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本文 丁真奇 +4 位作者 黄国锋 刘国浚 蔡哲明 丁罗兵 李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或不固定治疗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差异。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46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其中24例行下胫腓螺钉固定(固定组),22例... 目的探讨采用下胫腓螺钉固定或不固定治疗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的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差异。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46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其中24例行下胫腓螺钉固定(固定组),22例未予下胫腓螺钉固定(未固定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侧别及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下胫腓重叠距离(tibiofibular overlap,TBOL)、下胫腓间隙(tibiofibular clear space,TBCS);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2个月。固定组完全负重时间为8~12周,中位时间11周;较未固定组的6~10周(中位时间8周)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49,P=0.000)。X线片复查示两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均获复位,骨折均愈合,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83±1.37)周、未固定组为(13.91±1.3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1,P=0.945);无下胫腓联合分离复发、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发生。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两组TBOL、TBCS比较,以及术后1年时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时(除Maisonneuve骨折),如能按损伤情况修复内、外及后踝结构,下胫腓螺钉固定与否对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前-外旋型 下胫腓联合 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双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FraserⅠ型浮膝损伤
2
作者 黄佳平 丁真奇 +4 位作者 蔡弢艺 郭长勇 黄国锋 何燕倩 蔡哲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2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下双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FraserⅠ型浮膝损伤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6-02采用侧卧位双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3例FraserⅠ型浮膝损伤。末次随访时采用Karlstrom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3例... 目的探讨侧卧位下双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FraserⅠ型浮膝损伤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6-02采用侧卧位双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3例FraserⅠ型浮膝损伤。末次随访时采用Karlstrom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4(16~32)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膝关节异位骨化发生。1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积极治疗后血栓消失。3例术后8个月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其中胫骨2例,股骨1例。骨折愈合时间27.1~37.7周,平均31.2周。21例术后12周时膝关节恢复正常活动范围,2例膝关节活动度<90°。末次随访时按Karlstrom标准评价疗效:优18例,良3例,可2例。结论采用侧卧位双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FraserⅠ型浮膝损伤能够在确保骨折愈合的前提下较好地保留膝关节功能,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serⅠ型浮膝损伤 股骨干骨折 胫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顺行置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和你一起不负时光
3
作者 蔡哲明 《中学生博览》 2017年第15期48-51,共4页
离家六十千米 离家六十千米 妈妈把思念一针一针地织进毛衣 立夏,正午 我把毛衣泡进洗衣盆再拧干 潮湿的爱瞬间四溢 立夏,正午 妈妈扒拉着昨夜的剩莱,耳畔流水潺潺,
关键词 离家 毛衣 妈妈 立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