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外伤和痛风发作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于长志 蔡学华 洪银蕊 《广州医药》 2023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外伤(扭伤和劳损)和痛风发作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20年5月间在我院中西医结合骨科门诊就诊的关节扭伤和劳损及痛风患者,采用《201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的痛风诊断标准,纳入76例... 目的探讨关节外伤(扭伤和劳损)和痛风发作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20年5月间在我院中西医结合骨科门诊就诊的关节扭伤和劳损及痛风患者,采用《201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的痛风诊断标准,纳入76例门诊患者。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建立痛风主要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关节扭伤和劳损是引起痛风发作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性别 年龄 关节扭伤和劳损
下载PDF
甘油果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和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蔡学华 吕艳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2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甘油果糖联合依达拉奉(EDA)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H)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和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24例HI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组(对照组,n=62)和EDA联合甘油果糖组(观察组,n=62)。两... 目的:探究甘油果糖联合依达拉奉(EDA)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H)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和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24例HI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组(对照组,n=62)和EDA联合甘油果糖组(观察组,n=62)。两组均给予降压、吸氧、保护神经等常规疗法,对照组给予EDA和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EDA联合甘露醇、甘油果糖交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5 d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神经功能[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日常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BMI)]、肾功能[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变化情况差异。结果:治疗15 d后,两组血肿及水肿体积和MES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MI评分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ys-C、BU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A联合甘油果糖及甘露醇疗法对HIH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且对肾功能损害较小,可促进患者血肿、水肿体积缩小,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果糖 依达拉奉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不同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度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学华 吕艳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8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度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莘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度脑梗死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n=82)和早期肠外营养(EPN)组(n=82)。EPN组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度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莘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度脑梗死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n=82)和早期肠外营养(EPN)组(n=82)。EPN组患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EEN组患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免疫状态[补体C3、淋巴细胞计数(LYM)],并观察患者并发症(肺部感染、胃肠道症状、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b、Hb、补体C3、LY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EN组患者Alb、Hb、LYM高于EPN组,补体C3低于EPN组(P<0.05)。EEN组患者肺部感染、胃肠道症状、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EPN组(P<0.05)。结论 EEN在重度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EPN,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肠内营养 早期肠外营养 营养状态 免疫状态
下载PDF
非糖尿病老年冠心病男性患者下肢动脉斑块与脂蛋白(a)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包金兰 蔡学华 张璟璐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老年冠心病人群中,下肢动脉斑块与Lp(a)相关性.方法:搜集2017.01-2020.06在我院心内科或全科医学科住院的非糖尿病、男性冠心病208例,年龄60-70岁,均行冠脉造影并植入支架、下肢动脉血管彩超检查.102例血管彩超明确下...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老年冠心病人群中,下肢动脉斑块与Lp(a)相关性.方法:搜集2017.01-2020.06在我院心内科或全科医学科住院的非糖尿病、男性冠心病208例,年龄60-70岁,均行冠脉造影并植入支架、下肢动脉血管彩超检查.102例血管彩超明确下肢动脉斑块为冠心病+下肢斑块组;106例无下肢斑块为冠心病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Lp(a)水平.采用SPSS 23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冠心病+下肢斑块组中,Lp(a)水平与下肢动脉中内膜厚度(IMT)、最大斑块面积呈正线性相关,而冠心病组中无相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吸烟、TC、LDL-C等危险因素后,Lp(a)显著增加下肢动脉斑块风险1.032(1.019,1.045),P<0.001.结论:脂蛋白(a)可能是非糖尿病老年冠心病患者形成下肢动脉斑块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非糖尿病 冠心病 下肢动脉斑块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D一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学华 吕艳丽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9期40-42,57,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D一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4例,按整群分层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92)和对照组(n=92),两组均给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D一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4例,按整群分层抽样法分为观察组(n=92)和对照组(n=92),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红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丹红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NIHSS、ADL评分分别为[(18.97±7.85)分,(11.03±5.84)分(P<0.05)],[(33.48±12.42)分,(62.48±18.14)分(P<0.05)],对照组分别为[(18.48±7.34)分,(13.89±6.17)分(P<0.05)],[(32.87±12.51)分,(55.14±17.71)分(P<0.05)],观察组NIHSS、ADL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22%)显著高于对照组(72.8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Fib和DD水平分别为[(4.81±0.54),(3.38±0.48)g/L(P<0.05)],[(402.54±50.68)mg/L,(298.84±36.58)mg/L(P<0.05)],对照组分别为[(4.75±0.57),(4.26±0.48)g/L(P<0.05)],[(405.98±51.25)mg/L,(361.58±38.87)mg/L(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ib和DD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修复受损神经细胞,改善脑血流,对提高患者生存能力及预后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高龄缺血性脑卒中 血清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始性创新”能力
6
作者 蔡学华 向克平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1-41,共1页
在2002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的开幕式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报告中屡次提到"原始性创新".在整个峰会期间"原始性创新"成为使用频率最高、最具热度的流行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耀祥说,当前的世... 在2002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的开幕式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报告中屡次提到"原始性创新".在整个峰会期间"原始性创新"成为使用频率最高、最具热度的流行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中国工程院院士黄耀祥说,当前的世界科技竞争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味模仿和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已无法应对竞争,获胜的法宝就是搞出原始性创新成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生培养 原始性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教师 教学观念
下载PDF
坐骨神经损伤修复机制及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学华 吕艳丽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3期112-112,11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坐骨神经损伤修复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坐骨神经损伤患者62例,按照随机平行的原则将这62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1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1例患... 目的研究分析坐骨神经损伤修复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坐骨神经损伤患者62例,按照随机平行的原则将这62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1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物理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31例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痊愈11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坐骨神经支配肌肉的代谢与功能,促进坐骨神经损组织的再生与修复,常规药物联合物理电针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修复机制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