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粮于地:保空间、提产能、可持续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宇哲 蔡宇超 《中国土地》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核心提示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性工作,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旨在“藏粮于地”。本文从保空间、提产能、可持续三方面提出了实施“藏粮于地”的策略,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落实耕地保护,助推《粮食安全保障法》... 核心提示耕地保护是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性工作,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旨在“藏粮于地”。本文从保空间、提产能、可持续三方面提出了实施“藏粮于地”的策略,探讨了如何更好地落实耕地保护,助推《粮食安全保障法》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保障 耕地保护 耕地数量 藏粮于地 三位一体 基础性工作 产能 持续
下载PDF
城市家具设计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蔡宇超 张杰 +1 位作者 田蜜 顾全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5,共5页
城市家具设计是工业设计与城市设计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有必要对设计理论、方法与问题展开总结。文章运用归纳法对2000年以来“城市家具”为主题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设计理论研究具有“设施说”“空间说”“家具... 城市家具设计是工业设计与城市设计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有必要对设计理论、方法与问题展开总结。文章运用归纳法对2000年以来“城市家具”为主题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设计理论研究具有“设施说”“空间说”“家具说”“道具说”“街道说”五个视角,形成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两大范式,反映出公共政策性、文化地域性、社会服务性、环境根植性四项特征。设计方法研究涉及人性设计、理性设计、感性设计三重维度,三者通过核心价值观念指引,科学分析手段支撑,情感交互机制反馈形成方法体系。设计问题研究分别关注配置低效与特色缺失等表层问题,关联薄弱与缺乏指引等里层问题以及标准空白与管理落后等深层问题。未来应借助复合型理论,运用跨学科方法,聚焦现实性问题,推动城市家具设计的理论丰富、方法创新和问题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家具 设计理论 设计方法 设计问题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永浮 蔡宇超 +3 位作者 刘曦 唐依依 赵光林 马吉福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4期78-84,110,共8页
以我国青海省海西州的尕海镇、柯鲁柯镇和宗加镇为例,探索我国西部青藏地区乡镇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编制技术方法,思考乡镇空间规划深层次问题。利用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探讨柴达木盆地地区乡镇空间发展问题,总结典型乡镇空间发展... 以我国青海省海西州的尕海镇、柯鲁柯镇和宗加镇为例,探索我国西部青藏地区乡镇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编制技术方法,思考乡镇空间规划深层次问题。利用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探讨柴达木盆地地区乡镇空间发展问题,总结典型乡镇空间发展模式,并对西部资源开发地区乡镇空间规划对策展开思考。结果表明:(1)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发展存在城镇空间扩张明显、耕地后备空间不足、生态空间保护难度大等问题;(2)柴达木盆地乡镇空间发展分为城区工业型、近郊旅游型、远郊农牧型3种典型模式;(3)西部资源开发地区乡镇空间规划应注重“分类引导”的空间发展战略框架、“自下由上”的多点反馈工作方式与“四位一体”的空间规划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乡镇空间规划 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
下载PDF
基于空间视角的特色小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宇超 李永浮 朱冬奇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317-323,共7页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发展势头迅猛,但“小镇”热潮背后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选择403个全国特色小镇为对象进行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首先基于空间视角,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以及GIS空间格局分析等方法,探究全国特色小...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特色小镇发展势头迅猛,但“小镇”热潮背后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选择403个全国特色小镇为对象进行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首先基于空间视角,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以及GIS空间格局分析等方法,探究全国特色小镇类型分布、产业分布、城市群分布、省市区分布以及三大地带的分布特征与差异,总结其基本规律;进而立足于特征差异的规律总结,对其中所反映出的产镇统筹、特色发掘、区域联系、发展重点、调控机制问题进行辨析论证;最后提出特色小镇若干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正视当前特色小镇发展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清晰认知特色小镇2种形态内涵,深度挖掘产业发展特色,加强与其所在城市群的空间联系,重视区域发展基础条件,在空间规划与调控机制上有效引导,才能实现特色小镇的融合、创新、统筹、有序、理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空间分布 GIS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基于路径视角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宇超 张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58-271,281,共15页
目的总结国内外城市家具研究的基本路径,分析创新热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法以CNKI(中国知网)、WOS(科学网)数据库中进行主题检索得到的中外文期刊文献为对象,运用归纳总结法与文献计量法,分析总结研究路径与创新热点。结果当前城市... 目的总结国内外城市家具研究的基本路径,分析创新热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法以CNKI(中国知网)、WOS(科学网)数据库中进行主题检索得到的中外文期刊文献为对象,运用归纳总结法与文献计量法,分析总结研究路径与创新热点。结果当前城市家具研究围绕用户需求观察与人群关怀、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多维度设计思维、新兴技术创新应用四条路径展开,形成设计导则、整治方案、标准规范、规划政策四类交叉融合实践;国内研究着眼从适应用户私密需求、探索城市双修路径、优化人本街道设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四方面实现创新;国外研究关注智能家具服务优化、绿色基础设施提升、可持续与参数化建造、智能算法模型支撑四大新领域。结论未来需重视城市家具用户需求系统研究,解决城市家具领域现实问题,探索多学科合作的城市家具设计模式,进一步提炼城市家具理论体系,以实现城市家具研究的良性、全面、系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家具 用户需求 设计思维 系统设计 VOSviewer
下载PDF
闽南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宇超 张杰 +3 位作者 王文强 仵淑玉 田蜜 王陈璐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1,共6页
旨在探讨闽南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思路。由于影响城市家具设计的闽南文化元素众多,元素之间的类别差异与轻重次序难以区分,限制了设计应用策略的有效提出。为解决此问题,文章以福建安平桥的桥头广场城市家具设计为例,运... 旨在探讨闽南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思路。由于影响城市家具设计的闽南文化元素众多,元素之间的类别差异与轻重次序难以区分,限制了设计应用策略的有效提出。为解决此问题,文章以福建安平桥的桥头广场城市家具设计为例,运用层次理论归纳总结35项闽南文化元素,借助卡诺模型与重要度问卷调查法对文化元素的感知类型与重要程度进行量化,提取“传承崇文精神,追寻古闽驿路”的兴奋型文化元素,“漫步五里长桥,体验骑楼遗风”的期望型文化元素,“感悟拼搏传统,弘扬武术魅力”的必备型文化元素共6项。针对此,提出城市家具“布点空间分区划定”“单体设计细化指引”“场景营造组合优化”的系统性应用思路,分层次实现对3类闽南文化元素的积极策略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元素 文化层次 城市家具 KANO模型 重要度
下载PDF
基于文化感性意象的城市家具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蔡宇超 张杰 +1 位作者 王文强 仵淑玉 《设计艺术研究》 2022年第6期45-51,共7页
为适应城市家具设计中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情感分析需求,解决分析过程中暴露出的文化认知局限、特征把握失准问题,有必要对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家具感性设计方法展开综述。运用归纳法建构文化认知与意象特征体系,提出城市家具文化感性意象重... 为适应城市家具设计中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情感分析需求,解决分析过程中暴露出的文化认知局限、特征把握失准问题,有必要对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家具感性设计方法展开综述。运用归纳法建构文化认知与意象特征体系,提出城市家具文化感性意象重点研究问题,据此对221种城市家具感性设计方法进行分类。进一步借助数量统计法,采用最早使用年、检索量、引用量指标分析6大类、27小类方法间的时间、结构与层次脉络,可视化呈现城市家具感性设计方法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定量比较国内外研究,对热度高、基础强、质量好的方法进行识别和应用展望。结果表明,文化感性意象不仅为城市家具设计方法分类比较提供理论支撑,而且为不同类型方法的互补、不同阶段方法的互联、不同学科方法的互动提供创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家具 感性意象 设计方法 感性设计
下载PDF
“三生融合”理念引导下的大都市特色小镇规划研究:以上海嘉宝智慧小镇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芸 唐依依 蔡宇超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6-46,共11页
“三生融合”是贯穿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全过程的重要理念.文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对27个上海市特色小镇所在建制镇镇域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类兴趣点(POI)数据分别进行热点分析、近邻分析以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 “三生融合”是贯穿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全过程的重要理念.文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对27个上海市特色小镇所在建制镇镇域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类兴趣点(POI)数据分别进行热点分析、近邻分析以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三生融合”进程中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结果表明:上海市特色小镇周边生产空间配套差,居住吸引力不足;人均绿地数量少,生态可达性水平低;生产空间集聚弱,融合发展难度大.基于此,围绕增强服务共享、织密绿化网络和增强产业联系3个方面,针对9种类型的上海市特色小镇归纳形成了27项空间规划对策体系,并以上海嘉宝智慧小镇为实证,提出“智慧+”、“森林+”和“创意+”理念引导下的小镇设施共享、绿色网络和产业融合创新思路,以此来推动小镇智慧科创、人文宜居与绿色郊野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融合 三生空间 特色小镇 上海 GIS
下载PDF
中国特色小镇研究现状的评述和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浮 蔡宇超 《地理科学研究》 2019年第1期73-91,共19页
本文是在城乡规划、资源环境、地理类核心期刊在内的200多篇特色小镇研究文献基础上完成的。主要从特色小镇政策、产业、经济、空间、旅游、社会、文化等方面,运用多学科理论与多维度方法,总结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实践,... 本文是在城乡规划、资源环境、地理类核心期刊在内的200多篇特色小镇研究文献基础上完成的。主要从特色小镇政策、产业、经济、空间、旅游、社会、文化等方面,运用多学科理论与多维度方法,总结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实践,指出存在问题。因此,建议按照“六个流程”拓展产业经济研究,关注“七对关系”引导空间品质研究,贯彻“五个共同”推动社区构建研究,重视“五大矛盾”深化理念内涵研究,鼓励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加强区域、产业、开发、空间理论研究和规划、更新、策划、数据方法优化,并提出强化管控、系统整合、统筹协调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产业 空间 社区 理念
下载PDF
迈向城乡融合: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宇超 张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8期291-295,共5页
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关系的核心发展方向和重要协调手段。文章运用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计量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文献展开综述。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关注重点目标及动... 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乡关系的核心发展方向和重要协调手段。文章运用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计量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文献展开综述。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关注重点目标及动力条件、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空间融合与公共政策、模式机制与评价体系、理论框架及理论问题五个方面;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研究则重点关注其与城市化、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互关系。针对以上研究展开评估,认为当前理论研究存在内涵浅层、层次缺失、对象分散、发展滞后、总结欠缺等问题,对未来研究提出地区差异发展、人口土地改革、城乡区域融合、空间发展模式、国外理论借鉴、城乡系统理论六个方面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CITESPACE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发展道路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宇超 《小城镇建设》 2017年第9期48-54,60,共8页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本研究基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编制完成的安徽省芜湖县16个美好乡村规划成果的总结与归纳,针对新型城镇化对于村庄规划...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本研究基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编制完成的安徽省芜湖县16个美好乡村规划成果的总结与归纳,针对新型城镇化对于村庄规划的新要求,结合当前村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美好乡村规划的总体思路和模式创新,并对安徽省芜湖县美好乡村规划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总结,从"以村民为核心"的角度为未来村庄规划的发展之路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村庄规划 美好乡村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松江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宇超 李永浮 张杰 《上海房地》 2021年第12期15-21,共7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改革举措。上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自1986年至今经历了“企业联营”、“区县流转”、“全市统筹”、“国家试点”等四个阶段的制度变迁。当前阶段,政策设计明显受“激励—...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重要改革举措。上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自1986年至今经历了“企业联营”、“区县流转”、“全市统筹”、“国家试点”等四个阶段的制度变迁。当前阶段,政策设计明显受“激励—竞争—治理”机制驱动,重点围绕“集体—政府—企业”等制度主体配套改革措施。政策试点表现出存量挖掘困难、主体地位失衡、调控手段单一、市场交易不活、调节机制薄弱等五大问题。未来政策改革需关注存量周转与潜力挖掘,突出规划管控与范围协调,强调市场定价与成本控制,重视需求导向与市场培育,加强机制设计与分配调节,以求进一步推动“权能共赋、质效互增、责权对等”的集体土地制度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制度改革 制度变迁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上海
下载PDF
基于意象理论的村庄整治设计策略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县东筦村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宇超 《设计》 2019年第21期39-41,共3页
基于安徽省芜湖县东筦村村庄整治项目案例,运用意象理论分析东筦村乡村意象重构动因与影响因素,总结村庄整治设计策略。综合分析法与经验总结法。分析表明,乡愁文化寻根、村庄空心化治理、旅游产业勃兴是当前东筦村乡村意象面临重构的... 基于安徽省芜湖县东筦村村庄整治项目案例,运用意象理论分析东筦村乡村意象重构动因与影响因素,总结村庄整治设计策略。综合分析法与经验总结法。分析表明,乡愁文化寻根、村庄空心化治理、旅游产业勃兴是当前东筦村乡村意象面临重构的主要动因,其构建既受宗族文化内生影响,也与村庄人居环境外部特征相关。村庄整治设计策略应围绕乡村道路、乡村水体、乡村环境、乡村景观与乡村公共空间五要素展开,目的是构建延续记忆脉络、强调自然生态、尊重田园特质、贯穿乡愁意蕴、立足日常生活的美好乡村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意象 美好乡村 村庄整治
下载PDF
基于“永续发展”理念的地下空间规划创新——以云南普洱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宇超 唐依依 孔志鹏 《智能城市》 2018年第24期1-4,共4页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集聚效应带来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弊病不断蔓延,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并推动地下空间规划技术创新对城市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对云南省普洱市地下空间存在的开发水平不高、功能效率低下、空...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集聚效应带来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弊病不断蔓延,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并推动地下空间规划技术创新对城市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基于对云南省普洱市地下空间存在的开发水平不高、功能效率低下、空间布局失衡等问题的分析,通过引入永续发展理念框架,提出"总量科学、流量可控、增量有效、存量盘活、质量提高、度量公平"的六大地下空间永续发展路径。通过对普洱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审视,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系统总结,提出供需预测机制、分类系统协调、重点单元划分,片区差异引导、实施管理框架,统筹公众参与六个方面的编制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续发展 地下空间 规划 创新
下载PDF
基于5W模型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研究——以19所美术高等院校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宇超 唐依依 《今传媒》 2019年第12期35-40,共6页
目的: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理论构建指标体系,针对19所美术高等院校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展开问题与对策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结果:19所美术高等院校微信公众号存在传播主体分化,权威性较薄弱;传播内容单一,信息供需错位... 目的: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理论构建指标体系,针对19所美术高等院校的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展开问题与对策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与统计分析法。结果:19所美术高等院校微信公众号存在传播主体分化,权威性较薄弱;传播内容单一,信息供需错位;传播机制低效,推送规模有限;传播受众集中,校际差距明显;传播影响较低,实际效果欠佳等问题。结论:只有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群以凝聚传播合力,强调美术学院特色并注重以学为本,建立反应机制的同时重视技术保障,构建联合平台以增强院校交流,学习运营经验从而实现去芜存菁等策略,才能实现美术院校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建设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W模型 微信公众号 传播力 美术学院
下载PDF
我国县域国土空间“双评价”理论与浙江嘉善县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永浮 蔡宇超 +1 位作者 唐依依 刘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9,32,共8页
"双评价"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当前研究表明,其尚存在理论应用与现实需求差距大、适宜性评价与承载力评价割裂、现状评价与未来研判明显脱离等问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双评价"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当前研究表明,其尚存在理论应用与现实需求差距大、适宜性评价与承载力评价割裂、现状评价与未来研判明显脱离等问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正式出台后,在"双评价"的理论、方法、流程、层次上显示出回归理论实质、确保简便易行、贯穿动态理念和重视上下传导等明显优势。文章顺应《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要求,提出适合于县域国土空间单元的"空间传导-空间划定-空间测算"评价技术框架,并开展沿海发达地区典型县域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双评价 适宜性 承载力
下载PDF
乡村规划中的景观标志物设计方法研究--以安徽芜湖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宇超 唐依依 潘缘 《工业设计》 2020年第1期50-52,共3页
乡村景观标志物设计是乡村景观塑造与风貌提升的重点内容。文章立足安徽芜湖县美好乡村规划实践,探索乡村景观标志物设计方法。主要借助文献归纳法与经验总结法,从人本、文化、空间三个维度指出,标志物设计应以提升空间品质、突出地区... 乡村景观标志物设计是乡村景观塑造与风貌提升的重点内容。文章立足安徽芜湖县美好乡村规划实践,探索乡村景观标志物设计方法。主要借助文献归纳法与经验总结法,从人本、文化、空间三个维度指出,标志物设计应以提升空间品质、突出地区特色、延续乡土记忆为主要目的,并提出村民参与性、文化代表性、乡村独特性三大设计原则。最后,基于乡村生活空间理论,提出了适用于导视型、观赏型、趣味型、附设型、纪念型五类标志物的设计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乡村 乡村规划 景观标志物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大数据分析在电子商务和文旅企业融资决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宇超 《中国电子商务》 2023年第19期25-28,共4页
大数据分析在电子商务和文旅企业融资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电子商务和文旅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准确评估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规模、寻找合适的融... 大数据分析在电子商务和文旅企业融资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电子商务和文旅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准确评估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规模、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以及降低融资风险成为关键问题。文章对大数据分析在电子商务和文旅企业融资决策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电子商务 文旅企业 融资决策
下载PDF
基于认知熟悉策略和网络层次分析法集成模型的轻中度失智老人产品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陈璐 张杰 +3 位作者 黄晟青 李明 蔡宇超 刘大帅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176,共7页
为解决轻中度认知障碍的失智老人需求获取难,在产品设计中需求不易转换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认知熟悉策略和网络层次分析法的方法。采用集成模型识别轻中度失智老人熟悉的认知能力,转译为用户需求,并与第三方用户需求合并构建综合需求体... 为解决轻中度认知障碍的失智老人需求获取难,在产品设计中需求不易转换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认知熟悉策略和网络层次分析法的方法。采用集成模型识别轻中度失智老人熟悉的认知能力,转译为用户需求,并与第三方用户需求合并构建综合需求体系,对综合需求层次模型进行搭建,判断影响关系并计算权值,得出需求优先级排序。以智能陪护机产品为例,将权重大的需求转化为设计要素,结合Rhino软件进行方案设计,并对满意度进行调查,验证了该方法在轻中度失智老人产品设计中对用户需求挖掘和处理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轻中度失智老人的产品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用户需求 认知熟悉策略 网络层次分析法 失智老人
下载PDF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 被引量:1
20
作者 蓝燚锋 马云彪 +6 位作者 范淑玉 吕永章 麦莲清 叶艺先 熊刚 冯经旺 蔡宇超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55-57,60,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d GEM RIC用于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选取41例早期髌骨软化症患者,先行3D-FSSPGR系列平扫检查,经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后步行10min使对比剂尽量弥散至髌关节软骨内,注射后2h再行3DFS-SPGR延迟增强对关节软骨... 目的探讨d GEM RIC用于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选取41例早期髌骨软化症患者,先行3D-FSSPGR系列平扫检查,经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后步行10min使对比剂尽量弥散至髌关节软骨内,注射后2h再行3DFS-SPGR延迟增强对关节软骨进行评价,并将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D-FS-SPGR系列上正常髌软骨呈明显带状高信号,并可见高-低-高三层结构;软骨损伤在3D-FS-SPGR上呈相对稍低信号,在d GEM RIC系列上呈局灶高信号;3D-FS-SPGR序列平扫对Ⅰ期髌软骨损伤显示的符合率为36.8%(7/19),对Ⅱ期髌骨软化病变符合率为50%(11/22),延迟增强扫描对Ⅰ期髌骨软化病变符合率为73.7%(14/19),对Ⅱ期髌骨软化病变符合率为86.4%(19/22)。经t检验,髌软骨Ⅰ、Ⅱ期损伤的延迟增强扫描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平扫(Ⅰ期t=2.646,P=0.016;Ⅱ期t=2.531,P=0.017)。结论 3D-FS-SPGR延迟增强扫描判断髌软骨早期损伤比平扫更敏感,是一种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的有优势的、无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延迟增强扫描 软骨 髌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