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高压灌注液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4 位作者 王晓平 刘刚 玉海 卢秋维 黄小彬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应用大量高压灌注液的安全性。方法对30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监测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和灌注液出入量差。结果术中平均...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应用大量高压灌注液的安全性。方法对30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生化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监测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和灌注液出入量差。结果术中平均灌注液用量33.4L,灌注液出入量差1091.7mL。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中心静脉压(CVP)、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P<0.05)。而手术前后血钠(Na+)、肌酐(Cr)、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mPCNL中应用大量高压灌注液可引起灌注液吸收和血容量增加,灌注液吸收不易导致血生化、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显著变化,但可导致内毒素血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及时对症处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血生化 血流动力学 内毒素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石性脓肾(附23例报告) 被引量:19
2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3 位作者 刘刚 玉海 李信众 韦华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结石性脓肾患者,Ⅰ期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Ⅱ期行MPCNL。结果23例患者Ⅰ期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成功率100%,Ⅱ期行MPCNL结石取净率87%(20/23),3例术...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3例结石性脓肾患者,Ⅰ期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后Ⅱ期行MPCNL。结果23例患者Ⅰ期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成功率100%,Ⅱ期行MPCNL结石取净率87%(20/23),3例术后结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愈;术后随访患肾功能恢复或部分恢复21例(91%),术后发生肾萎缩2例(8.6%),无1例需行肾切除术。结论MPCNL治疗结石性脓肾患者安全有效,保肾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脓肾 肾结石
下载PDF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附26例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3 位作者 刘刚 玉海 李信众 韦华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7月在B超定位引导下建立通道并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26例,26例均为16F单通道取石。9例为肾中盏通道,17例为肾下...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7月在B超定位引导下建立通道并同期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26例,26例均为16F单通道取石。9例为肾中盏通道,17例为肾下盏通道。结果25例1次准确穿刺目标肾盏并建立通道,1例因工作鞘脱出需2次手术重新穿刺建立通道,1次碎石成功21例,4例需2次碎石,结石清除率92%(24/26)。2例残留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治愈。平均手术时间51min,平均出血量63mL,未发生经皮肾镜取石术常见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安全、简便、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盏 肾结石
下载PDF
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蓝志相 蔡斌 +2 位作者 梁建波 王晓平 王伟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76例Ⅰ期PCNL患者围术期资料,其中Ⅰ期术后结石残留217例。对可能影响PCNL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76例Ⅰ期PCNL患者围术期资料,其中Ⅰ期术后结石残留217例。对可能影响PCNL后结石残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负荷、肾盂类型、肾功能不全及鹿角形肾结石是Ⅰ期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结石负荷>1 000 mm2、分支型肾盂、鹿角形肾结石、肾功能不全均可增加Ⅰ期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风险。术前改善患者肾功能,明确肾盂类型及结石负荷并采取个性化方案是降低Ⅰ期PCNL术后结石残留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结石残留 经皮肾镜取石术 Ⅰ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联合工作鞘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4 位作者 王晓平 刘刚 玉海 李信众 韦华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联合应用16F和20F工作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行MPCNL的肾结石患者,术中随机分16F和20F工作鞘单用和16F+20F联合应用3组各2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灌注液用量、术中平均肾盂...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联合应用16F和20F工作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行MPCNL的肾结石患者,术中随机分16F和20F工作鞘单用和16F+20F联合应用3组各2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灌注液用量、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及术后结石一期清除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能成功建立相应大小的工作通道。16F、20F和16F+20F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2±20)、(118±19)和(82±22)min,术中平均灌注液用量分别为(26.7±14.8)、(31.5±19.1)和(19.8±11.7)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分别为(28.6±13.9)、(13.9±15.2)和(14.3±12.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19±40)、(118±42)和(120±36)mL,术后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0%(14/20)、60%(12/20)和70%(14/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中联合应用16F和20F工作鞘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及灌注液用量,降低术中肾盂内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工作鞘 肾结石
下载PDF
1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4 位作者 玉海 黄延伟 李信众 韦华玉 刘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9期11-12,15,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A组)、膀胱液电碎石术(B组)、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C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158例。结果3组病例术后IPSS(国际前列腺...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A组)、膀胱液电碎石术(B组)、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C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158例。结果3组病例术后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均较术前下降,Qmax(最大尿流率)均较术前提高(P<0.05)。A组和B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6.6±4.9)h、(5.0±1.6)d、(6.2±1.4)d和(25.9±5.7)h、(4.9±1.7)d、(6.1±1.6)d,明显少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处理膀胱结石大小分别为(3.3±2.1)cm、(3.7±2.6)cm,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结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气压弹道碎石
下载PDF
经输尿管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蓝志相 郝南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5月采用经输尿管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36例,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3.1±2...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5月采用经输尿管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36例,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6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3.1±26.8)min,结石清除率为100%。无发热及输尿管损伤、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经输尿管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较大或多发结石及石街患者,术中能保持肾盂低压,可反复进镜而不损伤输尿管,并且完全取出输尿管结石,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鞘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肾周血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5 位作者 王晓平 玉海 刘刚 李信众 韦华玉 杨金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肾周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8年1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021例次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术后并发肾周血肿11例,发生率为1.07%。均经B超检查诊断。其中6例仅采用止血对症保守治疗,5...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肾周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8年1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1021例次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术后并发肾周血肿11例,发生率为1.07%。均经B超检查诊断。其中6例仅采用止血对症保守治疗,5例采取相应的外科处理,其中调整肾造瘘管或逆行留置双J管4例,肾盂切开取石并肾周血肿清除1例,所有患者肾周血肿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病史和B超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主要采用止血对症治疗,相应的外科治疗对部分患者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血肿
下载PDF
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附3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3 位作者 玉海 李信众 韦华玉 刘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0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输尿管肾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31例。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100%,平均碎石时间为(4.3±2.2)min。经定期随访,未见有尿道狭窄及其他并发... 目的探讨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输尿管肾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31例。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100%,平均碎石时间为(4.3±2.2)min。经定期随访,未见有尿道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肾镜 气压弹道碎石 尿道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术式改良和初步评价(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4 位作者 李伟 玉海 胡斌 蔡斌 张伟国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787-178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改良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疾病13例,从髂血管处寻找输尿管并游离至膀胱壁,离断输尿管并提出体外整形,输尿管末端缝合成半乳头,放置双J管,置入腹...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改良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疾病13例,从髂血管处寻找输尿管并游离至膀胱壁,离断输尿管并提出体外整形,输尿管末端缝合成半乳头,放置双J管,置入腹腔,采用2点定位法将输尿管膀胱吻合。结果 1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3~135 min,平均102.3 min,出血量20~100 ml,平均40.2 ml,术中未损伤重要血管、肠道;术后1~2 d拔除盆腔引流管,无尿漏病例;6~8周拔除双J管,无发热及腰胀。复查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造影,肾积水减轻或消失,未见输尿管狭窄及反流。结论改良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疾病疗效可靠,同时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较好的抗反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腹腔镜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下载PDF
枸橼酸氢钾钠防治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蓝志相 王伟 +1 位作者 蔡斌 郝南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11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评估枸橼酸氢钾钠对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清除和预防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154例因上尿路结石而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无结石残留或有结石残留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结石清除情况将患者分为无残石组84例和有残石... 目的评估枸橼酸氢钾钠对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清除和预防结石复发的效果。方法选择154例因上尿路结石而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无结石残留或有结石残留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根据结石清除情况将患者分为无残石组84例和有残石组7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治疗,10 g/d,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不加用任何药物,饮食要求与治疗组相同,术后12个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结石复发率或结石生长情况。结果无残石组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12个月后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33%vs 38.46%,P<0.05),有残石组中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结石增大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71%vs 59.37%,P<0.05)。结论枸橼酸氢钾钠不仅显著降低经皮肾镜术后结石的复发率,而且抑制术后残留结石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枸橼酸氢钾钠 肾结石
下载PDF
牛磺酸保护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致肾脏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蓝志相 刘刚 +1 位作者 付强 陈富昌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例肾结石患者按半随机法分成牛磺酸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于ESWL前1d开始分别口服牛磺酸粉和安慰剂2g/次,3次/d,共7d,术前及术后1d、3d、7d测定患者尿微量...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例肾结石患者按半随机法分成牛磺酸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于ESWL前1d开始分别口服牛磺酸粉和安慰剂2g/次,3次/d,共7d,术前及术后1d、3d、7d测定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内皮素-1(ET-1)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冲击前两组尿ALB、β2-MG、ET-1、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冲击后1d、3d尿ALB、β2-MG、ET-1、MDA均显著升高,与牛磺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牛磺酸对ESWL致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和抑制ET-1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肾脏损伤 牛磺酸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大结石一期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蓝志相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46-547,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期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并膀胱大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BPH并膀胱大结石患者 5 2例 ,分成腔内组 (30例 )和开放组 (2 2例 ) ,腔内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TU R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 ;开放组采用经耻骨上膀... 目的 :探讨一期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并膀胱大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BPH并膀胱大结石患者 5 2例 ,分成腔内组 (30例 )和开放组 (2 2例 ) ,腔内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TU R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 ;开放组采用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 +前列腺摘除术 ,比较两类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治疗成功。两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发生率及术后出院时 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QOL (生活质量评分 )、MFR(最大尿流率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腔内组和开放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 (131.7± 36 .1) ml、(2 .9± 1.6 ) d、(5 .0± 1.2 ) d和 (2 0 9.8± 32 .5 ) h、(4 .8± 2 .3) d、(11.6± 2 .2 )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TUR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一期治疗 BPH并膀胱大结石是一种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结石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气压弹道碎石术
下载PDF
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并慢性肾功能不全29例
14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2 位作者 玉海 李信众 韦华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564-564,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开放手术 复杂性肾结石 慢性肾功能不全 患者 效果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大量高压灌注液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蓝志相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灌注液 经皮肾穿刺造瘘 高压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输尿管囊肿7例分析
16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2 位作者 刘瑞祥 玉海 李信众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585-586,共2页
关键词 诊断 发病率 外科手术 输尿管囊肿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在高能冲击波致肾脏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蓝志相 韦海明 周祥祯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57-358,共2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高能冲击波(HESW)致肾脏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HESW致肾脏损伤的动物模型,在冲击前、后不同时段检查肾脏组织学变化以及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冲击后不同时间肾脏肾小管评分及HSP70表达均有不同程...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高能冲击波(HESW)致肾脏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HESW致肾脏损伤的动物模型,在冲击前、后不同时段检查肾脏组织学变化以及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冲击后不同时间肾脏肾小管评分及HSP70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变化。肾小管评分以冲击后3 d最高,与冲击后即刻、1、7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P70的表达以冲击后1 d最显著,与冲击后即刻、3、7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击后30 d肾小管评分及HSP70表达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HESW可导致肾脏损伤并诱导肾脏早期表达HSP70。HSP70可能是HESW致肾脏损伤的重要保护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高能冲击波 肾脏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表阿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21例
18
作者 蓝志相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759-759,共1页
关键词 表阿霉素 膀胱内灌注 预防 浅表性膀胱癌 术后复发
下载PDF
PSA、PSAD、PSAT在前列腺偶发癌诊断中的的意义
19
作者 蓝志相 梁建波 +3 位作者 玉海 李信众 韦华玉 刘刚 《医学文选》 2004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及其密度 (PSAD)和移行带密度 (PSAT)在前列腺偶发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经手术证实的前列腺偶发癌患者 2 7例和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 3 2例 ,比较其 PSA、PSAD、PSAT指标。结果 前列腺偶...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及其密度 (PSAD)和移行带密度 (PSAT)在前列腺偶发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经手术证实的前列腺偶发癌患者 2 7例和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 3 2例 ,比较其 PSA、PSAD、PSAT指标。结果 前列腺偶发癌组和 BPH组 PSA分别为 (5 .0 3± 1 .61 )、(4 .3 1± 1 .5 2 ) μg/ L,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PSAD分别为 (0 .1 7± 0 .1 6)、(0 .0 9± 0 .1 3 )μg/ 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SAT分别为 (0 .2 9± 0 .1 0 )、(0 .1 5± 0 .1 6) μg/ L,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PSAD、PSAT对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其中尤以 PSAT更具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偶发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前列腺移行区特异性抗原密度
下载PDF
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斌 王晓平 +4 位作者 蓝志相 黎承阳 邓耀良 玉海 黄延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对比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28例和对照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分别使用经输尿管镜囊肿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 目的对比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输尿管镜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28例和对照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分别使用经输尿管镜囊肿切开引流术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3例进镜失败改后腹腔镜手术,25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手术均1次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复查B超均提示肾囊肿消失或直径缩小至术前1/2以上。两组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服用止痛药、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平均随访(8.4±3.6)个月。观察组肾囊肿复发有2例,对照组4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部分肾囊肿具有近期疗效确切、微创、安全等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输尿管镜 内切开 后腹腔镜 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