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皮Marjolin's溃疡CT及MRI影像表现
1
作者 王禄马 董家科 +5 位作者 蔡雯靖 杨涛 王伟 顾静华 于子腾 程敬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547-1550,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头皮Marjolin's溃疡的CT及MRI影像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头皮Marjolin's溃疡患者的CT、MRI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其分析病理特征、总结影像表现。结果 本文1... 目的 探讨分析头皮Marjolin's溃疡的CT及MRI影像表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头皮Marjolin's溃疡患者的CT、MRI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其分析病理特征、总结影像表现。结果 本文12例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4例乳头型、8例溃疡型。MRI表现:12例T_1WI均呈等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伴混杂信号,边界较模糊;8例见坏死区,T_2WI呈较高信号;其中6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强化明显,坏死区无强化。4例累及颅骨、脑膜及静脉窦。2例累及颅内脑实质,病变中心DWI呈明显高信号。CT表现:8例平扫病变呈等高密度,其中4例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2例累及颅骨。结论 CT及MRI是评价头皮Marjolin's溃疡受累范围的可靠影像学方法,特别是DWI对本病侵犯颅骨及颅内包膜期脑脓肿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 Marjolin's溃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可行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旭冰 蔡雯靖 徐壁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8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可行性,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可行性,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眩晕评分、左右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LVA、RV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A、RVA及B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A、RVA及B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0~2 h及3~6 h的起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症状,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氟桂利嗪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脑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旭冰 蔡雯靖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10期1361-1362,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脑血流量。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CA、VA、BA、ECBF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血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脑梗死 丹参多酚酸盐 曲克芦丁脑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脑血流量
下载PDF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针刺、超激光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旭冰 庄少川 蔡雯靖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1-22,37,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针刺、超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针刺、超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前者采用针刺、超激光治疗,后者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对比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FG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针刺、超激光治疗能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 针刺 超激光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SE、hs-CR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旭冰 林仰 蔡雯靖 《临床荟萃》 2021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巴曲酶联用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AC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 目的研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与巴曲酶联用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AC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巴曲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评估两组Barthel指数,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两组治疗第7、15、30、6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5%,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巴曲酶治疗ACI有较好疗效,对患者生活活动功能、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巴曲酶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在鉴别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程璐璐 蔡雯靖 +4 位作者 陈天驰 李志莹 杨方集 王显龙 温志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6-1188,共3页
放射性坏死是脑胶质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或残存及与放射性坏死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两者在常规MRJ上均可表现为逐渐增大的强化灶、水肿、占位效应以及局部坏死、囊变.因此不易鉴别。由于两... 放射性坏死是脑胶质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胶质瘤放疗后复发或残存及与放射性坏死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两者在常规MRJ上均可表现为逐渐增大的强化灶、水肿、占位效应以及局部坏死、囊变.因此不易鉴别。由于两者的临床病程、治疗手段及预后差别很大.因此及时对两者进行明确诊断,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近年来,MRJ成像新技术在鉴别脑胶质瘤残留或复发与放射性坏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现就这些MRj成像新技术在两者鉴别应用方面的进展做出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肿瘤复发 放射性坏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