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跨学科学习留住城市乡愁的应为与可为
1
作者 蔡鸿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4-37,共4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无家可归的乡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环境迅速改变后产生的强烈生命体验。留住城市乡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区域文化情境下留住城市乡愁,让学生个体对家乡乡土文化拥有深刻记忆并产生特有的生命体验...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无家可归的乡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环境迅速改变后产生的强烈生命体验。留住城市乡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区域文化情境下留住城市乡愁,让学生个体对家乡乡土文化拥有深刻记忆并产生特有的生命体验,具有重要的价值。语文科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跨学科知识能力素养的融合有益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个体与城市文化的紧密联系,从而留住城市乡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跨学科 鼓浪屿文化 城市乡愁
下载PDF
言语情境:文本分析的重要途径——以《咏雪》为例谈文本分析与教学内容的开发 被引量:3
2
作者 蔡鸿菲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9年第5期59-60,共2页
确定“教什么”进而思考“如何来教”,是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语文教材的“文选型”特性,决定了教师真正进入文本是有效备课的前提。以《咏雪》为例,以“言语情境”为切入点,研讨文本分析的有效途径,更好地进行“教... 确定“教什么”进而思考“如何来教”,是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语文教材的“文选型”特性,决定了教师真正进入文本是有效备课的前提。以《咏雪》为例,以“言语情境”为切入点,研讨文本分析的有效途径,更好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情境 联想比较 教学内容 《咏雪》
下载PDF
语文科渗透哲学教育的应为与可为
3
作者 蔡鸿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34-39,共6页
语文科渗透哲学教育是应为且可为的。之所以语文科应该渗透哲学教育,是因为这是对传统哲学影响与理性缺失的补充,也是语文科课程取向的必然要求,更是视觉文化转向语文学习所应承担的哲学教育责任。就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应以语言为核心、... 语文科渗透哲学教育是应为且可为的。之所以语文科应该渗透哲学教育,是因为这是对传统哲学影响与理性缺失的补充,也是语文科课程取向的必然要求,更是视觉文化转向语文学习所应承担的哲学教育责任。就实践层面而言,主要应以语言为核心、以语境为基础、以对话为路径,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渗透哲学教育,真正使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继承与发展等方面获得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素养 哲学教育 语言 语境 对话
下载PDF
思维能力测评的“三化”分析
4
作者 蔡鸿菲 董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37期70-71,共2页
高考信息性阅读以信息性作为文本主要特征,以高阶思维作为认知品质的发展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实践创造的探索追求。在命题中,力求将学生思维能力水平测评置于语言理解、表达的具体过程中,聚焦思维结构复杂程度,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高考信息性阅读以信息性作为文本主要特征,以高阶思维作为认知品质的发展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实践创造的探索追求。在命题中,力求将学生思维能力水平测评置于语言理解、表达的具体过程中,聚焦思维结构复杂程度,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要求的具体化。因此,该测评也呈现了结构化、社会化、系统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能力 结构化 社会化 系统化
原文传递
面对“读者”的描写——如何让初中亲情类记叙文“描写”得更好
5
作者 董婧 蔡鸿菲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5年第12期131-132,共2页
对于初中作文而言,大体有四类主题是平时训练与考试中常见的,即个人成长类、亲情友情类、社会生活类、吟咏畅想类。同时,由于受年龄特点、生活经历、接触范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初中同学而言,家庭亲人、校园师友常常是他们... 对于初中作文而言,大体有四类主题是平时训练与考试中常见的,即个人成长类、亲情友情类、社会生活类、吟咏畅想类。同时,由于受年龄特点、生活经历、接触范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大部分初中同学而言,家庭亲人、校园师友常常是他们最为熟悉,且最有感触的;因此,在写作过程中,上述题材也自然成为了孩子们写作的重要内容。所以,对于亲情类记叙文的重视也成为了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成长 写作过程 生活类 小说叙事 文章分类 阅读过程 格非 就这样 记叙文写作 因果联想
下载PDF
立足实际,权衡利弊,探索最优的选科走班模式
6
作者 欧阳玲 张斌 蔡鸿菲 《福建教育》 2019年第36期27-28,共2页
选科走班模式选择是实施选科走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探索适合本校的最优选科走班模式时,学校要立足实际,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做足准备,大胆创新,小心求证。下面,我们简要地分享一下我校探索适合本校的最优选科走班模式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选科走班模式选择是实施选科走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探索适合本校的最优选科走班模式时,学校要立足实际,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做足准备,大胆创新,小心求证。下面,我们简要地分享一下我校探索适合本校的最优选科走班模式的一些经验和思考。一、摸石过河我校在探索适合本校的最优选科走班模式时,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加强指导,铺垫选科。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选考科目,是实施选科走班的重要前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足实际 利弊 权衡 尊重学生 选考科目 选择权 学校 铺垫
下载PDF
校本作业:“校本课程”开发的延伸 被引量:6
7
作者 蔡鸿菲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5-36,共2页
在教育大变革、“轻负高质”成为基础教育之基本诉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改造我们的“校本作业”,已成为我们研究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期“专题”我们将围绕作业的校本化问题,探讨其开发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使我们对作... 在教育大变革、“轻负高质”成为基础教育之基本诉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改造我们的“校本作业”,已成为我们研究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期“专题”我们将围绕作业的校本化问题,探讨其开发与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使我们对作业的认识更全面深入,对作业的改革也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作业 开发 基础教育 大变革 校本化 学生
下载PDF
民国时期关于作文命题的见解及启示
8
作者 蔡鸿菲 董婧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0,共3页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命题作文是“不自然”的,但又是“不得已”的,这一切都源于考试的存在。作文不仅作为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肩负着升学考核的功能,自文白之争始,白话作文便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直至今天,每年的中...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命题作文是“不自然”的,但又是“不得已”的,这一切都源于考试的存在。作文不仅作为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肩负着升学考核的功能,自文白之争始,白话作文便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直至今天,每年的中、高考作文更是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命题 民国时期 命题作文 语文素养 高考作文 叶圣陶 考试 学生
下载PDF
我有没有说清楚
9
作者 蔡鸿菲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第12期16-17,共2页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当下中学教育而言,经师与人师是同样难求的,所以你做教师后切记要多读书,将经师与人师之重并于同列……”导师临近毕业时的叮嘱时常提醒着我。而今,我也时常询问自己,是否“有违师命”,是否于教育教学心安、...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当下中学教育而言,经师与人师是同样难求的,所以你做教师后切记要多读书,将经师与人师之重并于同列……”导师临近毕业时的叮嘱时常提醒着我。而今,我也时常询问自己,是否“有违师命”,是否于教育教学心安、无愧。逝者如斯,细数从教以来之言行,尚积极、勤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师 中学教育 逝者 文学科 不揣浅陋 学习过程 交流对象 学习现状 交流双方 学习信心
下载PDF
情景交融浅议
10
作者 蔡鸿菲 《语文教学之友》 2012年第3期21-23,共3页
正情景交融作为中国古代诗学中的重要命题,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且对诗歌的创作与欣赏等诸方面皆有深远的影响。今天,"情景交融"这一命题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情景交融亦是在学习... 正情景交融作为中国古代诗学中的重要命题,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且对诗歌的创作与欣赏等诸方面皆有深远的影响。今天,"情景交融"这一命题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情景交融亦是在学习诗词、散文等文体时被经常用到的重要命题。因笔者的专业原因,故在此不揣浅陋,将情景交融的相关方面予以梳理,为澄清、纠正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相关知识的模糊、误区提供些许参考。一、"情景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交融 语文教学 重要命题 文学作品 语文学习 中国古代诗学 相关知识 王船山 情与景 有我之境
下载PDF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故事
11
作者 蔡鸿菲 《福建教育》 2016年第28期127-128,共2页
“老蔡!”“老蔡!”……叫声从背后传来,抬头望去,原来是一帮曾经教过的孩子们回来看我:陈琨文、吕莹莹、林少威……看着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身为教师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关键词 教育故事 世界 幸福感 孩子 教师
下载PDF
倾诉与追问——也谈《祝福》中的祥林嫂
12
作者 蔡鸿菲 董婧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11期129-130,共2页
祥林嫂是鲁迅作品《祝福》中的主要人物,其悲苦的命运,使之成为被迫害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祥林嫂不断的“倾诉”与“追问”,是作品着重描写的。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以此为切入点,以发掘鲁迅先生思想之点滴。
关键词 祥林嫂 倾诉 追问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下阅读教学的应为与可为
13
作者 蔡鸿菲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8年第8期27-28,39,共3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立德树人教育职责的落实,数字时代下的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作为文选型特征的语文教材,如何实现"教学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课程化",则成为一线语文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立德树人教育职责的落实,数字时代下的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作为文选型特征的语文教材,如何实现"教学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课程化",则成为一线语文教师需要着重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内容。一、数字时代下阅读教学的应为数字时代下,人们已经习惯于便利的资讯与舒适的服务。作为重要媒介的手机,更是成了"必备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阅读教学 教学内容 教育职责 立德树人 课程改革 学生语言 语文学科
原文传递
“讽刺”主题下的悲悯与宽恕
14
作者 蔡鸿菲 《语文学习》 2014年第11期22-23,共2页
生:老师,我看到注释说这篇课文“有删节”,那骗皇帝的大臣和两个骗子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安徒生写了吗?师:你很认真,也懂得利用课本的助读信息来学习,非常不错.根据老师所看到的资料,结尾就是我们课文中的那样.如果让你来续写,你会... 生:老师,我看到注释说这篇课文“有删节”,那骗皇帝的大臣和两个骗子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安徒生写了吗?师:你很认真,也懂得利用课本的助读信息来学习,非常不错.根据老师所看到的资料,结尾就是我们课文中的那样.如果让你来续写,你会如何处理那两个大臣呢?生:我还没想好.生:抓起来杀了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 悲悯 讽刺 安徒生 老师 课文 大臣 注释
原文传递
三月十八日没有什么新闻
15
作者 蔡鸿菲 《语文学习》 2019年第1期23-24,共2页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学习了这篇文章,感受、理解鲁迅先生的情感。课后也请大家查阅了关于“三一八”惨案的一些资料。关于“三一八”惨案,当时国内的报纸,以及国外的媒体如《泰晤士报》等都有过相关的报道。如果让...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学习了这篇文章,感受、理解鲁迅先生的情感。课后也请大家查阅了关于“三一八”惨案的一些资料。关于“三一八”惨案,当时国内的报纸,以及国外的媒体如《泰晤士报》等都有过相关的报道。如果让我们从这篇文章中选取部分文字来作为“三一八”惨案的新闻报道内容,大家觉得哪一部分比较合适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内容 《泰晤士报》 惨案 文章 报纸 媒体
原文传递
由“情景语境”入手读诗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鸿菲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21年第5期81-81,共1页
一、从时代气象来读诗一首诗歌往往是当时社会的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特有情状。而时代背景、主流思想也自然会对诗人和作品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春江花月夜》充分体现了初唐的气象,其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qu... 一、从时代气象来读诗一首诗歌往往是当时社会的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特有情状。而时代背景、主流思想也自然会对诗人和作品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春江花月夜》充分体现了初唐的气象,其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就是诗人从宇宙角度的俯视,是诗人生命经验的无限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思想 情景语境
原文传递
多层“线索”下的《背影》
17
作者 蔡鸿菲 《语文学习》 2015年第12期17-18,共2页
师:刚才,我们通过"背影"这一线索,熟悉和梳理了文章内容。那这篇文章还有其他线索吗?生:"父亲对我的爱"也应该是线索。师:嗯,能说一下理由吗?生:老师,你说过在散文中情感是很重要的。师:很好,你关注到了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回... 师:刚才,我们通过"背影"这一线索,熟悉和梳理了文章内容。那这篇文章还有其他线索吗?生:"父亲对我的爱"也应该是线索。师:嗯,能说一下理由吗?生:老师,你说过在散文中情感是很重要的。师:很好,你关注到了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回忆性抒情散文。结合文章内容,你能再解释一下吗?生:"父爱"也是贯穿全文的,只不过不如"背影"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散文 《背影》 回忆性 文中 这样看来 父子之间 家庭负担 关心备至 父子关系 中令
原文传递
语境:诗歌阅读的重要路径
18
作者 蔡鸿菲 《语文学习》 2021年第2期37-40,共4页
如何更好地理解诗人个性化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鉴赏诗歌,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因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是以其独特的观察、感受、欣赏、审美等能力,将日常化的现象情境,进行艺术个性化的表现,实现了诗人个体主观上的特... 如何更好地理解诗人个性化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理解鉴赏诗歌,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因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是以其独特的观察、感受、欣赏、审美等能力,将日常化的现象情境,进行艺术个性化的表现,实现了诗人个体主观上的特殊感受和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阅读 艺术个性化 日常化 诗歌作品 鉴赏诗歌 情境 重要路径 诗歌创作
原文传递
插图,阅读的重要路径
19
作者 蔡鸿菲 《语文学习》 2015年第9期23-24,共2页
师:同学们,课本中的插图部分其实是一项重要的助读内容。《老王》的插图,你能读出什么?它能帮助你理解文本的哪些内容?
关键词 《老王》 插图 教学艺术 镜头 路径 阅读 内容 同学
原文传递
对比之下见“诡谲”--以《李凭箜篌引》中的意象运用为例解读李贺诗风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婧 蔡鸿菲 《语文学习》 2021年第6期43-46,共4页
李贺在唐代的诸多诗人中,可谓一奇才。其诗作想象奇特,瑰丽新奇,诡谲而神秘,人称“诗鬼”。其选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代表作《李凭箜篌引》即其“凄艳诡谲”诗风的典型代表。清代方扶南称之为“摹写声音至文”,十分推崇其对音乐的表现... 李贺在唐代的诸多诗人中,可谓一奇才。其诗作想象奇特,瑰丽新奇,诡谲而神秘,人称“诗鬼”。其选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代表作《李凭箜篌引》即其“凄艳诡谲”诗风的典型代表。清代方扶南称之为“摹写声音至文”,十分推崇其对音乐的表现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此篇的阅读难度远高于课本中另一篇摹写声音的诗歌《琵琶行》,更难以理解李贺“诡谲”的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行》 《李凭箜篌引》 意象运用 李贺诗 诗鬼 阅读难度 想象奇特 诡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