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面口合谷收”的机制研究概述 被引量:8
1
作者 蔡依妏 裴建 傅勤慧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1312-1316,共5页
"合谷穴"能有效治疗大肠经远端循行所过部位"面口部"的疾患。面口部与合谷穴在感觉传入路径的重叠会聚,也为"面口合谷收"提供神经解剖基础。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由于无创伤性、时间空... "合谷穴"能有效治疗大肠经远端循行所过部位"面口部"的疾患。面口部与合谷穴在感觉传入路径的重叠会聚,也为"面口合谷收"提供神经解剖基础。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由于无创伤性、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及代谢物质的测定,已成为研究针刺中枢效应机制的手段。针刺合谷穴发现激活脑区具有穴位偏侧性,且不同的刺激方法(包括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及得气情况也影响脑功能变化。本文从合谷穴的外周神经解剖结构、针刺中枢响应特征、穴位特异性中枢机制来阐述"面口合谷收"的中枢效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 面口部 针刺效应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面口合谷收
下载PDF
中国偏头痛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蔡依妏 裴建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1,共5页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目前关于偏头痛的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候选基因研究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偏头痛的易感基因在不同种族及地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目前关于偏头痛的遗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候选基因研究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偏头痛的易感基因在不同种族及地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偏头痛基因多态性重要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总结,将中国人群候选基因及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究中国人群偏头痛的遗传机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中国人群 基因学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讨“开四关”经穴效应特异性规律 被引量:8
3
作者 蔡依妏 裴建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开四关”为临床针灸证治之要穴,“开四关”的功效并非单独针刺合谷、太冲二穴效用的相加,施以相应手法可以激发穴位的特殊功效。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已成为研究针刺中枢机制的重要手段,针刺“四关穴”的穴... “开四关”为临床针灸证治之要穴,“开四关”的功效并非单独针刺合谷、太冲二穴效用的相加,施以相应手法可以激发穴位的特殊功效。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已成为研究针刺中枢机制的重要手段,针刺“四关穴”的穴位配伍存在穴位偏侧性及中枢响应特异性。基于fMRI技术从神经生物信息学角度阐述“四关穴”针刺信号的中枢响应特征及特异性规律,为“开四关”的传统经典理论提供更为广泛的客观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合谷 太冲
原文传递
电针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蔡依妏 裴建 +4 位作者 傅勤慧 徐佳 沈凤娇 詹逸珺 戴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比较电针四关穴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55例,脱落2例)和西药组(55例,脱落2例)。电针组予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治疗,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 目的:比较电针四关穴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55例,脱落2例)和西药组(55例,脱落2例)。电针组予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治疗,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0.1~1 mA,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发作天数以及治疗前后偏头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及随访1、3、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和头痛发作天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电针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偏头痛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电针组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电针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在降低头痛强度、减少头痛发作天数及改善偏头痛症状方面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肝阳上亢型 电针 四关穴 盐酸氟桂利嗪 随机对照试验(RCT)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穴位配伍浅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颜铭航 蔡依妏 +1 位作者 傅勤慧 裴建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
偏头痛是临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针刺在偏头痛治疗与预防方面的临床疗效被广泛认可。影响临床针刺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针灸处方。穴位配伍是针灸处方的重要组成与组方形式。检索针灸穴位配伍治疗偏头痛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 偏头痛是临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针刺在偏头痛治疗与预防方面的临床疗效被广泛认可。影响临床针刺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针灸处方。穴位配伍是针灸处方的重要组成与组方形式。检索针灸穴位配伍治疗偏头痛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挖掘相关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f MRI研究等方面,阐述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穴位配伍研究进展,以期为针刺治疗偏头痛穴位配伍提供临床及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针刺穴位 配穴法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偏头痛fMRI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颜铭航 蔡依妏 裴建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偏头痛是发病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通过对PubMed、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近10年国内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偏头痛的针刺治疗机制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8篇文献... 偏头痛是发病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通过对PubMed、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近10年国内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偏头痛的针刺治疗机制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8篇文献。fMRI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以对偏头痛患者失调的三叉神经痛觉通路、前额顶网络、默认模式网络、下行疼痛调节机制、疼痛矩阵或疼痛调节相关脑区进行调节,达到治疗作用。对8篇临床研究所纳入的对象与对照的选择、扫描时点、fMRI分析方法、穴位选择、研究结果分析等方面对所纳入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循证依据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磁共振成像 针刺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