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躯体化概念的争议及本土化审视 被引量:9
1
作者 蒙玲莲 沈春琼 +2 位作者 倪红梅 沈红艺 何裕民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48,共4页
两种认识躯体化的方式值得关注:一是继发于精神痛苦的现象;一是以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为特征的基本现象。躯体化概念受到争议的根本原因,即其基于西方心身二元论的特征。本土背景下,躯体化应理解成一种普遍且正当的求医理由与症状诉说方... 两种认识躯体化的方式值得关注:一是继发于精神痛苦的现象;一是以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为特征的基本现象。躯体化概念受到争议的根本原因,即其基于西方心身二元论的特征。本土背景下,躯体化应理解成一种普遍且正当的求医理由与症状诉说方式,应该更多倾向于临床评估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化 心身二元 心身合一
下载PDF
躯体化和心身观:基于医学哲学的审视 被引量:5
2
作者 蒙玲莲 孙增坤 何裕民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4,共4页
躯体化作为一种病痛现象有两个核心特征:一是心理不适转化为躯体病痛,二是医学无法以合理的生理病因解释这类躯体病痛。现代医学体系下,一般医学学科把躯体化现象解释为功能性疾病,精神病学则将其解释为精神障碍,这种解读都折射出心身... 躯体化作为一种病痛现象有两个核心特征:一是心理不适转化为躯体病痛,二是医学无法以合理的生理病因解释这类躯体病痛。现代医学体系下,一般医学学科把躯体化现象解释为功能性疾病,精神病学则将其解释为精神障碍,这种解读都折射出心身分离的二元思维观念。"躯体化"一词是现代医学二元分裂的产物,是精神病学对医学无法解释症状的补救性解释。在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躯体化患者很难接受现代医学体系的二元性解释,提议临床上需要心身医学和中医学这两种力量的介入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化 精神病学 心身二元 中医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蒙玲莲 骆殊 吴颢昕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8期2722-2724,共3页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本文探讨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理念,认为教师要始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把握学生接受和学习中医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认知,让学生逐步具备"自知之明&q...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本文探讨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理念,认为教师要始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把握学生接受和学习中医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认知,让学生逐步具备"自知之明";课堂上应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尤其应根据教学情景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启发式教学 中医思维
下载PDF
苦痛习惯用语的临床意义及本土审视
4
作者 蒙玲莲 沈春琼 +2 位作者 沈红艺 倪红梅 何裕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525-1527,共3页
苦痛习惯用语是社会成员传达苦痛的特殊方式,代表性苦痛习惯用语包括文化综合征、心理或躯体主诉、谴责巫术攻击和发泄行为等。苦痛习惯用语可能是精神病理学、生活苦痛、社会心理功能等的指标,还是破坏性行为的风险指标或精神病理学的... 苦痛习惯用语是社会成员传达苦痛的特殊方式,代表性苦痛习惯用语包括文化综合征、心理或躯体主诉、谴责巫术攻击和发泄行为等。苦痛习惯用语可能是精神病理学、生活苦痛、社会心理功能等的指标,还是破坏性行为的风险指标或精神病理学的原因。躯体主诉是中国本土背景下苦痛表达的习惯用语,同时可能还夹杂着心理主诉。需要在本土背景下理解患者的躯体主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痛 习惯用语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亚健康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中平 王秀 +3 位作者 倪红梅 沈红艺 孙金华 蒙玲莲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5,共3页
从亚健康的概念范畴、病因学、症状学、检测和评估、流行病学等角度系统分析了亚健康的研究现状,检讨了在其研究过程中的不足,探索了相应的对策,指出亚健康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和一个重要领域,在其学科化建设中的缺憾,以及今后的建构重点。
关键词 亚健康 研究现状 不足 对策
下载PDF
基于中医心身医学和整体观念探讨抑郁症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川 蒙玲莲 张秋娟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967-971,共5页
从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及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和本土抑郁症患者的特点,认为气机的郁结、失调是郁病的关键病机;木形人格、太阴及少阴人格,以及气虚质、阴虚质是其易感体质;在传统文化中,"求诸己"的人格模式... 从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及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和本土抑郁症患者的特点,认为气机的郁结、失调是郁病的关键病机;木形人格、太阴及少阴人格,以及气虚质、阴虚质是其易感体质;在传统文化中,"求诸己"的人格模式和"互倚型"的人际关系,对人性存在着一定的束缚,为引起郁病的潜在因素。在中国的整体思维模式下,抑郁症具有明显的"道德化""躯体化"和"病耻感"的特点。中医在本病的防治中,应充分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尽量消除公众对抑郁症的偏见,通过修身养心、情志相胜等方法调畅气机,协调阴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整体观念 中医心身医学
下载PDF
《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岚 吴颢昕 +4 位作者 唐雪梅 骆殊 蒙玲莲 刘舟 梅晓云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4期3842-3844,共3页
目的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急需大量科学实验研究的综合型人才。但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希望通过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方法通过开... 目的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急需大量科学实验研究的综合型人才。但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希望通过深化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方法通过开展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探究实验课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有效开展方式。结果实验课程的开展能增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期末考试成绩,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结论我校成功开展了《中医基础理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它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浅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骆殊 战丽彬 +2 位作者 吴颢昕 刘舟 蒙玲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0期14-15,共2页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中开展责任明确的分工协作学习,需要学生同时兼顾集体和个人共同利益。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中开展的合作学习需具备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执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大一学生的知识背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中开展责任明确的分工协作学习,需要学生同时兼顾集体和个人共同利益。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中开展的合作学习需具备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执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大一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相对陌生的学习环境,在教师主导学习讨论大方向的前提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尽快熟悉新的学习氛围,使其逐步认识中医理论并激发学习中医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与亚健康相关的现代新综合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琦 龚鹏 +2 位作者 孙丽红 孙金华 蒙玲莲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2,22,共3页
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由此表现出的各种现代新综合征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白领人群。从"环境—心理—生理"这三条主线来对诸多现代新综合征的症状、原因进行整理分析,指出各种新综合征的出现是生理、心理、... 亚健康问题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由此表现出的各种现代新综合征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白领人群。从"环境—心理—生理"这三条主线来对诸多现代新综合征的症状、原因进行整理分析,指出各种新综合征的出现是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社会制度等领域出发,提出有关增进健康,逆转亚健康和防范疾病的措施和研究方法,并使之成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白领 综合征
下载PDF
何裕民治疗胰腺癌经验总结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利宏 赵若琳 +1 位作者 孙增坤 蒙玲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964-4967,共4页
文章总结何裕民教授治胰腺癌经验,对胰腺癌治疗以"调整为先""零毒为佳""护胃为要"为治疗原则,内外兼治。根据胰腺癌临床表现分为脾虚气滞、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气血两亏等,脾虚是胰腺癌患者的共性特点,... 文章总结何裕民教授治胰腺癌经验,对胰腺癌治疗以"调整为先""零毒为佳""护胃为要"为治疗原则,内外兼治。根据胰腺癌临床表现分为脾虚气滞、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气血两亏等,脾虚是胰腺癌患者的共性特点,治以健脾和胃辨病论治。同时针对性地配合外敷药来改善胰腺癌及并发症,疗效独特,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有所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为胰腺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外敷药 何裕民
原文传递
从“重启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受关注谈起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增坤 蒙玲莲 何裕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379-2385,共7页
'疲劳'是中医最为重视的名词之一,中医学认为它与各种疾病如影随形,是中医'辨证'中需提取或排除的一个重要的症状要素,也一直为我们所关注.Nature于2018年公布了最受关注的十大科学长篇专题报道,其一主题为'重启慢... '疲劳'是中医最为重视的名词之一,中医学认为它与各种疾病如影随形,是中医'辨证'中需提取或排除的一个重要的症状要素,也一直为我们所关注.Nature于2018年公布了最受关注的十大科学长篇专题报道,其一主题为'重启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Areboot for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researc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IGU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MYALGIA ENCEPHALOMYELITIS 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