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椎体CT值、腰椎MRI椎体骨质量评分(VBQ评分)对绝经后女性骨量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番禺区中医院骨科收治的21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股骨颈T值,将...目的探讨椎体CT值、腰椎MRI椎体骨质量评分(VBQ评分)对绝经后女性骨量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番禺区中医院骨科收治的21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股骨颈T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异常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n=166)及骨量正常组(n=44),并测量出各组的CT值以及VBQ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筛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确定诊断截断值,同时计算出不同联合方式筛查方法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单独运用CT值、VBQ评分作为筛查标准时,AUC分别是0.79、0.777,cut-off值分别是116.75 HU、3.24,其约登指数分别是0.520、0.45,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CT值联合VBQ评分作为筛查标准时,AUC是0.822,灵敏度是75.9%,特异度为75%,约登指数为0.509;CT值与VBQ评分并联(CT值≤116.75 HU或VBQ评分≥3.24)诊断骨量异常时,其灵敏度为95.26%,特异性为49.16%,约登指数为0.444;串联(CT值≤116.75 HU且VBQ评分≥3.24)诊断骨量异常时,其灵敏度为60.73%,特异性为91.73%,约登指数为0.524,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单独或联合运用CT值、VBQ评分对筛查绝经后女性骨量异常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筛查绝经后女性骨量异常的补充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喝酒史、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术前合并病、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术中减压方式、估计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腰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及术后显著事件等26个可能对LOS有影响的因素,按LOS≥16d(75th LOS)定义为超长住院,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LOS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正常LOS为15d(6~34d),超长LOS患者共60例(26.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年龄(β=0.051,P=0.010)、术中估计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β=0.002,P<0.001)及减压方式(β=-1.603,P<0.001)与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LOS存在显著独立线性关系。结论年龄、术中估计失血量、椎板减压方式是影响LOS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失血量及正确选择减压方式可有助于缩短LOS。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病人围手术期输注悬浮红细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伤科施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4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目的探讨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病人围手术期输注悬浮红细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伤科施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4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肺部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症、低蛋白血症、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抗凝药物使用史、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椎管减压方式等可能影响围手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先后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68例病人中有61例(13%)发生输注红细胞事件。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术前Hb水平、术前合并心脏疾病、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症、术前使用抗凝药、ASA评分、融合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是输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6岁(OR=2.3,95%CI为1.2~4.7)、术前Hb≤125 g/L(OR=2.6,95%CI为1.3~5.1)、融合节段≥3个(OR=3.0,95%CI为1.4~6.3)、手术时间≥215 min(OR=4.0,95%CI为2.1~7.6)是增加围手术期输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Hb偏低、多节段融合、手术时间过长的病人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输血风险较高,故在术前准备中应考虑上述预期输血的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7足跟骨骨折行跟骨钛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和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按Sander分型:其中Ⅲ型28足,Ⅳ型9足。采用Maryl 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7足跟骨骨折行跟骨钛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和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按Sander分型:其中Ⅲ型28足,Ⅳ型9足。采用Maryl 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2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42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19足,良13足,可3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术后并发症:本组有1足局部皮缘坏死,1足发生腓肠皮神经损伤,2足切口延迟愈合。结论: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双极股骨头半髋关节置换(Bipolar hip arthroplasty,BHA)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探讨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2005-02~2008-02我院收治...目的: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双极股骨头半髋关节置换(Bipolar hip arthroplasty,BHA)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探讨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2005-02~2008-02我院收治的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行髋关节置换78例78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THA组和BHA组。其中THA组42例,BHA组36例。全部病例平均随访25个月,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结果:THA组术后Harris评分中明显高于BH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HA可以作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以便获得更好的功能及避免翻修,而对于少数身体条件较差,运动量较小的高龄患者,可考虑选择BHA置换,重建髋关节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椎体CT值、腰椎MRI椎体骨质量评分(VBQ评分)对绝经后女性骨量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番禺区中医院骨科收治的21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股骨颈T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异常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n=166)及骨量正常组(n=44),并测量出各组的CT值以及VBQ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筛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确定诊断截断值,同时计算出不同联合方式筛查方法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单独运用CT值、VBQ评分作为筛查标准时,AUC分别是0.79、0.777,cut-off值分别是116.75 HU、3.24,其约登指数分别是0.520、0.45,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CT值联合VBQ评分作为筛查标准时,AUC是0.822,灵敏度是75.9%,特异度为75%,约登指数为0.509;CT值与VBQ评分并联(CT值≤116.75 HU或VBQ评分≥3.24)诊断骨量异常时,其灵敏度为95.26%,特异性为49.16%,约登指数为0.444;串联(CT值≤116.75 HU且VBQ评分≥3.24)诊断骨量异常时,其灵敏度为60.73%,特异性为91.73%,约登指数为0.524,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单独或联合运用CT值、VBQ评分对筛查绝经后女性骨量异常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筛查绝经后女性骨量异常的补充方法。
文摘目的探讨影响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缩短患者术后LOS提供依据及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受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喝酒史、婚姻状况、职业状况、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术前合并病、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术中减压方式、估计失血量、术中补液量、术中输血量、腰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术后输血量及术后显著事件等26个可能对LOS有影响的因素,按LOS≥16d(75th LOS)定义为超长住院,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LOS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正常LOS为15d(6~34d),超长LOS患者共60例(26.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年龄(β=0.051,P=0.010)、术中估计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β=0.002,P<0.001)及减压方式(β=-1.603,P<0.001)与腰椎后路融合减压内固定术后LOS存在显著独立线性关系。结论年龄、术中估计失血量、椎板减压方式是影响LOS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失血量及正确选择减压方式可有助于缩短LOS。
文摘目的探讨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病人围手术期输注悬浮红细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伤科施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4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肺部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症、低蛋白血症、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术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抗凝药物使用史、手术时间、融合节段、椎管减压方式等可能影响围手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先后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68例病人中有61例(13%)发生输注红细胞事件。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术前Hb水平、术前合并心脏疾病、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症、术前使用抗凝药、ASA评分、融合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是输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6岁(OR=2.3,95%CI为1.2~4.7)、术前Hb≤125 g/L(OR=2.6,95%CI为1.3~5.1)、融合节段≥3个(OR=3.0,95%CI为1.4~6.3)、手术时间≥215 min(OR=4.0,95%CI为2.1~7.6)是增加围手术期输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Hb偏低、多节段融合、手术时间过长的病人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输血风险较高,故在术前准备中应考虑上述预期输血的因素。
文摘目的:探讨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7足跟骨骨折行跟骨钛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和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按Sander分型:其中Ⅲ型28足,Ⅳ型9足。采用Maryl 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2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42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19足,良13足,可3足,差2足,优良率为86.4%。术后并发症:本组有1足局部皮缘坏死,1足发生腓肠皮神经损伤,2足切口延迟愈合。结论:跟骨钛钢板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与双极股骨头半髋关节置换(Bipolar hip arthroplasty,BHA)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探讨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2005-02~2008-02我院收治的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行髋关节置换78例78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THA组和BHA组。其中THA组42例,BHA组36例。全部病例平均随访25个月,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结果:THA组术后Harris评分中明显高于BH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HA可以作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以便获得更好的功能及避免翻修,而对于少数身体条件较差,运动量较小的高龄患者,可考虑选择BHA置换,重建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