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散张量成像应用于听神经瘤患者术前面神经定位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蔡林彬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定位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进行DTI扫描定位面神经,将结果与术中所见面神经位置(分为肿瘤的上级、下级、前方和后方)比较,验证DTI的准...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定位面神经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进行DTI扫描定位面神经,将结果与术中所见面神经位置(分为肿瘤的上级、下级、前方和后方)比较,验证DTI的准确性。结果 6例患者中5例术前DTI面神经的重建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DTI的准确率为 83.3%(5/6),且DTI及术中面神经定位均显示面神经在肿瘤前方;1例患者术前DTI显示面神经在肿瘤前方,而术中见肿瘤压迫致面神经移位变形至肿瘤上极。结论 DTI对听神经瘤患者术前面神经定位有较高的准确率及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助于确定最佳手术路径、缩短寻找面神经的时间,降低面神经损伤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术前定位 听神经瘤 面神经
下载PDF
2014—2018年广州周边地区圆斑蝰蛇咬伤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展正 岑青燕 +6 位作者 曾量波 梁子敬 蔡林彬 郑咏 刘荣 曹赞锋 张作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6期424-429,共6页
目的了解圆斑蝰蛇咬伤患者在广州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圆斑蝰蛇咬伤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圆斑蝰蛇咬伤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的... 目的了解圆斑蝰蛇咬伤患者在广州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圆斑蝰蛇咬伤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圆斑蝰蛇咬伤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结果5年共收治毒蛇伤1481例,死亡3例,其中43例圆斑蝰蛇咬伤,死亡2例,占毒蛇伤总死亡率的66.7%(2/3);患者分布以广州珠三角地区(肇庆、云浮、佛山、江门)伤者居多,占74.4%,9~11月是咬伤高发月份,占44.2%(19/43),被咬伤者以农民为主,占53.5%(23/43),50~69岁为主要高发年龄,下肢咬伤占67.4%(29/43),蛇伤严重程度评分重度病例占74.4%(32/43)。咬伤后就诊时间与咬伤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19,P<0.01)。结论圆斑蝰蛇咬伤是广州周边地区毒蛇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应对高发月份、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及高发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一旦发生圆斑蝰蛇咬伤,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接受针对性诊治,必要时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蝰蛇 蛇咬伤 流行病学 防治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物群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蔡林彬 付轶群 +2 位作者 李明阳 林慧 周润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32-237,共6页
肠道微生物群种类繁多,对人类健康起至关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影响人类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目前发现精神疾病中的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均与肠道微生物群存在相关性,这将有望为治疗相关精神疾病提供新方法.此文就... 肠道微生物群种类繁多,对人类健康起至关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影响人类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目前发现精神疾病中的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均与肠道微生物群存在相关性,这将有望为治疗相关精神疾病提供新方法.此文就肠道微生物群与这3类精神疾病相关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群 抑郁症 焦虑 孤独障碍
原文传递
半规管填塞及人工耳蜗植入共同治疗迟发性膜迷路积水1例
4
作者 蔡林彬 杨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039-1041,共3页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6岁。自幼左耳全聋,8年前右耳出现波动性听力下降及耳鸣,4年前出现反复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每次持续0.5h左右,发作时右耳耳鸣、听力下降加重,发作后耳鸣略缓解,听力稍恢复,2~3个月发作一次。治疗期间曾...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6岁。自幼左耳全聋,8年前右耳出现波动性听力下降及耳鸣,4年前出现反复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每次持续0.5h左右,发作时右耳耳鸣、听力下降加重,发作后耳鸣略缓解,听力稍恢复,2~3个月发作一次。治疗期间曾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等,初始效果较好,之后渐渐无法控制眩晕发作。入院前2个月,患者每日发作眩晕,右侧耳呈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药物无法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膜迷路积水 半规管填塞 人工耳蜗植入 听力损失
原文传递
面神经鞘膜瘤误诊现状分析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奎广 蔡林彬 +3 位作者 贾欢 汪照炎 吴皓 杨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面神经鞘膜瘤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面神经鞘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面神经鞘膜瘤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初发症状、诊疗经过、影像学结果、手术情况、预后等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0例曾被误诊,6例在外院... 目的:总结分析面神经鞘膜瘤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面神经鞘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面神经鞘膜瘤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初发症状、诊疗经过、影像学结果、手术情况、预后等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0例曾被误诊,6例在外院误诊为突发性面瘫,2例在外院误诊为中耳胆脂瘤,2例在术前诊断为听神经瘤。前8例在完善MRI检查后得以确诊,后2例仅依靠术中所见而确诊。结论:对于面瘫患者建议及时完善MRI检查排除面神经瘤的可能,尤其是复发性或进行性面瘫、长期耳漏及面瘫患者。对于孤立的内听道、桥小脑角占位,即使患者仅存在听觉症状而无面神经症状,仍需考虑非典型面神经瘤的可能并了解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神经鞘膜瘤 误诊
原文传递
听神经瘤患者术前面神经及耳蜗神经显影技术
6
作者 蔡林彬 杨军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198-200,共3页
听神经瘤是最常见的桥小脑角良性肿瘤,手术可引起面瘫、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术前定位面神经、耳蜗神经可降低其发生率。本文对近年来发展的颅内神经显影技术做一综述,主要集中于听神经瘤患者的面神经、耳蜗神经定位手段。
关键词 神经瘤 面神经 耳蜗神经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