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的三维超声成像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崇德 佘志红 +3 位作者 陈汉荣 林铤 吴限 王新房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74-375,共2页
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的三维超声成像蔡崇德,佘志红,陈汉荣,林铤,吴限,王新房膀胱肿瘤与膀胱内凝血块有时鉴别较为困难。本文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将膀胱肿瘤及膀胱内凝血块的二维超声图像重建为具有空间方位及直观效果的三维超声图像... 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的三维超声成像蔡崇德,佘志红,陈汉荣,林铤,吴限,王新房膀胱肿瘤与膀胱内凝血块有时鉴别较为困难。本文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将膀胱肿瘤及膀胱内凝血块的二维超声图像重建为具有空间方位及直观效果的三维超声图像,提高了超声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内 占位性病变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疾病的三维超声成像
2
作者 蔡崇德 陈汉荣 王新房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7年第5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超声波诊断 成像 三维成像
下载PDF
探讨肾脏疾病的三维超声成像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幼珍 林铤 +4 位作者 蔡崇德 冷松 王新房 张秋艳 吴玉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4年第4期245-246,共2页
作者对30例肾脏疾病进行三维超声成像。结果表明:此法有助于肾脏多发性囊肿与大量积水的鉴别诊断;也可用于肾盂旁囊肿与低回声病灶的鉴别;肾盂积水伴有结石时,三维图像上结石具有明显的立体感。
关键词 肾疾病 三维超声成像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罕见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三菊 王加恩 +3 位作者 陈汉荣 鲁成发 黄幼珍 蔡崇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79-80,共2页
患者男,27岁,体检发现右下腹可摸到一囊性的拳大的包块,余未发现异常。B超所见:膀胱右上方有两个相通的无回声区,壁光滑,大小分别为8.4×6.7厘米和7.6×5.8厘米,其后者内见-1.3×1.0厘米的强回声光团,转动体位可滚动(图1),... 患者男,27岁,体检发现右下腹可摸到一囊性的拳大的包块,余未发现异常。B超所见:膀胱右上方有两个相通的无回声区,壁光滑,大小分别为8.4×6.7厘米和7.6×5.8厘米,其后者内见-1.3×1.0厘米的强回声光团,转动体位可滚动(图1),大暗区与膀胱之间似可见一缺口贯通。(图2),排尿后两个相通的无回声区无明显缩小。双肾声像图正常。结论为右下腹囊性包块,似为膀胱憩室(内有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淋巴管瘤 强回声光团 右上方 声像图 膀胱憩室 一囊 腹囊 单纯性淋巴管瘤 海绵状淋巴管瘤 良性增生
下载PDF
山豆根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5
作者 蔡崇德 蔡向阳 《海峡药学》 2013年第12期215-217,共3页
通过分析山豆根的来源,性味功能与主治,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不良反应的特点与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提出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案,初步建立防治山豆根不良反应的对策是可行的。
关键词 山豆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双氧水下肢静脉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陈汉荣 王加恩 +6 位作者 王新房 黄幼珍 佘志红 鲁成发 黄三菊 蔡崇德 赖传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13-15,共3页
资料与方法1、资料:本组55例患者(男32,女23),年龄18~67岁。72条下肢静脉进行了双氧水声学造影。左侧42条,右侧30条。其中14条下肢作了x线静脉造影,6条下肢作了大隐静脉结扎术。2、仪器:日本Aloka SSD650型双功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 资料与方法1、资料:本组55例患者(男32,女23),年龄18~67岁。72条下肢静脉进行了双氧水声学造影。左侧42条,右侧30条。其中14条下肢作了x线静脉造影,6条下肢作了大隐静脉结扎术。2、仪器:日本Aloka SSD650型双功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和7.5MHz。3、方法:受检者先仰卧,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造影 超声多普勒 显像仪 静脉瓣 静脉针 下肢静脉 胭静脉 临床应用 小腿深静脉 交通支
全文增补中
全地下空间枢纽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征控制
7
作者 王强 宋歌 +2 位作者 廖利 刘国伟 蔡崇德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178-185,共8页
雄安小里站交通枢纽超大深基坑工程,长1.05 km,深达28 m,具有富水地层、复杂地质等工程特点,属复杂超大深基坑工程,安全风险等级高。为保证基坑在开挖施工阶段安全稳定,依托雄安小里站交通枢纽超大深基坑工程,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围... 雄安小里站交通枢纽超大深基坑工程,长1.05 km,深达28 m,具有富水地层、复杂地质等工程特点,属复杂超大深基坑工程,安全风险等级高。为保证基坑在开挖施工阶段安全稳定,依托雄安小里站交通枢纽超大深基坑工程,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围绕双排桩施工方法与加固措施,设计3种不同的模拟方案,探讨在不同支护加固方案下,基坑整体的受力变形特征。模拟结果显示:运用“双排桩+桩前基底局部加固”支护方案,增强了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刚度,同时较好地控制了桩体水平位移,使桩顶水平位移减少48%。实测数据验证表明:基坑双排桩支护优化方案及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能有效加固优化类似深基坑,保障了基坑工程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交通枢纽 深基坑 双排桩 支护结构 变形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