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动脉瘤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康复科理念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李延飞 宋永福 蒋顶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608-611,628,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动脉瘤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康复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南京市浦口医院行血管介入治疗的86例颅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就诊... 目的探讨颅脑动脉瘤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康复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南京市浦口医院行血管介入治疗的86例颅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围手术期常规干预措施)和观察组(n=45,就诊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早期功能恢复情况、远期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0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轻微残疾、严重残疾、植物状态、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科理念可提高颅脑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效果,促进术后恢复,控制相关并发症,积极改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动脉瘤 血管介入术 康复科理念
下载PDF
自噬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钱中润 蒋顶 +1 位作者 龚大伟 章文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内众多复杂物质代谢中的一种方式,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是在亚细胞水平发生的一种"自我消化"过程,在维持细胞稳态、适应应激和基因组完整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度水平的自噬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内外环境刺激...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内众多复杂物质代谢中的一种方式,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是在亚细胞水平发生的一种"自我消化"过程,在维持细胞稳态、适应应激和基因组完整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度水平的自噬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一旦自噬不足或者自噬过度就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肿瘤抑制作用 亚细胞水平 外环境刺激 AUTOPHAGY 信号通路 溶酶体 细胞类型 自我消化 蛋白活性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蒋顶 龚大伟 +4 位作者 罗回春 沈天毓 白启帆 王守岩 章文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验证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在临床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运动迟缓定量指标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为符合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的1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为15名与帕... 目的验证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在临床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探讨运动迟缓定量指标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为符合中国帕金森病诊断标准(2016版)的1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为15名与帕金森病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患者进行美多巴冲击试验,状态分为服药前和服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进行评估。应用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测量两组被试者的翻腕、抬腿、10 m往返范式动作的运动数据,提取幅度、频率等运动指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与UPDRSⅢ中子项及子项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组服药前及服药后状态的翻腕幅度、步幅、转身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帕金森病患者服药前转身时间与UPDRS步态(Ⅲ29)、中轴症状(Ⅲ18、19、27~31)和迟缓+中轴症状(Ⅲ18、19、23~31)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824,P=0.002;r=0.779,P=0.005;r=0.673,P=0.023)。结论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可对帕金森病的运动迟缓症状进行定量测量,对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为帕金森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迟缓 运动功能定量评估 可穿戴定量评估系统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在运动障碍疾病定量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蒋顶 龚大伟 章文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全球约有500万名PD病人,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占总人口的0.3%,在超过60岁的人中大约占1%[1]。PD病程长,需要长期管理与康复的病人人数众多,长期以来,临床上主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全球约有500万名PD病人,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占总人口的0.3%,在超过60岁的人中大约占1%[1]。PD病程长,需要长期管理与康复的病人人数众多,长期以来,临床上主要依靠医生检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以及HoenYahr分期等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障碍疾病 定量评估 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设备 运动功能评估 评定量表 发达国家 帕金森病
下载PDF
TCD对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培赞 赵应群 +2 位作者 宋永福 赵伟 蒋顶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66-46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重度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6例重度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并在术前和术后应用TCD检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双侧MCA及ICAex平均流速(Vm)明显增快(均P<0.05),且手术侧血管Vm增快更为显著。与术前相比,搏动指数(PI)术后明显降低,其中手术侧降低更显著(均P<0.05)。频谱形态术后转为高血流低阻力型。结论 TCD能很好地显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对预后判断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重度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围手术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急性乙醇中毒合并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AQP4、GFAP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培赞 赵应群 +2 位作者 宋永福 赵伟 蒋顶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36例,其中合并急性乙醇中...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36例,其中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8例(乙醇中毒组),未合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8例(无乙醇中毒组);以及健康体检者16例(正常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伤后12 h内及伤后24 h、48 h血清AQP4、GFAP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及与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乙醇中毒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AQP4、GFAP水平均高于无乙醇中毒和正常对照组;且乙醇中毒组患者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较无乙醇中毒组患者明显降低(预后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乙醇中毒组患者中,血乙醇浓度越高者的血清AQP4、GFAP水平也越高(均P<0.05)。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可引起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血清AQP4、GFAP水平明显增高,而使患者病情加重,预后变差。并且患者血乙醇浓度越高,其血清AQP4、GFAP水平也越高,伤情越重,预后越差。监测急性乙醇中毒合并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血清AQP4、GFAP水平改变,可为伤情准确评估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乙醇中毒 创伤性脑损伤 水通道蛋白-4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应群 黄培赞 +2 位作者 宋永福 赵伟 蒋顶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28-328,共1页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患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目前其病死率仍在50%以上,约3/4的存活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基底节区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最常见、致残率最高的一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疗效优于内科治疗,已...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患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目前其病死率仍在50%以上,约3/4的存活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基底节区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最常见、致残率最高的一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疗效优于内科治疗,已得到临床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 脑血管病患者 基底节区出血 内科治疗 治疗疗效 致残率 病死率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培赞 赵应群 +2 位作者 赵伟 宋永福 蒋顶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8期6048-604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影响脑复张的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病例84例,归纳各种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的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2~4d复查CT发现脑...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影响脑复张的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病例84例,归纳各种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的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2~4d复查CT发现脑复张不全46例,术后10~14d复查CT发现脑复张不全17例,术后1月复查CT发现脑复张不全10例,术后3月复查CT发现脑复张不全7例,术后6月以后复查CT发现脑复张不全5例。结论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复张不全的原因有:①老年患者脑萎缩;②血肿量大压迫时间长;③血肿包膜坚厚,硬膜下腔不能闭合;④应用强力脱水剂,术中操作不当导致硬膜下腔张力性气颅;⑤术后体位及饮食不当。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复张不全的病例,不用强力脱水剂,术后采用头低位,卧向患侧,多饮水,必要时适当补充低渗液体,经引流管注入生理盐水并回抽气体,对包膜坚厚或有钙化者应施行开颅术予以切除,动态CT观察。如果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即使脑复张不全仍有硬膜下积血或积液,亦不必急于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脑复张
下载PDF
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英亮 蒋顶 +4 位作者 钱春发 胡新华 阎华 刘宏毅 章文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索后颅窝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行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术前使用三维CT重建软件重建患者后颅窝三维骨质,在颅... 目的探索后颅窝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行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术前使用三维CT重建软件重建患者后颅窝三维骨质,在颅骨内面横窦沟、乙状窦沟移行位置内下缘制作虚拟“关键孔”,然后借助星点、二腹肌沟顶点等解剖标志定位“关键孔”的位置,获得距离和角度信息,并据此制作纸片模型,模型消毒后与术中解剖标志相对应,定位出“关键孔”。结果20例患者无静脉窦破裂出血发生,其中“关键孔”内清晰暴露横窦、乙状窦移行区者15例;未能清晰暴露者5例,平均向前外方去除(4.0±0.3)mm骨质后得到暴露。星点与“关键孔”的圆心距离为6.8~21.6mm,平均(14.0±3.6)mm,星点与“关键孔”的圆心连线与基线(星点和二腹肌沟顶点的连线)之间夹角为4~50°,平均(24±13)°。结论使用后颅窝颅骨表面标志与三维CT骨质重建相结合的定位方法较准确,静脉窦损伤风险低,可实现个体化定位“关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颅骨 解剖标志 关键孔 手术技术
原文传递
进展期帕金森病的脑深部刺激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顶 徐俊 章文斌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979-982,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部位为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存神经元内路易氏包涵体的形成。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部位为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存神经元内路易氏包涵体的形成。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刺激 多巴胺能神经元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姿势反射 神经系统疾病 肌强直 黑质 包涵体
原文传递
前额叶单靶点单通道穿刺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11
作者 赵应群 黄培赞 +2 位作者 宋永福 赵伟 蒋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0071-0073,共3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前额叶单靶点单通道穿刺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8例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30例)或引流组(28例),引流组均行前额叶单靶点单通道穿刺引... 本研究旨在评估前额叶单靶点单通道穿刺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8例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30例)或引流组(28例),引流组均行前额叶单靶点单通道穿刺引流并行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果:按GOS评分标准:保守组30天GOS的等级显著低于引流组疗效和安全性(GOS≤3分保守组70.0%[21/30]对引流组39.3%[11/28]),(P <0.05)。结论:丘脑出血行前额叶单靶点单通道穿刺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叶 单通道 穿刺引流 丘脑出血 尿激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