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材料的周期性营造技艺与维护管理
1
作者 李宾 蔡哲铭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9,共7页
借助现有园林图像和文本,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材料营造技艺与维护管理进行深入讨论,重点关注整体园林营造与维护过程中多样的时间性和具身性体验。首先,以竹材作为切入点,在分析竹子自身材料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周期性”“可生长”... 借助现有园林图像和文本,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材料营造技艺与维护管理进行深入讨论,重点关注整体园林营造与维护过程中多样的时间性和具身性体验。首先,以竹材作为切入点,在分析竹子自身材料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周期性”“可生长”竹庐与柏亭的营造和维护,并进一步关注园林营造中以竹作材的竹篱与竹屏。其次,聚焦“柳枝”这一关键的园林营造材料,重点探讨了柳的形态、“去稍”修剪管理及其相关审美,并将柳的种植与管理置于区域性景观生产和基础设施营造的文脉中进行探讨。以竹材与柳枝作为研究对象,发掘其材料特质、技艺与自然审美,为中国古典园林研究提出一个从文人到非文人,从图像到物质,从文本到技艺的研究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植物材料 园林研究方法 时间性 具身性
下载PDF
景观设计学在全球语境中的定位——《“一带一路”时期的批判性景观规划》评论
2
作者 蔡哲铭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1期65-71,共7页
新近出版的《“一带一路”时期的批判性景观规划》(以下简称《批判性景观规划》)一书,呈现了阿什利·斯科特·凯利和陆小璇两位作者过去多年在中国香港大学开设的生态规划方向景观设计课程的成果。该课程主要探究了“一带一路... 新近出版的《“一带一路”时期的批判性景观规划》(以下简称《批判性景观规划》)一书,呈现了阿什利·斯科特·凯利和陆小璇两位作者过去多年在中国香港大学开设的生态规划方向景观设计课程的成果。该课程主要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早期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中老铁路及其沿线的景观变迁、景观建造知识的交流与转变,以及相关实践对中国、老挝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影响。面向从事跨国、跨区域项目的规划师及相关专业人士,《批判性景观规划》就全球发展的历史、规划教学法和概念框架展开了全面的讨论。通过一系列课程项目的展示,本书着眼于景观规划的政治和经济属性,向景观设计研究和实践中的传统教学与研究方法发起了挑战,尤其回应了伊恩·麦克哈格的景观生态学和规划方法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本文着重剖析了书中的“批判性景观规划”概念和方法框架,探索其在教学和实践中的应用,讨论了实证主义研究和人文科学批判研究并行的教学方法;梳理了包括档案研究、实地观察、民族志研究、访谈和话语分析的规划设计策略,并指出本书的价值在于探讨了全球发展、保护、可持续性和文化知识交流的重要性;此外,本文鼓励在全球视野中对景观设计学的学科定位进行批判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景观规划 景观设计教学法 定位 “一带一路”倡议 书评
原文传递
景观设计的意象与表现——对话劳瑞·欧林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哲铭 涂先明(整理)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6期28-35,共8页
本次对话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审视当代景观设计中涉及的意象与表现问题。劳瑞·欧林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个人体验和摄影对于景观和城市意象的影响,并就设计师的设计方式和表现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另一位对话者蔡哲铭则就信息时代... 本次对话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审视当代景观设计中涉及的意象与表现问题。劳瑞·欧林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个人体验和摄影对于景观和城市意象的影响,并就设计师的设计方式和表现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另一位对话者蔡哲铭则就信息时代中景观感知环境下的空间弹性设计和乡土景观提出了相关问题,欧林就此阐述了其“当代乡土风格”这一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感知 城市意象 表现 活动策划
原文传递
方法论途径和具象化实践
4
作者 蔡哲铭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受同时代生态学家利用航摄像片来研究空间模式的启发,德国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尔于1939年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Landschaftsokologie)概念[1]。如今,景观生态学已成为一门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以生物... 受同时代生态学家利用航摄像片来研究空间模式的启发,德国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尔于1939年首次提出"景观生态学"(Landschaftsokologie)概念[1]。如今,景观生态学已成为一门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以生物学和地理学为基础,衍生出了多种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对实施区域规划和生态保护至关重要。自此,景观生态学成为了景观设计学科的基础,为研究和改善不同尺度的生态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摄像片 景观生态学 方法论体系 区域规划 空间模式 生态保护 德国地理学家 具象化
原文传递
培育城市荒野
5
作者 蔡哲铭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1期132-133,共2页
荒野唤起了人们对城市化影响之外原始自然的集体想象。尽管在北美地区,"荒野"(wilderness)概念的出现被视作殖民主义的产物(1)[1],但这并不影响"荒野"一词的流行—作为一种语义工具,它已然具备了某种象征意义。同样... 荒野唤起了人们对城市化影响之外原始自然的集体想象。尽管在北美地区,"荒野"(wilderness)概念的出现被视作殖民主义的产物(1)[1],但这并不影响"荒野"一词的流行—作为一种语义工具,它已然具备了某种象征意义。同样地,"城市荒野"(urban wilderness)一词将矛盾的"城市"与"荒野"并置组合,对景观设计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城市荒野表达了公众对城市中非人工景观的惊叹—常被忽视的乡土物种及其生态绩效为人们所见,促使公众认知和欣赏丰富而富有韧性的城市生态环境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师 人工景观 公众认知 生态绩效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化影响 乡土物种 荒野
原文传递
“画”画——劳瑞·欧林手绘重顾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峥能 蔡哲铭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5期58-79,共22页
景观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与人们对眼前世界的不断解读息息相关,是人类与自然及文化之间关系的体现。因此,我们不能将景观视作一种先验知识,而应通过观察与表现对其加以理解。在如今众多的媒介之中,无论是描绘现状还是构思方案,手绘或许... 景观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与人们对眼前世界的不断解读息息相关,是人类与自然及文化之间关系的体现。因此,我们不能将景观视作一种先验知识,而应通过观察与表现对其加以理解。在如今众多的媒介之中,无论是描绘现状还是构思方案,手绘或许都是最为古老而简易的表现手段,但这一富于创造之功又常在所见之外的绘画过程却不及成作更为观者所瞩目。本文旨在探究这一有赖于绘者手(娴熟表现)眼(深刻观察)协调的看似复杂的观察与思考过程。文章首先解读了美国景观设计大师劳瑞·欧林在近期一次展览中的部分画作,并着眼于三处重点:景观表现的留白与省略、景观构图(透视构图与修辞构图),以及笔墨技艺背后的潜在意图。其次,试图梳理欧林几十年来在景观手绘与实践之间耕耘的脉络,并借此阐明观察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景观设计教育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绘 观察 表现 劳瑞·欧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