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对HepG2细胞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蒲铃铃 刘桦 +2 位作者 曾莉萍 宋海星 伍秀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9X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HepG2细胞代谢水平及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3天,对PCNA、AFP、N-ar s、e-myc、p53、Rb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e-myc、p53 mRNA进行原位杂交法检测,对HSGGT进行亲和微柱法检测。结果:苦...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HepG2细胞代谢水平及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作用HepG2细胞3天,对PCNA、AFP、N-ar s、e-myc、p53、Rb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e-myc、p53 mRNA进行原位杂交法检测,对HSGGT进行亲和微柱法检测。结果:苦参碱用药3天后,苦参碱0.8g/L时HepG2细胞AFP和PCNA表达有所减弱,用药1.5g/L时HepG2细胞AFP和PCNA表达为阴性;用药后HepG2细胞相关代谢指标HSGGT明显活性下降,癌基因e-myc表达减弱,抑癌基因p53、Rb表达增强。结论:苦参碱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能影响HepG2细胞的增殖代谢及抑制癌基因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HEPG2细胞 代谢 基因
下载PDF
探析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
作者 蒲铃铃 刘桦 曾莉萍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46-47,共2页
为满足新世纪对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环节进行改革与实践,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改革实践
下载PDF
《医学生物实验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蒲铃铃 刘桦 《价值工程》 2011年第36期166-166,共1页
通过优化重组实验教材,增加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座谈会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最终建立由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实验学组成的相互支撑、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跨学科知... 通过优化重组实验教材,增加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座谈会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最终建立由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实验学组成的相互支撑、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物实验学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抗肾癌药物吡啶杂环类PI3K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桦 蒲铃铃 +2 位作者 宋海星 尹小菲 梁桂兆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9-1635,共7页
目的:研究抗肾癌药物吡啶杂环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为新型抗肾癌药物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0个吡啶杂环类PI3K抑制剂分子的结构和活性值[即半数抑制浓度的负对数(p IC50)]数据,使用Sy... 目的:研究抗肾癌药物吡啶杂环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为新型抗肾癌药物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0个吡啶杂环类PI3K抑制剂分子的结构和活性值[即半数抑制浓度的负对数(p IC50)]数据,使用Sybyl-X 1.1软件进行分子叠合后,构建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分析(Co MSIA)模型,对PI3K抑制剂分子的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氢键供体场和氢键受体场进行考察;使用Sybyl-X 1.1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对PI3K抑制剂分子与受体靶标蛋白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使用Py MOL V1.5软件设计新的PI3K抑制剂分子,并利用Co MFA和Co MSIA法对其活性进行预测。结果:Co MFA和Co 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分别为0.617、0.601,拟合验证系数分别为0.969、0.974,外部验证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656、0.670。在Co MFA模型中,立体场和静电场的贡献值分别为56.2%、43.8%;在Co MSIA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氢键供体场、氢键受体场的贡献值分别为41.0%、31.3%、21.1%、2.4%、4.2%。分子叠合后,在公共骨架R1取代基附近引入空间位阻较小、正电性及亲水性较强的基团均可有助于增强分子活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I3K抑制剂分子与受体靶标蛋白中的关键氨基酸ALA805、VAL882、THR887共形成了3个氢键,长度分别为1.84、1.99、1.99?。根据上述信息共设计了6个新分子,其中2个活性较高的分子的预测p IC50分别为3.211、3.247(Co MFA法)和3.238、3.222(Co MSIA法)。结论:新建Co MFA和Co MSIA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统计学稳定性。分子立体场对分子活性的贡献值大于静电场,同时疏水场对分子活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吡啶杂环类PI3K抑制剂与受体靶标蛋白具有较强的氢键作用。3D-QSAR可为后续新的PI3K抑制剂分子的设计、改造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电荷场优化咪唑并吡啶类VEGFR-2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桦 蒲铃铃 +2 位作者 宋海星 曾莉萍 梁桂兆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9-727,共9页
运用不同电荷场优化咪唑并吡啶类VEGFR-2抑制剂,挑选出最优电荷场Gasteiger-Marsili,用COMFA和CoMSIA两种方法建立3D-QSAR模型,以分析化合物结构与分子活性之间的关系。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分别为q2=0.673和q2=0.612,拟合... 运用不同电荷场优化咪唑并吡啶类VEGFR-2抑制剂,挑选出最优电荷场Gasteiger-Marsili,用COMFA和CoMSIA两种方法建立3D-QSAR模型,以分析化合物结构与分子活性之间的关系。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分别为q2=0.673和q2=0.612,拟合验证系数分别为r^2=0.891和r^2=0.973,外部验证复相关系数分别为r2 pred=0.669和r2 pred=0.658,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有良好的可信度和预测能力。COMFA和CoMSIA模型在三维等视图上相互对照和验证,得到的结论与分子对接结果一致,确立了分子结构对抑制剂活性影响的具体作用方式,对指导药物的设计与改造,新VEGFR-2抑制剂的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R-2抑制剂 电荷场 COMFA COMSIA 3D-QSAR模型
下载PDF
吡唑啉嘧啶类IL-2诱导T细胞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和虚拟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桦 蒲铃铃 +2 位作者 杨菁 宋海星 梁桂兆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8-1327,共10页
为获取结构新颖、高活性的Itk抑制剂,采用Co MFA和Co MSIA两种方法对39个吡唑啉嘧啶类Itk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新建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分别为q2=0.771和q2=0.759,拟合验证系数分别为r2=0.948和r2=0.913,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 为获取结构新颖、高活性的Itk抑制剂,采用Co MFA和Co MSIA两种方法对39个吡唑啉嘧啶类Itk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新建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分别为q2=0.771和q2=0.759,拟合验证系数分别为r2=0.948和r2=0.913,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预测能力。运用药效团模型虚拟筛选、分子对接和3D-QSAR模型的分子活性预测等方法进行虚拟筛选,最终获得7个高活性的新抑制剂化合物。Surflexdock分析显示新抑制剂与Itk靶点有较强的的氢键作用。各研究结果表明,此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和虚拟筛选方法可有效地用于吡唑啉嘧啶类Itk抑制剂的分子设计,为Itk靶向药物的研发及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k抑制剂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虚拟筛选 药效团模型
下载PDF
虎杖苷对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干预效果及其可能分子机制
7
作者 王琪 蒲铃铃 +1 位作者 兰景彬 尹小菲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2611-2616,共6页
目的分析虎杖苷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基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0μmol/L、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 目的分析虎杖苷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基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及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0μmol/L、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150μmol/L)的虎杖苷干预SW480细胞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SW480细胞的增殖率,筛选后续实验的干预浓度。使用0μmol/L、25μmol/L、50μmol/L的虎杖苷干预SW480细胞(分别设为0μmol/L虎杖苷组、25μmol/L虎杖苷组、50μmol/L虎杖苷组)24 h后,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值。结果(1)与0μmol/L虎杖苷相比,经25μmol/L、50μmol/L虎杖苷干预后SW480细胞的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75μmol/L、100μmol/L、150μmol/L虎杖苷干预后SW480细胞的增殖率降低(P<0.05)。与0μmol/L虎杖苷组相比,25μmol/L虎杖苷组和50μmol/L虎杖苷组的划痕愈合率降低(P<0.05)。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0μmol/L虎杖苷组、25μmol/L虎杖苷组、50μmol/L虎杖苷组的平均穿膜细胞数依次减少(P<0.05)。与0μmol/L虎杖苷组相比,50μmol/L虎杖苷组中α-SMA的表达水平、p-STAT3/STAT3值降低,25μmol/L虎杖苷组和50μmol/L虎杖苷组中α-SMA、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虎杖苷可能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而逆转EMT,从而发挥抑制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虎杖苷 迁移 侵袭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亲和层析法从红芸豆中纯化红血球凝集素的研究
8
作者 廖涛 张芹 蒲铃铃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制备一种亲和树脂快速分离红血球凝集素。方法通过甲状腺球蛋白和树脂的耦联来从红芸豆粗提液中快速分离红血球凝集素。结果从红芸豆粗提液中快速地提取出了较纯的红血球凝集素,经SDS-PAGE上显示亚基分子量为32kD.并通过质谱确认为... 目的制备一种亲和树脂快速分离红血球凝集素。方法通过甲状腺球蛋白和树脂的耦联来从红芸豆粗提液中快速分离红血球凝集素。结果从红芸豆粗提液中快速地提取出了较纯的红血球凝集素,经SDS-PAGE上显示亚基分子量为32kD.并通过质谱确认为红血球凝集素,提取得到的凝集素使人红细胞50%凝集的蛋白质最低浓度为4μg/ml左右。结论成功制备亲和树脂并用于快速分离红血球凝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亲和树脂 红芸豆 分离纯化
下载PDF
6-氮杂甾醇类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和虚拟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桦 蒲铃铃 +2 位作者 杨菁 宋海星 梁桂兆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9-1056,共8页
采用Topomer CoMFA对37个6-氮杂甾醇类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新建模型的交互验证和拟合相关系数为q2=0.774,r2=0.965,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预测能力.将基于配体的Topomer search虚拟筛选、基于受体的分子对接虚拟... 采用Topomer CoMFA对37个6-氮杂甾醇类抑制剂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新建模型的交互验证和拟合相关系数为q2=0.774,r2=0.965,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和预测能力.将基于配体的Topomer search虚拟筛选、基于受体的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和基于3D-QSAR模型的分子活性预测等方法运用到新抑制剂的分级筛选,最终获得4个高活性的新抑制剂分子.新抑制剂的Surflex-dock结果显示6-氮杂甾醇类抑制剂与5AR-Ⅱ靶点的作用模式主要是氢键作用.MTT法生物学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新抑制剂能显著抑制BPH-1细胞增殖,且抑制程度呈浓度依赖性.通过分子对接机理解释和细胞学实验的抑制前列腺增生活性测试,这两种研究方式相互验证,证明此虚拟筛选方法能够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新药设计提供有效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6-氮杂甾醇类抑制剂
下载PDF
光合细菌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蒲铃铃 刘桦 曾莉萍 《生物技术世界》 2012年第4期11-11,27,共2页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螺菌科拟球形红假单胞菌X3与有机肥料对特定地块的土壤样品微生物类群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和有机肥对所测定的微生物类群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有机...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螺菌科拟球形红假单胞菌X3与有机肥料对特定地块的土壤样品微生物类群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和有机肥对所测定的微生物类群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有机肥作用大于光合细菌。结论:光合细菌能通过调节土壤的微生物类群活性,促进土壤物质转化和循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微生物类群 土壤 酶活性
原文传递
R基团筛选技术用于吡啶杂环类mTOR抑制剂的分子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桦 蒲铃铃 +2 位作者 宋海星 杨菁 梁桂兆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1-337,共7页
针对27个吡啶杂环类抑制剂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新建模型的拟合、交互验证及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82,q2=0.857,r2pred=0.829,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可信度.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Topome... 针对27个吡啶杂环类抑制剂采用Topomer COMFA方法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分析,新建模型的拟合、交互验证及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82,q2=0.857,r2pred=0.829,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可信度.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Topomer Search技术对ZINC数据库进行R基团的虚拟筛选,获得了6个高活性的新抑制剂分子,其预测活性均优于训练集中活性最高分子.运用Surflex-dock分子对接法研究吡啶杂环类抑制剂与mTOR靶点的作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Topomer search可有效地用于分子设计,结合分子对接结果,新抑制剂分子为mTOR靶向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mer COMFA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Topomer SEARCH mTOR靶点
原文传递
小檗碱通过抑制经典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通路来下调LPS诱导的HUVEC炎症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敏 杨菁 +2 位作者 蒲铃铃 刘桦 尹小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berine, Be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s, HUVEC)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er对HUVEC存活率的影响。以0...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berine, Be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s, HUVEC)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er对HUVEC存活率的影响。以0.05μg/mL LPS刺激HUVEC建立炎症反应模型,并分别给予1.25、2.5、5μM Ber干预,Elisa检测Ber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泌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Ber对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中NLRP3、My D88、IL-1β、TLR4、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Ber对HUVEC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基本呈现浓度梯度,IC50值接近5μM;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Ber(1.25、2.5、5μM)均可以显著下调HUVEC中TNF-α、IL-1β炎症因子的分泌(P<0.005及P<0.01),并可以显著抑制细胞中NLRP3、My D88、IL-1β、TLR4、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P<0.05),其抑制作用基本呈剂量关系,以5μM Ber的抑制效果最佳。结论:Ber可以通过抑制经典的NLRP3炎症小体活化通路来下调LPS诱导的HUVEC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脂多糖 HUVEC NLRP3炎症小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