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TLIF单边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1
作者 蔡珉巍 马童 +2 位作者 薛华明 文涛 涂意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单侧TLIF单边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复发性腰突症患者采用单侧TLIF辅以单边固定治疗,24例为同侧单节段突出,其中L_(4/5)节段18例,L_5/S_1节段6例;1例为对侧双节段突出。根... 目的探讨运用单侧TLIF单边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复发性腰突症患者采用单侧TLIF辅以单边固定治疗,24例为同侧单节段突出,其中L_(4/5)节段18例,L_5/S_1节段6例;1例为对侧双节段突出。根据术前术后JOA评分、满意度指数及影像学结果评价手术疗效,并分析并发症。结果 JOA平均评分由术前9.9分提升至术后26.0分,平均改善率为83.7%(55.6%-100%),对手术的满意度为93.8%。所有节段均获融合,无内固定失效,椎间隙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1例患者出现浅层感染。结论单侧TLIF单边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早中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单边椎弓根钉固定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蔡珉巍 薛华明 涂意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2009年3月,25例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进行TLIF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2~68岁,平均56.5岁。病程1.0~12年,平均3.4年。其中L3~L...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方法自2005年9月~2009年3月,25例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进行TLIF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2~68岁,平均56.5岁。病程1.0~12年,平均3.4年。其中L3~L511例,L4~S114例。术前VAS评分为8.3±0.7分,ODI评分45.4±2.0分,改良Prolo评分8.5±2.1分。结果手术时间180~240分钟,平均206.2±51.5分钟。术中出血420~600 ml,平均503.2±30.5ml。住院天数14~30天,平均21.3±2.2天。所有病例随访时间2.5~5.5年,平均4.8年。术后腰背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改良Prolo评分优15例,良8例,可1例,差1例,总优良率92%。本组25例50个融合节段,术后1年三维CT扫描,有43个节段融合,融合率86%。术后3例发生切口浅表皮肤感染,2例连杆滑脱。无螺钉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和椎间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 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变疾病中期疗效满意,具有较高的融合率,长期结果还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 双节段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站、坐位态骨盆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杨安礼 蔡珉巍 +5 位作者 洪水棕 樊天佑 林兆华 黄河清 姚勐炜 蔡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明确骨盆的应力分布 ,指导骨盆肿瘤瘤段骨切除后骨盆环的重建及人工半骨盆的设计与固定。方法实验取完整骨盆的新鲜尸体 (意外死亡 ) 4具 ,采用应变计测量方法 ,对不同状态下骨盆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 站立时 ,骶髂关节中部、耻... 目的 明确骨盆的应力分布 ,指导骨盆肿瘤瘤段骨切除后骨盆环的重建及人工半骨盆的设计与固定。方法实验取完整骨盆的新鲜尸体 (意外死亡 ) 4具 ,采用应变计测量方法 ,对不同状态下骨盆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 站立时 ,骶髂关节中部、耻骨支、髋关节前上方承受较大的压应变 ;而坐位时 ,坐骨支、骶髂关节中下部、耻骨支均承受较大的压应变。结论 站立时应力主要是经髋臼的前上方向耻骨、骶髂关节传导 ,人工半骨盆置换设计与置换时 ,其结构应予加强 ,并作到确切固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位态 骨盆应力分布 实验研究 站位 骨盆结构 生物力学 半骨盆置换
下载PDF
Meta接骨板与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童 蔡珉巍 +1 位作者 刘晓东 涂意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6518-6521,共4页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复杂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不同类型钢板在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点。目的:比较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MIPPO技术治疗...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复杂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不同类型钢板在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点。目的:比较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23例,16例应用Meta钢板固定,7例应用锁定钢板固定。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随访时采用AOFAS踝部评分标准评估内固定结果。结果与结论:随访12~19个月,平均13.8个月。按AOFAS踝与后足主观评分标准,平均93分。骨愈合平均时间14.1周,无骨不连,1例成角畸形,1例浅表感染。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干骺端 微创 经皮钢板 Meta钢板 锁定钢板
下载PDF
改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MIPPSO)治疗无神经障碍胸腰段骨折 被引量:8
5
作者 薛华明 涂意辉 +1 位作者 蔡珉巍 杨安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MIPPSO)技术治疗胸腰段无神经障碍的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选择12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无需减压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改良的手...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MIPPSO)技术治疗胸腰段无神经障碍的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6月,选择12例无神经系统症状的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无需减压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改良的手术器械,作4个1~1.5cm长的纵行小切口,完成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并与同期的18例行传统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患者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下腰痛评分(ODI)。[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为8~25个月,平均13.2个月。微创经皮组较传统开放组不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且在术中出血,术后伤口引流量均显著减少(P<0.01)。2组患者各自在术后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等较术前均有显著的恢复(P<0.01),同时术后VAS评分,ODI残障指数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相对简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近期优点,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固定术 椎弓根螺钉 改良 微创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被引量:7
6
作者 涂意辉 马童 +2 位作者 蔡珉巍 薛华明 刘晓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操作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女性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47例,其中骨质疏松患者21例,非骨质疏松患者26例。观察切口大小、手术...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操作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女性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47例,其中骨质疏松患者21例,非骨质疏松患者26例。观察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引流量和并发症。采用HSS评分法对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X线摄片对股骨假体力线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大小、术后引流量、假体力线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股骨假体大小与股骨髁匹配,骨质疏松组中1例术后X线摄片发现内侧胫骨平台轻度劈裂,但骨折无明显移位,其余患者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假体位置不良。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12~60月)。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内侧间室疼痛明显减轻,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无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老年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十分常见,通过注意手术技巧术中操作避免使用暴力,术后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股骨假体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质疏松 微创 单髁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的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晓东 涂意辉 +3 位作者 蔡珉巍 薛华明 马童 杨安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6504-6508,共5页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在计算机导航手术的帮助下,可以严格把握假体位置的准确性,使其精确匹配。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5/2010-05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在计算机导航手术的帮助下,可以严格把握假体位置的准确性,使其精确匹配。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5/2010-05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28例(28膝)的临床资料,均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进行治疗。结果与结论:28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切口平均6.8cm,置换中出血平均45.8mL,平均置换时间91.6min,置换后24h平均引流量38.5mL。下肢力线由置换前平均7.0°减少为置换后平均2.0°(P<0.05)。置换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125°,较置换前平均100°明显提高(P<0.05)。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4分,优良率94%,相比置换前评分平均78分(69~80分)有明显的改善(P<0.05)。提示计算机导航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能提高术中截骨和假体植入的精确性,有效恢复下肢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导航 膝关节 微创 单髁置换
下载PDF
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薛华明 杨安礼 +1 位作者 蔡珉巍 涂意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2004年4月-2006年7月收治股骨粗隆骨折患者44例。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研究患者年龄、性别,术前ASA分级,术前牵引时间长短,骨折分型,治疗方式,术...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2004年4月-2006年7月收治股骨粗隆骨折患者44例。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疗效进行评定。研究患者年龄、性别,术前ASA分级,术前牵引时间长短,骨折分型,治疗方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等可能的相关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应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髋关节的功能评估指数作为因变量,分为优、较好、良、差4类。其中前2类被认为功能恢复佳。以此结果为依据进行讨论,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意义。[结果]44例患者随访4—25个月,平均18个月,42例骨折全部愈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0例,较好19例,良11例,差4例。满意(佳)恢复率为65.9%。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年龄、ASA分级、骨折分型、开始功能锻炼时间4个因素与髋关节功能有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发现患者年龄、ASA分级、骨折分型3个因素是影响髋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股骨粗隆骨折后,年龄、ASA分级、骨折分型三因素可明显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应尽早手术,选用稳定的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髋关节 功能恢复 预后
下载PDF
CT引导椎间盘造影术在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薛华明 涂意辉 +1 位作者 蔡珉巍 杨安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术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28例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患行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术,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30~56岁,平均38.2岁。腰椎间盘退变节段:L...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术在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28例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患行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术,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30~56岁,平均38.2岁。腰椎间盘退变节段:L3,4和L4,5突出9例,L4,5和L5S1突出15例,L3,4、L4,5和L5S1三节段突出4例。造影节段:28例共计92个椎间盘,L2、3间隙10例,L3,4间隙28例,L4,5间隙28例,L5S1间隙26例。按照阳性椎间盘造影的诊断标准,筛选出致痛性椎间盘(责任间盘),对这些病变间隙行相应的椎间融合术治疗。[结果]28例患者92个间隙共筛选出32个责任间盘。VAS≥6分组中Ⅱ+Ⅲ级间盘(Dallas分级)和退变间盘(Pearce分级)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VAS〈6分组(P〈0.05)。手术前后ODI指数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36个月,平均25.2个月。Charles疗效评定,术后优22例(78.6%),良5例(17.9%),一般1例(3.6%),差0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与椎间盘造影有关的并发症。1例椎间融合器下沉,1例植骨融合不良,1例术后病变侧伸足母肌力减退,再次手术行椎弓根螺钉调整术,术后2个月肌力恢复。[结论]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术对于多节段腰椎间盘退变疾患中责任间盘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造影术 多节段 腰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第三代牛津单髁系统在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涂意辉 马童 +2 位作者 薛华明 刘晓东 蔡珉巍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40-42,69,共4页
目的探讨牛津第三代单髁假体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6月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 目的探讨牛津第三代单髁假体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1年6月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100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估(Hss评分法),并测量术后假体力线,分析假体设计、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手术技术。结果100例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12~75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股骨假体力线平均为0.69°内旋±3.18°,0.83°伸直±3.63°,胫骨假体力线平均为0.12。内翻±0.80°,0.39°伸直±1.24°,无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其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单髁置换术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微创单侧TLIF辅助单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薛华明 涂意辉 +1 位作者 蔡珉巍 杨安礼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533-538,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辅助单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15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进行微创TLIF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8~64岁,平均年龄54....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辅助单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15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进行微创TLIF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8~64岁,平均年龄54.7岁。病程1.5~3.0年,平均2年。其中L3~43例,L4~58例,L5~S17例。单节段病变12例,双节段病变3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6±1.0)分,欧氏失能指数(ODI)评分为(42.4±2.7)分,Prolo功能评分为(10.5±1.6)分。所有患者均有下腰痛,仅有单侧下肢痛、麻木。结果手术时间120~240min,统计数据(182.3±35.5)min。术中出血150~420mL,统计数据(280.7±81.2)mL。住院天数7~35d,统计数据(17.7±6.2)d。所有病例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术后VAS评分(3.0±0.8)分,ODI评分(16.4±2.9)分,改良Prolo评分(17.0±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9例,良4例,可2例,总优良率86.7%。该组15例18个融合节段,术后6个月三维CT重建,有15个节段融合,融合率83.3%。结论微创TLIF辅助单边钉棒系统固定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不破坏对侧的正常结构、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长期结果还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单边钉棒固定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eta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童 蔡珉巍 +2 位作者 凃意辉 刘晓东 杨安礼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Meta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文献回顾。方法 17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按AO分型,A1型5例,A2型7例,A3型3例,C1型2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13例。观察愈合情况及并发症,...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Meta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文献回顾。方法 17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按AO分型,A1型5例,A2型7例,A3型3例,C1型2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13例。观察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随访采用AOFAS踝部评分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2-19个月,平均13.5个月。按AOFAS踝与后足主观评分标准,平均93分。骨愈合平均时间14.5周(10-24周),无骨不连,1例成角畸形,1例浅表感染。结论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eta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钢板 胫骨远端 干骺端
下载PDF
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安礼 刘亮 +2 位作者 姚勐炜 蔡珉巍 蔡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并作术后随访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3-6个月随访,优64例、良10例、可4...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并作术后随访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3-6个月随访,优64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2.5%。结论应用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的优势互补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使局部损伤降低到最小化,拓展了适应证,扩大了微创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消融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下载PDF
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涂意辉 薛华明 +1 位作者 蔡珉巍 杨安礼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8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进行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笔者应用小切口和常规切口对44例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常规组18例,平均年龄73.1岁,切口长13.3cm。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8.1min,平均术中失血361.5ml,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进行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笔者应用小切口和常规切口对44例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常规组18例,平均年龄73.1岁,切口长13.3cm。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8.1min,平均术中失血361.5ml,术后输血329.4ml,平均住院35d。小切口组26例,平均年龄73.9岁,切口长8.6cm,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6.8min,平均术中失血160.8ml,术后输血104ml,平均住院25d。随访3~12个月,复查髋关节X线片未见人工关节松脱,患者可负重行走。结论小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住院时间短、人工关节稳定性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常规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
下载PDF
雌激素调节一氧化氮的骨形成增加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涂意辉 杜靖远 +2 位作者 蔡珉巍 蔡丰 杨安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骨组织中的表达,双能X射线测定骨矿密度值,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形态学计量学测量,光密度法测定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水...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成酶在骨组织中的表达,双能X射线测定骨矿密度值,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形态学计量学测量,光密度法测定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水平。[结果]卵巢切除导致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水平及骨矿密度值、小梁骨体积等骨形态学计量学参数显著下降,雌激素抑制了卵巢切除导致的这些变化。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活性信号在成骨细胞内测得,雌激素组一氧化氮合成酶信号较卵巢切除组显著性增强。[结论]雌激素通过诱导一氧化氮的产生而刺激骨形成,一氧化氮是雌激素诱导骨形成增加的介导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一氧化氮 骨形成 卵巢切除手术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下载PDF
L-TLIF技术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 被引量:5
16
作者 涂意辉 杜靖远 +2 位作者 蔡珉巍 蔡丰 杨安礼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介绍L-TLIF技术及探讨其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的临床价值。方法L-TLIF是在TLIF基础上做了改进,放置8~11mm植骨块在脊柱中柱,应用杠杆原理,植骨块作为支点,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力臂,通过适当的压力恢复腰椎前突并维持椎间隙高度。2004... 目的介绍L-TLIF技术及探讨其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的临床价值。方法L-TLIF是在TLIF基础上做了改进,放置8~11mm植骨块在脊柱中柱,应用杠杆原理,植骨块作为支点,椎弓根钉棒系统作为力臂,通过适当的压力恢复腰椎前突并维持椎间隙高度。2004年5月~2006年4月采用L-TLIF技术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3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42~65岁,平均53.6岁。术前临床症状和手术效果分别按照JOA腰背痛评分标准和JOA改善率进行评估。术前、术后腰椎摄片以判断椎体滑移距离、腰椎前突弧度、椎间隙高度和骨融合情况。结果32例患者经2~18月(平均12.4月)随访,术后腰椎X线摄片显示腰椎前突弧度、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腰椎滑脱基本复位。术前椎体滑移距离2.5~12.0mm平均6.5±1.3mm,腰椎前突弧度为10.5~32.5度,平均22.5±5.6度,椎间隙高度为3.5~8.5mm,平均6.7cm±0.6mm,JOA评分为(14.8±2.2)分。术后椎体滑移距离为0~3.5mm,平均1.5±0.8mm,较术前减少76.9%,随访其间腰椎滑移距离无明显变化,腰椎前突弧度为25.5~46.0度,平均32.5±8.3度,椎间隙高度为7.5~11.0mm,平均8.9±0.8mm,JOA评分为(26.8±2.8)分,术后JOA改善率为74.5%,随访大于12个月的24个病例均见明确的椎间骨融合现象。结论使用L-TLIF技术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腰椎滑脱基本复位,并有效地恢复了腰椎前突和椎间隙高度,获得了较高的骨融合率,为治疗腰椎椎体滑脱症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腰椎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强 杨安礼 +4 位作者 林兆华 张玉信 姚勐玮 蔡珉巍 郭准 《颈腰痛杂志》 2000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 :观察和了解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L D)的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 2 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随访 ,对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 :术后 3例出现较为严重的术后不良... 目的 :观察和了解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PL D)的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 2 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随访 ,对术后早期反应及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 :术后 3例出现较为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占 1.0 5 % ,其中包括椎间隙感染、神经损伤。另外还有腰背部酸痛、腿部酸胀感、间隙性跛行等。结论 :必须严格掌握PL D手术的适应证及操作技术 ,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才能减少和避免严重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强 杨安礼 +3 位作者 林兆华 蔡珉巍 彭健 龚卫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 在椎间盘镜直视下对 5 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髓核摘除术 ,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患者均在术后10天出院 ,平均随访 9 34个月 ,临床疗效优良率 96 % ,...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 在椎间盘镜直视下对 5 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髓核摘除术 ,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患者均在术后10天出院 ,平均随访 9 34个月 ,临床疗效优良率 96 %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CT检查显示突出椎间盘已摘除 ,脊髓及神经根已获得充分减压。结论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 ,患者术后恢复快 ,疗效肯定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椎间盘镜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下载PDF
可注射型人工骨联合撬拨复位穿针治疗跟骨骨折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涂意辉 薛华明 +2 位作者 杜靖远 蔡珉巍 杨安礼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合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6年11月收治单侧跟骨骨折患者8例,运用微创小切口植骨联合经皮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男5例,女3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2岁;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2... 目的探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合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6年11月收治单侧跟骨骨折患者8例,运用微创小切口植骨联合经皮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男5例,女3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2岁;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2例,其它2例;8例患侧X线测量Bohler角,-1°~10°,平均2°。Gissane角82°~100°,平均92.36°;SandersⅡ型6例(ⅡA3例,ⅡB3例),Ⅲ型2例(ⅢAB1例,ⅢAC1例)。结果所有8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8~15月,平均12.3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Bohler角改善大于18~25°,Gissane角改善大于30~35°。按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足功能,本组优(90~100分)6例,良(75~89分)2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所有8例术后均未发生皮肤坏死,血肿,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合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足部功能恢复满意,并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可注射型人工骨 撬拨复位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双间隙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安礼 林兆华 +4 位作者 张玉信 黄强 樊天佑 蔡珉巍 姚勐炜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以一个经皮穿刺点行双间隙髓核摘除 ,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在应用经皮穿刺法为 40 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术中。选择 L4,5 、L5 S1 复合型椎间盘突出者 35例 (8.7% ) ,采用同一穿刺点对同侧或不同侧椎间... 目的 以一个经皮穿刺点行双间隙髓核摘除 ,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在应用经皮穿刺法为 40 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术中。选择 L4,5 、L5 S1 复合型椎间盘突出者 35例 (8.7% ) ,采用同一穿刺点对同侧或不同侧椎间盘髓核突出的相邻的双间隙作髓核摘除术。结果 接受本术式治疗的 35例复合型椎间盘突出症者 ,其穿刺的成功率为 10 0 % ,穿刺的有效率为 10 0 %。结论 以一个穿刺点作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D 双间隙 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