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芽奇兰速溶茶粉加工过程中香气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诗笛 蒋青香 +5 位作者 林琦 许勇泉 李利君 翁淑燚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9-248,共10页
以白芽奇兰茶叶制备速溶茶粉为对象,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等研究速溶茶粉加工过程中的香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芽奇兰速溶茶粉加工过程中各阶段样品的整体香气轮廓和香气成分类别具... 以白芽奇兰茶叶制备速溶茶粉为对象,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等研究速溶茶粉加工过程中的香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芽奇兰速溶茶粉加工过程中各阶段样品的整体香气轮廓和香气成分类别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在不同加工阶段的香气强度和香气成分含量差异较大;3-乙基-2,5-二甲基吡嗪、脱氢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藏花醛、香叶醇、吲哚、β-大马士酮、顺式茉莉酮、香叶基丙酮、反式橙花叔醇和茉莉酸甲酯是导致香气变化的关键成分。浸提工艺显著增加了藏花醛、香叶醇、吲哚、β-大马士酮和顺式茉莉酮等成分的OAV,碟式分离、反渗透浓缩和冷冻干燥显著降低了香叶醇、吲哚、β-大马士酮、顺式茉莉酮、茉莉酸甲酯、反式橙花叔醇、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藏花醛等成分的OAV。超滤除去茶多酚复合物,促进香气成分的释放,导致香叶醇、吲哚、β-大马士酮、顺式茉莉酮和茉莉酸甲酯的OAV增加。本研究阐明白芽奇兰速溶茶粉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发现超滤处理促进香气成分的释放,为改良速溶茶粉的加工工艺提高速溶茶粉的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粉 加工工艺 香气轮廓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基于 Fe_(3)O_(4)@SiO_(2)@NH_(2)@C60的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中药材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6
2
作者 宋中荣 周翔 +3 位作者 蒋青香 严志宏 蔡瑛 李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基于 Fe_(3)O_(4)@SiO_(2)@NH_(2)@C60磁纳米复合材料,建立了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中药材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力计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证实C60改性成... 基于 Fe_(3)O_(4)@SiO_(2)@NH_(2)@C60磁纳米复合材料,建立了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中药材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力计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证实C60改性成功;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Fe_(3)O_(4)@SiO_(2)@NH_(2)@C60的吸附能力强,稳定性好,经10次重复利用后吸附效率无明显变化。考察了萃取溶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解吸溶剂种类以及解吸时间对中药材样品中16种PAHs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g吸附剂在4 min内即可实现对目标物的完全吸附。采用最优的磁固相萃取条件,16种PAHs在5~1 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4 0~0.999 9,检出限为0.2~1.2μg/kg,定量下限为0.8~3.9μg/kg,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4.1%~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0%~8.3%,日内RSD为0.20%~3.5%,日间RSD为2.2%~6.9%。所建立的方法能有效降低中药材样品中复杂基质的干扰,为中药材中PAHs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磁纳米粒子 C60 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中药材
下载PDF
基于感官检验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白芽奇兰茶叶香气分级 被引量:15
3
作者 蒋青香 李慧雪 +2 位作者 李利君 黄高凌 倪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8-106,共9页
为了解不同等级白芽奇兰茶叶的香气品质差异及其物质基础,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 为了解不同等级白芽奇兰茶叶的香气品质差异及其物质基础,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4种白芽奇兰茶叶的香气品质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earson线性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不同香气属性强度和挥发性成分含量与可接受程度的关系。QDA表明白芽奇兰茶叶水溶液的整体香气轮廓为花香、青草香、甜香、烘烤香、木香和焦糖香,但不同白芽奇兰茶叶水溶液的香气属性强度和可接受程度不同。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白芽奇兰茶叶中,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有一定差异;在4种茶叶中共检测出5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46.3%~69.7%;脱氢芳樟醇、吲哚、反式-橙花叔醇、香叶醇、1-乙基-2-甲酰基吡咯及芳樟醇是白芽奇兰茶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花香、青草香和甜香与可接受程度呈正相关,且发现花香、青草香和甜香与6-甲基-5-乙基-3-庚烯-2-酮、香叶醇、顺式-3-己烯基己酸酯、顺式-茉莉酮、反式-橙花叔醇的含量呈正相关,与二甲基硫醚的含量呈负相关。以上结果阐明了白芽奇兰茶叶香气品质分级的成分指标,为实现白芽奇兰茶叶香气品质客观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芽奇兰茶叶 定量描述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成分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Pearson线性相关性 等级划分
下载PDF
HS-SPME-GC-MS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丹凤佳酿白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5
4
作者 蒋青香 张婷 +3 位作者 倪辉 李利君 杨远帆 黄高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6-161,共6页
为了解丹凤佳酿白酒的香气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该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感官检验分析该酒的主要香气轮廓。结果表明,从丹凤佳酿白酒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32种、醇类... 为了解丹凤佳酿白酒的香气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该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感官检验分析该酒的主要香气轮廓。结果表明,从丹凤佳酿白酒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32种、醇类6种、醛酮类5种、酸类1种和其他类挥发性成分1种,其相对含量分别为94.51%、2.40%、1.77%、1.25%和0.07%,其中酯类、醇类和醛酮类为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醇香和果香是丹凤佳酿白酒的主要香气特征。该结果对研究特色浓香型白酒香气特点以及改良白酒的酿造工艺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凤佳酿白酒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基于GC-MS-O结合OAV比较铁观音和白芽奇兰茶叶的香气品质 被引量:10
5
作者 荣波 蒋青香 +3 位作者 林诗笛 林琦 李利君 倪辉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1-363,共13页
为明确铁观音和白芽奇兰茶叶的香气品质差异及其物质基础,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 为明确铁观音和白芽奇兰茶叶的香气品质差异及其物质基础,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Olfactometry,GC-MS-O)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两者的整体香气轮廓和关键香气成分进行鉴定。除青草香强度外,铁观音的花香、甜香、焦糖香和烘烤香强度均显著低于白芽奇兰茶叶(p<0.05);且铁观音和白芽奇兰茶叶水溶液中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分别为19314.76μg/L和5685.77μg/L。GC-MS-O结合OAV分析表明铁观音的关键香气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吲哚、顺式-茉莉内酯、苯乙醛、顺式-茉莉酮和反式-橙花叔醇;白芽奇兰茶叶的关键香气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脱氢芳樟醇、香叶醇、顺式-茉莉内酯、β-环柠檬醛、反式-α-紫罗兰酮、顺式-茉莉酮、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吲哚和藏花醛。以上结果明确了导致铁观音和白芽奇兰茶叶香气品质差异的主要赋香成分,为茶叶品质的精准控制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白芽奇兰茶叶 定量描述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仪 香气活性值 关键香气成分
下载PDF
江蓠琼脂碱法提取工艺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杉玉 万博恺 +7 位作者 朱艳冰 姜泽东 肖安风 倪辉 李清彪 蒋青香 于洋君 毛子剑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45-54,共10页
为探究江蓠(Gracilaria japonica)琼脂生产过程中碱处理工艺对碱消耗量及琼脂质量的影响,采用模型拟合优化琼脂提取碱处理工艺参数,以降低碱消耗量;研究不同碱处理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江蓠琼脂性质,测定出胶率、碱消耗量和江蓠中吸收碱量,... 为探究江蓠(Gracilaria japonica)琼脂生产过程中碱处理工艺对碱消耗量及琼脂质量的影响,采用模型拟合优化琼脂提取碱处理工艺参数,以降低碱消耗量;研究不同碱处理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江蓠琼脂性质,测定出胶率、碱消耗量和江蓠中吸收碱量,建立碱处理工艺对琼脂质量和碱消耗量影响的关系模型。运用模型优化得到3个最佳碱处理工艺参数,即碱质量分数、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分别为6%、3.0 h和87℃。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每生产1.00 t琼脂碱消耗量为1.83 t,江蓠中残碱量为1.10 t。与现有琼脂工业生产工艺相比,本研究优化工艺的琼脂质量没有变化,但碱消耗量和江蓠中残碱量分别降低12.02%和1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 琼脂 碱处理工艺 碱消耗量 模型拟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