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切除直肠肿瘤的近况 被引量:3
1
作者 邵初晓 蒙家兴 叶维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 ,TEM)是一种对直肠中、上段 ,乙状结肠下段肿瘤有效、安全、可行性强的外科切除技术 ,由Buess设计发明 ,并于 1983年首次报道。TEM符合肿瘤学原则 ,对严格选择的病例可取得和传统...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 ,TEM)是一种对直肠中、上段 ,乙状结肠下段肿瘤有效、安全、可行性强的外科切除技术 ,由Buess设计发明 ,并于 1983年首次报道。TEM符合肿瘤学原则 ,对严格选择的病例可取得和传统手术相仿甚至更好的效果 ,且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少。本文对TEM的特殊器械及手术方法、适应证、临床应用结果、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并对笔者的初步经验进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镜 显微外科 手术治疗 切除术 直肠肿瘤
下载PDF
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的成因分析和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2 位作者 蒙家兴 肖毅 吴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的形成原因和各种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妇科手术后22例(42.3%),产伤(接生处理不当)后14例(26.9%),结直肠手术后13例(25.0%),其他原因所致3例(5.8%)... 目的探讨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的形成原因和各种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妇科手术后22例(42.3%),产伤(接生处理不当)后14例(26.9%),结直肠手术后13例(25.0%),其他原因所致3例(5.8%)。瘘口位于低位直肠27例(51.9%),中位直肠10例(19.2%),高位直肠15例(28.9%)。仅予非手术治疗9例(17.3%),接受永久性转流性肠造口(袢式横结肠造口)8例(15.4%),经各种途径手术修补35例(67.3%)。9例非手术治疗无效。接受永久性肠造口的8例术后症状减轻但瘘口未愈。35例手术修补的总治愈率为77.1%(27/35);其中经肛门括约肌途径(Mason术)、经肛门、经腹、经会阴和经阴道途径修补术的治愈率分别为100%(8/8),100%(2/2),83.3%(5/6),0%(0/1)和66.7%(12/18)。在中、低位直肠阴道瘘的手术修补中,Mason术的治愈率高于经阴道修补术(100%∶66.7%)。结论医源性直肠阴道瘘系因产伤或手术处理不当损伤直肠阴道隔所致。手术修补是直肠阴道瘘惟一的治愈手段。Mason术是治疗中、低位(尤其是中位)直肠阴道瘘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阴道瘘/病因学 直肠阴道瘘/治疗 医源性疾病
下载PDF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3 位作者 蒙家兴 肖毅 吴斌 赵玉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4月至9月对8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TEM行局部切除术。术前根据直肠腔内超声肿瘤分期:uTo期6例,uTis期和uT1期各1例... 目的初步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4月至9月对8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TEM行局部切除术。术前根据直肠腔内超声肿瘤分期:uTo期6例,uTis期和uT1期各1例。肿瘤距肛缘距离平均7(4~9)cm;肿瘤直径平均1.5(1~2.5)cm;肿瘤占据肠腔周径比例平均20%(10%~30%)。结果8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粘膜下切除3例,全层切除5例),各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平均50(40~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0(10~50)ml。术后住院天数平均5(2~7)d。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pT0期5例,pTis期、pT1期和pT2期各1例。8例术后随访平均3(1~5)个月,肿瘤无局部复发。结论TEM显露良好、切除精确,手术安全、创伤小,经严格选择病例可用于良性直肠肿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彻底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腺瘤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下载PDF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31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蒙家兴 林国乐 +1 位作者 刘应裕 叶维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mic rosurgery,TEM)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1995年11月~2003年12月,我院行TEM治疗直肠肿瘤31例。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手术...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mic rosurgery,TEM)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1995年11月~2003年12月,我院行TEM治疗直肠肿瘤31例。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经肛门插入特殊的手术直肠镜,保持CO2充气状态,在立体视镜和腔镜系统下,采用针形电刀或5mm超声刀将直肠肿瘤完整切除(黏膜下或全层切除),手术创口在腔内连续缝合。结果31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45~22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0~180ml,平均40ml。手术并发症:暂时性排气失控2例,急性尿潴留1例,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急性发作1例,因服用阿斯匹林而出现继发性出血1例。术后病理分期:pT0期16例,pTis期2例,pT1期7例,pT2和pT3期各3例。31例随访2~92个月,平均23个月,肿瘤无原位复发。结论TEM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内镜 显微手术 直肠肿瘤
下载PDF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直肠肿瘤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应裕 蒙家兴 +1 位作者 林国乐 叶维晋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24-826,共3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治疗早期 显微手术 肛门内镜 直肠绒毛状腺瘤 肿瘤电切术 局部切除术 并发症发生率 完整切除 侵袭性肿瘤
下载PDF
纳米金对HepG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6
作者 蒙家兴 潘运龙 +2 位作者 赵晓旭 丁晖 覃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2-315,共4页
目的 观察纳米金(AuNP)对HepG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不同浓度AuNP(5、10、20 μg/L)处理组和对照组,HepG2细胞常规消化种板,培养24h后:AuNP处理组分别加入浓度为5、10、20 μg/L的AuNP溶液1... 目的 观察纳米金(AuNP)对HepG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不同浓度AuNP(5、10、20 μg/L)处理组和对照组,HepG2细胞常规消化种板,培养24h后:AuNP处理组分别加入浓度为5、10、20 μg/L的AuNP溶液1 ml;对照组加入等量无血清培养液,继续培养12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内VEGF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epG2细胞VEGF的分泌水平;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率.改变HepG2细胞的培养条件(37℃/4℃),观察AuNP对HepG2细胞VEGF分泌的影响.建立肝癌腹水瘤模型进一步观察AuNP对模型小鼠腹水VEGF水平及腹水量的影响.结果 体外实验:各组HepG2细胞分泌的VEGF浓度分别为:对照组(351.64±7.89)ng/L;5μg/L AuNP组(285.62±3.45) ng/L;10 μg/L AuNP组(121.72±3.10) ng/L;20 μg/L AuNP组(9.83±2.28) ng/L,P<0.05.各AuNP处理组(5、10、20 μg/L) HepG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8.98±7.57)%、(91.09±11.46)%、(92.13±5.65)%,各组AuNP对HepG2细胞增殖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实验:腹水瘤模型小鼠腹水VEGF水平及腹水体积分别为:对照组(62.95±11.93) ng/L、(13.22±1.03) ml;AuNP处理组(27.12 ±8.58) ng/L、(5.21 ±0.62) ml,P<0.01.结论 AuNP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VEGF的表达和分泌,体内实验证实AuNP能够降低腹水瘤模型小鼠腹水VEGF水平,明显减少腹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纳米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腹水生成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英文)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家骝 郭宝贤 +4 位作者 刘允怡 蒙家兴 钟志超 赖宝山 邝国雄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评估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是否优于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方法研究组在59例连续入院的患者中选择24例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研究组与其他34例用传统方法手术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 目的评估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是否优于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方法研究组在59例连续入院的患者中选择24例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研究组与其他34例用传统方法手术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随访30.1个月和28.3个月。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01),而术中出血量(P=0.02)和术后镇痛剂的需要量(P=0.02)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P=0.04)和总住院时间(P=0.02)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的肿瘤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无瘤间期和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比较术后恢复较快,而肿瘤清除情况、并发症、病死率、无瘤间期以及生存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直肠癌 被引量:20
8
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2 位作者 肖毅 吴斌 蒙家兴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IN)和早期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TEM行局部切除术。根据活检病理结合直肠腔内超声检查(EUS)术前诊断低级别IN8例,高级别IN4例,早期直肠癌3例。肿...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上皮内瘤变(IN)和早期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例直肠肿瘤患者采用TEM行局部切除术。根据活检病理结合直肠腔内超声检查(EUS)术前诊断低级别IN8例,高级别IN4例,早期直肠癌3例。肿瘤距肛缘的距离4—15(平均7.2)cm,肿瘤直径1—4(平均1.8)cm,肿瘤占据肠腔周径比例10%~40%(平均20%)。结果15例直肠肿瘤均获完整切除(黏膜下切除5例,全层切除10例),各切缘均阴性。手术时间为40.90(平均57)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平均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2-9(平均4.5)d。术后病理确诊:直肠低级别IN5例,高级别IN6例,早期黏膜下浸润癌(pT1期)和进展期癌(pT2期)各2例。术前EUS评估肿瘤浸润肠壁深度的准确率为86.7%(13/15)。15例术后随访2.10(平均6)个月,肿瘤无局部复发。结论TEM微创、显露良好、切除精确、能获取高质量的肿瘤标本用于准确的病理分期,是治疗直肠IN和早期直肠癌的理想术式。术前EUS检查对TEM病例的选择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上皮内瘤变 内镜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被引量:41
9
作者 林国乐 蒙家兴 邱辉忠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肿瘤的现代治疗中起着有限的但又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消除永久性肠造口所带来的极大不便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对于某些经严格选择的病例,如直肠腺瘤或早期直肠癌,... 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肿瘤的现代治疗中起着有限的但又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消除永久性肠造口所带来的极大不便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对于某些经严格选择的病例,如直肠腺瘤或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甚至可以代替传统的根治性手术。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治疗直肠肿瘤相对较新的,经内镜能完成切除、止血、缝合等系列操作的微创外科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经肛门切除术和一般的内镜下肿瘤电切术。其兼备内镜、腹腔镜和显微手术的优点,微创、显露良好,切除精确,能切除较高部位的直肠肿瘤,并能获取高质量的肿瘤标本用于准确的病理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肛门内镜 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 局部切除术 微创外科技术 直肠肿瘤 永久性肠造口 经肛门切除术 现代治疗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切除直肠肿瘤 被引量:24
10
作者 蒙家兴 邵初晓 +1 位作者 刘应裕 叶维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总结1995年11月至2001年12月27例TEM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直径中位值2.5cm,肿瘤下缘与齿状线距离(8.9±3.4)cm,肿瘤侵犯直肠...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总结1995年11月至2001年12月27例TEM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直径中位值2.5cm,肿瘤下缘与齿状线距离(8.9±3.4)cm,肿瘤侵犯直肠周径范围(35.7±17.5)%。平均手术时间(109±46)min。平均住院日4.5d。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并发症有尿潴留、暂时性大便失禁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复发。术中2例切穿至腹腔,即刻内镜下修补成功。切缘100%瘤细胞阴性。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14例、直肠腺癌13例,后者包括pTis2例,pT16例和pT25例。直肠癌腔内超声肿瘤T分期符合率为84.6%。5例pT2中2例中转前切除术,1例接受术后放疗,2例无附加任何治疗。平均随访18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死亡2例,但无复发迹象。结论TEM易行且安全,是直肠绒毛状腺瘤和部分T1直肠癌的治愈性手术,也可作为T2直肠癌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显微手术 直肠肿瘤 局部切除 治疗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在直肠肛门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蒙家兴 林宏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是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处理局部肿瘤的手术方法,对于直肠绒毛状腺瘤和直肠原位癌(pTis)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现在TEM 的临床应用可以扩大到肠镜发现的偶发癌和巨大绒毛状腺瘤。内镜下图像监视系统可以充分...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是一种能够安全有效处理局部肿瘤的手术方法,对于直肠绒毛状腺瘤和直肠原位癌(pTis)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现在TEM 的临床应用可以扩大到肠镜发现的偶发癌和巨大绒毛状腺瘤。内镜下图像监视系统可以充分显示早期息肉病变,进而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防止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本文将详细讨论TEM技术的发展以及严格和扩大的适应证选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直肠肿瘤 适应证
原文传递
Belghiti悬挂法右肝叶切除术的临床初步应用
12
作者 邵初晓 蒙家兴 +4 位作者 朱锦德 章涛 吕昕亮 涂朝勇 叶维晋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0-61,共2页
悬挂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切肝技术由法国Belghiti首先报道,适用于一些较困难的右半肝切除,如右肝肿瘤巨大,或已经侵犯膈肌与腹壁,或伴有较多的侧支循环建立等。其手术关键步骤是切肝前在肝后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 悬挂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切肝技术由法国Belghiti首先报道,适用于一些较困难的右半肝切除,如右肝肿瘤巨大,或已经侵犯膈肌与腹壁,或伴有较多的侧支循环建立等。其手术关键步骤是切肝前在肝后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前壁与肝组织之间引过一条悬吊带,提起悬吊带可使切肝平面离开肝后IVCL。我们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运用该法并做出部分改进施行右半肝切除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术 悬挂法 肝后下腔静脉 右半肝切除 临床 侧支循环 悬吊带 肝肿瘤
原文传递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适应证和手术技巧 被引量:3
13
作者 蒙家兴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71-1374,共4页
直肠绒毛状腺瘤在初期基本上是良性的。不过,腺瘤直径越大,蜕变成浸润性癌的可能性越高,复发率也增高。早期的腺瘤局部切除是预防其癌变的最有效疗法。局部整块切除肿瘤才是根治疗法。浸润性癌肿,是一个很好的分期指标,医生须计划... 直肠绒毛状腺瘤在初期基本上是良性的。不过,腺瘤直径越大,蜕变成浸润性癌的可能性越高,复发率也增高。早期的腺瘤局部切除是预防其癌变的最有效疗法。局部整块切除肿瘤才是根治疗法。浸润性癌肿,是一个很好的分期指标,医生须计划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如病灶位于直肠中段或上段,可选择直肠低位前切除,但此项手术并发症率较高,有时更需常规做回肠造瘘,对于良性病变,行直肠低位前切除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则有过度治疗之嫌。此外,若经肛门进入肠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手术技巧 肛门内镜 显微手术治疗 直肠绒毛状腺瘤 适应证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低位前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