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龙坡区某镇中心卫生院实行绩效管理的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颜星 蓝代礼 +4 位作者 邢雅翕 梁小华 邹盛有 文杨 张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1-743,共3页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绩效管理,对于完善机构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其服务效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重庆市九龙坡区某镇卫生院实行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并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管理时,首先要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探索...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绩效管理,对于完善机构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其服务效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重庆市九龙坡区某镇卫生院实行绩效管理的主要做法,并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管理时,首先要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机构对科室,科室对岗位的二级考核体系;其次要注意考核方法的选择、考核结果的运用以及持续沟通和动态调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院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下载PDF
重庆市九龙坡区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萍 何坪 +3 位作者 沈星亮 张磊 蓝代礼 何春玲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971-4974,共4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1]。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5]。 影...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1]。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5]。 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公共卫生经费的支付方式,这也成为卫生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支付方式(卫生经费是补供方还是补需方)不仅直接影响着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者的供给行为,还对费用的控制、资源配置、服务质量,以及卫生服务过程中的效率公平产生明显的导向或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服务 均等化 管理模式 九龙坡区 重庆市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经费
下载PDF
索基层卫生机构绩效管理新机制
3
作者 张萍 邢雅翕 +2 位作者 蓝代礼 文洋 周青梅 《中国卫生人才》 2014年第12期72-75,共4页
制定并实施绩效方案,强化绩效沟通,严格绩效考核,促进持续改进等环节的有效落实,是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绩效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确保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方向不偏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落实,医务人员积极性充分调动,群众满意度不断... 制定并实施绩效方案,强化绩效沟通,严格绩效考核,促进持续改进等环节的有效落实,是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绩效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助于确保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方向不偏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落实,医务人员积极性充分调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重庆市九龙坡区为建立基层卫生机构绩效管理新机制,在基层卫生服务新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机构 绩效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 基层卫生服务 群众满意度 绩效考核 医务人员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21例
4
作者 李官鸿 蓝代礼 彭支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年第12期640-641,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挫伤性前房出血 抗生素眼药水 阿托品眼液
下载PDF
重庆市九龙坡区“一站式”婚检模式研究
5
作者 何华玉 陈果 +5 位作者 杨怡 冯铃 蓝代礼 周青梅 任远 夏红霞 《科学咨询》 2022年第11期25-28,共4页
本文主要完善“一站式”婚检模式的内涵要求及探讨“一站式”婚检模式的应用效果,探索构建符合成本效益的且易于推广的自愿婚检或与孕前保健统筹考虑的服务模式,这对于提高重庆市遗传性疾病的筛查、提高重庆市生育率、提升重庆市公共卫... 本文主要完善“一站式”婚检模式的内涵要求及探讨“一站式”婚检模式的应用效果,探索构建符合成本效益的且易于推广的自愿婚检或与孕前保健统筹考虑的服务模式,这对于提高重庆市遗传性疾病的筛查、提高重庆市生育率、提升重庆市公共卫生水平、缓解重庆市老龄化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所谓“一站式”婚检服务,是指由卫生计生、民政等多部门合作,在一个机构同时提供婚检、婚姻登记和计划生育等多种服务。该服务模式可以利用婚姻登记环节充分调动目标人群参与婚检,节约了服务对象的时间,从而提高目标人群的婚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 婚检服务 模式研究
下载PDF
1953-201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疟疾流行特征与防控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学筠 梁艳 +5 位作者 汤成 李大兴 蓝代礼 李南 秦军 杨敏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疟疾流行动态及特征,评价防控措施和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九龙坡区1953-2013年疟疾疫情、防控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发病率,分析发病的季节及城乡、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并总结防... 目的 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疟疾流行动态及特征,评价防控措施和效果,为疟疾后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九龙坡区1953-2013年疟疾疫情、防控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发病率,分析发病的季节及城乡、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并总结防制过程.结果 1953-2013年报告疟疾13 675例,年均发病率为43.16/10万,有2次流行高峰,分别是1953、1977年,发病率分别为3 172.23/10万、224.80/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6-8月占58.92%(2 815/4 778);农村发病占77.50%(3 703/4 778);15~49岁年龄发病占81.12%(3 876/4 778),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56∶1.0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7.69%(510/884);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以间日疟流行为主;防制过程分为调查及重点防治、控制流行、综合防治和监测巩固达到消除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1993年以后发病率控制在1.00/10万以下,2002-2013年新发病例均为外源性输入病例.结论 九龙坡区疟疾防治达到国家消除标准;但输入性病例不容忽视,应完善长效防控机制,加强到高疟区务工的流动人员的监测管理,及时发现病人并有效处置,巩固消除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特征 防制 措施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