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西陈醋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动态分析及差异菌属筛选
被引量:
7
1
作者
范三红
薛虎贵
+3 位作者
白宝清
薛腾达
蔺佳钰
张锦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71-179,共9页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山西陈醋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这两大发酵阶段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对于细菌群落结构,醋曲(R1)、酒精发酵阶段(R2)和醋酸发酵阶段(R3)中的主要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山西陈醋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这两大发酵阶段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对于细菌群落结构,醋曲(R1)、酒精发酵阶段(R2)和醋酸发酵阶段(R3)中的主要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R1中的主要优势菌属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R2中主要优势菌属起初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发酵后期逐渐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优势,R3中占绝对优势的菌属由最初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转变为醋杆菌属(Acetobacter),对于真菌群落结构,R1、R2和R3中的主要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R1中的主要优势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曲霉属(Aspergilus)和米勒酵母属(Millerozyma),R2中处于绝对优势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且在此阶段呈上升趋势,R3中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仍然是主要菌属,在此阶段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丰度最高达到81.3%。R2与R3有6个显著差异菌属,分别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综上,山西陈醋不同发酵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差异性,并随着发酵进行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山西陈醋
微生物群落
菌群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lumina MiSeq分析3种市售茶叶中的微生物结构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三红
薛腾达
+3 位作者
白宝清
薛虎贵
蔺佳钰
张锦华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以白茶、红茶、生茶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3种市售茶叶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旨在探究3种不同工艺的茶叶在市售期间微生物的结构,对茶叶中微生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在门水平下,优势细菌菌门为蓝藻门(Cyanobac...
以白茶、红茶、生茶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3种市售茶叶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旨在探究3种不同工艺的茶叶在市售期间微生物的结构,对茶叶中微生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在门水平下,优势细菌菌门为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真菌菌门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属水平下, 3种茶叶中主要优势细菌菌属是unclassfiel_Chloroplast,但真菌优势菌属各有不同,白茶中的优势菌属为枝孢属菌(Cladosporium),红茶中优势菌属为篮状菌属(Talaromyces),两种菌属均为腐生菌,生茶优势真菌菌属是Gloeotinia属,这些优势菌属均为环境或植物中常见的菌属。通过主成分分析证明了加工工艺不同的三种茶叶微生物群落有较大差异。该研究为茶叶市售期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Illumina
MiSeq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物种注释
原文传递
题名
山西陈醋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动态分析及差异菌属筛选
被引量:
7
1
作者
范三红
薛虎贵
白宝清
薛腾达
蔺佳钰
张锦华
机构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大学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71-179,共9页
基金
2021年度山西省食品工程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21JD04)
山西省面上青年基金项目(20210302124511)
后火曲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标志微生物的控制(01130121110114)。
文摘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对山西陈醋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这两大发酵阶段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对于细菌群落结构,醋曲(R1)、酒精发酵阶段(R2)和醋酸发酵阶段(R3)中的主要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R1中的主要优势菌属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R2中主要优势菌属起初为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发酵后期逐渐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占优势,R3中占绝对优势的菌属由最初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转变为醋杆菌属(Acetobacter),对于真菌群落结构,R1、R2和R3中的主要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R1中的主要优势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曲霉属(Aspergilus)和米勒酵母属(Millerozyma),R2中处于绝对优势菌属为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且在此阶段呈上升趋势,R3中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仍然是主要菌属,在此阶段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丰度最高达到81.3%。R2与R3有6个显著差异菌属,分别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综上,山西陈醋不同发酵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差异性,并随着发酵进行不断变化。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山西陈醋
微生物群落
菌群变化
Keywords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Shanxi vinegar
microbial community
microbial changes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lumina MiSeq分析3种市售茶叶中的微生物结构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三红
薛腾达
白宝清
薛虎贵
蔺佳钰
张锦华
机构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山西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3期176-180,共5页
基金
2021年度山西省食品工程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21JD04)
山西省面上青年基金项目(20210302124511)
+1 种基金
山西大学杏花村学院开放基金资助(XCSXUKF-202001,XCSXU-KF-202008,XCSXU-KF-202012)
后火曲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标志微生物的控制(01130121110114)。
文摘
以白茶、红茶、生茶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3种市售茶叶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旨在探究3种不同工艺的茶叶在市售期间微生物的结构,对茶叶中微生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在门水平下,优势细菌菌门为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真菌菌门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属水平下, 3种茶叶中主要优势细菌菌属是unclassfiel_Chloroplast,但真菌优势菌属各有不同,白茶中的优势菌属为枝孢属菌(Cladosporium),红茶中优势菌属为篮状菌属(Talaromyces),两种菌属均为腐生菌,生茶优势真菌菌属是Gloeotinia属,这些优势菌属均为环境或植物中常见的菌属。通过主成分分析证明了加工工艺不同的三种茶叶微生物群落有较大差异。该研究为茶叶市售期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茶
Illumina
MiSeq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物种注释
Keywords
tea
Illumina Miseq
microbial diversity
species annotation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西陈醋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动态分析及差异菌属筛选
范三红
薛虎贵
白宝清
薛腾达
蔺佳钰
张锦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Ilumina MiSeq分析3种市售茶叶中的微生物结构
范三红
薛腾达
白宝清
薛虎贵
蔺佳钰
张锦华
《食品工业》
CAS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