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取栓方式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1
作者 彭潇 蔡学礼 +4 位作者 黄逸杰 李威 邬至平 黄良通 金哲宇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95-80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取栓方式用于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10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45例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直接抽吸组和抽吸结合支架取... 目的:探讨不同取栓方式用于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10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45例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直接抽吸组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简称联合组),分析两组取栓次数、血管再通时间、治疗有效率、良好预后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平均股动脉穿刺-再通时间为(61.7±17.4)min,比直接抽吸组的(71.3±24.2)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联合组取栓次数少于直接抽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0,2.0)vs.2.0(1.0,4.0),P=0.034];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77.8%,直接抽吸组为55.6%;联合组良好预后率为70.4%,直接抽吸组为44.4%。结论: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术与直接抽吸取栓术相比,再通时间更短,有效率及良好预后率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 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与前循环取栓再通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陈柳静 朱凯淇 蔡学礼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4期410-417,共8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再通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于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急诊取栓并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成功再通定义为mTICI分级为2b~3级。依据应激性高血糖...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再通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于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急诊取栓并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成功再通定义为mTICI分级为2b~3级。依据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SHR组和高SHR组,主要结局为出院功能预后不良(mRS评分4~6分),次要结局为术后72 h内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cerebral edema,MCE)。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SHR与出院mRS评分增加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SHR与出院功能预后不良、MCE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最终纳入312例患者,低SHR组与高SHR组各156(50%)例,SHR为0.953(0.817~1.100),静脉溶栓率为48.1%,NIHSS评分为14(11~18)分,72 h内发生MCE的有74例,出院功能预后不良的有196例。与低SHR组相比,高SHR组入院NIHSS评分更高(16分vs.14分,P=0.031),72 h内MCE发生率更高(33.3%vs.14.1%,P<0.001),出院功能预后不良比例更高(72.4%vs.53.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SHR是脑梗死取栓再通后出院mRS评分增加(OR 1.910,95%CI 1.257~2.904,P=0.002)、出院功能预后不良(OR 2.064,95%CI 1.223~3.482,P=0.007)、72 h内发生M CE(OR 2.746,95%CI 1.532~4.922,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据有无基础糖尿病及长期血糖控制水平进行亚组分析显示,高SHR与非糖尿病患者出院功能预后不良(OR 2.132,95%CI 1.175~3.868,P=0.013)、72 h内发生MCE(OR 3.079,95%CI 1.540~6.155,P=0.001)显著相关,高SHR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6.5%、患者出院功能预后不良(OR 1.925,95%CI 1.082~3.424,P=0.026)、72 h内发生MCE(OR 2.869,95%CI 1.459~5.642,P=0.002)显著相关。交互作用检验及亚组分析显示,年龄≤80岁(OR 2.074,95%CI 1.165~3.690,P=0.013)、TC>3.81 mmol/L(OR 2.763,95%CI 1.267~6.026,P=0.011)、ASPECTS评分8~10分(OR 1.865,95%CI 1.023~3.401,P=0.042)、入院NIHSS评分≤14分(OR 2.926,95%CI 1.400~6.115,P=0.004)、发病至再通时间6~12 h(OR 2.088,95%CI 1.062~4.103,P=0.033)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OR 4.151,95%CI 1.880~9.169,P<0.001)患者中,高SHR与出院不良功能预后风险增加相关。结论高SHR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再通后72 h内发生MCE、出院功能预后不良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取栓 应激性高血糖 预后 危险因素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60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学礼 邱伟文 +2 位作者 程伟进 黄跃金 焦力群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426-428,共3页
脑血管病是高病死率、高病残率的一类疾病,而缺血性卒中占其中的70%~80%。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年卒中率可以高达13%,无症状者为1%~2%,与... 脑血管病是高病死率、高病残率的一类疾病,而缺血性卒中占其中的70%~80%。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年卒中率可以高达13%,无症状者为1%~2%,与狭窄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关。近20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材料学迅猛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凭借其创伤小、并发症低、康复迅速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手段。我院对60例患者行CAN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治疗 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粥样斑块稳定性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介入技术 脑血管病
下载PDF
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学礼 邱伟文 +2 位作者 程伟进 黄跃金 彭潇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第1期76-77,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头晕、肢体无力1月"于2013年10月20日收住入院。患者2年前因冠状动脉狭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常规阿托伐他汀、氢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有高血压病史,近1月反复出现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7岁。因"反复头晕、肢体无力1月"于2013年10月20日收住入院。患者2年前因冠状动脉狭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常规阿托伐他汀、氢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有高血压病史,近1月反复出现头晕、肢体无力、视物模糊,发作时不能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学礼 邱伟文 +2 位作者 程伟进 黄跃金 彭潇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4期563-564,共2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MCA狭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并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3个,手术成功率为100%,狭窄从术前的(78.3±9.5... 目的: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MCA狭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并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者共植入支架13个,手术成功率为100%,狭窄从术前的(78.3±9.5)%降至(10.1±8.2)%,并发症1例。随访6个月,发现2例轻度再狭窄,均未再次发生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MCA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狭窄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40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学礼 高明 余琳玲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343-344,320,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40例SI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IH好发年龄30~49岁,体位性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70mmH2O,CT及MRI显示脑室狭窄闭塞、脑组织结构...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40例SI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IH好发年龄30~49岁,体位性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腰穿脑脊液压力低于70mmH2O,CT及MRI显示脑室狭窄闭塞、脑组织结构移位,头颅MRI增强扫描时硬脑膜强化。结论体位性头痛及头颅MRI增强扫描时硬脑膜强化为SIH的特征性改变,影像学改变对SIH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SIH 影像学 颈项抵抗 脑脊液
下载PDF
25例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学礼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3期296-297,共2页
关键词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诊断 治疗 转归 病因
下载PDF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MRI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学礼 高明 +1 位作者 黄跃金 余琳玲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重要性及MRI表现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对22例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2例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表现为急性根痛、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瘫痪等,MRI主要表现为损害平面T1W... 目的探讨MRI在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重要性及MRI表现与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对22例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2例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表现为急性根痛、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瘫痪等,MRI主要表现为损害平面T1W低信号或等信号、T2W高信号,横断面平扫多数信号偏于脊髓腹侧,与脊髓前动脉供血区域一致,损害平面基本与临床定位符合,多数病例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结论MRI检查已逐渐成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诊断的最重要检查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MRI检查 临床分析 动脉硬化 皮质脊髓束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后双侧枕叶梗死致皮质盲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学礼 黄跃金 余琳玲 《浙江实用医学》 2008年第5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枕叶梗死 皮质盲 双侧 入院查体 视野改变 视力下降 意识清楚
下载PDF
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邱伟文 郑丽云 +4 位作者 邬至平 蔡学礼 彭潇 黄跃金 黄良通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340-343,347,共5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脐动脉VSMC分为:对照组、ox-LDL组、脑心通组、ox-LDL+脑心通组。采用...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脐动脉VSMC分为:对照组、ox-LDL组、脑心通组、ox-LDL+脑心通组。采用噻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与LC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ox-LDL显著促进VSMC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而脑心通对VSMC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无明显作用,但其抑制ox-LDL对VSMC增殖和克隆形成的促进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x-LDL显著增加VSMC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水平;脑心通抑制oxLDL增加的Beclin1和LC3的表达。MTT法检测发现自噬抑制剂3MA抑制ox-LDL对VSMC的增殖作用。结论:脑心通可能通过降低VSMC自噬抑制ox-LDL对VSMC的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自噬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丹酚酸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胞浆型磷脂酶A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潇 郑丽云 +3 位作者 方世记 邬至平 蔡学礼 黄良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胞浆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和联合组(LY294002+丹酚酸A)。分别于再灌注后0、8、24、48h取梗... 目的探讨丹酚酸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胞浆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和联合组(LY294002+丹酚酸A)。分别于再灌注后0、8、24、48h取梗死脑组织,用TUNEL检测脑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PLA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在脑组织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联合组0、8、24、48h海马CAl区TUNEL阳性细胞和cPLA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脑组织磷酸化Akt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丹酚酸A组0、8、24、48h脑组织磷酸化Akt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TUNEL阳性细胞和cPLA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10.1±5.3)个/mm^2 vs(12.8±4.7)个/mm^2、(14.6±6.2)个/mm^2 vs(30.1±7.5)个/mm^2、(19.7±6.5)个/mm^2 vs(73.8±11.4)个/mm^2、(22.8±9.6)个/mm^2 vs(94.6±15.2)个/mm^2,(13.6±3.1)个/mm^2 vs(41.3±3.6)个/mm^2、(14.8±4.7)个/mm^2 vs(62.5±6.9)个/mm^2、(16.6±7.1)个/mm^2 vs(72.3±9.6)个/mm^2、(17.0±5.3)个/mm^2 vs(83.2±11.7)个/mm^2,P<0.05]。结论丹酚酸A通过Akt信号通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PLA2表达,减少脑细胞凋亡,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磷脂酶A2 胞质型 再灌注损伤 蛋白激酶类
下载PDF
樟树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董必慧 蔡学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13-2314,共2页
[目的]研究樟树的播种育苗技术。[方法]以樟树种子为材料,以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苗木总产量、合格苗产量为指标,探讨不同播种方法、施肥种类对樟树苗木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方法造成樟树主根长、侧根数、苗木总产量和... [目的]研究樟树的播种育苗技术。[方法]以樟树种子为材料,以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苗木总产量、合格苗产量为指标,探讨不同播种方法、施肥种类对樟树苗木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方法造成樟树主根长、侧根数、苗木总产量和合格苗产量差异极显著,苗高和地径差异显著,施肥种类造成所有指标差异极显著。宽条播的合格苗产量最高,分别是条播和撒播的258.3%和105.0%。增施磷、钾肥的樟树苗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分别是常规施肥的123.3%、128.3%、132.4%和135.2%。[结论]樟树播种育苗应采用宽条播,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播种 育苗技术 研究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跃金 杨鸿群 +3 位作者 邬至平 陈建军 余琳玲 蔡学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美国ATL-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急性脑梗死组(120例)和对照组(45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美国ATL-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急性脑梗死组(120例)和对照组(45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82.5%,对照组为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分叉处;梗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浆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学检查 血糖 血脂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琳玲 蔡学礼 李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并行...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记分(NIHSS)量表测定。结果:治疗后14d氯吡格雷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4d治疗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氯吡格雷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58例临床特点与CT、MRI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跃金 邬至平 蔡学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和CT、MRI表现特征及二者间的关系,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58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相关血生化指标,脑CT和MRI检查情况及误诊情况。结果 58例中内脏型29例,脑型18例,... 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和CT、MRI表现特征及二者间的关系,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58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相关血生化指标,脑CT和MRI检查情况及误诊情况。结果 58例中内脏型29例,脑型18例,混合型11例。K-F环阳性率87.9%。血清铜均提示铜代谢障碍。脑CT阳性率56.2%,脑MRI阳性率 82.1%。早期误诊率93.1%,误诊病种多样,误诊时间半月-32年不等,早期确诊预后较好。结论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复杂,尤其对儿童不明原因的肝损害、锥体外系病征者应及时作K-F环、CP及脑CT和MRI等检查,早诊早治,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Wilsn's病 CT MRI 误诊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跃金 杨鸿群 +6 位作者 蔡学礼 邬至平 陈建军 陈洁芳 余琳玲 王苑华 程伟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POME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7例POEMS综合征临床资料、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临床特征与国外组基本一致。不同点为本组病例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00%)、不同程度皮肤改变(100%)为突出表现,常伴肝肿大11例... 目的探讨POME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7例POEMS综合征临床资料、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临床特征与国外组基本一致。不同点为本组病例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00%)、不同程度皮肤改变(100%)为突出表现,常伴肝肿大11例(64.7%),脾肿大14例(82.3%),性腺机能减退较明显11例(64.7%),淋巴结肿大较少7例(41.2%),M蛋白仅3例(17.6%)阳性。12例患者均予激素治疗,4例合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静滴。结论POME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脏器损害疾病,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对可疑病例需进行密切观察和必要的检查,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CROW-FUKASE综合征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异常球蛋白血症
下载PDF
介入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伟文 蔡学礼 +3 位作者 黄跃金 邬至平 彭潇 黄良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年第5期360-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术后锁骨下动脉残余狭窄小于20%,盗血现象消...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术后锁骨下动脉残余狭窄小于20%,盗血现象消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发现再狭窄。结论重视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仔细了解右侧锁骨下动脉结构特点,做好手术预案是取得介入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狭窄 闭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脑心综合征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跃金 余琳玲 +5 位作者 蔡学礼 邬至平 陈建军 王苑华 程伟进 陈洁芳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syndrome,CCS)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20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卒中后CCS发生率为55·3%,心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心电图(ECG)的ST-T改变...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erebral-cardiacsyndrome,CCS)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20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卒中后CCS发生率为55·3%,心脏损害的主要表现为心电图(ECG)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假性心梗样图形,急性心力衰竭及心肌酶的增高,卒中后72h内CCS发生率为85%,急性期综合治疗好转率为95%,死亡率为5%。结论积极心电监测、保护心脏功能、控制心律失常等对患者安全度过CCS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 心电图 心脏损害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合并胸内甲状腺肿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潇 黄慧芬 +2 位作者 卢晔芬 蔡学礼 李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11期1311-1312,F0004,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临床罕见,是由于慢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合并严重甲状腺肿大的更少。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神经科收治了1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表面铁沉积症 中枢神经系统 胸内甲状腺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甲状腺肿大 神经科 丽水市 浙江省
下载PDF
容易误诊的复发性多软骨炎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跃金 王苑华 蔡学礼 《临床误诊误治》 2002年第3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误诊 复发性多软骨炎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