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flex和X-STOP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生物力学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谷雪莲 蔡方舟 +1 位作者 胡方遒 宋成利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5,共8页
目的分析棘突间撑开器Coflex和X—STOP在治疗腰椎管狭窄中的不同生物力学特性,为棘突问植入物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依据1名正常志愿者中立位下螺旋cT扫描资料构建L2~5健康腰椎有限元模型、IA/5椎间盘轻度退变有限元模型、棘突撑... 目的分析棘突间撑开器Coflex和X—STOP在治疗腰椎管狭窄中的不同生物力学特性,为棘突问植入物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依据1名正常志愿者中立位下螺旋cT扫描资料构建L2~5健康腰椎有限元模型、IA/5椎间盘轻度退变有限元模型、棘突撑开器X—STOP和Coflex的动态固定模型,并对4组模型分别模拟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验证和对比分析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的变化和应力在棘突和撑开器上的分布。结果与退变模型相比,Coflex和X—STOP有效限制退变节段后伸ROM-48.12%和-75.35%,Coflex还能限制前屈ROM-59.58%,侧弯和扭转ROM不受限制。Coflex和X—STOP减少椎间盘后伸时应力达-58.03%和-80.75%,Coflex在前屈时应力减少-52.84%。侧弯和扭转的ROM基本不受影响。Coflex最大应力发生在前届时U型弯处,X—STOP最大应力出现在扭转时左翼螺钉连接处。Coflex与腰椎接触最大应力发生在扭转时,为31.38MPa。X—STOP与腰椎接触最大应力发生在侧弯时,为46.86MPa。结论Coflex和X-STOP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均可以显著降低后伸ROM和椎间盘压力,对相邻节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间撑开器 腰椎管狭窄症 生物力学特性 椎间盘压力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图像的人体骨盆三维重建及有效性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蔡方舟 谷雪莲 宋成利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280-5284,共5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图像重建人体骨盆,并利用有限元方法验证建立该模型的有效性,为临床上不适合CT扫描的患者,提供了从MRI图像重建人体模型和骨盆生物力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方法:采用1.5T的核磁成像仪扫描获取正常骨盆MRI图像,利用Hyperm... 目的:利用磁共振图像重建人体骨盆,并利用有限元方法验证建立该模型的有效性,为临床上不适合CT扫描的患者,提供了从MRI图像重建人体模型和骨盆生物力学研究的另一种方法。方法:采用1.5T的核磁成像仪扫描获取正常骨盆MRI图像,利用Hypermesh进行网格划分和韧带添加,采用Mimics和Geomagic对图像数据进行重建。对模型施加适当的界条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该模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结果,同实验测量文献和CT重建的模型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结果:骨盆上关键点的应力应变和位移数值基本吻合引用的参考文献对应点数值,趋势基本相似。坐位时,垂直加载600 N载荷于骶骨上表面,应力由骶骨经骶髂关节向下传递,经坐骨上支、到达坐骨结节;应力主要集中在坐骨大切迹和坐骨结节。站位时,垂直加载600 N载荷于骶骨上表面,应力分别经骶骨翼、骶髂关节,坐骨大切迹,弓状线,至髋臼;应力主要集中在骶髂关节和坐骨大切迹。结论:成功利用MRI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其基本可以反应骨盆的力学结构特点,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用于研究骨盆及其植入物生物力学的基础。站立位时,骨盆的主要负重和稳定结构位于后方;坐位时,骨盆承载人体重量并在上下应力传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三维重建 骨盆 生物力学 有限元
下载PDF
下腰椎L4/5棘突间撑开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3
作者 蔡方舟 谷雪莲 +2 位作者 韩寿彭 宋成利 陈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9-736,共8页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在L4/5植入X-STOP类型产品时该节段的稳定性,以及对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依据一名正常志愿者中立位下螺旋CT扫描资料,利用Mimics14、Geomagic Studio2012、Hypermesh12和Abaqus6.12-1等软件,构建L2~L5健康腰... 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在L4/5植入X-STOP类型产品时该节段的稳定性,以及对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依据一名正常志愿者中立位下螺旋CT扫描资料,利用Mimics14、Geomagic Studio2012、Hypermesh12和Abaqus6.12-1等软件,构建L2~L5健康腰椎有限元模型和植入撑开器X-STOP的动态固定模型,并模拟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验证健康腰椎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和动态固定对照模型的生物力学特性.根据两组模型在椎间活动度、椎间盘应力等生物力学指标,证明X-STOP可减少该节段74.83%的后伸活动度,而相邻节段活动度基本不受影响.植入物和腰椎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后伸时两者的接触面上,最大应力分别为33.3和13.56 MPa.X-STOP可以显著降低椎间盘压力和后伸活动度,对相邻阶段无明显影响.植入物和腰椎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出现在接触面上.对X-STOP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为下腰椎I4/5棘突间撑开器X-STOP临床手术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STOP 生物力学 棘突间撑开器 动态固定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小鼠抗狂犬病毒IgG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蔡方舟 陈倩 +2 位作者 佟巍 李丹 王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90,共6页
目的 建立小鼠抗狂犬病毒Ig G抗体ELISA检测方法,用于狂犬病小鼠模型的检测和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样品最佳稀释度和二抗最佳浓度等工作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等进行分析;与商品化试剂盒一同用于小鼠样品的检测... 目的 建立小鼠抗狂犬病毒Ig G抗体ELISA检测方法,用于狂犬病小鼠模型的检测和分析。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样品最佳稀释度和二抗最佳浓度等工作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等进行分析;与商品化试剂盒一同用于小鼠样品的检测,确定该ELISA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该ELISA方法的样品最佳稀释度是1∶100,二抗最佳浓度是40 ng/m L,阳性临界值为0. 121。该ELISA方法与小鼠常见病毒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浓度下限为129μg/m L;样本三次重复的变异系数小于10%。与商品化试剂盒的符合率为100%。结论成功建立小鼠抗狂犬病毒Ig G抗体ELISA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狂犬病小鼠模型的分析以及疫苗效价的评估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IGG抗体 小鼠 ELISA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动物会议
5
作者 蔡方舟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06年第10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小动物 森林 人类 青蛙 树木 捕捉 秘密会议 生活 同族 生存环境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在登革热小鼠模型中的评估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倩 李丹 +4 位作者 佟巍 蔡方舟 郭智 鲍琳琳 王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1,共7页
目的评估登革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应用于登革热小鼠模型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特异引物和探针,分子生物方法制备质粒标准品,优化PCR体系和反应条件;其次,评估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稳定性;... 目的评估登革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应用于登革热小鼠模型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特异引物和探针,分子生物方法制备质粒标准品,优化PCR体系和反应条件;其次,评估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稳定性;最后,验证该方法对登革病毒感染小鼠血清和组织样本的适用性。结果成功确定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较为灵敏,最低检测线为49. 6 Copies/μL;方法特异性好,未见非特异性扩增;方法稳定性好,样本Ct值标准差均小于0. 5,且CV﹤5%;登革病毒感染小鼠模型样品的检测结果符合实验预期。结论该qRT-PCR方法可作为关键指标检测方法,用于登革热小鼠模型病毒的定量检测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小鼠模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定量检测
下载PDF
病毒性皮肤疣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丹 蔡方舟 +1 位作者 李哲 王卫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疣是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皮肤科疾病之一,常表现为寻常疣、尖锐湿疣等症状,治疗后易复发,目前尚无有效的小鼠模型。为研究皮肤疣的防治策略及产品,本研究拟建立病毒性皮肤疣小鼠模型。方法免疫缺陷小鼠麻醉后,利用刀片轻... 目的疣是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皮肤科疾病之一,常表现为寻常疣、尖锐湿疣等症状,治疗后易复发,目前尚无有效的小鼠模型。为研究皮肤疣的防治策略及产品,本研究拟建立病毒性皮肤疣小鼠模型。方法免疫缺陷小鼠麻醉后,利用刀片轻轻刮擦小鼠尾部皮肤制造轻微创口,接种1.5×10^(8) copies小鼠乳头瘤病毒,定期观察尾部皮肤变化,使用不同方法检测病毒DNA、病毒载量及病理分析。结果MmuPV1感染小鼠尾部皮肤16周后,肉眼可见乳头瘤状增生,伴有过度角化以及表面粗糙;HE染色分析为皮肤表面鳞状上皮增生,棘层和颗粒层有空泡变性,可原位检测MmuPV1 E4 RNA转录本。增生部位也可检测到MmuPV1 DNA以及病毒载量。结论本研究利用小鼠乳头瘤病毒MmuPV1感染免疫缺陷小鼠尾部皮肤,成功建立病毒性皮肤疣小鼠模型,支撑皮肤型HPV感染、致病机制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疣 人乳头瘤病毒(HPV) 小鼠 动物模型 小鼠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LCMV-CL13慢性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BCR突变分析
8
作者 李哲 蔡方舟 +3 位作者 李丹 陈倩 苑一真 王卫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CL13慢性感染小鼠模型,分析其作为B细胞受体高频突变研究模型的可能性。方法C57BL/6N小鼠经尾静脉途径接种2×10^(6)PFU剂量LCMV-CL13病毒,感染后第10、20、30、40、50、60、70天采集样品,... 目的建立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CL13慢性感染小鼠模型,分析其作为B细胞受体高频突变研究模型的可能性。方法C57BL/6N小鼠经尾静脉途径接种2×10^(6)PFU剂量LCMV-CL13病毒,感染后第10、20、30、40、50、60、70天采集样品,通过qPCR检测组织病毒载量,流式检测分析外周血CD4^(+)T、CD8^(+)T、CD19^(+)B细胞及脾生发中心B细胞比例,免疫组库测序分析BCR V区基因丰度及突变率。结果在LCMV-CL13病毒感染小鼠体内检测到1×10^(6)copies/μL水平的病毒复制;在感染平台期,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逐渐升高(13.15%±0.72%),CD8^(+)T细胞先降低(2.17%±0.40%)后逐渐恢复(6.65%±0.52%),CD19^(+)B细胞以及生发中心B细胞比例分别增加至(40.32%±0.46%)和(10.03%±0.60%);测序结果证明BCR重链V基因使用频率下降、突变率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成功建立LCMV-CL13慢性感染小鼠模型;此模型可用于BCR突变研究,为研究慢性病毒感染导致的B细胞高频突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高频突变 生发中心B细胞 B细胞受体
下载PDF
一起坠落井道致命事故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陈传斌 程时 蔡方舟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5年第4期68-70,共3页
电梯被困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坠入井道伤亡的事故,包括被困人员自行逃脱而坠入井道伤亡的事故,在全国各地一直时有发生。文章对此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除了传统的加强培训管理措施外,在结合国家标准GB7588的同时,文章在新的... 电梯被困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坠入井道伤亡的事故,包括被困人员自行逃脱而坠入井道伤亡的事故,在全国各地一直时有发生。文章对此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除了传统的加强培训管理措施外,在结合国家标准GB7588的同时,文章在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减少类似事故发生的建议和措施。其中特别是在护脚板上张贴警示标识是很有必要的。条件允许下,适当加长轿厢护脚板长度可以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井道 坠落 事故分析 轿厢护脚板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电力线路安全巡检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方舟 《新丝路》 2021年第10期233-233,235,共2页
现阶段,我国电力线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并且各个区域之间的地形存在差异。有些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并且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在进行电力线路巡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出现,为电力线路安全巡检提供... 现阶段,我国电力线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并且各个区域之间的地形存在差异。有些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并且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在进行电力线路巡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出现,为电力线路安全巡检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利用无人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巡检,减轻线路巡检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且效率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就此将分析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电力线路安全巡检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技术 电力线路 安全巡检系统
下载PDF
信息化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方舟 《电子技术(上海)》 2021年第10期256-257,共2页
阐述500kV输电线路管理现状,信息化管理在500kV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完善信息资料库、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提升软件的研发和应用。
关键词 智能化管理 输电线路 信息资料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