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忠红 陈涛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11期1073-1074,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疗法 疗效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医源性肝门部胆管损伤致腹腔漏胆16例治疗
2
作者 蔡忠红 田伏洲 +3 位作者 陈涛 王雨 闫勇 杨锁军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792-793,共2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医源性肝门部胆管损伤致局限性腹腔漏胆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16例患者肝门部胆管损伤导致腹腔局限性漏胆后,以B超探及胆囊床区域局限性积液为治疗指征,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确保引流管... 目的回顾性总结医源性肝门部胆管损伤致局限性腹腔漏胆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16例患者肝门部胆管损伤导致腹腔局限性漏胆后,以B超探及胆囊床区域局限性积液为治疗指征,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确保引流管尖端位于文氏孔附近。病人带管3~6个月,其间嘱其间断闭管,以扩张肝内胆管,利于日后肝门胆管整形,胆道重建术。而虽有局限性漏胆,但造影诊断不为胆管损伤或肝门部胆管轻度狭窄者和漏胆造成了急性全腹膜炎者,未纳入本组研究。结果16例患者的漏胆相关症状、体征均在引流术后消失,没有出血、相邻脏器损伤等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2周后经引流管造影,显示肝总管损伤者15例,右肝管损伤者1例。间断闭管3~6个月后,肝内一级胆管扩张程度为0.6~1.2cm。随后行肝门胆管整形、胆道重建术,7例随访36个月,5例随访24个月,4例随访12个月,一般情况良好,无胆管狭窄、胆管炎等症状发生。结论在胆管损伤发生漏胆后,若B超发现胆囊床区域有局限性积液,急诊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是处理该类并发症的较好选择,而病人带管3~6个月并且间断闭管,可以有效扩张胆管,利于肝门胆管整形,胆道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胆漏 穿刺引流 超声引导
下载PDF
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吻合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及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田伏洲 王雨 +4 位作者 汤礼军 李旭 蔡忠红 杨锁军 阎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7-908,共2页
目的 总结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吻合术 (STHG)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4年以来 135例STHG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胆囊功能、结构情况。结果 STHG术后早期无并发症发生 ;胆囊收缩与浓缩功能基本正常 ;胆囊黏膜色泽正常 ,... 目的 总结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吻合术 (STHG)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4年以来 135例STHG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胆囊功能、结构情况。结果 STHG术后早期无并发症发生 ;胆囊收缩与浓缩功能基本正常 ;胆囊黏膜色泽正常 ,无水肿、糜烂。结论 该术式既保存了胆囊及Oddi括约肌功能 ,又保证了胆汁的生理流向 ,防止了肠液的反流。同时 ,由于胆囊与肝内胆管可通过大的吻合口互相沟通 ,胆囊内浓缩胆汁可随时进入肝内胆管 ,提高肝内胆汁胆酸盐的浓度 ,从而起到溶解肝内胆管胆色素结晶、防止色素结石复发的作用。该术式对患者的影响小 ,同时为治疗复发结石预设了通道 ,并能预防结石形成 ,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肝胆管结石和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胆结石 狭窄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涛 贾玉容 +2 位作者 田伏洲 蔡忠红 李广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研究survivin蛋白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48例肝癌中survivin蛋白与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采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survivin蛋白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48例肝癌中survivin蛋白与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采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8例肝癌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6%。Edmondson分级Ⅰ-Ⅱ级患者surviv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Ⅲ一Ⅳ级患者(39.1%vs88.0%,P=0.013)。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者肝癌细胞增生凋亡比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1.8vs1.1,P=0.045)。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患者与表达阳性患者比较,1a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但3a生存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70.6%vs35.5%,P=0.011)。结论:survivin蛋白对破坏肝癌细胞增生凋亡平衡、促进肝癌细胞快速增生具有重要作用,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组织 SURVIVIN蛋白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肝癌 增生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2156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12
5
作者 石力 田伏洲 +3 位作者 蔡忠红 汤礼军 汪涛 陈琪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4期380-381,共2页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UPTBD)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如何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引流质量也随之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自1994年3月至2007年3月我们运用非穿刺探头引导下的自由式穿刺法治疗2156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UPTBD)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如何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引流质量也随之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自1994年3月至2007年3月我们运用非穿刺探头引导下的自由式穿刺法治疗2156例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引流 穿刺术 方法 胆汁郁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穿孔的处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田伏洲 王雨 +2 位作者 汤礼军 蔡忠红 张炳印 《消化外科》 CSCD 200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研究医源性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穿孔 (PBPD)的常见原因 ,并提出早期处理的正确方法。方法 本文总结了 9例医源性PBPD的发病过程、早期诊断及处理经验 ,并分析了本病死亡率极高的原因。结果  6例为胆总管探查所致 ,3例为内镜乳头... 目的 研究医源性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穿孔 (PBPD)的常见原因 ,并提出早期处理的正确方法。方法 本文总结了 9例医源性PBPD的发病过程、早期诊断及处理经验 ,并分析了本病死亡率极高的原因。结果  6例为胆总管探查所致 ,3例为内镜乳头括约肌发开术 (EST)引起 ;4例死亡 ,1例严重致残 ;8例经过手术治疗 ,1例经过微创治疗 ;EST所致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穿孔患者多有皮下气肿 ,而胆总管探查所致穿孔早期无特征性表现。结论 医源性PBPD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探子造成的穿孔及EST中造成的电灼穿孔 ,其死亡率极高 ,应注意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早期处理。“三造口一引流”(胆囊造瘘、胃造瘘、空肠造瘘、胰体引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穿孔 处理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局部热化疗治疗特殊部位肝脏恶性肿瘤 被引量:6
7
作者 田伏洲 陈涛 +1 位作者 蔡忠红 陈琪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501-503,共3页
目的:研究B超引导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局部热化疗治疗特殊部位肝脏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射频消融联合局部热化疗治疗49例肝脏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38例,转移性肝脏肿瘤11例.治疗后随访血清学... 目的:研究B超引导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局部热化疗治疗特殊部位肝脏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射频消融联合局部热化疗治疗49例肝脏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38例,转移性肝脏肿瘤11例.治疗后随访血清学及影像学改变综合判断疗效.结果:术后1mo患者AFP由573±51ng/mL降至91±27ng/mL(P<0.01),术后2mo肿瘤直径由8.3±1.1cm缩小至3.9±0.8cm(P<0.05);术后随访1a患者生存率93.9%.结论:B超引导射频消融联合局部热化疗对于特殊部位的肝脏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局部热化疗 治疗 肝脏恶性肿瘤 RFA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支架置入在胆道恶性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汪涛 田伏洲 +4 位作者 蔡忠红 汤礼军 李旭 陈涛 石力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支架置入技术在胆道恶性梗阻中的治疗意义。方法16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B超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外引流,并胆道造影后行金属支架置入。结果 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100%,2例术后分别出现胆道及腹腔内...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支架置入技术在胆道恶性梗阻中的治疗意义。方法16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B超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外引流,并胆道造影后行金属支架置入。结果 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100%,2例术后分别出现胆道及腹腔内出血,保守治疗控制。术后1~4周黄疸消除率87.5%。最短生存时间2个月,最长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8个月。6例随访期间出现胆道再梗阻,其中3例经B超引导经皮经肝胆道(PTCD)外引流+胆道冲洗再通,另3例因肿瘤长入,长期PTCD外引流。结论 (1)胆道金属支架减黄效果确切,并能原位恢复胆道的生理连续性;(2)超声介导技术可提高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3)充分有效的胆汁外引流能减少支架置入的相关并发症,也为胆道再梗阻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支架置入 经皮经肝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胆道球囊扩张术在胆管损伤后再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雨 田伏洲 +1 位作者 蔡忠红 刘湘林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 探讨胆管损伤后胆道球囊扩张术的作用。方法 对 10例胆管横断伤患者进行球囊扩张与胆肠吻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未行胆肠吻合的胆管损伤患者查用采用先扩张后吻合的方式 ,而已行胆肠吻合的胆管损伤患者则直接进行球囊扩张。... 目的 探讨胆管损伤后胆道球囊扩张术的作用。方法 对 10例胆管横断伤患者进行球囊扩张与胆肠吻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未行胆肠吻合的胆管损伤患者查用采用先扩张后吻合的方式 ,而已行胆肠吻合的胆管损伤患者则直接进行球囊扩张。结果  4例患者行先支撑后吻合 ,支撑天数为 3 0~ 42d ,平均 3 6d ;支撑前损伤胆管直径平均为5 .6mm ;行胆肠吻合时损伤胆管的直径为 9~ 12mm ,平均 10 .6mm。 6例先行胆肠吻合 ,术后发现吻合口狭窄 ,遂进行吻合口支撑 ,支撑时间平均为 7.8个月 ;支撑前胆肠吻合口直径平均为 3 .3mm ;支撑后吻合口直径平均为 9.8mm。结论 胆管损伤后行胆道球囊扩张可在较短时间内使损伤部位以上的胆管直径达到 10mm以上 ,方便吻合 ;同时能引流胆管 ,减轻了梗阻性黄疸 ;对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病例 ,可直接进行狭窄吻合口的球囊支撑 ,能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损伤 狭窄 球囊 治疗
下载PDF
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雨 田伏洲 +4 位作者 蔡忠红 汤礼军 张晓琼 李旭 赵铁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考察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 (STHG)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该院 1 994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6月期间行STHG手术的 59例患者的术后中、远期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THG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目的 考察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 (STHG)治疗肝胆管结石及胆管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该院 1 994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6月期间行STHG手术的 59例患者的术后中、远期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THG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而且并发症的种类也较少 ;本组病例术后无返流性胆管炎的表现 ,也无胃肠道功能紊乱和吻合口溃疡发生。结论 STHG既保存了胆囊及Oddi括约肌功能 ,又保证了胆汁的生理流向 ,还能防止肠液的返流 ,从而避免了术后消化功能紊乱和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中远期疗效 胆道外科手术 胆结石
下载PDF
胆道引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力 田伏洲 +1 位作者 蔡忠红 赵碧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845-846,共2页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引流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对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胆道引流术前及术后1、2wk时门静脉及肝动脉的直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测定,并计算每分钟血流量及门静脉充血指数。结果:胆...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引流后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对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胆道引流术前及术后1、2wk时门静脉及肝动脉的直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测定,并计算每分钟血流量及门静脉充血指数。结果:胆道引流术2wk后,门静脉血流量有了显著增加,充血指数则明显下降,而肝动脉每分钟血流量则无显著变化。结论:胆道引流能使梗阻性黄疸患者门静脉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压力的下降是其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引流 梗阻性黄疸 肝脏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华枝睾吸虫性胆道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力 田伏洲 +1 位作者 蔡忠红 赵碧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11期994-994,共1页
关键词 胆道梗阻 华枝睾吸虫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切除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可洲 田伏洲 +5 位作者 周庆贤 蔡忠红 龚家庆 张国虎 陈琪 石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82-684,共3页
目的 探讨胃切除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胃切除术后近期(<4周)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明确诊断后先行常规非手术治疗,经24h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的病例加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 目的 探讨胃切除后急性胆囊炎的微创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胃切除术后近期(<4周)并发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明确诊断后先行常规非手术治疗,经24h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的病例加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结果 5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23例加行PTGH,穿刺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抽吸胆汁后症状体征即明显减轻,3~7d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急性胆囊炎效果确切,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副作用 胆囊炎/病因学 胆囊炎/外科学 微创治疗
下载PDF
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去除治疗胰腺癌疼痛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涛 田伏州 +4 位作者 蔡忠红 李旭 陈涛 石力 陈琪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55-56,58,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去除在胰腺癌疼痛中的疗效。方法:采用B超定位,实时超声动态监测经皮穿刺,于腹腔动脉干根部旁侧注入无水乙醇15ml,对97例胰腺癌痛患者实施腹腔神经节去除术。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S... 目的:评价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去除在胰腺癌疼痛中的疗效。方法:采用B超定位,实时超声动态监测经皮穿刺,于腹腔动脉干根部旁侧注入无水乙醇15ml,对97例胰腺癌痛患者实施腹腔神经节去除术。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SP水平变化。结果:97例中1例穿刺失败, 成功率98.7%,无急性胰腺炎、胰瘘及出血等穿刺并发症;VAS及S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P<0.05),有效率87.5%,显效率76.1%,12例无效。结论: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去除术安全可靠,能显著减轻胰腺癌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疼痛 腹腔丛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力 田伏洲 +3 位作者 李旭 蔡忠红 赵碧 向珂 《华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468-469,共2页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U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接受UPTGD治疗的 11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 11...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UPTGD)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期间接受UPTGD治疗的 113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 110例 (97 3% )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 ,10 8例 (95 6 % )治愈。 91例于急性胆囊炎治愈后 2周至 3月行择期胆囊切除术 ,3例行胆囊的“化学性切除。” 1例发生胆囊出血 ,2例出现胆汁腹腔漏。全组无 1人因急性胆囊炎及相关的治疗而死亡。 3例行胆囊化学性切除的患者随访分别达 1 5、 2及 3年 ,患者无症状出现 ,并且B超证实胆囊腔完全闭锁。结论 :UPTGD是治疗老年性胆囊炎患者的一项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急性胆囊炎 应用 老年人
下载PDF
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治疗胰腺癌疼痛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涛 田伏州 +1 位作者 蔡忠红 陈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377-378,共2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内脏神经化学性切除治疗胰腺癌疼痛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采用B超引导瘤周及腹腔神经节无水乙醇注射 ,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疼痛患者 42例 ,观察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疼痛缓解情况 ,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内脏神经化学性切除治疗胰腺癌疼痛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采用B超引导瘤周及腹腔神经节无水乙醇注射 ,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疼痛患者 42例 ,观察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疼痛缓解情况 ,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 (VAS)、血浆P物质 (SP)水平变化。 结果 穿刺成功41例 ,成功率 97 6 % (41/ 42 ) ,失败 1例 ;无创伤性胰腺炎、胰漏、出血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治疗后VAS评分、血浆SP显著下降 (t=2 2 10 ,P =0 0 0 ;t=3 6 1,P =0 0 0 ) ;疼痛完全缓解率 80 5 % (33/ 41) ,无效 3例 (7 3 % ) ,疼痛复发率 7 3 % (3/ 41)。 结论 本法微创、安全性高 ,可有效缓解中晚期胰腺癌疼痛 ,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无水乙醇 治疗 胰腺癌 疼痛 评价 化学性神经切除
下载PDF
选择性肝内胆管栓塞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1 位作者 王雨 蔡忠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96,115,共2页
目的 :探讨采用选择性肝内胆管栓塞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应用医用DTH栓塞胶栓塞兔肝脏左侧叶胆管 ,对栓塞前后肝脏组织结构、肝功能及栓塞胶与目标胆管的嵌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兔肝脏左侧叶胆管被栓塞后 ,相... 目的 :探讨采用选择性肝内胆管栓塞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应用医用DTH栓塞胶栓塞兔肝脏左侧叶胆管 ,对栓塞前后肝脏组织结构、肝功能及栓塞胶与目标胆管的嵌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兔肝脏左侧叶胆管被栓塞后 ,相应肝组织立即由鲜红色变为灰白色 ,光镜下见汇管区小胆管均被颗粒状栓塞剂所填塞。于术后 1月 ,左侧叶肝组织萎缩 ,体积显著减小 ,质地明显变硬 ;此时 ,光镜下见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 ,肝小叶结构消失 ,肝细胞已大片消亡。此外 ,术前及术后 1、1 5、30d血液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及总胆红素含量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应用医用DTH栓塞胶选择性地栓塞兔肝内胆管 ,可造成被栓塞区域肝组织呈明显的萎缩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栓塞 治疗 肝胆管结石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一种替代传统胆肠吻合术的新方法——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伏洲 汤礼军 +2 位作者 蔡忠红 王雨 张丙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 :为克服传统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存在的诸多不足 ,设计了一种新术式———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方法 :在清除结石 ,切开肝门部胆管狭窄环 ,并做好肝门整形后 ,将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之吻合 ,并适当游离胆... 目的 :为克服传统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存在的诸多不足 ,设计了一种新术式———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形术。方法 :在清除结石 ,切开肝门部胆管狭窄环 ,并做好肝门整形后 ,将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之吻合 ,并适当游离胆囊 ,使其底部可以被固定于切口皮下。结果 :完成此术式 87例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 ,术后恢复良好 ,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既能有效地处理结石 ,纠正狭窄 ,又能保存胆囊、胆管及Oddi’s括约肌的作用 ,保存胃肠道的正常生理通路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外科手术 手术方法 皮下通道型胆囊肝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两种肝门整形术对肝内胆汁成分及结石复发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涛 田伏洲 +1 位作者 张小进 蔡忠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42-243,共2页
目的:研究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型术(STHG)与皮下盲襻型胆管空肠吻合术(CJ)术后肝内胆汁成分变化及结石复发情况,了解其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1994—12/2000—12在我科行STHG及CJ手术治愈的肝胆管结石患者231例,术后4 wk... 目的:研究皮下通道型胆囊肝胆管成型术(STHG)与皮下盲襻型胆管空肠吻合术(CJ)术后肝内胆汁成分变化及结石复发情况,了解其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1994—12/2000—12在我科行STHG及CJ手术治愈的肝胆管结石患者231例,术后4 wk抽取肝内胆管胆汁进行胆汁培养及成分测定,随访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及胆管结石复发率. 结果:STHG术后肝内胆管胆汁培养阳性率、K+、Na+、糖蛋白含量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活性显著低于CJ组,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及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CJ 组,非结合胆红素及Ca2+含量与CJ组无显著差异.平均随访4.5 a,STHG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及胆管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CJ组. 结论:STHG术后肝内胆汁成分变化有利于抑制结石生成,对胆囊及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肝胆管结石患者,STHG手术疗效优于CJ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整形术 肝内胆汁成分 结石 复发 治疗
下载PDF
皮下通道型胆囊肝总管吻合术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27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汤礼军 田伏洲 +2 位作者 王雨 蔡忠红 高晓美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11期985-986,共2页
目的 为了解决传统胆肠内引流术在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中的诸多不足。方法 设计并应用了一种新术式以皮下通道型胆囊肝总管吻合术替代传统胆肠内引流术。在切除肝脏区域性结石病灶后 ,切开肝总管约 1.5 cm,将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 目的 为了解决传统胆肠内引流术在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中的诸多不足。方法 设计并应用了一种新术式以皮下通道型胆囊肝总管吻合术替代传统胆肠内引流术。在切除肝脏区域性结石病灶后 ,切开肝总管约 1.5 cm,将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之吻合 ,并适当游离胆囊 ,使其底部可被固定于切口皮下 ,建立皮下胆囊与肝内外胆管间的吻合通道。结果 已完成该术式的 2 7例患者 ,手术顺利 ,术后恢复良好 ,未发现并发症。 1例患者于术后 1年零 9个月 ,肝内再次发现结石且伴胆道感染症状 ,急诊局麻下切开皮下胆囊通道行胆道镜取石 ,效果满意。结论 该术式简单、方便、易行 ,既能保存胆囊、胆管、Oddi括约肌及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又为术后结石复发或残留提供了一治疗新途径 ,且避免了传统胆肠吻合术的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 胆结石 胆囊肝总管吻合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