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无所本”与“援道入儒”——蒙文通对荀子心论的解读
1
作者
蔡梦羽
樊志辉
《知与行》
2018年第6期147-150,共4页
现代的荀子思想研究人员把清代视作荀学复兴的年代。现代经学大师蒙文通曾对荀子思想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荀子心性论和孟子心性论的对比,他认为荀子所言之心和孟子所言之心并非一物,所以其人性论观点相悖,一曰性善一曰性恶。此外,荀子心...
现代的荀子思想研究人员把清代视作荀学复兴的年代。现代经学大师蒙文通曾对荀子思想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荀子心性论和孟子心性论的对比,他认为荀子所言之心和孟子所言之心并非一物,所以其人性论观点相悖,一曰性善一曰性恶。此外,荀子心性论还显示了引老入儒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虚无主义。正是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二者的心性论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修养方式也各有侧重,描绘了不同的本体论预设下道德修养的不同进路。具体而言,二人的立足点其实都是通过构建价值世界论证生活世界的意义。不同的是荀子更侧重于外向实践的主张,客观化了价值实际的具体可能,而孟子则是内化延伸了价值学的取向,深化了价值根源的理论深度。孟荀二人的心性论是对儒学做了在不同向度的延伸。蒙文通一方面肯定了荀子人欲人情和心知作用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批判了荀子心无所本的本体论构建方面的不足。蒙文通对荀子心论的理解从荀子所谓的"本心"的含义展开,认为荀子"本心"的含义缺乏道德形上本体的意义,是只具有类似于是非之心的理智之心,没有办法解决仁义之心从何而出的问题,导致其心性论整体出现偏差,而后在修养功夫上又进入老庄之域,以虚空谈心性,实则其心是空无之影。但是相比较庄氏之虚静,荀子则有超越之处,结合了儒家所提倡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提倡庶人都可以用行为规范自己,达到践行道德规范的目的。还是实现了庶物明,人伦察,而仁义立。蒙文通也解释了荀子过于强调外在行为表现,忽视先验的道德本体的原因。他认为荀子的《性恶》《天论》《礼论》其实是和法家思想相似,注重实际落地的规范方式,就算竖立仁义道德观念是高于道家之处,但终究是归旨于老、庄,并不具备原创精神,和孔孟学说之精微相比还是很有差距。而宋朝和明朝的儒生大多陷于荀子之论,而不闻孔孟,实为憾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孟子
心性论
蒙文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无所本”与“援道入儒”——蒙文通对荀子心论的解读
1
作者
蔡梦羽
樊志辉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出处
《知与行》
2018年第6期147-150,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与中国当代哲学研究"(13AZX012)
上海师范大学社科项目"中国当代哲学的话语体系"(A023017001002)
文摘
现代的荀子思想研究人员把清代视作荀学复兴的年代。现代经学大师蒙文通曾对荀子思想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荀子心性论和孟子心性论的对比,他认为荀子所言之心和孟子所言之心并非一物,所以其人性论观点相悖,一曰性善一曰性恶。此外,荀子心性论还显示了引老入儒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虚无主义。正是这两方面的差异导致二者的心性论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修养方式也各有侧重,描绘了不同的本体论预设下道德修养的不同进路。具体而言,二人的立足点其实都是通过构建价值世界论证生活世界的意义。不同的是荀子更侧重于外向实践的主张,客观化了价值实际的具体可能,而孟子则是内化延伸了价值学的取向,深化了价值根源的理论深度。孟荀二人的心性论是对儒学做了在不同向度的延伸。蒙文通一方面肯定了荀子人欲人情和心知作用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批判了荀子心无所本的本体论构建方面的不足。蒙文通对荀子心论的理解从荀子所谓的"本心"的含义展开,认为荀子"本心"的含义缺乏道德形上本体的意义,是只具有类似于是非之心的理智之心,没有办法解决仁义之心从何而出的问题,导致其心性论整体出现偏差,而后在修养功夫上又进入老庄之域,以虚空谈心性,实则其心是空无之影。但是相比较庄氏之虚静,荀子则有超越之处,结合了儒家所提倡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提倡庶人都可以用行为规范自己,达到践行道德规范的目的。还是实现了庶物明,人伦察,而仁义立。蒙文通也解释了荀子过于强调外在行为表现,忽视先验的道德本体的原因。他认为荀子的《性恶》《天论》《礼论》其实是和法家思想相似,注重实际落地的规范方式,就算竖立仁义道德观念是高于道家之处,但终究是归旨于老、庄,并不具备原创精神,和孔孟学说之精微相比还是很有差距。而宋朝和明朝的儒生大多陷于荀子之论,而不闻孔孟,实为憾事。
关键词
荀子
孟子
心性论
蒙文通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无所本”与“援道入儒”——蒙文通对荀子心论的解读
蔡梦羽
樊志辉
《知与行》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