖复位后再次移位显著减少。[结论]儿童前臂远端骨折行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出现再移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骨折原始移位程度和骨折经复位后是否达到解剖复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前臂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 再次移位 相关因素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腓骨解剖型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28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卜晗 蒋际钊 +1 位作者 曹建斌 马少云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5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腓骨解剖型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2月~2013年4月,对28例伴外踝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腓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 目的探讨腓骨解剖型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2月~2013年4月,对28例伴外踝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腓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等。结果随访8~24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全部愈合, Mazur[1]评分为65分~99分,平均为:91.25分,其中优2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9.29%。结论外踝骨折手术治疗强调恢复外踝正常外翻角度和长度等解剖结构,稳定有效固定骨折,早期功能锻炼。腓骨解剖型钩钢板可很好的达到手术治疗外踝骨折的手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骨折 腓骨钩钢板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加股方肌骨瓣转移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际钊 张梅刃 马少云 《华西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目前对青壮年有移位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仍存在许多争议,被认为尚未完全解决难题之一,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常导致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6月,收治青壮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12例,年龄17~55岁,... 目的目前对青壮年有移位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仍存在许多争议,被认为尚未完全解决难题之一,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常导致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6月,收治青壮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12例,年龄17~55岁,平均36.3岁。所有患者在受伤后1周内采用牵引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加股方肌骨瓣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1~5年,平均3.5年。结果 12例患者均达骨性愈合,随访期内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获优良10例,一般1例,差1例。结论青壮年新鲜有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牵引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加股方肌骨瓣转移术治疗效果良好,均能达到骨折愈合,且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内固定术 股方肌骨瓣转移术
原文传递
跖肌腱编织缝合法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际钊 张梅刃 +1 位作者 陈利新 马少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8期743-744,共2页
目的总结采用跖肌腱编织缝合法治疗跟腱断裂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此法修复跟腱断裂10例,先将跖肌腱在远端止点处切断,用取腱器将其在近端切断,将取下的跖肌腱编织缝合于断裂跟腱远近端,同时将跖肌腱膜片包绕缝合跟腱形成光滑面。结果... 目的总结采用跖肌腱编织缝合法治疗跟腱断裂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此法修复跟腱断裂10例,先将跖肌腱在远端止点处切断,用取腱器将其在近端切断,将取下的跖肌腱编织缝合于断裂跟腱远近端,同时将跖肌腱膜片包绕缝合跟腱形成光滑面。结果 1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5年,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跖肌腱编织缝合修复跟腱断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肌腱 编织缝合 跟腱断裂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股骨头骨骺分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际钊 张梅刃 +1 位作者 陈利新 马少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12期1076-1076,共1页
外伤可导致股骨头骨骺滑脱,临床称为股骨头骨骺分离。对于急性股骨头骨骺分离,治疗上早期多先行骨牵引,待滑脱处有纤维性愈合后再穿针内固定。笔者于2000年12月,急诊行手术穿针治疗1例此类损伤的患儿,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 外伤可导致股骨头骨骺滑脱,临床称为股骨头骨骺分离。对于急性股骨头骨骺分离,治疗上早期多先行骨牵引,待滑脱处有纤维性愈合后再穿针内固定。笔者于2000年12月,急诊行手术穿针治疗1例此类损伤的患儿,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骨骺分离 克氏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