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导管腺癌肿瘤间质特征与肿瘤细胞PIN1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卢梅 蔡夕倩 +2 位作者 张声 陈余朋 陈林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7-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肿瘤间质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与肿瘤细胞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IN1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6年PDAC临床样本120例,评价组织切片肿瘤间质特征,构建组织芯片,行肿瘤细胞P...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肿瘤间质特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与肿瘤细胞脯氨酸顺反异构酶PIN1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6年PDAC临床样本120例,评价组织切片肿瘤间质特征,构建组织芯片,行肿瘤细胞PIN1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PDAC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20例PDAC患者中,肿瘤间质成熟型33例,不成熟型53例,中间型34例;低肿瘤间质容量85例,高肿瘤间质容量35例;肿瘤细胞PIN1低表达48例,高表达72例。肿瘤间质成熟度与PDAC组织学分级(P=0. 029)、淋巴结转移(P=0. 027)有相关性,肿瘤间质容量与PDAC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 000 1)。肿瘤间质成熟度与肿瘤间质容量(P <0. 000 1)和肿瘤细胞PIN1表达有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DAC中具有肿瘤间质成熟型(Log-rank=6. 03,HR=1. 83,95%CI=1. 13~2. 98,P=0. 014)和高肿瘤间质容量(Log-rank=15. 23,HR=2. 72,95%CI=1. 74~4. 27,P <0. 000 1)的患者预后较好。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间质容量是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 PDAC肿瘤间质特征与PDAC预后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细胞PIN1表达有关。PIN1可能参与PDAC肿瘤间质微环境的重塑,有望成为其靶向治疗的潜在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肿瘤 肿瘤间质特征 临床病理特征 PIN1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肿瘤外泌体途径递送microR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蔡夕倩 张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7-420,共4页
外泌体是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的、直径为30~100 nm的脂质双层膜小囊泡,存在于几乎所有体液中。外泌体携带大量蛋白质、DNA和RNA等,参与细胞间物质的交换与信号的转导。在EB病毒相关性肿瘤中,外泌体是EB病毒microRNA(miRNA)重要的运... 外泌体是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的、直径为30~100 nm的脂质双层膜小囊泡,存在于几乎所有体液中。外泌体携带大量蛋白质、DNA和RNA等,参与细胞间物质的交换与信号的转导。在EB病毒相关性肿瘤中,外泌体是EB病毒microRNA(miRNA)重要的运载体和储存库,协助病毒成分在宿主体内传递,促使肿瘤形成。本文综述复习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主要介绍外泌体的合成、选择性包装递送miRNA的机制以及外泌体miRNA在EB病毒相关性肿瘤中的作用,为EB病毒相关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EB病毒 细胞外环境 运载体 储存库 肿瘤形成 递送 miRNA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肺部结节辅助诊疗系统预测肺结节的良恶性及浸润情况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孟昆 姜杰 +7 位作者 朱晓雷 李宁 王剑翁 林俊峰 刘鸿鸣 邓城庆 蔡夕倩 耿国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肺部结节辅助诊疗系统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及浸润程度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7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37.9%),平均年龄(55.1±10.4)岁;女54例(62.1%),平...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肺部结节辅助诊疗系统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及浸润程度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7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37.9%),平均年龄(55.1±10.4)岁;女54例(62.1%),平均年龄(54.5±14.1)岁。共纳入90枚结节,将结节分为恶性肿瘤组(80枚)和良性病变组(10枚),其中恶性肿瘤组又分为浸润性腺癌组(60枚)和非浸润性腺癌组(20枚)。比较各组的恶性概率和倍增时间等信息,分析其对结节的良恶性及浸润程度的预测能力。结果恶性肿瘤组与良性病变组恶性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恶性概率可以较好地区分出恶性结节与良性病变(87.2%±9.1%vs.28.8%±29.0%,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良性病变组结节最大径显著大于恶性肿瘤组[(1.270±0.481)cm vs.(0.990±0.361)cm,P=0.026];良性病变的倍增时间明显长于恶性结节[(1083.600±258.180)d vs.(527.025±173.176)d,P=0.000],AUC为0.975。对比浸润性腺癌组与非浸润性腺癌组发现,浸润性腺癌组结节最大径大于非浸润性腺癌组的最大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0±0.355)cm vs.(0.863±0.271)cm,P=0.000];两组间恶性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7%±5.7%vs.86.4%±9.9%,P=0.082),AUC为0.630。浸润性腺癌组倍增时间明显较非浸润性腺癌组短[(392.200±138.050)d vs.(571.967±160.633)d,P=0.000],AUC为0.829。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肺部结节辅助诊疗系统得出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和倍增时间,可用于辅助鉴定术前肺结节的良恶性及评估浸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肺结节 体积倍增时间 浸润性腺癌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