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盐城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蔡於杞
毛龙江
+3 位作者
邹春辉
邓晓茜
王婷
周超凡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2,共10页
以盐城市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进行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r、Ni、Cu、Zn、As、Pb的...
以盐城市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进行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r、Ni、Cu、Zn、As、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0.63、27.73、21.60、21.60、9.01、20.38 mg/kg,其平均浓度顺序为Zn>Cr>Ni>Cu>Pb>As,多数表层沉积物样品中6种重金属数样点处于轻度−中度富集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处于轻度生态风险。重金属按照来源大致分为3类:①第1类为Cu、Zn和Pb,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城市交通(贡献率占44.60%);②第2类为Cr和Ni,主要来自城市制造业(贡献率占34.50%);③第3类为As,主要来源农业污染和养殖(贡献率占2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沉积物
新洋港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PCS-MLR和PMF模型的海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
2
作者
邓晓茜
毛龙江
+3 位作者
蔡於杞
赵阳
王婷
周超凡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7-395,共9页
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大,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其中,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采用富集系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州湾沉积物柱状样中重金属元素(V、Cr、Mn、Ni、Zn、Sr和Pb)进行污染生...
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大,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其中,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采用富集系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州湾沉积物柱状样中重金属元素(V、Cr、Mn、Ni、Zn、Sr和Pb)进行污染生态风险评估,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APCS-MLR和PMF模型定性、定量解析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海州湾沉积物柱状样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背景值,且其在1980年以前变化不大,1980年以后呈上升趋势,这与1980年以后连云港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有关。海州湾沉积物柱状样中重金属属于轻度-中度富集水平和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V、Mn、Zn和Sr主要来源于农业源与自然源的混合源;Cr和Ni主要由工业源控制;Pb以交通源为主。APCS-MLR与PMF模型分析结果与多变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APCS-MLR模型和PMF模型中,农业源与自然源的混合源、工业源、交通源对重金属污染的贡献率分别是39.81%和45.75%、48.49%和35.08%、11.67%和19.17%,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海州湾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沉积物柱状样
海州湾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
3
作者
满红聪
禹凯
+2 位作者
陈莹莹
谢文鸿
蔡於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0,共9页
对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目的是得出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尺度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机制。在年际尺度上,将热含量与尼诺3.4指数(Nino 3.4 Index)进行相关分析;在年代际尺度上,将热含量与北太平洋环流振荡指数...
对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目的是得出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尺度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机制。在年际尺度上,将热含量与尼诺3.4指数(Nino 3.4 Index)进行相关分析;在年代际尺度上,将热含量与北太平洋环流振荡指数(NPGO Index)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DO Index)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中国东部沿海200 m水深以浅的陆架海域热含量与NPGO指数在年代际尺度上相关性最高,为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40,置信度超过90%。流场与NPGO指数的回归及合成分析结果表明,黑潮区流场与NPGO指数存在负相关。我们将影响机制归纳为:NPGO正异常时,中国东部沿海黑潮流速减慢,由于地转平衡作用,会有大量高温高盐的黑潮水侵入中国东部沿海,将热量传输到黑潮左侧的中国东部沿海陆架区域,引起该区域海水热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沿海
热含量
多尺度变化
NPGO指数
合成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盐城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蔡於杞
毛龙江
邹春辉
邓晓茜
王婷
周超凡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218)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招标项目(JSZC-320000-JSSJ-G2022-0007)
+1 种基金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开放课题(2119)
2020年南京聚谱监测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基金(2020-06008)。
文摘
以盐城市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进行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r、Ni、Cu、Zn、As、Pb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0.63、27.73、21.60、21.60、9.01、20.38 mg/kg,其平均浓度顺序为Zn>Cr>Ni>Cu>Pb>As,多数表层沉积物样品中6种重金属数样点处于轻度−中度富集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处于轻度生态风险。重金属按照来源大致分为3类:①第1类为Cu、Zn和Pb,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城市交通(贡献率占44.60%);②第2类为Cr和Ni,主要来自城市制造业(贡献率占34.50%);③第3类为As,主要来源农业污染和养殖(贡献率占20.90%)。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沉积物
新洋港河
Keywords
heavy metals
pollution evaluation
source analysis
sediment
Xinyanggang River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PCS-MLR和PMF模型的海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
2
作者
邓晓茜
毛龙江
蔡於杞
赵阳
王婷
周超凡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7-395,共9页
基金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开放课题(2119)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招标项目(JSZC-320000-JSSJ-G2022-0007)。
文摘
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大,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其中,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之一。本文采用富集系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州湾沉积物柱状样中重金属元素(V、Cr、Mn、Ni、Zn、Sr和Pb)进行污染生态风险评估,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APCS-MLR和PMF模型定性、定量解析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海州湾沉积物柱状样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背景值,且其在1980年以前变化不大,1980年以后呈上升趋势,这与1980年以后连云港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有关。海州湾沉积物柱状样中重金属属于轻度-中度富集水平和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V、Mn、Zn和Sr主要来源于农业源与自然源的混合源;Cr和Ni主要由工业源控制;Pb以交通源为主。APCS-MLR与PMF模型分析结果与多变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APCS-MLR模型和PMF模型中,农业源与自然源的混合源、工业源、交通源对重金属污染的贡献率分别是39.81%和45.75%、48.49%和35.08%、11.67%和19.17%,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海州湾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解析
沉积物柱状样
海州湾
Keywords
heavy metals
pollution assessment
source analysis
sediment cores
Haizhou bay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
3
作者
满红聪
禹凯
陈莹莹
谢文鸿
蔡於杞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出处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6017,41606021)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80800)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8KJB17001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1804)。
文摘
对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目的是得出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尺度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机制。在年际尺度上,将热含量与尼诺3.4指数(Nino 3.4 Index)进行相关分析;在年代际尺度上,将热含量与北太平洋环流振荡指数(NPGO Index)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DO Index)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中国东部沿海200 m水深以浅的陆架海域热含量与NPGO指数在年代际尺度上相关性最高,为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40,置信度超过90%。流场与NPGO指数的回归及合成分析结果表明,黑潮区流场与NPGO指数存在负相关。我们将影响机制归纳为:NPGO正异常时,中国东部沿海黑潮流速减慢,由于地转平衡作用,会有大量高温高盐的黑潮水侵入中国东部沿海,将热量传输到黑潮左侧的中国东部沿海陆架区域,引起该区域海水热含量增加。
关键词
中国东部沿海
热含量
多尺度变化
NPGO指数
合成分析
Keywords
the East China Sea
heat content
multi-scale variation
NPGO index
composite analysis
分类号
P733.41 [天文地球—物理海洋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盐城新洋港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解析
蔡於杞
毛龙江
邹春辉
邓晓茜
王婷
周超凡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APCS-MLR和PMF模型的海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
邓晓茜
毛龙江
蔡於杞
赵阳
王婷
周超凡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中国东部沿海热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
满红聪
禹凯
陈莹莹
谢文鸿
蔡於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