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钙联合新斯的明对老年患者肌松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蒿梦潇 邢瑞 +1 位作者 茆烨 颜明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1期1631-1636,1642,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新斯的明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肌松恢复过程中产生的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4月—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4组,即5、10、20 mg/k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新斯的明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肌松恢复过程中产生的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4月—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为4组,即5、10、20 mg/k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新斯的明组(C_(5)组、C_(10)组、C_(20)组)与新斯的明联合阿托品组(N组),每组40例(因20例被剔除)。术中使用四个成串刺激(TOF)模式监测肌松。术毕,待TOF计数(TOFc)≥3,静脉推注新斯的明40μg/kg配伍阿托品20μg/kg,同时C_(5)组、C_(10)组、C_(20)组分别予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20 mg/kg静脉泵注;N组则予以等容积生理盐水。观察4组患者TOFr(T4/T1)≥0.90的时间及5、10、15、20 min的TOFr及术后肌松残余(PORC)发生情况;评估拔管时的镇静躁动(SAS)评分,麻醉后恢复室(PACU)内低氧血症、躁动、恶心呕吐、发音障碍发生情况及停留时间,同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钙浓度的变化。结果N组TOFr≥0.90的时间为13.00(10.25,15.00)min,C_(5)组10.50(9.00,12.00)min,C_(10)组9.50(7.00,12.00)min,C_(20)组7.50(6.00,9.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_(20)组患者拔管时的SAS评分优于N组(P<0.05)。与N组相比,钙剂组PORC发生率、低氧血症及PACU停留时间减少(P<0.05)。4组患者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音障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联合新斯的明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有效促进肌松恢复,降低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且C_(20)组的恢复过程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钙 老年 术后肌松残余 苯磺顺阿曲库铵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辉 邢瑞 +2 位作者 蒿梦潇 张茂银 张稳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行单侧下肢骨科需用止血带的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4例。...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行单侧下肢骨科需用止血带的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采用肺保护性通气,联合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给予相同用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上止血带前15 min(T_(0)),松开止血带前1 min(T_(1)),松止血带后5 min(T_(2))和松止血带后30 min(T_(3))的血压、心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氧合指数(OI)、血浆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8(IL-8)、血栓素B_(2)(TXB_(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刻相比,两组T_(1)、T_(2)时刻平均动脉压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T_(1)、T_(2)、T_(3)时刻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_(1)、T_(2)、T_(3)时刻A-aDO_(2)均升高,且联合组T_(1)、T_(2)、T_(3)时刻A-aDO_(2)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T_(0)时刻相比,两组T_(1)、T_(2)、T_(3)时刻OI均降低,且联合组T_(1)、T_(2)、T_(3)时刻OI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T_(0)时刻相比,两组T_(1)、T_(2)时刻MDA、IL-8和TXB_(2)均升高,且联合组T_(1)和T_(2)时刻MDA、IL-8和TXB_(2)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肺保护性通气能够减轻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肺保护性通气 止血带 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下载PDF
葡萄糖酸钙联合新斯的明对肥胖患者胃减容术后肌松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滢 王超昌 +3 位作者 蒿梦潇 邢瑞 茆烨 颜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目的 探究葡萄糖酸钙联合新斯的明对肥胖患者胃减容术后肌松恢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胃减容手术的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术中采用4个成串刺激(Tra... 目的 探究葡萄糖酸钙联合新斯的明对肥胖患者胃减容术后肌松恢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胃减容手术的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术中采用4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 stimulation,TOF)模式监测肌松程度。术毕,当TOF计数≥3时,试验组给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g/kg(去脂体重)联合新斯的明40μg/kg(去脂体重)拮抗肌肉松弛剂;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联合新斯的明40μg/kg(去脂体重)拮抗肌肉松弛剂。观察两组患者给予肌松拮抗剂后TOFr(T_(4)/T_(1))≥0.9的时间以及给予肌松拮抗剂后5 min、10 min、20 min的肌松残余发生率。同时记录给予肌松拮抗剂前后心率、血压、血钙浓度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全身发热、寒战、胸闷、头晕、注射部位疼痛、心律失常等)发生率。记录患者拔管时的镇静-躁动评分(SAS),记录术后躁动、低氧血症、恶心呕吐、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肌松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给予拮抗药后20 min的肌松残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拔管时的SAS评分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比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给予拮抗剂后5 min、10 min的肌松残余发生率、术后躁动、低氧血症、恶心呕吐、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联合新斯的明可安全用于肥胖患者胃减容术后肌松拮抗,能够更快地逆转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缩短患者肌松恢复时间,降低肌松残余发生率,改善患者拔管时的SAS评分、缩短PACU停留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钙 肥胖 肌松残余 胃减容手术
下载PDF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疼痛与恢复质量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茆烨 赵伟 +2 位作者 蒿梦潇 邢瑞 颜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1-1117,共7页
目的比较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记录术后48 h内... 目的比较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记录术后48 h内吗啡当量总消耗量、数字评定量表(NRS)疼痛评分、首次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时间、PCIA无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与T组比较,Q组术后48 h内吗啡当量总消耗量、术后24 h内NRS评分、PCIA无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降低,首次PCIA时间延长,术后24、48 h QoR⁃15评分升高,AI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肋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相比,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显著降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镇痛药物需求,有效改善术后镇痛,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术后镇痛 开腹肝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在Trendelenburg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邢瑞 蒿梦潇 +2 位作者 杨森 茆烨 颜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70,共6页
目的 探究在Trendelenburg位长时间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对患者呼吸力学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组(P组)和容量控制通气组(V组... 目的 探究在Trendelenburg位长时间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对患者呼吸力学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部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组(P组)和容量控制通气组(V组)。记录诱导后即刻(T_(2)),气腹后20 min(T_(3))、1 h(T_(4))、2 h(T_(5))、3 h(T_(6)),放气腹后10 min(T_(7))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动态顺应性及气道阻力;记录诱导前(T_(1))、T_(2)-T_(7)、拔管后20 min(T_(8))的氧合指数及肺内分流率;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并用超声评估T_(1)、T_(8)及术后第1、3天的肺不张情况。结果 呼吸力学:与T_(2)相比,两组气腹期间(T_(3)-T_(6))的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及肺动态顺应性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V组相比,P组T_(3)-T_(7)的气道峰压和平台压,T_(3)-T_(6)的气道阻力均显著降低(P <0.05),肺顺应性除T_(2)、T_(3)外均显著增高(P <0.05)。肺功能:与T_(1)相比,两组T_(2)-T_(7)氧合指数和肺内分流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V组相比,P组T_(4)-T_(6)的肺内分流率显著降低、T_(5)-T_(6)的氧合指数显著升高(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P组肺不张程度较V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 与容量控制通气相比,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可降低气道峰压、平台压和气道阻力,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和肺内分流,减少术后肺不张,应用于长时间Trendelenburg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控制容量保护 机器人辅助手术 长时间气腹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