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茶文化
被引量:
15
1
作者
蔡镇楚
施兆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2-19,共8页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皇帝
茶诗
茶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意象批评
被引量:
5
2
作者
蔡镇楚
刘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0-98,共9页
意象批评,是一种以意象为喻的文学批评方式。文章以丰富翔实的诗话文献资料,从审美语言学的学术文化视点上,全面论述了意象批评的学术渊源、批评特征、批评方法及其文化思考,不啻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意象批评的集大成之论,其中许多...
意象批评,是一种以意象为喻的文学批评方式。文章以丰富翔实的诗话文献资料,从审美语言学的学术文化视点上,全面论述了意象批评的学术渊源、批评特征、批评方法及其文化思考,不啻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意象批评的集大成之论,其中许多诗话文献资料皆为首次披露,于审美语言学研究颇有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批评
诗话
审美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诗文化与文化诗学
被引量:
4
3
作者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81,共6页
文化诗学 ,于世界之交崛起于美国 ,是一种广义的诗学 ,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引进“文化诗学”以后 ,以其文化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之差异 ,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化诗学之崛起 ,是 2 1世纪全球化语...
文化诗学 ,于世界之交崛起于美国 ,是一种广义的诗学 ,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引进“文化诗学”以后 ,以其文化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之差异 ,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化诗学之崛起 ,是 2 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一个重大的社会文化现象 ,代表着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前沿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学者的文化诗学研究 ,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不同的学术基点来构建辉煌的文化诗学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诗话
诗文化
文化诗宵
全球化语境
定义
诗学特征
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
学术目标
理论体系
研究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世纪回眸与理性思考
被引量:
8
4
作者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9,共6页
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中国文学史,自20世纪之初诞生以来,已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总体来说,它在梳理中国文学五千年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性方面之成败得失,应该给予比较公正的历史评价。其功绩有三:一是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二是初步理...
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中国文学史,自20世纪之初诞生以来,已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总体来说,它在梳理中国文学五千年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性方面之成败得失,应该给予比较公正的历史评价。其功绩有三:一是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二是初步理清了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三是初步再现了中国文学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其失误有四:(1)文学史观的时代局限性;(2)文学史研究方法的线性思维模式;(3)文学史撰写内容的陈陈相因和乏个性化;(4)文学史哲学的理论匮乏性。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学科建设,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四点:一则加强文学史观念的现代转换与文学史哲学的理论建构;二则提倡文学史研究和撰写的个性化与文学史教学的学术自由化;三则注重中国文学史学科研究史的研究,客观地评价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和教材建设的历史功过与成败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中国文学史学科建设予以科学性的展望;四则加强中国文学史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世纪回眸
理性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诗话与印度梵语诗学
被引量:
1
5
作者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印度梵语诗学属于西方诗学体系,是印度佛教文化的产 物。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 ,印度梵语诗学对中国人的文学观念及其文学理论批评特别是中国诗话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 刻的。研究印度梵语诗学而卓然名家者,当今之中国惟有季羡林、金...
印度梵语诗学属于西方诗学体系,是印度佛教文化的产 物。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 ,印度梵语诗学对中国人的文学观念及其文学理论批评特别是中国诗话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 刻的。研究印度梵语诗学而卓然名家者,当今之中国惟有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而全 面研究印度梵语诗学之深刻影响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者,至今尚未见之。此文将印度梵语诗学 纳入比较诗学的研究领域,论述印度梵语诗学及其佛教文化对中国诗话及其诗学批评的 密切关系与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话
梵语诗学
佛教文化
中国
印度
古典诗学
梵语诗歌
影响研究
诗体化
体系化
宗教化
诗学批评
比较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禅论
被引量:
7
6
作者
蔡镇楚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茶禅,乃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茶禅联姻,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关于“茶禅一味”的总体研究,应该是中国茶文化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共同关注的...
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茶禅,乃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茶禅联姻,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关于“茶禅一味”的总体研究,应该是中国茶文化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共同关注的重大命题,然而至今尚无甚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
茶文化
“茶禅一味”
天人合一
佛教文化
审美趣味
本质
心理机制
生理功能
禅宗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话之学与古代文论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蔡镇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以诗话研究之特定视角切入,充分论述了诗话之学的崛起对开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新局面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深刻意义,第一次提出“东方诗话圈”这个崭新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世界的东方早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诗话为中心,跨越时空领...
本文以诗话研究之特定视角切入,充分论述了诗话之学的崛起对开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新局面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深刻意义,第一次提出“东方诗话圈”这个崭新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世界的东方早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诗话为中心,跨越时空领域的巨大的诗话圈,从而高扬起“东方诗话学”这面新的学科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话
诗话学
东方诗话圈
古代文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胡曾的咏史诗
被引量:
1
8
作者
蔡镇楚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X期1-6,共6页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苑,胡曾以别具一格的《咏史诗》而跻于唐诗之林。 胡曾,是在自居易新乐府运动影响下出现的通俗诗人。他有《咏史诗》三卷,以“讥讽古人,裨补当代”为创作目的,通俗流畅,格调清新,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近代...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苑,胡曾以别具一格的《咏史诗》而跻于唐诗之林。 胡曾,是在自居易新乐府运动影响下出现的通俗诗人。他有《咏史诗》三卷,以“讥讽古人,裨补当代”为创作目的,通俗流畅,格调清新,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近代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一书中称颂胡曾是“真正的民间诗人”。这是最公正的评价。它纠正了宋元以来文坛对胡曾《咏史诗》的某种偏见①,恢复了胡曾在唐诗中应有的文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史诗》
新乐府运动
《全唐诗》
咏史诗人
中国文学史
西山八国
《唐才子传》
民间诗人
历史人物
七言绝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致》:明人不传秘笈
9
作者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文致》乃历久失传的明人手抄本秘笈,此次在韩国发现。其编辑旨趣与选文标准独特,其文献校勘、评点之学、审美语言学诸方面的选本价值与学术价值颇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中华小品文致选编,弥足珍贵。
关键词
文致
刘士鏻
小品文
手抄本
明人秘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与家族文化——读王毅《宋代文学家庭》
10
作者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宋代文学
家族文化
宗法文化
王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与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
11
作者
蔡镇楚
《阴山学刊》
2001年第1期5-10,共6页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转型 ,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向现代转换的巨大变革。其突出标志和特点是 :政治性、针对性、开放性、学术性、比较性、通俗性。其原因为社会改革 ,西学东渐 ,文体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使然。在中国文...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转型 ,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向现代转换的巨大变革。其突出标志和特点是 :政治性、针对性、开放性、学术性、比较性、通俗性。其原因为社会改革 ,西学东渐 ,文体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使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换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社会文化
古代文学理论
现代转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经》与周代车马
被引量:
2
12
作者
欧阳勤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5,共3页
通过对《诗经》中有关车马诗歌的探讨,可以看出在周代,车辆的种类已经非常齐全,车马成了邦国氏族的威仪的象征,车马的制造工艺代表着周代制作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车马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周代全国道路网络的形成。
关键词
诗经
周代车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家眼中的莫高翔
13
作者
陈慰民
王鲁湘
+5 位作者
蒋祖烜
陈雨光
肖沛苍
姚思敏
蔡镇楚
吕桂竹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8期96-96,97-98,共3页
莫高翔出生在湖南邵阳的一个偏僻山村,那里有葱郁的青山绿水,有肥沃的梯田坡土,错落有致的农家村舍,被两条清澈见底的溪水环绕,一条古老的石板路由村口向外延伸。村中无数的莘莘学子,沿着那条石板路走出山村,走向全国。莫高翔也...
莫高翔出生在湖南邵阳的一个偏僻山村,那里有葱郁的青山绿水,有肥沃的梯田坡土,错落有致的农家村舍,被两条清澈见底的溪水环绕,一条古老的石板路由村口向外延伸。村中无数的莘莘学子,沿着那条石板路走出山村,走向全国。莫高翔也是怀着艺术家的梦想,沿着那条石板路走出来的学子之一。他自幼酷爱读书涂鸦。清贫的生活,坎坷的经历,使他养成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问学,勤勤恳恳做事的作风和品格。他崇尚“包前孕后”的艺术繁衍之说,尊重传统中具有永恒生命的艺术,不管周围的艺术世界是如何风起云涌,变化无常,他都能始终如一,重视自己的体悟,潜心静穆,从容坦然地走着自己选定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翔
名家
艺术家
艺术世界
石板
山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人诗格与宋诗话之比较
被引量:
4
14
作者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3期20-25,共6页
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种重大的文学现象,从萌芽、发育到成熟、完善,必然有许多互相关联的中介环节。中国诗话,源远流长。它的诞生,也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孕育过程。如果说,北宋欧阳修时代是诗话之体瓜熟蒂落的中心环节,那么在此之前的许...
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种重大的文学现象,从萌芽、发育到成熟、完善,必然有许多互相关联的中介环节。中国诗话,源远流长。它的诞生,也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孕育过程。如果说,北宋欧阳修时代是诗话之体瓜熟蒂落的中心环节,那么在此之前的许多中介,作用于它,制约于它,促成了它的生长发育,有如十月怀胎而一朝分娩一样。撇开这些中介之环,孤立、静止、片面地从某一个方面、某一角度去考察和研究诗话之源,也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诗话
“诗格”
《沧浪诗话》
唐人
诗歌格律
诗歌理论
诗歌创作
宋代诗话
《诗式》
古典诗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诗话与唐宋诗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2-77,共6页
当今唐宋诗研究的出路在于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本文从中国诗话论唐宋诗的角度,通过范畴、范畴群及其体系之研究,揭示了唐宋诗各自不同的特质。
关键词
唐宋诗歌
宋诗研究
中国诗话
唐诗研究
清诗话
宋诗纪事
唐宋诗之争
唐诗学
辩证运动
诗学范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诗话与民族文化性格
被引量:
1
16
作者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3期11-16,共6页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之体。它崛起于北宋时代,而后积数代之功,至清代而鼎盛。 千百年以来,中国诗话,作家如林,卷帙繁富,汗牛充栋,历久不衰,并已走向世界,受其影响,而今既有“朝鲜诗话”,又有“日本诗话”。然而,诗话这种独...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之体。它崛起于北宋时代,而后积数代之功,至清代而鼎盛。 千百年以来,中国诗话,作家如林,卷帙繁富,汗牛充栋,历久不衰,并已走向世界,受其影响,而今既有“朝鲜诗话”,又有“日本诗话”。然而,诗话这种独特的论诗体裁,毕竟是属于咱们中国的!它,有别于西方诗学,深深地植根于诗歌国度的皇天后土之中,打上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古朴的民族文化性格。 本文想就中国诗话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诗话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性格及其赖以形成的文化基因,作以下粗浅的纲要式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话
民族文化性
诗歌鉴赏
西方诗学
论诗
审美鉴赏
中国诗歌
自然意象
意境
闻一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东渐与域外诗话
被引量:
1
17
作者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4期32-39,共8页
本文立足于儒家文化圈的历史存在,运用“影响比较研究”之方法,翔实地论述了儒学东渐对古代朝鲜、日本民族文化及其诗话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关键词
儒学
文化圈
域外诗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学位课程规范化建设 努力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18
作者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加强研究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基础工程。时代在前进,知识在增长,新的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因此必须推陈出新,不断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规范化建设。鉴于我校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唐宋文学研究方...
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加强研究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基础工程。时代在前进,知识在增长,新的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因此必须推陈出新,不断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规范化建设。鉴于我校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唐宋文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单一化且日趋老化的实际情况,我和我的同事们结合教学和科研,努力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为唐宋文学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而又完整的学位课程体系,促进了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建设
硕士研究生教学
中国诗话
东方诗话学
学位课程
课程建设
日本诗话
教学质量
西方诗学
理论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的绿原——读龙宿莽新诗集《春天的麦子》
19
作者
蔡镇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龙宿莽
新诗
《春天的麦子》
文学评论
诗歌
诗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与学术地位
20
作者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2-78,共7页
本文针对“五四”以降中国文论界推崇西方诗学而漠视中国诗话的理论倾向性,从对诗话的具体分析入手,以宏观审视的态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地位。
关键词
诗话
诗话学
西方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茶文化
被引量:
15
1
作者
蔡镇楚
施兆鹏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2-19,共8页
文摘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
关键词
乾隆皇帝
茶诗
茶文化
Keywords
Qianlong emperor
tea poets
the culture of tea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意象批评
被引量:
5
2
作者
蔡镇楚
刘畅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0-98,共9页
文摘
意象批评,是一种以意象为喻的文学批评方式。文章以丰富翔实的诗话文献资料,从审美语言学的学术文化视点上,全面论述了意象批评的学术渊源、批评特征、批评方法及其文化思考,不啻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意象批评的集大成之论,其中许多诗话文献资料皆为首次披露,于审美语言学研究颇有补益。
关键词
意象
批评
诗话
审美语言学
Keywords
image
criticism
poetry
aesthetic linguistics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诗文化与文化诗学
被引量:
4
3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81,共6页
文摘
文化诗学 ,于世界之交崛起于美国 ,是一种广义的诗学 ,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引进“文化诗学”以后 ,以其文化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之差异 ,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化诗学之崛起 ,是 2 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一个重大的社会文化现象 ,代表着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前沿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学者的文化诗学研究 ,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不同的学术基点来构建辉煌的文化诗学大厦。
关键词
中国
诗话
诗文化
文化诗宵
全球化语境
定义
诗学特征
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
学术目标
理论体系
研究模式
Keywords
the U.S.A
poetic culture
poetics of culture
globalized context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世纪回眸与理性思考
被引量:
8
4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9,共6页
文摘
作为一门新学科的中国文学史,自20世纪之初诞生以来,已经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总体来说,它在梳理中国文学五千年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性方面之成败得失,应该给予比较公正的历史评价。其功绩有三:一是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二是初步理清了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三是初步再现了中国文学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其失误有四:(1)文学史观的时代局限性;(2)文学史研究方法的线性思维模式;(3)文学史撰写内容的陈陈相因和乏个性化;(4)文学史哲学的理论匮乏性。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学科建设,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四点:一则加强文学史观念的现代转换与文学史哲学的理论建构;二则提倡文学史研究和撰写的个性化与文学史教学的学术自由化;三则注重中国文学史学科研究史的研究,客观地评价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和教材建设的历史功过与成败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中国文学史学科建设予以科学性的展望;四则加强中国文学史研究与教学的专门人才培养。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世纪回眸
理性思考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last century
rational pondering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诗话与印度梵语诗学
被引量:
1
5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3-111,共9页
文摘
印度梵语诗学属于西方诗学体系,是印度佛教文化的产 物。随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 ,印度梵语诗学对中国人的文学观念及其文学理论批评特别是中国诗话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 刻的。研究印度梵语诗学而卓然名家者,当今之中国惟有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而全 面研究印度梵语诗学之深刻影响中国文学理论批评者,至今尚未见之。此文将印度梵语诗学 纳入比较诗学的研究领域,论述印度梵语诗学及其佛教文化对中国诗话及其诗学批评的 密切关系与深刻影响。
关键词
诗话
梵语诗学
佛教文化
中国
印度
古典诗学
梵语诗歌
影响研究
诗体化
体系化
宗教化
诗学批评
比较文学
Keywords
Shihua (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
Sanskrit poetics
Buddhist cultur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禅论
被引量:
7
6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文摘
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法;茶禅,乃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茶禅联姻,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是中国茶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关于“茶禅一味”的总体研究,应该是中国茶文化研究和佛教文化研究共同关注的重大命题,然而至今尚无甚创见。
关键词
禅
茶文化
“茶禅一味”
天人合一
佛教文化
审美趣味
本质
心理机制
生理功能
禅宗文化
Keywords
deep meditation
tea culture
combination of tea and Zen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话之学与古代文论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大中文系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2-37,共6页
文摘
本文以诗话研究之特定视角切入,充分论述了诗话之学的崛起对开创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新局面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深刻意义,第一次提出“东方诗话圈”这个崭新的学术概念,认为在世界的东方早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国诗话为中心,跨越时空领域的巨大的诗话圈,从而高扬起“东方诗话学”这面新的学科旗帜。
关键词
诗话
诗话学
东方诗话圈
古代文论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胡曾的咏史诗
被引量:
1
8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大
出处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X期1-6,共6页
文摘
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苑,胡曾以别具一格的《咏史诗》而跻于唐诗之林。 胡曾,是在自居易新乐府运动影响下出现的通俗诗人。他有《咏史诗》三卷,以“讥讽古人,裨补当代”为创作目的,通俗流畅,格调清新,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而近代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一书中称颂胡曾是“真正的民间诗人”。这是最公正的评价。它纠正了宋元以来文坛对胡曾《咏史诗》的某种偏见①,恢复了胡曾在唐诗中应有的文学地位。
关键词
《咏史诗》
新乐府运动
《全唐诗》
咏史诗人
中国文学史
西山八国
《唐才子传》
民间诗人
历史人物
七言绝句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致》:明人不传秘笈
9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文摘
《文致》乃历久失传的明人手抄本秘笈,此次在韩国发现。其编辑旨趣与选文标准独特,其文献校勘、评点之学、审美语言学诸方面的选本价值与学术价值颇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中华小品文致选编,弥足珍贵。
关键词
文致
刘士鏻
小品文
手抄本
明人秘笈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与家族文化——读王毅《宋代文学家庭》
10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宋代文学
家族文化
宗法文化
王毅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与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
11
作者
蔡镇楚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阴山学刊》
2001年第1期5-10,共6页
文摘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转型 ,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向现代转换的巨大变革。其突出标志和特点是 :政治性、针对性、开放性、学术性、比较性、通俗性。其原因为社会改革 ,西学东渐 ,文体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使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换具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
近代
社会文化
古代文学理论
现代转换
Keywords
the contemporary epoch
social culture
ancient literary criticism
modernistic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经》与周代车马
被引量:
2
12
作者
欧阳勤
蔡镇楚
机构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5,共3页
文摘
通过对《诗经》中有关车马诗歌的探讨,可以看出在周代,车辆的种类已经非常齐全,车马成了邦国氏族的威仪的象征,车马的制造工艺代表着周代制作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车马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周代全国道路网络的形成。
关键词
诗经
周代车马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Zbou dynasty
carts and horses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家眼中的莫高翔
13
作者
陈慰民
王鲁湘
蒋祖烜
陈雨光
肖沛苍
姚思敏
蔡镇楚
吕桂竹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省艺术理论委员会
凤凰卫视
湖南省委宣传部
四川大学
湖南美术出版社
成都画院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风尚>杂志
出处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8期96-96,97-98,共3页
文摘
莫高翔出生在湖南邵阳的一个偏僻山村,那里有葱郁的青山绿水,有肥沃的梯田坡土,错落有致的农家村舍,被两条清澈见底的溪水环绕,一条古老的石板路由村口向外延伸。村中无数的莘莘学子,沿着那条石板路走出山村,走向全国。莫高翔也是怀着艺术家的梦想,沿着那条石板路走出来的学子之一。他自幼酷爱读书涂鸦。清贫的生活,坎坷的经历,使他养成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问学,勤勤恳恳做事的作风和品格。他崇尚“包前孕后”的艺术繁衍之说,尊重传统中具有永恒生命的艺术,不管周围的艺术世界是如何风起云涌,变化无常,他都能始终如一,重视自己的体悟,潜心静穆,从容坦然地走着自己选定的路。
关键词
高翔
名家
艺术家
艺术世界
石板
山村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人诗格与宋诗话之比较
被引量:
4
14
作者
蔡镇楚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4年第3期20-25,共6页
文摘
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种重大的文学现象,从萌芽、发育到成熟、完善,必然有许多互相关联的中介环节。中国诗话,源远流长。它的诞生,也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孕育过程。如果说,北宋欧阳修时代是诗话之体瓜熟蒂落的中心环节,那么在此之前的许多中介,作用于它,制约于它,促成了它的生长发育,有如十月怀胎而一朝分娩一样。撇开这些中介之环,孤立、静止、片面地从某一个方面、某一角度去考察和研究诗话之源,也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关键词
南宋诗话
“诗格”
《沧浪诗话》
唐人
诗歌格律
诗歌理论
诗歌创作
宋代诗话
《诗式》
古典诗论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诗话与唐宋诗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蔡镇楚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2-77,共6页
文摘
当今唐宋诗研究的出路在于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本文从中国诗话论唐宋诗的角度,通过范畴、范畴群及其体系之研究,揭示了唐宋诗各自不同的特质。
关键词
唐宋诗歌
宋诗研究
中国诗话
唐诗研究
清诗话
宋诗纪事
唐宋诗之争
唐诗学
辩证运动
诗学范畴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诗话与民族文化性格
被引量:
1
16
作者
蔡镇楚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3期11-16,共6页
文摘
诗话,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论诗之体。它崛起于北宋时代,而后积数代之功,至清代而鼎盛。 千百年以来,中国诗话,作家如林,卷帙繁富,汗牛充栋,历久不衰,并已走向世界,受其影响,而今既有“朝鲜诗话”,又有“日本诗话”。然而,诗话这种独特的论诗体裁,毕竟是属于咱们中国的!它,有别于西方诗学,深深地植根于诗歌国度的皇天后土之中,打上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古朴的民族文化性格。 本文想就中国诗话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诗话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性格及其赖以形成的文化基因,作以下粗浅的纲要式的论述。
关键词
中国诗话
民族文化性
诗歌鉴赏
西方诗学
论诗
审美鉴赏
中国诗歌
自然意象
意境
闻一多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东渐与域外诗话
被引量:
1
17
作者
蔡镇楚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4期32-39,共8页
文摘
本文立足于儒家文化圈的历史存在,运用“影响比较研究”之方法,翔实地论述了儒学东渐对古代朝鲜、日本民族文化及其诗话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关键词
儒学
文化圈
域外诗话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学位课程规范化建设 努力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18
作者
蔡镇楚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文摘
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加强研究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基础工程。时代在前进,知识在增长,新的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因此必须推陈出新,不断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的规范化建设。鉴于我校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唐宋文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单一化且日趋老化的实际情况,我和我的同事们结合教学和科研,努力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为唐宋文学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而又完整的学位课程体系,促进了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
规范化建设
硕士研究生教学
中国诗话
东方诗话学
学位课程
课程建设
日本诗话
教学质量
西方诗学
理论体系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的绿原——读龙宿莽新诗集《春天的麦子》
19
作者
蔡镇楚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龙宿莽
新诗
《春天的麦子》
文学评论
诗歌
诗集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G236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与学术地位
20
作者
蔡镇楚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2-78,共7页
文摘
本文针对“五四”以降中国文论界推崇西方诗学而漠视中国诗话的理论倾向性,从对诗话的具体分析入手,以宏观审视的态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地位。
关键词
诗话
诗话学
西方诗学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茶文化
蔡镇楚
施兆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意象批评
蔡镇楚
刘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诗文化与文化诗学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世纪回眸与理性思考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诗话与印度梵语诗学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茶禅论
蔡镇楚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诗话之学与古代文论研究
蔡镇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胡曾的咏史诗
蔡镇楚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文致》:明人不传秘笈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家庭与家族文化——读王毅《宋代文学家庭》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与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
蔡镇楚
《阴山学刊》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诗经》与周代车马
欧阳勤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名家眼中的莫高翔
陈慰民
王鲁湘
蒋祖烜
陈雨光
肖沛苍
姚思敏
蔡镇楚
吕桂竹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唐人诗格与宋诗话之比较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199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国诗话与唐宋诗研究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诗话与民族文化性格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198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儒学东渐与域外诗话
蔡镇楚
《中国文学研究》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加强学位课程规范化建设 努力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生命的绿原——读龙宿莽新诗集《春天的麦子》
蔡镇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国诗话的理论价值与学术地位
蔡镇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