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束支区域起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优化
1
作者 蔡蒙醒 陈柯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06-311,共6页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作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新兴起搏模式,近年来因其更生理、更有效、更安全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RT适应证患者通常合并心力衰竭,具有复杂的基础疾病和较高的同步性恢复需求。与心动过缓患者相比,LBBAP在... 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作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新兴起搏模式,近年来因其更生理、更有效、更安全等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CRT适应证患者通常合并心力衰竭,具有复杂的基础疾病和较高的同步性恢复需求。与心动过缓患者相比,LBBAP在CRT适应证患者中面临着更低的植入成功率、更困难的传导束夺获判断和更长的手术时间等挑战。因此,本文将探讨LBBAP在CRT适应证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左束支区域起搏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力衰竭 优化方法
原文传递
房颤伴心衰治疗的老策略新方法:房室交界区消融疗法+传导束起搏 被引量:1
2
作者 苏蓝 蔡蒙醒 黄伟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5-921,共7页
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率和节律控制方法之一“房室交界区消融联合起搏”治疗作为一个老策略可缓解心衰,其在消融后结合不同生理性起搏方法,包括传统双心室起搏和传导束起搏。新兴的左束支起搏在保持生理性起搏的同时... 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心率和节律控制方法之一“房室交界区消融联合起搏”治疗作为一个老策略可缓解心衰,其在消融后结合不同生理性起搏方法,包括传统双心室起搏和传导束起搏。新兴的左束支起搏在保持生理性起搏的同时弥补了希氏束起搏的缺陷,成功率高,且安全性和疗效得到了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目前成为心脏同步化治疗的热点方式并逐步改写相关指南。该文回顾了治疗策略在传导束起搏尤其是左束支起搏推动下的发展历程和指南的变迁,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理念上的更新,深入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系统 传导系统起搏 房室结消融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起搏
原文传递
永久左束支起搏心脏再同步治疗在左束支阻滞患者远期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吴圣杰 苏蓝 +6 位作者 项文豪 郑茹洁 蔡蒙醒 徐蕾 方英 王良国 黄伟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在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同步及心功能改善。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植入永久性LBBP,且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LBBB患者。讨论植入方法的可行性... 目的评价左束支起搏(LBBP)在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同步及心功能改善。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植入永久性LBBP,且随访时间超过2年的LBBB患者。讨论植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与评估左束支夺获的电学特性及临床疗效,主要指标为QRS时限、阈值、感知、心功能,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导线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入选成功植入永久LBBP 11例,平均年龄(71.0±12.4)岁,年龄范围41~91岁。自身QRS时限为(164.6±15.7)ms,起搏QRS时限为(113.1±17.1)ms。随访(32.5±12.1)个月。急性期阈值为(0.65±0.21)V/0.5 ms,感知为(8.3±1.7)mV,在随访2年时,阈值及感知保持稳定,分别为(0.70±0.16)V/0.5 ms,(9.1±2.7)mV。其中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LVEF从基线的34.0%±8.2%提升到末次随访的63.4%±9.8%,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从(127.6±65.3)ml缩小至(37.2±13.9)ml,心功能(NYHA分级)从(3.3±0.7)级恢复至(1.3±0.5)级(P<0.05)。术后未观察到导线脱位、失夺获、阈值增高及心力衰竭再住院、死亡等不良事件。结论永久LBBP纠正LBBB,实现左心室再同步,其远期阈值稳定、感知良好、安全可靠,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可作为双心室起搏或希氏束起搏的补充与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 心脏再同步治疗 束支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心脏传导系统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蔡蒙醒 苏蓝 黄伟剑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1-536,共6页
生理性起搏主要包括双心室起搏、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其中后两者统称为心脏传导系统起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相比,生理性起搏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发生。希氏束起搏是最生理的起搏方式,但定位困难、操作难度高及长期安全性... 生理性起搏主要包括双心室起搏、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其中后两者统称为心脏传导系统起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相比,生理性起搏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发生。希氏束起搏是最生理的起搏方式,但定位困难、操作难度高及长期安全性风险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左束支起搏在保持生理性起搏的同时弥补了希氏束起搏的缺陷,成功率高,起搏参数良好,且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得到证实,目前已成为心脏生理性起搏的热点方式。本文回顾了心脏传导系统起搏的发展历程,解析关键技术和诊断标准,比较各种起搏方式的优缺点,深入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系统 传导系统起搏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