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1
作者 蔺国争 赵思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133-0136,共4页
探讨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方法 抽取急诊科护理人员40例,根据数字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培养模式,观察组实施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后,该组内护理人才考核以及护理整... 探讨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方法 抽取急诊科护理人员40例,根据数字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培养模式,观察组实施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后,该组内护理人才考核以及护理整体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护理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模式,对护理工作不断地进行实践,将急诊策略工作更加完善,促进急诊工作的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才培养 创新模式 护理实践 护理管理 护理技能
下载PDF
ICU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拔管后立即重新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继发CRBSI风险的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王磊 周亚梅 +5 位作者 阿米娜·艾买提 高景宏 马晓荣 蔺国争 范超林 钟一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9期3487-3495,共9页
目的评估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时立即重新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发生继发CRBS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疑似CRBSI的病例,数据变量来源纸质病历、电子病历和检验报告数据库,患者出现... 目的评估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发生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时立即重新穿刺中心静脉导管(CVC)发生继发CRBS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疑似CRBSI的病例,数据变量来源纸质病历、电子病历和检验报告数据库,患者出现疑似CRBSI拔除CVC后对比分析立即重新穿刺和未立即重新穿刺的相关因素,评估继发CRBSI的风险。结果847例疑似CRBSI患者中,立即重新穿刺的患者病情更危重。在控制基线队列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疑似CRBSI患者拔除CVC后立即重新穿刺显著增加继发CRBSI的风险(HR=6.316,95%CI 4.244~9.400,P<0.001),而发热(>38.3℃)(HR=1.666,95%CI 1.184~2.344,P=0.003)和平均动脉压降低(<70 mmHg)(HR=1.513,95%CI 1.045~2.191,P=0.028)是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联合使用抗生素(>2种)的患者中发生CRBSI的风险更低(HR=0.570,95%CI 0.376~0.864,P=0.008)。结论ICU疑似CRBSI而未诊断为CRBSI的患者中,立即重新穿刺CVC增加继发CRBSI的风险,并且不能降低这些患者的30 d死亡风险。临床需加强对疑似CRBSI患者的关注,为降低立即重新穿刺CVC继发CRBS风险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继发感染 死亡风险
下载PDF
信息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支撑要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超林 蔺国争 +2 位作者 王磊 豆路行 高景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4期2497-2501,共5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对急诊医疗服务的业务流程进行需求分析,然后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方法,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构架和功能进行界定,最后通过功能框架、系统...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对急诊医疗服务的业务流程进行需求分析,然后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方法,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构架和功能进行界定,最后通过功能框架、系统性能和支撑要素等方面对信息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通过信息化建设打造高效率、高质量运行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已成为未来趋势,本研究结果对构建一体化急诊医疗服务系统及进一步提升急诊医疗服务的能力、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疗 服务体系 信息化构建 支撑要素
下载PDF
急诊预检分诊智能化系统管理急诊预检分诊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蔺国争 常耘烽 赵思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73-76,共4页
急诊预检分诊智能化系统管理作用探究。方法 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抽选120例急诊科收治患者,随机分组,60例/组,一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对照组),一组采取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观察组),就急诊预检分诊智能化系统管理作用进行比较... 急诊预检分诊智能化系统管理作用探究。方法 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抽选120例急诊科收治患者,随机分组,60例/组,一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对照组),一组采取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观察组),就急诊预检分诊智能化系统管理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分诊时间、候诊时间较短,分诊准确度较高,意外事件发生率较低,医务人员满意评分皆较高,患者总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的效率决定了质量,工作效率高更有助于促进患者及早诊疗,针对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工作采用智能化系统管理,不仅能够使分诊准确度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快分诊速度,为急诊患者节约候诊时间,同时还能够对各类意外事件加强预防,智能化系统管理急诊预检分诊受到医患一致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系统 急诊预检分诊 分诊时间 候诊时间 分诊准确度
下载PDF
个人手持数字助理在规范急诊患者院内转交接的应用效果评价
5
作者 蔺国争 赵思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68-171,共4页
分析个人手持数字助理在规范急诊患者院内转交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2797例急诊患者,以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31,给予传统转运模式)和观察组(n1566,给予个人手持数字助理转运模式),对比两组... 分析个人手持数字助理在规范急诊患者院内转交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计2797例急诊患者,以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31,给予传统转运模式)和观察组(n1566,给予个人手持数字助理转运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转运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转运时间差异、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为94.76%,对照组为87.5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转运准备时间、转运交接时间以及转运总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22%,对照组为20.3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患者院内转交接过程中,通过采用个人手持数字助理进行辅助,患者在接受院内转运期间的整体耗时更短,对及时治疗患者病症、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使用效果,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满意程度更高,可对后期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产生一定的奠定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手持数字助理 急诊患者 院内转交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