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审视艺术历史 反思艺术教育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蔡光瑞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30-36,共7页
-
文摘
一、艺术历史的再审视 艺术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实践——精神掌握世界的特殊种类,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艺术看作一种社会现象,指出必须在社会生活的各种联系和结构中研究这种社会现象。他们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
关键词
高等艺术教育
艺术消费
艺术生产
精英艺术
通俗艺术
艺术文化
艺术作品
受众
艺术价值
大众艺术
-
分类号
J0-4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间离效果·布莱希特与爱森斯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蔡光瑞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7,共5页
-
文摘
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布莱希特美学思想的核心和戏剧理论的精华。间离效果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对现代戏剧和电影的崛起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布莱希特面对长期流行于德国舞台上的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戏剧提出严肃而大胆的挑战,并开始尝试建立一种适合反映20世纪人类生活特点的新型戏剧——叙述体戏剧,并同时提出叙述体戏剧的理论构想和美学主张。布莱希特认为。
-
关键词
布莱希特
爱森斯坦
间离效果
叙述体戏剧
自然主义戏剧
理性电影
美学主张
波将金
电影史
美学思想
-
分类号
J80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电影中的意识流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蔡光瑞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5-29,共5页
-
文摘
电影中的意识流是随着现代电影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意识流”作为描绘思维状态的手法或技巧,是电影和小说所共有的,虽然电影中的意识流始源于小说,但它的表现潜力和重要影响却远远超过小说。 求本溯源,“意识流”这一概念并不是文学的独创,而是来自心理学。早在本世纪初。
-
关键词
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
实用主义哲学
内心独白
新小说派
作品语言
莎拉
内心思想
爱森斯坦
精神分析学说
-
分类号
J90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萨特的戏剧艺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蔡光瑞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41-47,共7页
-
文摘
让——保尔、萨特(1905——1980)、在西方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学派的领袖。然而萨特的声誉和影响的传播和扩大并不是始于他的哲学著作,而是由于他的戏剧创作。 萨特戏剧的哲学基础 萨特既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又是独树一帜的哲学家。然而正是文学和哲学的结合,才使他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萨特在他的文艺作品中,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法国文学史上,象萨特这样直接地通过文艺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的作家确实是不多见的。
-
关键词
戏剧艺术
戏剧创作
哲学著作
法国文学史
文艺作品
戏剧观
美学思想
保尔
当代戏剧
娜拉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改编——从文学到电影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蔡光瑞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3年第Z1期49-52,共4页
-
文摘
从电影诞生之日起,特别是有声片出现之后,在电影史上曾出现许多从文学、戏剧改编成电影而取得显著成就的实例。许多著名导演在自己银幕的创作生涯中也都进行过这方面有益的尝试。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学、戏剧将不断为电影提供新的素材,同时也由于电影的介入使它们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从默片到有声片时期被改编并搬上银幕已达400部之多,有的剧作被反复改编、拍摄。这些大导演有英国的劳伦斯·奥立弗,日本的黑泽明,前苏联的尤特凯维奇、柯静采夫,美国的奥逊·威尔斯等。
-
关键词
电影史
黑泽明
戏剧改编
威尔斯
邦达尔丘克
蛛网宫堡
改编者
布莱松
奥立弗
日本电影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剧作课教学的探索
- 6
-
-
作者
蔡光瑞
-
机构
吉林省文学学会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9年第S1期42-44,共3页
-
文摘
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1985年,为适应和满足吉林省对戏剧创作人才的需求,我们创办了戏剧文学专业,并于当年9月招收了11名本科生。
-
关键词
戏剧创作
舞台演出
教学效果
戏剧小品
动作性
写作课
课程设置
刻画人物
影视创作
戏文系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艺术·感情·魅力——读托尔斯泰《艺术论》杂记
- 7
-
-
作者
蔡光瑞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
文摘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的艺术大师,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伟大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点,也反映了它的一切有力的方面”。 作为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托尔斯泰不仅创作了永载史册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
关键词
艺术论
《战争与和平》
《复活》
俄国革命
心灵辩证法
维奇
艺术作品
别林斯基
尼古拉
宗教意识
-
分类号
I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试论艺术研究的现代化
- 8
-
-
作者
蔡光瑞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Z1期70-76,共7页
-
文摘
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已明确提出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那么,在文化建设领域里我们也有理由提出文艺研究现代化。基于这一前提,按照这一思路,本文试就艺术学的研究方法现代化、研究思维现代化、研究课题现代化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深入讨论。
-
关键词
艺术研究
艺术科学
艺术现象
经济建设领域
文艺研究
科学技术现代化
美学理论
文艺理论
艺术社会学
生活真实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 9
-
-
作者
郭越
蔡光瑞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25,共4页
-
文摘
王家卫其人王家卫在影迷心中留存的记忆是常带一副雷鹏墨镜,游走在重庆森林问。他的影片不时掀起清新的流行潮。人们称王家卫是“夜色诗人”,因为他的电影总笼罩着一股朦胧夜色。也许这一称谓和他外表冷漠而激情四溢形成鲜明对照,那双隐藏于墨镜背后的眼睛敏锐观察着周围的世界。他那墨镜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隐秘。 20世纪90年代开始,王家卫以自己精心装饰过的融类型电影元素与先锋影像特征的后新电影,占尽香港和国际电影市场,赢得较好票房收入的同时影响了香港以至世界的许多青年导演。1998年,陈果凭《香港制造》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
关键词
王家卫
张叔平
王家卫电影
影片风格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