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使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杭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191-192,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病案举例方法 ,选择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患者禁食10 d,再次予以饮食后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及水谷不进现象,患者难以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进行大承气... 目的研究中医胃气理论在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病案举例方法 ,选择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患者禁食10 d,再次予以饮食后出现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及水谷不进现象,患者难以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进行大承气汤化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 d后,患者腹胀消失,大便通畅,胃气得保,能够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结论中医胃气理论能够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在重症治疗中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为中西医结合开辟了全新的路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胃气理论 重症治疗 使用
下载PDF
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杭里 蔡卓星 李佩华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1年第5期77-79,共3页
“中药学”教学大多仅以教材为依托,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思考,影响其对学科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质量。探索在“中药学”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药学 教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在方剂学教学中培养中医思维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杭里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3期67-68,共2页
在中医教学过程中,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学习,形成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剂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的桥梁课程。在方剂学教学中,加强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使其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后续学习临床应用学科知识... 在中医教学过程中,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学习,形成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剂学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的桥梁课程。在方剂学教学中,加强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使其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为后续学习临床应用学科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思维 方剂学 理法方药
下载PDF
激发中职生学习中医基础兴趣的方法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杭里 孟华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7年第5期135-137,共3页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知识的基础。虽然内容相对抽象,但笔者在教学中依据具体内容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中医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与思想基础。
关键词 中职生 中医基础 学习兴趣
下载PDF
阅读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杭里 蔡卓星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3年第1期121-123,共3页
阅读可增长见闻,陶冶性情,培育个人思想和观念,帮助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个人素质。在班级管理中,倡议阅读,发挥阅读的辅助作用,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阅读 班级管理 辅助作用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在方剂学课程中运用的实践体会
6
作者 蔡杭里 蔡卓星 《职业》 2019年第22期64-65,共2页
方剂学不仅是各个中医类中职学校的核心科目,还是调研并阐述各类治疗方式及药方配伍等相关内容的关键科目,这一科目与临床中的许多科目间都有紧密的联结,且其实践性较强。所以,本文分析提出,教师应摸索并把握高效的教学方法,以辅助学生... 方剂学不仅是各个中医类中职学校的核心科目,还是调研并阐述各类治疗方式及药方配伍等相关内容的关键科目,这一科目与临床中的许多科目间都有紧密的联结,且其实践性较强。所以,本文分析提出,教师应摸索并把握高效的教学方法,以辅助学生提升其学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 互动式教学 方剂学 效果
下载PDF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中应用
7
作者 赵晓沁 蔡杭里 +1 位作者 李佩华 赵小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第二学期中医专业2个班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班60名。中医专业1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医专业2班采用互动课堂授课。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 目的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第二学期中医专业2个班的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班60名。中医专业1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医专业2班采用互动课堂授课。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 analysis system,FIAS)比较2个班的教师语言比率、学生语言比率、课堂沉默比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比率、教学效果及综合教学测评分数。结果中医专业2班的教师语言比率和课堂沉默比率低于中医专业1班,学生语言比率高于中医专业1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专业2班教师对学生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占比低于中医专业1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专业2班的综合教学测评分数高于中医专业1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互动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比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的综合教学测评分数,效果较好,可在中职医学院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 互动教学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进展
8
作者 赖东兰 毛莹 蔡杭里 《黑龙江中医药》 2001年第5期63-64,F003,共3页
关键词 哮喘 中医药治疗 分期证治 脏腑辨证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