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诠释循环理论研究平面插画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忠庭 《设计艺术研究》 2020年第3期123-126,共4页
从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循环相关理论中提取理解的规律和原则,以此研究插画设计作品加之于作品接受者的理解活动,得出设计作品接受者对插画作品的理解是一个“重建”的过程,存在“形式的”与“心理上的”两种理解领域,并... 从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循环相关理论中提取理解的规律和原则,以此研究插画设计作品加之于作品接受者的理解活动,得出设计作品接受者对插画作品的理解是一个“重建”的过程,存在“形式的”与“心理上的”两种理解领域,并提出从作品接受者的视域或语境考虑设计作品这一观点,以此指导插画设计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循环 插画设计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建窑建盏传播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蔡忠庭 《陶瓷研究》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当代的文化变迁与消费需求变化要求建盏艺术的创新性。然而纵观近年建盏的创新成果,其方法大多是基于旧经验的、工序层面的表层改变,脱节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为此,本文从民俗文化、审美特点、贸易传播三个影响建盏发展与传播的因素入手,... 当代的文化变迁与消费需求变化要求建盏艺术的创新性。然而纵观近年建盏的创新成果,其方法大多是基于旧经验的、工序层面的表层改变,脱节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为此,本文从民俗文化、审美特点、贸易传播三个影响建盏发展与传播的因素入手,对比古今建盏所处的历史条件,进而研究当代背景下建盏艺术发展与传播的策略。提出了以“斗茶”文化为着眼点,积极融入当代青年文化,以新面貌适应当代多元化的审美特征;通过形制改进、加强建盏文化软实力,提升其外贸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窑 建盏 传播
下载PDF
在数学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忠庭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2年第4期113-113,共1页
从关注生活,激趣数学;联系生活,体验数学;挖掘生活,感受数学;面向生活,学以致用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数学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关键词 数学 生活 兴趣
下载PDF
《被砍头的母鸡》的“死亡”叙事策略
4
作者 蔡忠庭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奥拉西奥·基罗加的短篇小说《被砍头的母鸡》采用精湛的叙事技巧,完美地诠释了基罗加始终追寻的"死亡"主题。研究在分析作者以"死亡"为创作主题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经典叙事学...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奥拉西奥·基罗加的短篇小说《被砍头的母鸡》采用精湛的叙事技巧,完美地诠释了基罗加始终追寻的"死亡"主题。研究在分析作者以"死亡"为创作主题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经典叙事学角度出发,分析该叙事文中构成话语的叙事方式和技巧,并以此为契机解读文本中隐喻背后的象征意义,进而探寻"死亡"黑暗中的光明,即作者对男权的批判以及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奥·基罗加 《被砍头的母鸡》 叙事策略 死亡 女性
下载PDF
重述历史:解读影片《蜂巢幽灵》中的隐喻元素
5
作者 蔡忠庭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97-201,共5页
维克多·艾里斯(Víctor Erice)在其1973年的长片作品《蜂巢幽灵》(The Spirit of the Beehive)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来影射西班牙弗朗哥独裁统治时期的历史。本文通过解读该影片隐喻背后的象征性,讨论电影与历史的关系,即电... 维克多·艾里斯(Víctor Erice)在其1973年的长片作品《蜂巢幽灵》(The Spirit of the Beehive)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手法来影射西班牙弗朗哥独裁统治时期的历史。本文通过解读该影片隐喻背后的象征性,讨论电影与历史的关系,即电影是重述历史的人文表达,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技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电影在重述历史的同时,可以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感受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巢幽灵》 电影 历史 隐喻
下载PDF
具有“形式主义性”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美感生成研究
6
作者 蔡忠庭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1年第10期52-54,共3页
以“形式成分”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其鲜明的“形式主义性”,便其具有区别于以“表现成分”为主的古代传统建筑的美感特殊性,基于此观点,文章通过审美心理学说中的“距离说”“内模仿说”以及精神分析学说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以“形式成分”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其鲜明的“形式主义性”,便其具有区别于以“表现成分”为主的古代传统建筑的美感特殊性,基于此观点,文章通过审美心理学说中的“距离说”“内模仿说”以及精神分析学说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别阐述了现代主义建筑与审美主体间所产生的天然的“心理距离”是其审美生成的心理基础、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特点所引起人的“内模仿”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是其形式美感的生成方式、现代主义建筑作为“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对“极端化”趋向的调节是其审美生成的心理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建筑 美感生成 形式主义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