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537例次总结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志仕 方文革 张月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513,共2页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小儿外科急诊中非常常见的疾病。这个急症看起来虽小,但是鉴于当前医疗环境.处理起来有时候又很棘手(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的医师)。本科室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的537例次的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进行手法复位进...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小儿外科急诊中非常常见的疾病。这个急症看起来虽小,但是鉴于当前医疗环境.处理起来有时候又很棘手(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的医师)。本科室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的537例次的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进行手法复位进行经验总结。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嵌顿疝 手法复位 小儿 外科急诊 基层医院 医疗环境
下载PDF
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蔡志仕 江艺 +2 位作者 吕立志 张小进 蔡秋程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2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些因素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些因素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0.8。术前Meld评分≥25分(P=0.041),术中输液总量>10L(P=0.026),输血液制品总量>4L(P=0.033)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术后前3d至少有2d的液体平衡≤-300ml(P=0.021)是保护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前改善基础状况,术中控制输液量、减少输血液制品量,术后尽早实现液体出入量的负平衡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停用免疫抑制剂59天一例报道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志仕 江艺 蔡秋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367-368,共2页
肝移植术后一般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但是随着肝移植术后治疗的不断成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也越来越趋向个体化。我院2007年8月对一例术前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施行了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术后... 肝移植术后一般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但是随着肝移植术后治疗的不断成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也越来越趋向个体化。我院2007年8月对一例术前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施行了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术后一直未用免疫抑制剂长达2个月,患者未出现排斥反应且肝功能恢复良好出院,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不同创伤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蔡志仕 方文革 +2 位作者 陈惠鸿 李扬 黄双莲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4期619-620,62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创伤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初步变化规律。方法将本院创伤住院患者318例分成轻、中、重度伤3个创伤组,再选择一组体检科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血常规、肝功能及电解质的部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轻度伤组(A组)、中... 目的探讨不同创伤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初步变化规律。方法将本院创伤住院患者318例分成轻、中、重度伤3个创伤组,再选择一组体检科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血常规、肝功能及电解质的部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轻度伤组(A组)、中度伤组(B组)、重度伤组(C组)和对照组(D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两两比较(B组和C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两者间的比较除外)均有统计学意义。A、B、C 3组分别与D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分别与C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C、D 3组分别与A组的血清胆汁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B、D 3组分别与C组的血清钙、血清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D两组分别与B组的血清磷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生化指标可用于初步指导创伤的临床实践,尤其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血液生化指标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法技术的脓毒症代谢标志物研究
5
作者 黄荔丰 黄双莲 +3 位作者 蔡志仕 徐文鑫 黄仲庆 张春斌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与血清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9-03~2021-02就诊于漳州市医院的脓毒症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两组间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 目的:探讨脓毒症与血清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9-03~2021-02就诊于漳州市医院的脓毒症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两组间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ROC曲线筛选出两组中的差异代谢物,通过非靶向KEGG富集分析获得差异代谢通路。结果:该研究共纳入脓毒症患者20例,对照组20例,共筛选出17种重要差异代谢物,其中包含4个内源性代谢物:5’-甲硫腺苷,异亮氨酸丙氨酸,泼尼松龙,甾体。结论:5’-甲硫腺苷,异亮氨酸丙氨酸,泼尼松龙,甾体等血清代谢物可能与脓毒症的发病相关,其中5’-甲硫腺苷可能可以作为鉴别诊断早期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液相色谱-质谱法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术前同期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文山 潘开云 +1 位作者 蔡志仕 林涌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同期放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价值。方法对术前临床分期为Ⅲ期,且无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禁忌证的6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放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综合治疗组29例,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5氟尿嘧啶+顺铂)2个周期,同...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同期放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价值。方法对术前临床分期为Ⅲ期,且无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禁忌证的69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放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综合治疗组29例,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5氟尿嘧啶+顺铂)2个周期,同期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剂量40 Gy;放化疗结束后3~5周手术。对照组40例,仅行单纯手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及生存率。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8.9%vs.11.3%(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35.1%vs.18.2%(P<0.05)。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Ⅲ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食管癌 术前同期放化疗 食管癌手术 术后生存率 无瘤生存率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肝移植综合技术的改进与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江艺 蔡志仕 +2 位作者 吕立志 张小进 蔡秋程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总结本移植中心肝移植综合技术提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两个阶段[1999~2004年和2005-2007年(后期)]因良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病人的生存率。结果:后期的肝移植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1.9%、85.5%和80.... 目的:总结本移植中心肝移植综合技术提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两个阶段[1999~2004年和2005-2007年(后期)]因良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病人的生存率。结果:后期的肝移植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1.9%、85.5%和80.0%,明显高于前期的71.8%、66.7%和64.1%。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病人较多,而术后中远期的生存率变化不大,本中心最长的生存病例已达102个月。结论:肝移植术式的改良、移植肝预先用血浆进行灌注、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及免疫抑制剂的减量或个体化应用是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移植 存活率 方法
下载PDF
高龄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文山 蔡志仕 +1 位作者 林涌 潘开云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4期1346-1347,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年龄≥70岁14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术后肺部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年龄≥70岁14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术后肺部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的总发生率为26.0%。术前有长期吸烟史(P=0.013),术前有合并症(P=0.046),术前(FEV1/FVC)<70%(P=0.031),术中喉返神经损伤(P=0.029)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后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0.021)是保护因素。结论:对于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积极改善基础状况,术中尽量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积极镇痛协助有效排痰均有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食管癌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双莲 陈惠鸿 蔡志仕 《医疗装备》 2017年第8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单用...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单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尿淀粉酶与血淀粉酶阳性检验率、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00%,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尿淀粉酶与血淀粉酶阳性检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改善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时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乌司他丁 奥曲肽
下载PDF
多节变形固定板在上肢创伤外固定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李扬 方文革 +3 位作者 蔡志仕 黄双莲 张宏伟 朱良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8期57-58,共2页
目的:探究多节变形固定板在上肢创伤外固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80例上肢创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上肢创伤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多节变形固定板治疗... 目的:探究多节变形固定板在上肢创伤外固定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80例上肢创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上肢创伤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多节变形固定板治疗,对患者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比对照组的2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5.0%,比对照组的70.0%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的HSS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治疗前两组基本相同,经过治疗观察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变形固定板在上肢创伤外固定的应用效果良好,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变形固定板 上肢创伤 外固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创伤超声重点评估结合多部位CT检查在多发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志仕 陈毅伟 +2 位作者 张宏伟 叶志平 方艺漳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4期810-812,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超声重点评估(focused assessment sonography trauma,FAST)结合多部位CT检查在多发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急诊科接诊的513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不... 目的 探讨创伤超声重点评估(focused assessment sonography trauma,FAST)结合多部位CT检查在多发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急诊科接诊的513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不同检查方案分成观察组A组304例和对照组B组209例,采用FAST结合多部位CT检查者为A组,采用传统的彩超、X线拍片、CT平扫或增强CT分部位检查者为B组,A组中彩超提示腹腔积液,行头部、颈椎、胸部CT平扫及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为A1组106例,A组中彩超无提示腹腔积液,行头部、颈椎、胸腹部CT平扫检查为A2组198例。A1和A2组均根据病情情况和需要,判断是否床旁或送放射科行四肢X线拍片检查。对各组资料确诊时间、漏诊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确诊时间(31.5±5.7)min与B组(51.2±7.4)min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A组漏诊率1.97%、病死率8.88%与B组10.5%和16.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A1组与A2组对比漏诊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伤患者采用FAST结合多部位CT检查评估病情,能减少确诊时间,降低漏诊率、死亡率,FAST无提示腹腔积液者可仅行CT平扫检查,避免CT增强扫描所致造影剂摄入风险,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多部位CT 创伤超声 重点评估
下载PDF
院内心搏骤停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志仕 方文革 +4 位作者 陈惠鸿 陈荣辉 张宏伟 朱良明 黄双莲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Utstein院内复苏模式中的要求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内152例心搏骤停患者的资料,探讨病因并对可... 目的探讨院内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Utstein院内复苏模式中的要求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内152例心搏骤停患者的资料,探讨病因并对可能影响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2例院内心搏骤停病例中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分别为53.3%(81/152)与18.4%(28/152)。急性心肌梗死和气道窒息是院内心搏骤停两个主要病因,分别占总病因的30.3%(46/152)与15.1%(23/152)。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心搏骤停时是否被目击(OR=2.898,95%CI=1.020~8.232,P=0.046)、CPR开始时间(OR=0.123,95%CI=0.021~0.736,P=0.022)、可除颤心律(OR=3.246,95%CI=1.661~6.345,P=0.001)和首次除颤时间(OR=0.627,95%CI=0.431~0.914,P=0.015)是患者院内心搏骤停后ROSC独立预测因素,而影响患者存活出院的独立预测因素是CPR开始时间(OR=0.232,95%CI=0.069~0.780,P=0.018)、可除颤心律(OR=8.996,95%CI=1.865~43.40,P=0.006)和首次除颤时间(OR=0.660,95%CI=0.456~0.955,P=0.02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和气道窒息是院内心搏骤停两个主要病因,应该重视并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护理,尽早进行CPR和电除颤,有利于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心搏骤停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志仕 黄双莲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4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8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观察其复苏成功24h后综合征及预后情况,分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8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观察其复苏成功24h后综合征及预后情况,分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8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24h后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发生率为81.25%(104/128),其中死亡67例,死亡率为64.42%(67/104);剩余24例未发生综合征的患者均存活。单因素分析发现,动脉血乳酸水平>2mmol/L、APACHEⅡ评分>15分、昏倒至徒手心肺复苏时间>5min、昏倒至复苏药物使用时间>5min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min均是造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5分、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min是造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15分、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min是造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搏骤停发生后应尽可能缩短救治时间,促进自主循环恢复,预防复苏后综合征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 预后 相关影响因素
下载PDF
院内术后心脏停搏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蔡志仕 黄双莲 +1 位作者 朱良明 张宏伟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756-1760,共5页
目的:探讨院内术后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Utstein院内复苏模式中的要求选择性回顾分析术后心脏停搏6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病因并对可能影响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 目的:探讨院内术后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Utstein院内复苏模式中的要求选择性回顾分析术后心脏停搏6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病因并对可能影响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2例院内术后心脏停搏病例中ROSC率与存活出院率分别为53.2%(33/62)和25.8%(16/62)。窒息和脓毒症是两个主要病因,分别占总病因的21.0%(13/62)和14.5%(9/62)。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目击、可除颤心律、除颤、CPR开始时间、首次除颤时间和首次肾上腺素注射时间是影响ROSC的相关因素。年龄、可除颤心律、CPR开始时间、除颤、首次除颤时间和首次肾上腺素注射时间是影响存活出院相关因素。结论:术后气道窒息是院内术后心脏停搏的重要病因,应加强术后的呼吸道管理和护理。院内术后心脏停搏后出现可除颤心律应该尽快除颤,有利于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术后心脏停搏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比阿培南在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惠鸿 蔡志仕 +1 位作者 黄双莲 李扬 《中外医疗》 2020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在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组,分对照组(37例)、试验...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在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编号,利用抽签法分组,分对照组(37例)、试验组(37例),实验组给予注射用比阿培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联合阿奇霉素,比较临床疗效、血浆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TC)、C反应蛋白(CPR)。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89%)显著较对照组(81.09%)高(χ~2=3.721,P=0.047);两组患者治疗前BNP、PTC、CP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2、0.106、0.146),治疗后10 d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7、57.934、13.425,P<0.05)。结论针对重症心力衰竭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规内科治疗以硝酸酯类、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心衰,并加强控制感染,比阿培南炎症抑制作用较强,利于患者疾病控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力衰竭 社区获得性肺炎 比阿培南 血浆脑钠肽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在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小燕 蔡志仕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在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液体管理...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在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液体管理,试验组依据PiCCO监测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水平、住ICU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3d,试验组MAP、CVP均高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ICU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合并肺损伤患者采用PiCCO监测指导液体管理效果较好,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利于患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 液体管理
下载PDF
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对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蔡志仕 江艺 +2 位作者 吕立志 张小进 蔡秋程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对肺部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肺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施行的2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分别于手术开始进腹后5min(Ta)、门静脉开放前5min(Tb)和新肝期3h(Tc)各切取右下肺一小块...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对肺部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探讨肺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施行的2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分别于手术开始进腹后5min(Ta)、门静脉开放前5min(Tb)和新肝期3h(Tc)各切取右下肺一小块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作IL-1β和TNF-α的免疫组化实验。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门静脉开放前5min(T2)、门静脉开放后10min(T3)、新肝期60min(T4)、新肝期3h(T5)以及术后12h(T6)各时间点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水平。结果外周血TNF-α和IL-1β于门静脉开放前升高不明显,但门静脉开放后显著升高。T1和T2分别与T3、T4和T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和电镜下,Ta时间点的肺组织结构正常,Tb时间点变化不明显,Tc时间点出现显著异常变化。Tc时间点TNF-α和IL-1β表达的阳性平均积分明显高于Ta和Tb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移植术中移植肝缺血再灌注可使机体产生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导致早期急性肺损伤的发生。TNF-α和IL-1β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 TNF-Α IL -1β 肺损伤
原文传递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和血清钠浓度及腹水情况评估良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的预后
18
作者 蔡志仕 江艺 +2 位作者 吕立志 张小进 蔡秋程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血清钠浓度及腹水情况埘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情况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院98例行肝移植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血清钠浓度及腹水情况埘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情况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院98例行肝移植的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在相同MELD评分下血清钠浓度、腹水情况与手术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X^2检验比较分组后患者的1年生存率、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相同MELD评分下患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结果在MELD评分为15~25分和〉25分的情况下,血清钠浓度≥130mmol/L的患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5%和15%,低于血清钠浓度〈130mmoL/L患者的33%和55%,其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8,P〈0.05)。MELD评分在15~25分和〉25分的情况下,无腹水的患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分别为5%和8%,低于有腹水患者的35%和57%,其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6,P〈0.05)。结论将血清钠浓度、腹水情况与MELD评分结合,能更准确的评估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短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预后 血清钠浓度 腹水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原文传递
不同肝移植术式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19
作者 蔡志仕 江艺 +2 位作者 吕立志 张小进 蔡秋程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评价不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式及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从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分析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M... 目的评价不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式及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从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分析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MELD评分,腹水状况,供肝冷缺血时间)、术中(手术方式,输液总量,晶体液体量,胶体液体量,输血液制品总量,白蛋白使用量,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后(前3天每天的液体出入量)等情况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统计MELD评分≤15分和>15分且<25分病例,标准经典原位肝移植组和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比标准经典原位肝移植组术中输液总量>10L的患者(P=0.020)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的患者均减少(P=0.023)。肝移植术中输液总量>10L(P=0.023)和输血液制品总量>4L(P=0.032)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采用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P=0.006)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P=0.040)则是保护因素。结论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并发症 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术 液体治疗
原文传递
大剂量沐舒坦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文山 蔡志仕 +1 位作者 林涌 潘开云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1-1102,共2页
老年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5%~30%,病死率可达32%。因此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大剂量沐舒坦(盐酸氨溴索)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沐舒坦在防治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 老年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25%~30%,病死率可达32%。因此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大剂量沐舒坦(盐酸氨溴索)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沐舒坦在防治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临床应用价值 食管癌术后 并发症防治 癌患者 沐舒坦 大剂量 并发症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