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油田回注水结垢问题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蔡爱斌 吴建军 +1 位作者 侯德霞 刘红霞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2期62-64,共3页
油田回注水结垢不但会造成井筒堵塞 ,严重时会影响油气产量。回注水中Ca2 + ,Mg2 + 含量高以及外界条件变化 (温度、压力、流速、pH值等 )是引起结垢的主要因素。中原油田原采用注入石灰乳的方法解决回流水的腐蚀问题 ,但会使系统Ca2 +... 油田回注水结垢不但会造成井筒堵塞 ,严重时会影响油气产量。回注水中Ca2 + ,Mg2 + 含量高以及外界条件变化 (温度、压力、流速、pH值等 )是引起结垢的主要因素。中原油田原采用注入石灰乳的方法解决回流水的腐蚀问题 ,但会使系统Ca2 + 浓度上升并使污泥量增加 ,因此最有效的办法是注入化学阻垢剂 ,同时要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平稳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回注水 结垢现象 阻垢剂 污水处理 井筒 压力 石灰乳
下载PDF
中原油田钻井和措施井作业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蔡爱斌 吴建军 +2 位作者 汪新志 侯德霞 李刚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钻井和其它作业废水是油田污水处理的一个难点。文章介绍了首先将钻井废液和压裂废液分类集中,并分别采用絮凝剂和强氧化剂进行预处理,分离掉泥渣,然后将两种上清液集中后按1:20的比例与采油污水掺混进行再处理,可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 钻井和其它作业废水是油田污水处理的一个难点。文章介绍了首先将钻井废液和压裂废液分类集中,并分别采用絮凝剂和强氧化剂进行预处理,分离掉泥渣,然后将两种上清液集中后按1:20的比例与采油污水掺混进行再处理,可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位水的指标要求。经现场应用1年多表明,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压裂液 预处理 污水处理 回注
下载PDF
预氧化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蔡爱斌 黄强 +1 位作者 张平修 曹忠瑞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7年第1期45-47,共3页
在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在投加传统污水处理剂之前,先加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双氧水等),可使水中的有害离子(如Fe^(2+))转化为有用的离子(如Fe^(3+),有絮凝净水作用),然后再通过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可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由于氧化剂... 在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在投加传统污水处理剂之前,先加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双氧水等),可使水中的有害离子(如Fe^(2+))转化为有用的离子(如Fe^(3+),有絮凝净水作用),然后再通过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可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由于氧化剂的作用,可大大减少石灰乳的用量,从而可使污泥产出量减少三分之二以上。实验表明,当污水中Fe^(2+)含量较低时,氧化剂可选用次氯酸钠;当Fe^(2+)含量超过5 mg/L时,选用双氧水氧化剂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污水处理 回注水 预氧化
下载PDF
中原油田污水处理新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爱斌 廖庭元 秦华云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00年第3期30-31,共2页
中原油田污水处理所用处理剂导致高成本、高污泥量,研制利用新药剂替代原用药剂。实验结果表明:新药剂成本低,产生的污泥量少,水质稳定性强,处理后的水完全达到回注水的水质要求。
关键词 中原油田 污水处理 化学处理剂 污泥 水质
下载PDF
节能降耗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爱斌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4年第4期28-32,共5页
注水系统耗电占油田总电耗的40%以上,濮城油田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对高压离心泵进行减级、高压离心泵与柱塞泵合理匹配、更换大排量离心泵等措施,减小了注水泵出口压力与注水干线压力之间的差值,从而提高了注水泵机组效率。将原... 注水系统耗电占油田总电耗的40%以上,濮城油田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对高压离心泵进行减级、高压离心泵与柱塞泵合理匹配、更换大排量离心泵等措施,减小了注水泵出口压力与注水干线压力之间的差值,从而提高了注水泵机组效率。将原来三个独立的注水系统进行连通,注水压力得到平衡,从而提高了整个注水系统的综合效率;在污水处理系统方面,通过推广变频节能技术、优化工艺、减少接替流程等措施,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降耗 注水工艺 注水泵
下载PDF
濮城油田预氧化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与应用
6
作者 蔡爱斌 汪新志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14年第2期52-55,共4页
预氧化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各大油田均有应用,其药剂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只是污水处理工艺各有不同。濮城油田污水处理从源头收油工艺到药剂混合工艺、沉降工艺、过滤工艺、排污工艺及自动化工艺都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工艺与技术配合更... 预氧化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各大油田均有应用,其药剂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只是污水处理工艺各有不同。濮城油田污水处理从源头收油工艺到药剂混合工艺、沉降工艺、过滤工艺、排污工艺及自动化工艺都得到进一步优化,使工艺与技术配合更加科学合理,处理后污水各项水质指标均有较大提高。改造后的预收油罐,除油效率可达95%以上,除悬浮物效率可达60%以上,预氧化剂加注点经过优化改造后,处理后污水中铁的质量浓度由改造前的0.8 mg/L下降至改造后的0.3 mg/L,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平稳控制在3 mg/L以下,腐蚀速率控制在0.076 mm/a以下,使水质稳定性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产出水 预氧化 沉降 自动化
下载PDF
油田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侯德霞 蔡爱斌 +2 位作者 吴建军 李金刚 王梅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2期49-50,共2页
油田污水处理自控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加药、自动排污、自动反冲洗三部分。自动化加药是通过现场仪器、仪表获取来水的流量和pH值 ,利用工控机进行双参数控制来达到自控目的 ;自动排污和自动反冲洗则通过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已设定的程序... 油田污水处理自控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加药、自动排污、自动反冲洗三部分。自动化加药是通过现场仪器、仪表获取来水的流量和pH值 ,利用工控机进行双参数控制来达到自控目的 ;自动排污和自动反冲洗则通过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已设定的程序并结合现场配套设施 ,根据生产实际来达到生产目的。上述污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现场使用 ,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污水处理 自动化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器 反冲洗技术
下载PDF
同时测定污水中NO_3-和NO_2-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德霞 李正烨 +3 位作者 王梅 李忠梅 沈烽 蔡爱斌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4年第4期12-15,共4页
研究了用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污水中NO3 -和NO2 -的实验条件及仪器参数。NO3 -在 0~ 2 .0mg/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6ng/mL ;NO2 -在 0~ 6 .0mg/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9ng/mL。用该法对纯水进行... 研究了用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污水中NO3 -和NO2 -的实验条件及仪器参数。NO3 -在 0~ 2 .0mg/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6ng/mL ;NO2 -在 0~ 6 .0mg/L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9ng/mL。用该法对纯水进行加标回收实验 ,回收率为 95 %~ 10 5 %。该分析方法在消除干拢方面尚未找到有效的办法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紫外双波长一阶导数光谱法 检出限 加标回收实验
下载PDF
预氧化污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青涛 蔡爱斌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97,共2页
预氧化污水处理技术是在投加其他污水处理药剂前投加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有害离子转化为具有净水作用的有用离子;同时降低原工艺处理水的pH值,可减少污泥产出量65%以上。预氧化污水处理技术提高了回注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降低了腐蚀速率,... 预氧化污水处理技术是在投加其他污水处理药剂前投加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有害离子转化为具有净水作用的有用离子;同时降低原工艺处理水的pH值,可减少污泥产出量65%以上。预氧化污水处理技术提高了回注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降低了腐蚀速率,达到了深层净化水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回注水 预氧化
下载PDF
用于二次采油的MF-1多功能杀菌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欧天雄 岳明 +1 位作者 吴建军 蔡爱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3-35,共3页
在现有季铵盐杀菌灭藻剂上加接一个脂键,连接一个有机酸基团,合成一种兼具阻垢缓蚀功能的新型工业水处理用杀菌灭藻剂MF-1。评价试验结果表明:MF-1新型杀菌剂在较低浓度(30mg/L)下,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及腐生菌(TGB)的杀灭效果为100%,... 在现有季铵盐杀菌灭藻剂上加接一个脂键,连接一个有机酸基团,合成一种兼具阻垢缓蚀功能的新型工业水处理用杀菌灭藻剂MF-1。评价试验结果表明:MF-1新型杀菌剂在较低浓度(30mg/L)下,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及腐生菌(TGB)的杀灭效果为100%,优于季铵盐型1227杀菌剂,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缓蚀阻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采油 MF-1多功能杀菌剂 合成 性能 研究 硫酸盐还原菌 腐生菌 缓蚀 阻垢 注水
下载PDF
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再解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荣平 蔡爱斌 《文化产业研究》 2019年第4期287-302,共16页
本文基于SBM超效率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我国2013—2016年文化产业效率,并在经济发展水平等传统影响因素基础上纳入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融资环境等新因素,应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文化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进行了再解析。结果表... 本文基于SBM超效率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我国2013—2016年文化产业效率,并在经济发展水平等传统影响因素基础上纳入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融资环境等新因素,应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文化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影响因素进行了再解析。结果表明:①我国文化产业效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效率贡献结构逐渐优化。②从国家层面看,迫切需要改善融资环境、增强文化产业政策有效性;从区域层面看,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消费水平、科技创新水平、信息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水平、融资环境以及政府政策支持对各区域文化产业效率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存在差异。因此,我国需要推动东中西部文化产业梯队分工和联动发展、采取不同干预方式提高政策效率;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要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效率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SBM超效率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