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赣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胡水秀
蔡园毛
王瑞珍
王家楠
徐敬培
-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研究所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9-13,共5页
-
文摘
“赣豆4号”(原代号赣83-60)系江西的中熟春大豆“六月白”与从福建引进夏大豆“融豆21”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经省区试鉴定,适应全省各地区种植,属春大豆类型。中熟,全生育期95d,株高50~60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有限结荚习性,结荚高度15cm左右,单株结荚25~30个,单株生产力9~10g。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花白色,荚果茸毛棕色,成熟后呈褐色,不易裂荚。每荚粒数2~3粒,籽粒椭圆,种皮黄色有光泽,脐褐色,百粒重18~20g,粗蛋白质达45.3%,脂肪含量为18.68%。1991~1994年参加江西省预试和区试平均产量达1938.68kg/hm2,比CK(矮脚早)增产11.1%,居第一位,1993~1995年生产示范平均产量1978.1kg/hm2。通过N、P、K及密度试验对该品种的综合研究、筛选出了三种高产高效最佳栽培模式。199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关键词
大豆
杂交
栽培
赣豆4号
-
Keywords
Soybean
Cross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S565.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秋大豆区试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 2
-
-
作者
王瑞珍
蔡园毛
王家楠
-
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研究所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
文摘
通过对我省近年育成的秋大豆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及稳产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与年份、地点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它们的互作均达到显著水平。品种8101—011丰产性居首位,而稳产性不够强,可作为特定地区的应用品种。品种矮选05丰产性居第二位,稳定性较好,是一个有希望的推广品种。
-
关键词
秋大豆
稳产性
丰产性
产量
大豆
-
Keywords
Autumn Bean
yield Stability
High productivity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春大豆良种浙春二号红壤旱地麦豆套种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蔡园毛
何水德
-
机构
江西农科院旱作所
-
出处
《大豆通报》
1995年第2期15-16,共2页
-
文摘
春大豆良种浙春二号红壤旱地麦豆套种技术蔡园毛(江西农科院旱作所)何水德(进贤县种子公司)我省春大豆种植面积约120万亩,春大豆的种植主要在缺水、易旱、肥力较低的红壤旱地上进行麦豆套种,少量的在稻田种植。原来种植的春大豆品种主要是矮脚早和六月白。这两个...
-
关键词
大豆
春大豆
浙春二号
红壤
旱地
麦豆套作
-
分类号
S565.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春大豆浙春二号旱地麦豆套种技术
- 4
-
-
作者
蔡园毛
王瑞珍
-
机构
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
-
出处
《江西农业科技》
1995年第1期16-17,共2页
-
文摘
春大豆浙春二号旱地麦豆套种技术蔡园毛,王瑞珍(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南昌330200)春大豆在我省常年种植面积约120万亩,而且主要是在红壤旱地上进行麦豆套种,少部分种在稻田,也有少部分其他间作套种。原种植的春大豆主要是矮脚早和六月白,还有少部分地方品种...
-
关键词
大豆
浙春二号
旱地
小麦
套作
-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水田种植春大豆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胡水秀
蔡园毛
王家楠
宋富根
尹红根
-
机构
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
-
出处
《江西农业科技》
1994年第5期13-15,共3页
-
文摘
水田种植春大豆高产栽培试验初报胡水秀,蔡园毛,王家楠宋富根,尹红根(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南昌330200)(吉安地区农科所343000)我省春大豆大多种在红壤旱地,为了探索水田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我们结合旱地春大豆的生育特点及省内外的经验,1993年在...
-
关键词
大豆
水田
高产
栽培
春大豆
-
分类号
S565.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对我省新育成的大豆品种的评价
- 6
-
-
作者
胡水秀
王家楠
王瑞珍
蔡园毛
徐敬培
-
机构
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
-
出处
《江西农业科技》
1991年第5期27-28,共2页
-
文摘
我省近年育成一些大豆新品种,通过三年区域试验,有些品种表现比较好。为鉴定它们在不同农业生态环境和不同生产条件下的表现及利用价值,并做出较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潜力。我们在各点区试的基本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供试材料为全省春大豆新品种区试的6个品种,试验点7个。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0.015亩,田间记载和室内考种按统一标准进行。 稳定性参数的估算采用Eberhart-Russell法。
-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育种
-
分类号
S565.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