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白斑病发生规律和防控对策
1
作者 孟静娇 李琰聪 +2 位作者 陈国斌 刘婷婷 蔺应达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1期150-151,155,共3页
近年来,玉米白斑病作为一种新型病害在云南省大面积传播,给玉米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该病在保山市2021年初发,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蔓延流行。本文作者分析了玉米白斑病的发生概况、症状表现和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旨在为玉米... 近年来,玉米白斑病作为一种新型病害在云南省大面积传播,给玉米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该病在保山市2021年初发,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蔓延流行。本文作者分析了玉米白斑病的发生概况、症状表现和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旨在为玉米白斑病的进一步识别和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白斑病 发生规律 防控对策
下载PDF
保山市外销青椒生产的优势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蔺应达 李玉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44-45,共2页
保山市位于云贵高原南端,北纬24°7′37″-25°52′33″,东经98°5′45″-100°1′33″,全市东西距离198km,南北距离193km。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高黎贡山和怒江山脉贯穿全境,山高谷深,地理、地质状况复杂... 保山市位于云贵高原南端,北纬24°7′37″-25°52′33″,东经98°5′45″-100°1′33″,全市东西距离198km,南北距离193km。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高黎贡山和怒江山脉贯穿全境,山高谷深,地理、地质状况复杂,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之称。特殊的地理地段造就了保山市气候资源的立体性和多样性,在水利、交通、土壤较好的热区、次热区和温暖地区很适宜发展冬早外销青椒生产,开展冬早外销青椒生产对保山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山市 生产 青椒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技术 优势 农村经济发展 横断山脉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岫椒5号”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玉华 蔺应达 魏群 《云南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63-64,共2页
近年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示范推广,保山市反季大棚青椒的种植面积发展较快,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是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保山市农科所以高产、抗病、商品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进行辣椒新品种的选育,育成产量高、中熟、优... 近年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示范推广,保山市反季大棚青椒的种植面积发展较快,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是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保山市农科所以高产、抗病、商品性好为主要育种目标进行辣椒新品种的选育,育成产量高、中熟、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辣椒新品种岫椒5号。该品种现已成为保山市、德宏州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选育 辣椒 应用 高产高效农业 可持续发展 保山市 种植面积
下载PDF
大棚青椒套种青南瓜连作鲜食玉米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4
作者 蔺应达 《云南农业》 2024年第10期48-49,共2页
保山市年平均气温18.05℃,昼夜温差16℃,年日照时数2334.5 h,年降雨量700~1000 mm,全年无霜期238~335 d,是冬干夏润的“天然温室”,适合发展蔬菜种植业,是品种齐全、初具规模的蔬菜优势产区。随农产品市场需求形成了大棚青椒套种青南瓜... 保山市年平均气温18.05℃,昼夜温差16℃,年日照时数2334.5 h,年降雨量700~1000 mm,全年无霜期238~335 d,是冬干夏润的“天然温室”,适合发展蔬菜种植业,是品种齐全、初具规模的蔬菜优势产区。随农产品市场需求形成了大棚青椒套种青南瓜连作鲜食玉米周年栽培模式,为巩固“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成效,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鲜食玉米 年平均气温 优势产区 南菜北运 天然温室 周年栽培 建设成效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保玉9号选育和推广模式研究
5
作者 谢志坚 蔺应达 +1 位作者 张立康 董赟 《种子科技》 2014年第10期20-21,共2页
针对保山市玉米灰斑病高发的实际情况,选育了抗病品种保玉9号,简要介绍了该品种快速推广的模式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保玉9号 推广 成效
下载PDF
岫椒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杨 李玉华 +2 位作者 蔺应达 邢贵荣 杨丽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岫椒6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特点,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云南省海拔700~1 800 m区域冬季大棚栽培,也可春秋季露地栽培,现为云南省保山市冬早农业开发主推辣椒品种之一。
关键词 岫椒6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保山市大棚辣椒人工杂交制种免打标记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杨 李玉华 +3 位作者 杨和团 岳发伟 杨丽娟 蔺应达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27-29,共3页
辣椒人工杂交制种是一项操作精细化、工序繁多、制种成本高的工作,如何降低制种成本,简化制种工序,提高杂交种子纯度是辣椒人工杂交制种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通过对传统大棚辣椒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改进与创新,总结出一套大棚... 辣椒人工杂交制种是一项操作精细化、工序繁多、制种成本高的工作,如何降低制种成本,简化制种工序,提高杂交种子纯度是辣椒人工杂交制种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文章通过对传统大棚辣椒人工杂交制种技术改进与创新,总结出一套大棚辣椒人工杂交制种免打标记技术,不仅能简化辣椒人工杂交制种工序和降低成本;且不易造成采果混杂,进一步提高了杂交种子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人工去雄 杂交制种 免打标记
下载PDF
辣椒品种香椒3号在保山的引种表现及高垄栽培技术要点
8
作者 李志杨 李永华 +3 位作者 赵炳勇 蔺应达 李谦 杨和团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期189-191,共3页
为促进保山市辣椒产业稳步发展,本文作者于2018年引进优质、丰产辣椒品种香椒3号,经引种鉴定、试验示范种植观察,该品种具有抗病、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作者总结了香椒3号在云南保山的引种表现... 为促进保山市辣椒产业稳步发展,本文作者于2018年引进优质、丰产辣椒品种香椒3号,经引种鉴定、试验示范种植观察,该品种具有抗病、抗逆性强、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作者总结了香椒3号在云南保山的引种表现及高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借鉴,促进该品种在保山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椒3号 引种表现 高垄栽培 保山
下载PDF
番茄嫁接优质种苗培育技术集成与应用
9
作者 杨丽娟 杨和团 +4 位作者 蔺应达 李玉华 李志杨 李谦 杨槟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6期210-212,共3页
随着保山市蔬菜种植基地连作年限的增加,连作的弊端日益显现,对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通过构建“优良砧木+嫁接优质种苗培育+配套栽培技术”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克服连作障碍,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实现蔬菜产业提质增... 随着保山市蔬菜种植基地连作年限的增加,连作的弊端日益显现,对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通过构建“优良砧木+嫁接优质种苗培育+配套栽培技术”的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克服连作障碍,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实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发展。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番茄嫁接优质种苗培育技术要点,以及该技术在保山市的示范推广应用成效,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嫁接 优质种苗 培育技术
下载PDF
保山市苦瓜嫁接优质种苗培育技术
10
作者 杨丽娟 李志杨 +3 位作者 李谦 杨槟瑜 蔺应达 杨和团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1期199-200,205,共3页
近年来,随着保山市苦瓜种植基地复种连作年限的增长,连作障碍问题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到苦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加强了苦瓜嫁接优质种苗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多年试验、示范,... 近年来,随着保山市苦瓜种植基地复种连作年限的增长,连作障碍问题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到苦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加强了苦瓜嫁接优质种苗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苦瓜嫁接优质种苗培育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本文作者详细介绍了苦瓜嫁接优质种苗培育技术的优势及育苗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嫁接 种苗 育苗技术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岫椒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丽娟 李志杨 +2 位作者 李玉华 蔺应达 邢贵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2期273-274,共2页
岫椒8号是云南省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作物课题组以M76为母本、A3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性好、品质优、耐低温、易坐果等特点,适宜作为留红椒专用鲜食型辣椒新品种栽培。
关键词 岫椒8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岫椒9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丽娟 李志杨 +3 位作者 李玉华 蔺应达 杨楠 邢贵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岫椒9号是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针对保山市冬早农业开发需求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既可作青椒采收,也可作留红椒鲜食采收,是一椒双用型鲜食辣椒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岫椒9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保山市小拱棚蔬菜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应用
13
作者 杨和团 李志杨 +3 位作者 杨丽萍 李玉华 杨丽娟 蔺应达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6期315-317,共3页
应用小拱棚实行冬春辣椒—菜豆—叶菜一年三茬高效生产模式,每亩每年平均产值17 680~19 400元,提高蔬菜产出效益,拓宽菜民增收渠道,有效保障蔬菜产业高质量、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小拱棚 蔬菜 种植模式 应用
下载PDF
保山市山地玉米—蜜本南瓜间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14
作者 李志杨 杨丽娟 +3 位作者 杨和团 蔺应达 李谦 杨槟瑜 《中国农技推广》 2024年第9期59-61,共3页
玉米是云南省保山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畜牧养殖业主要的饲料来源[1]。2023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175.33万亩,总产量77.90万t,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43.73%和粮食总产量的51.84%,巩固拓展玉米产业对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推动畜牧业... 玉米是云南省保山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畜牧养殖业主要的饲料来源[1]。2023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175.33万亩,总产量77.90万t,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43.73%和粮食总产量的51.84%,巩固拓展玉米产业对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推动畜牧业发展和促进保山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全市玉米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中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产量受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普遍存在产量偏低、种植效益不高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粮经协同发展新模式,有助于开启稳粮、增收的新路子,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蜜本南瓜是一种菜粮兼用的经济作物,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耐储运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播种面积 畜牧养殖业 饲料来源 蜜本南瓜 云南省保山市 粮食总产量 畜牧业发展 种植效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