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加颅内压监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海军 娄晓辉 +1 位作者 蔡烨琰 金崇献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护置入及行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外伤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外伤脑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划分为去骨瓣减压组(对照组)32例和颅... 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护置入及行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外伤脑肿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外伤脑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划分为去骨瓣减压组(对照组)32例和颅内压监护置入联合去骨瓣减压组(观察组)32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GCS评分较对照组(9.42±1.31分)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肾功能损害1例和电解质紊乱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较对照组(34.3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7例,轻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3例和死亡1例,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护探头置入及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外伤脑肿胀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良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了临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弥漫性脑肿胀 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监护置入
下载PDF
CTA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蔡烨琰 孙晓川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后患者的病死率上升,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成为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CTA、DSA等检查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有所增加。目前,CTA作为相...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后患者的病死率上升,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成为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CTA、DSA等检查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有所增加。目前,CTA作为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CTA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型可回撤自膨胀支架辅助栓塞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烨琰 孙晓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56-2658,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可回撤自膨胀支架(LEO)辅助栓塞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颈内动脉动脉瘤89例,其中47例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病例,因瘤颈相对较宽,使用LEO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其余42例非宽颈动脉瘤患者... 目的探讨新型可回撤自膨胀支架(LEO)辅助栓塞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颈内动脉动脉瘤89例,其中47例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病例,因瘤颈相对较宽,使用LEO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其余42例非宽颈动脉瘤患者单纯使用弹簧圈栓塞。术后行3D-DSA造影,术后3~6个月随访PSA或MRA,评估效果、评价安全性,随访6个月~1年,用GO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 LEO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3例发生缺血表现,1例继发脑出血,2例死亡,在治愈率、复发率、术后及远期并发症及GOS评分方面,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术相关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型LEO辅助栓塞颈内动脉动脉瘤闭塞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动脉瘤 新型可回撤自膨胀支架 栓塞术
下载PDF
颅内压监护应用于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肿胀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郑海军 娄晓辉 蔡烨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719-1722,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护对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sTBI)合并脑肿胀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无中线移位的sTBI合并脑肿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行保守治疗的40例患者为A组,在保守...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护对无中线移位的重型颅脑外伤(sTBI)合并脑肿胀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无中线移位的sTBI合并脑肿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行保守治疗的40例患者为A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颅内压监护和去骨瓣减压术的40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脑灌注情况[脑血流容量(CBV)、脑血流流量(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治疗后7 d,B组收缩期峰流速、平均血流速度、CBV和CBF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MTT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3个月,B组mRS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预后较好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保守治疗,颅内压监护和去骨瓣减压术可明显改善无中线移位的sTBI合并脑肿胀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与脑灌注情况,调节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预后较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护 颅脑损伤 脑肿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