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危象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蔡治钢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8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危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为研... 目的:研究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危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危象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更低,其ADL评分、MFMA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危象的疗效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氢氯噻嗪 高血压危象
下载PDF
浅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内分泌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
作者 蔡治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6-68,共3页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接受不同内分泌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病患均是80已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就诊时间是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分组方式为数字表达法,对照组中随机计入40例选择单药治疗方案(左甲状腺素钠),另外40例纳入观... 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接受不同内分泌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病患均是80已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就诊时间是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分组方式为数字表达法,对照组中随机计入40例选择单药治疗方案(左甲状腺素钠),另外40例纳入观察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硒酵母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实际疗效、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实验室指标、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评估结果是95.0% VS 75.0%(P<0.05)。观察组治疗方案落实后甲状腺功能典型指标均得到调节,在不同检测结果上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比对照组变化情况更好,治疗效果显著(P<0.05)。两组在服药后在治疗安全性上未发现较大差异,不良反应差异较小(P>0.04)。结论 甲减患者在内分泌治疗下病情明显好转,整理疗效显著,采取联合用药方案所取得疗效,对甲状腺功能、血脂指标的调节均比单药治疗方案调节效果更理想,且治疗安全性并无明显差异,临床作用效果更好,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内分泌治疗 左甲状腺素钠 硒酵母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蔡治钢 王双玲 张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 RIPK1)及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MLKL)水平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 RIPK1)及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MLKL)水平变化,探讨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行PCI术的ACS患者174例为ACS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2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PCI术前2组血浆RIPK1和MLKL水平。ACS患者PCI术后随访1年,根据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40例与无MACE组13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血浆RIPK1、MLKL水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浆RIPK1和MLKL水平对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 ACS组血浆RIPK1[(6.02±1.45)ng/L]、MLKL[(3.95±1.43)n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94±0.15)、(0.53±0.07)ng/L](t=22.137,P<0.001;t=18.799,P<0.001)。MACE组有吸烟史比率(60.00%)、发病至就诊时间[(14.70±1.56)h]、血糖[(5.40±1.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7±0.97)mmol/L]、血浆RIPK1[(7.20±1.45)ng/L]、MLKL[(5.23±1.36)ng/L]水平均高于无MACE组[43.28%、(12.70±1.48)h、(2.87±0.97)mmol/L、(2.42±0.97)mmol/L、(5.67±1.25)ng/L、(3.57±1.22)ng/L](P<0.05),左室射血分数[(55.34±4.32)%]低于无MACE组[(59.99±4.35)%](P<0.05)。发病至就诊时间(HR=1.237,95%CI:0.993~1.540,P=0.003)、左室射血分数(HR=0.915,95%CI:0.843~0.994,P=0.035)和PCI术前血浆RIPK1(HR=1.332,95%CI:1.008~1.761,P=0.044)、MLKL(HR=1.670,95%CI:1.354~2.059,P<0.001)水平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当血浆RIPK、MLKL水平的最佳截断值为6.27、4.06 ng/L时,二者联合检测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AUC[0.929(95%CI:0.880~0.962,P<0.001)]大于RIPK1[0.782(95%CI:0.713~0.841,P<0.001)]、MLKL[0.811(95%CI:0.745~0.867,P<0.001)]单独检测(Z=3.100,P=0.002;Z=2.776,P=0.006),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9.55%,准确率为87.35%。结论 ACS患者血浆RIPK1和MLKL水平升高,PCI术前血浆RIPK1和MLKL水平升高的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风险增高,二者联合检测对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