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香 汤林华 +4 位作者 许永湘 蒙锋 祝卫东 顾政诚 钱会霖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 评价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 I C T) 在疟区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方法: 以疟原虫镜检结果为标准, 用 I C T 检测门诊“四热”病人中的恶性疟和间日疟。结果: I C T 检测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敏感性分别为967 ... 目的: 评价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 I C T) 在疟区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方法: 以疟原虫镜检结果为标准, 用 I C T 检测门诊“四热”病人中的恶性疟和间日疟。结果: I C T 检测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敏感性分别为967 % 和904 % , 特异性为986 % 。与原虫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947 % 。恶性疟与间日疟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 免疫色谱测试卡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 较镜检法快速、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疟疾 ICT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与磷酸萘酚喹伍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善青 蒙锋 +6 位作者 沈恒 闻岩 卓开仁 朱其先 庞学坚 林世干 曾林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与磷酸萘酚喹配伍使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双氢青蒿素 1 60mg加磷酸萘酚喹 40 0mg(成人量 ) ,一次顿服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d ,...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与磷酸萘酚喹配伍使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药物为双氢青蒿素 1 60mg加磷酸萘酚喹 40 0mg(成人量 ) ,一次顿服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d ,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收治 37例恶性疟患者 ,有 1例复燃 ,治愈率为 97.3 %。平均退热时间为(1 5 .8± 8.7)h ,2 4h平均原虫下降率为 96 .7%± 2 6 .5 % ,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平均为 (2 7.6± 1 3 .2 )h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磷酸萘酚喹 恶性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用pfcrt点突变基因检测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安平 高琪 +5 位作者 顾亚萍 周华云 王善青 王光泽 林世干 蒙锋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点突变的检测方法,以判断是否存在氯喹抗药性。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扩增出一条包含第76位密码子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Ap... 目的 建立一种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点突变的检测方法,以判断是否存在氯喹抗药性。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扩增出一条包含第76位密码子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Apo I消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是否为突变型。结果 31份样本经巢式PCR扩增均出现14 0 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酶切消化后,9份滤纸血样本中有4例出现1条14 0 bp左右的片段,为突变型pfcrt等位基因,其余5份出现97bp与4 8bp两种酶切片段,为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2 2份血涂片样本中有10份突变型,突变率为4 5 .16 %。14例突变样本中,有1例体内实验氯喹治疗有效。结论 巢式PCR- RFL P法可以快速、高效的检测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密码子的点突变,并且能够初步应用于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抗药性 pfcrt基因 巢式PCR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江钢锋 洪佳冬 +2 位作者 陈沛泉 王善青 蒙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PfMSP1)等位基因型的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套式PCR方法 ,用几对PfMSP1特异引物扩增疟原虫虫株PfMSP1基因第 2区与第 3区部分片段 ,并对等位基因型代表株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39... 目的 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PfMSP1)等位基因型的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套式PCR方法 ,用几对PfMSP1特异引物扩增疟原虫虫株PfMSP1基因第 2区与第 3区部分片段 ,并对等位基因型代表株的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39份血样中有 36份恶性疟患者共扩增出 44个PfMSP1基因片段 ,以MAD2 0型为主导型 (占 75 % ) ,K1型为次要型 ,未检出RO33型。两种不同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率为 19 4%。序列分析表明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虫株的MAD2 0型和K1型第 2区序列与MAD2 0和K1原型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虫株存在MAD2 0型和K1型两种等位基因型 ,以MAD2 0型为优势虫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体表面蛋白1 基因分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和蒿甲醚-本芴醇两种复方对海南岛无并发症恶性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善青 Eva Christophel +5 位作者 林世干 蒙锋 胡锡敏 王光泽 柳坚 曾林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和蒿甲醚-本芴醇两种复方抗疟药对海南岛无并发症恶性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2006年在海南省5县(市)恶性疟流行区,选择1~60岁无并发症单纯恶性疟病例107例(原虫无性体密度为1000~200000个/μl),病例随机...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和蒿甲醚-本芴醇两种复方抗疟药对海南岛无并发症恶性疟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2006年在海南省5县(市)恶性疟流行区,选择1~60岁无并发症单纯恶性疟病例107例(原虫无性体密度为1000~200000个/μl),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55例,口服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治疗(成人总剂量8片,1次/d,疗程为3d,首日4片),B组52例,口服蒿甲醚-本芴醇治疗(成人总剂量24片,2次/d,早晚各服4片,疗程为3d)。按照WHO体内法观察标准进行治疗、观察和随访。结果A组55例,全部完成治疗、观察和28d随访,平均退热时间为(22.35±13.26)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34.99±12.28)h;B组52例中有51例完成治疗、观察和28d随访,平均退热时间为(20.99±11.38)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36.45±12.60)h,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随访两组病例均未出现复燃。个别病例在服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停药后即自行消失。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和蒿甲醚-本芴醇两复方治疗海南岛无并发症恶性疟效果好,控制症状快,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 蒿甲醚-本芴醇 复方 恶性疟 疗效
下载PDF
试条法快速诊断恶性疟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建伟 胡玉銮 +1 位作者 蔡祖芳 蒙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3-404,共2页
目的 :探讨试条法检测恶性疟患者血液中富组氨酸蛋白 快速诊断恶性疟在海南疟区现场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试条法检测 66例发热病人血样 ,将结果同血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结果 :试条法检出恶性疟 (包括混合感染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目的 :探讨试条法检测恶性疟患者血液中富组氨酸蛋白 快速诊断恶性疟在海南疟区现场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试条法检测 66例发热病人血样 ,将结果同血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结果 :试条法检出恶性疟 (包括混合感染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5.7%和 95.6% ,两种检测法的符合率为 92 .4 % ;用试条法检测 2 0例间日疟患者血样无交叉反应。结论 :试条法诊断恶性疟快速方便 ,能诊断早期恶性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富组蛋白 试条法 诊断 疟疾
下载PDF
海南南桥乡疟疾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柳坚 蒙锋 +5 位作者 华德 王善青 蓝秀汉 陈雄 黄明珊 郭仁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28,F003,共2页
关键词 海南 南桥乡 疟疾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海南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安平 高琪 +4 位作者 顾亚萍 王善青 王光泽 林世干 蒙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8,113,共4页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pfcrt(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研究疗法,比较我国海南省与东南亚及非洲地区恶性疟原虫的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特征。方法来自海南省19份恶性疟...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pfcrt(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研究疗法,比较我国海南省与东南亚及非洲地区恶性疟原虫的pfcrt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单体型的特征。方法来自海南省19份恶性疟滤纸血样提取DNA,通过巢式PCR反应,扩增出包含第72~76、97位密码子的基因片段,根据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各选取6份突变型和野生型PCR产物进行DNA测序,检测第72~76、97位密码子序列,从而建立并分析我国海南省恶性疟prcrt等位基因的单体型。结果19份滤纸血样本提取的DNA全部扩增出1条195 bp的片段,酶切消化后,有11份出现1条100 bp左右的酶切片段,为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其余8份为1条195 bp的片段,为突变型。基因序列分析发现,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的第72~76位密码子单体型为CVMNK,突变型为CVIET,第97位密码子未发现突变。结论我国海南省氯喹抗药性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第72~76位密码子的单体型与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抗氯喹恶性疟原虫相应单体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氯喹抗药性 pfcn基因 巢式PCR 单体型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与镜检法对疟区人群调查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华德 柳坚 蒙锋 《海南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与镜检法用于疟疾流行区人群调查的效果。方法:参照文献合成恶性疟原虫(Pf)与间日疟原虫(Pv)各一对特异性引物,用5%chelex-100提取滤纸血滴的疟原虫DNA,进行PCR检测。血片用吉氏染色,油镜下...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与镜检法用于疟疾流行区人群调查的效果。方法:参照文献合成恶性疟原虫(Pf)与间日疟原虫(Pv)各一对特异性引物,用5%chelex-100提取滤纸血滴的疟原虫DNA,进行PCR检测。血片用吉氏染色,油镜下变全厚血膜。结果:PCR法与镜检法检出疟区居民阳性带虫率分别为13.49%与7.05%,显示PCR法比镜检法可提高带出率6.44%。结论:PCR法比镜检法有更高的准确位,用于疟疾流行病学调查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PCR技术 镜检法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海南省消除疟疾后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MSP-1)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雨春 王善青 +5 位作者 胡锡敏 王光泽 蒙锋 曾文 陈春香 童重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对海南省在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结果从27个本地感染间日疟样本分析来看,Sal-1型有24个,分别属于9个Sal-1亚型,为优势型。Belem型有2... 目的比对海南省在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结果从27个本地感染间日疟样本分析来看,Sal-1型有24个,分别属于9个Sal-1亚型,为优势型。Belem型有2个,同属于1个Belem型,重组型的有1个。在各亚型中大多数仍以个别氨基酸间的替换为主,但仍发现2例新亚型以连续的氨基酸(DKKLLKEYELNADEKTKINQN)叠加个别氨基酸替换,另发现1例新型的重组型亚型。Belem型以常见19个多聚谷氨酰胺型。进化树分析可以看出,间日疟Sal-1型与Belem型及重组型可以较好的区分开,属于不同进化簇。Sal-a和Sal-b与其他亚型差距较大,独成一类,而其余亚型相对聚集性一类。Belem型本次调查中虽有2例但同属于同一亚型,为常见20个谷氨酰胺的重复,从进化树得知,该型与其他亚型同属于常见Belem型。重组型仅有一个亚型,属于为II/Q/S型重组型,但该重组型在基因库中未发现同源序列,可能属于新型的重组亚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海南消除疟疾后期(2009-2012)间日疟仍以Sal-1型为主,但仍存在该等位基因的多样性而非单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裂殖子表面蛋白 多态性 消除疟疾
下载PDF
艾康疟原虫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光泽 林世干 +4 位作者 蒙锋 陶忠 陈杏 曹敏 张小将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2142-2143,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艾康疟原虫(pf/pv)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方法以镜检方法作为金标准比较艾康疟原虫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结果336例样本均用镜检方法和艾康疟原虫试剂盒诊断,镜检阳性155例,阴性181例;试剂盒诊断阳性156例,阴性180例... 目的评价国产艾康疟原虫(pf/pv)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方法以镜检方法作为金标准比较艾康疟原虫检测试剂盒现场应用效果。结果336例样本均用镜检方法和艾康疟原虫试剂盒诊断,镜检阳性155例,阴性181例;试剂盒诊断阳性156例,阴性180例,试剂盒诊断疟疾的灵敏度为99.4%,特异度为98.9%。试剂盒诊断间日疟的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100.0%;试剂盒诊断恶性疟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99.3%。未发现交叉反应。结论艾康试剂盒诊断疟原虫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且一次能测出单纯恶性疟或单纯间日疟的感染,操作简单,结果显示直观、快速,在常温下保存稳定,适合疟疾流行区的基层单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康疟疾检测试剂盒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现场应用
下载PDF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用于海南省南桥疟区流行病学的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柳坚 蒙锋 华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3-254,共2页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五指山市居民和上山过夜人群疟疾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玉明 王善青 +5 位作者 蒙锋 卓开仁 华德 林澄 符华清 黄永坚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738-739,共2页
目的 了解五指山市居民和上山过夜人群的疟疾实际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五指山市10 13个居民和 3 0 7个上山过夜者进行工种、居住条件、蚊帐使用、生活习惯、疟疾防护、疟疾发病及治疗等方面的访问调查 ,并同时采集双份滤... 目的 了解五指山市居民和上山过夜人群的疟疾实际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五指山市10 13个居民和 3 0 7个上山过夜者进行工种、居住条件、蚊帐使用、生活习惯、疟疾防护、疟疾发病及治疗等方面的访问调查 ,并同时采集双份滤纸血和一个厚血膜进行PCR和显微镜带虫检查。 结果 居民疟疾年发病率为 15 2 % ,其中恶性疟、间日疟、未分型疟疾年发病率分别为 3 8%、8 3 %、3 2 %。上山过夜人群疟疾年发病率为 3 0 9% ,其中恶性疟、间日疟、未分型疟疾年发病率分别为 16 6%、6 2 %、8 1% ;上山过夜和不上山过夜居民带虫率分别为 2 3 % (7 3 0 7)和 2 4% (18 744 ) ;疟疾漏报率为 89 0 %。 结论 五指山市疟疾流行严重 ,上山过夜和不采取防护措施为疟疾感染的主要原因 ,居民防护意识淡漠 ,及时就诊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市 居民 上山过夜人群 疟疾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1998~2003年海南省不同疟区居民疟疾血清学纵向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坚 蒙锋 +7 位作者 王善青 华德 蓝秀汉 陈雄 关士鹏 邢奇芬 郭仁能 张韻虹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 调查海南省不同疟区疟疾流行情况 ,了解其流行趋势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对南桥、毛阳高低疟区进行纵向调查 ,并与镜检法及 PCR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南桥、毛阳居民 IFAT抗体阳性率分... 目的 调查海南省不同疟区疟疾流行情况 ,了解其流行趋势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对南桥、毛阳高低疟区进行纵向调查 ,并与镜检法及 PCR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南桥、毛阳居民 IFAT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2 8.85 % (2 96 / 10 2 6 )和 6 .4 7% (6 4 /989) ,低年龄组阳性率为 9.92 % (39/ 393)和 3.98% (14 / 35 2 ) ;原虫阳性率依次为 6 .6 2 % (6 8/ 10 2 6 )和 1.4 2 % (14 / 989) ,PCR与镜检比较 ,阳性符合率为 86 .90 %。结论 南桥居民抗体阳性率和原虫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毛阳 ,显示疟疾传播仍较严重 ,毛阳疟疾虽有效控制 ,但仍有低年龄组阳性 ,说明疟疾传播尚未阻断。 PCR可用作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病学调查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磺胺多辛乙胺嘧啶联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善青 蒙锋 +6 位作者 沈恒 闻岩 卓开仁 朱其先 庞学坚 林世干 曾林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与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联合使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d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收治 36例恶性疟患者 ,全部治愈 ,无 1...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与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联合使用治疗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 以显微镜血检单纯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 ,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 ,随访 2 8d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收治 36例恶性疟患者 ,全部治愈 ,无 1例复燃 ,治愈率为 10 0 %。平均退热时间为 ( 17.0± 9.9)h ,2 4h原虫下降率为 99.7%± 1.1%,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平均为 ( 2 6 .2± 9.4)h ,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双氢青蒿素与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联合使用治疗恶性疟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双氢青蒿素 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 恶性疟 疗效
下载PDF
以双氢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善青 Eva Christophel +2 位作者 蒙锋 林世干 柳坚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了解以双氢青蒿素为基础的2种药物对抗药性恶性疟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在海南省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对无严重并发症的单纯恶性疟病例进行了实验观察。由入院顺序按随机方法分为A、B2个治疗组,按照WHO推荐的28天体内观察法进行治疗和随访... 为了解以双氢青蒿素为基础的2种药物对抗药性恶性疟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在海南省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对无严重并发症的单纯恶性疟病例进行了实验观察。由入院顺序按随机方法分为A、B2个治疗组,按照WHO推荐的28天体内观察法进行治疗和随访。共收治病人105例,科泰复片剂组(A)55例,病人平均退热时间(22.35±13.26)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34.99±12.28)h;双氢青蒿素片剂与咯萘啶胶囊伍用组(B)50例,平均退热时间(22.23±13.31)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34.73±10.13)h;2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2组均末发现复燃病例。A、B组中分别有10例和3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恶心等一些常见的症状,但不需处理而自行消失,且末发现特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科泰复和双氢青蒿素伍用咯萘啶治疗抗性恶性疟疗效好,控制症状快,治愈率高,是目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较为理想的药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泰复 双氢青蒿素 咯萘啶 恶性疟 疗效
下载PDF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用于海南省毛阳疟疾防治试点流行监测
17
作者 柳坚 王善青 +1 位作者 蒙锋 连青林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 为了评价毛阳地区疟疾防治试点的发病率降至较低水平后的防治效果。方法 于 1999年再次应用 IFAT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及原虫率考核。结果 什益管区和牙合管区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7%和 13.9% ;低年龄组抗体率为 3.1%和 7.8% ;... 目的 为了评价毛阳地区疟疾防治试点的发病率降至较低水平后的防治效果。方法 于 1999年再次应用 IFAT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及原虫率考核。结果 什益管区和牙合管区居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7%和 13.9% ;低年龄组抗体率为 3.1%和 7.8% ;原虫率相为 0 .6 0 %和 2 .6 0 %。结论 提示前一管区抗疟措施较有力 ,疟疾已降至低度 ,但低年龄组仍有阳性 ,传播尚未阻断 ;后一管区疟疾乃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海南 毛阳乡 疟疾 疾病监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海南琼海市疟疾防治状况调查
18
作者 王会宽 符方敏 +2 位作者 崔灵丹 蒙锋 陈秋霞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618-619,共2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琼海市于项目实施前有关的疟疾流行水平、防治状况、病例报告等现状,为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依据。方法采用"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基线调查方案"调查,调查时段为2007年1~2月。结果居民带虫率为0.... 目的了解和掌握琼海市于项目实施前有关的疟疾流行水平、防治状况、病例报告等现状,为项目实施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依据。方法采用"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基线调查方案"调查,调查时段为2007年1~2月。结果居民带虫率为0.46%。24h内抗疟药规范治疗的比例16.00%,疟疾病例在1周内上报的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23.21%,至少拥有一顶药浸蚊帐的家庭比例为10.7%。结论琼海市经过2年的努力,有望达到第五轮全球基金疟疾项目门标,但疟防工作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调查 琼海市
下载PDF
海南省不同疟区疟疾纵向调查
19
作者 柳坚 蒙锋 +6 位作者 王善青 华德 蓝秀汉 陈雄 连青林 邢奇芬 郭仁能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C003-C003,共1页
关键词 海南 疟疾 调查
下载PDF
基于中压宽带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伟亮 蒙锋 +2 位作者 彭勃 卢权 何弦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期113-116,120,共5页
传统方法存在通信时延较长,抗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中压宽带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利用配电网骨干层和接入层构建配电通信平台与主站系统对接,通过均匀双导体线构建中压电力线模型,利用中压宽带载波技术对被传符号... 传统方法存在通信时延较长,抗干扰能力较差等问题,为此设计基于中压宽带载波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利用配电网骨干层和接入层构建配电通信平台与主站系统对接,通过均匀双导体线构建中压电力线模型,利用中压宽带载波技术对被传符号周期进行调制解调。通过子载波正交将部分末端信号转移到前端,形成循环CP控制平均时延。通过频带较窄子载波切割有效频谱,并行传输调制正交子载频,获得调制子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有效解决了通信时通信距离受限、通信时延较长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说明该系统的应用性能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宽带载波技术 配电通信系统 均匀双导线 子载波正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