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弱光地区机插杂交籼稻“减穴稳苗”栽培的群体冠层质量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陶有凤 蒲石林 +4 位作者 周伟 邓飞 钟晓媛 秦琴 任万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969-4983,共15页
【目的】探明机插条件下减穴稳苗配置对杂交籼稻群体冠层质量的影响,为西南弱光稻区杂交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6—2017年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因素1,2年均为不同田间配置,设常规配置(30 cm×1... 【目的】探明机插条件下减穴稳苗配置对杂交籼稻群体冠层质量的影响,为西南弱光稻区杂交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16—2017年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因素1,2年均为不同田间配置,设常规配置(30 cm×12 cm)和减穴稳苗(30 cm×23 cm);因素2,2016年为不同株型水稻品种(F优498,中后期株叶型松散;宜香优2115,中后期株叶型上紧下披),2017年为不同基本苗(42×10^(4)/hm^(2)和63×10^(4)/hm^(2));研究了不同田间配置对机插杂交籼稻群体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微环境(冠层温度、湿度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1)减穴稳苗齐穗期能维持与常规配置相当的单茎绿叶面积、粒叶比和上三叶比叶重,其中2017年倒二叶与倒三叶比叶重显著增大;齐穗期剑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较常规配置显著提高23.84%、23.53%和13.79%。(2)较常规配置,减穴稳苗显著增大各时期冠层幅度,提高冠层透光率,降低收敛指数,群体通透性更好;减穴稳苗处理提高了2016年F优498孕穗期和齐穗期的一次分蘖角度,而宜香优2115的一次分蘖角度2年均表现为减穴稳苗小于常规配置。(3)相关分析表明,孕穗期冠层日均温、昼夜温差和昼夜湿差与齐穗期剑叶和倒二叶比叶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齐穗期收敛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孕穗期冠层日均温和昼夜湿差还与齐穗期冠层幅度呈显著正相关;齐穗期冠层日均温和昼夜温差与分蘖盛期、拔节期及齐穗后20 d的一次分蘖角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日均相对湿度则相反。减穴稳苗有效地改善了植株冠层结构,从而显著提高孕穗期和齐穗期的冠层温度和昼夜温差,提高孕穗期、齐穗期和齐穗后20 d的昼夜湿差,并显著降低日均相对湿度。【结论】减穴稳苗田间配置优化了机插杂交稻的群体冠层结构和光分布,增大了群体内部昼夜温差和湿差,降低了相对湿度,提高了群体质量和光合速率,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是西南弱光稻区进一步推进机插秧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田间配置 微环境 减穴稳苗
下载PDF
杂交稻不同机插穴距及苗数配置对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蒲石林 邓飞 +6 位作者 胡慧 钟晓媛 王丽 李武 李书先 廖爽 任万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0,共10页
为明确杂交稻机插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2个不同株型的杂交籼稻品种,采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基本苗42万苗/hm2,固定行距为30 cm,设置穴距为12、17、23 cm,每穴内苗数为1.5、2.1、2.9苗,比较分析田间配置对... 为明确杂交稻机插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2个不同株型的杂交籼稻品种,采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基本苗42万苗/hm2,固定行距为30 cm,设置穴距为12、17、23 cm,每穴内苗数为1.5、2.1、2.9苗,比较分析田间配置对水稻分蘖、干物质生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单穴茎蘖数和群体茎蘖数随生育进程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各生育时期单穴茎蘖数均随穴距的增大而增加,宜香优2115的分蘖成穗率在低穴高苗配置下最高;在不同田间配置下水稻单穴叶面积和干物质量均随穴距的增大而增加,宜香优2115在低穴高苗配置下具有较大的单穴叶面积和单穴干物质量;3种田间配置下的群体茎蘖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基本苗一致,单位面积穴数减少并不会影响最终有效穗的数量进而影响产量,减穴不减苗,低穴高苗也可以取得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配置 穴距 穴苗数 机插 水稻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四川杂交稻骨干恢复系稻米品质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廖爽 邓飞 +5 位作者 田青兰 李武 胡慧 蒲石林 李书先 任万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81,共11页
【目的】氮素作为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显著影响稻米品质的形成。明确氮素水平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不同品种对氮素的敏感性,可为水稻的优质育种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大田试验方法,主区为三个施氮水平(... 【目的】氮素作为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显著影响稻米品质的形成。明确氮素水平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不同品种对氮素的敏感性,可为水稻的优质育种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大田试验方法,主区为三个施氮水平(N 0、90、180 kg/hm^2),裂区为15个骨干恢复系和宜香优2115水稻材料。分析了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调查了供试材料的氮素敏感性。【结果】1)随氮素水平的提高,稻米精米率及长宽比变化较小,但稻米糙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提高,与N0处理相比,N90与N180处理下稻米糙米率分别提高0.8%、1.4%;整精米率分别提高5.7%、7.9%;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则显著降低,与N0处理相比,N90与N180处理下稻米垩白度分别降低26.1%、55.0%;垩白粒率分别降低12.6%、32.8%。2)氮素水平显著影响稻米淀粉RVA谱特征指标。随施氮量提高,稻米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黏度、回复值及直链淀粉含量明显降低,消减值、崩解值、糊化温度及峰值时间变化较小。3)聚类分析表明,施氮水平影响着水稻恢复系对氮素的敏感性。N90水平下,低氮敏感型包括乐恢188、成恢727及沪恢602;低氮中间型包括绵恢725、沪恢17、绵恢523及西科恢768;低氮迟钝型包括明恢63、多恢1号、成恢838(718、3023)、雅恢2115、蜀恢498(527)、宜香优2115。N180水平下,氮敏感型包括乐恢188、绵恢725、沪恢17、西科恢768;氮中间型包括明恢63、多恢1号、蜀恢498(527)及宜香优2115;氮迟钝型由雅恢2115、成恢3203(838、718、727)、绵恢523及沪恢602组成。【结论】提高氮素水平可有效改善四川省骨干恢复系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调节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其中雅恢2115、成恢3203(838、727、718)及沪恢602品质较高且随氮素变化较小,属于氮迟钝品系,此类品系在低氮条件下品质属性变化较小。乐恢188、绵恢725、沪恢17及西科恢768属于氮敏感品系,此类品系对氮敏感度高,品质受氮素影响较大。氮中间品系则包括明恢63、多恢1号、蜀恢498(527)及宜香优2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水稻恢复系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优化管理对杂交中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书先 蒲石林 +5 位作者 邓飞 王丽 胡慧 廖爽 李武 任万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42-1052,共11页
在四川省温江和射洪试验点,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F 优49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普通尿素优化施肥、减氮15%优化施肥、增氮15%优化施肥, PASP(聚天门冬氨酸)尿素1次施肥、2 次施和优化施肥]对稻米品质的... 在四川省温江和射洪试验点,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F 优498’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普通尿素优化施肥、减氮15%优化施肥、增氮15%优化施肥, PASP(聚天门冬氨酸)尿素1次施肥、2 次施和优化施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温江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籽粒粗蛋白含量较优;射洪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较低,蒸煮食味品质较好,同时直链淀粉含量较高。随着氮肥的施用,稻米碾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崩解值显著降低;同时导致射洪生态点的峰值黏度增加,消减值减少;温江生态点的稻米外观品质变优,峰值黏度减小,消减值增加。较农民经验性施肥处理,普通尿素优化处理和PASP 尿素处理提高了直链淀粉含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了温江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改善了外观品质;氮肥优化处理降低了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提高了消减值,使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差,同时提高了射洪精米率和温江整精米率。较优化施肥处理, PASP 尿素处理降低了两试验点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温江垩白粒率,增加了射洪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使外观品质变差;同时PASP 尿素1 次施肥和2 次施肥处理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PASP 尿素优化施肥处理降低了两试验点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温江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两试验点的籽粒粗蛋白含量和射洪直链淀粉含量。较优化施肥处理,减氮15%和增氮15%优化施肥处理降低了两试验点的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及温江垩白粒率,增加了射洪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PASP 尿素1 次和2 次施肥相比, PASP 尿素优化施肥显著降低了垩白度、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增加了消减值和籽粒粗蛋白含量;同时导致射洪生态点的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温江生态点的垩白粒率降低,整精米率增加。综合稻米碾米品质、外观品质、淀粉RVA、直链淀粉含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关系,射洪PASP 尿素2 次施肥处理稻米综合品质较好,温江优化施肥处理稻米综合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条件 氮肥管理 PASP尿素 稻米品质
下载PDF
缓控释氮肥对机插杂交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武 邓飞 +4 位作者 胡慧 赵敏 廖爽 蒲石林 任万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9-787,共9页
为探究缓控释氮肥对机插杂交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机插稻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及淀粉快速粘度分析(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处理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 为探究缓控释氮肥对机插杂交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机插稻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及淀粉快速粘度分析(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处理对稻穗不同部位籽粒品质特性影响显著,与普通尿素常规施肥(T1)相比,普通尿素优化施肥(T2)使上部稻米的精米率和中部的崩解值分别提高2.38%和9.32%;掺混缓控释肥基肥一次施肥(T3)和树脂尿素基肥一次施肥(T4)使下部稻米的整精米率分别提高4.35%和5.15%;掺混缓控释肥与普通尿素配施(T6)的各穗部稻米的整精米率较高,同时降低了中上部稻米的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各氮肥处理间,缓控释氮肥基肥一次施肥(T3、T4、T5)、T2和T6较好地提高了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与T1相比,T3、T4和T5使精米率分别提高2.88%、3.86%和3.24%,T2和T6使整精米率分别提高2.74%和2.61%。峰值黏度表现为CK>T2>T1>T6>T3>T5>T4,崩解值表现为CK>T1>T6>T2>T5>T4>T3,消减值表现为T3>T5>T4>T6>T2>T1>CK,CK、T1、T2和T6的蒸煮食味品质较好。普通尿素按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3∶2∶3∶2的优化施肥方式(T2)和掺混缓释肥N 135 kg·hm-2作为基肥,尿素N 45 kg·hm-2作为分蘖肥的配施(T6)能较好的协调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及淀粉RVA谱特性三者的关系,是实现优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为缓控释氮肥在杂交籼稻优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稻 缓控释氮肥 稻米品质 淀粉RVA谱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