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命节奏:宗白华美学问题与范畴的关节点 |
蔺熙民
|
《唐都学刊》
|
2001 |
4
|
|
2
|
宗白华与中国传统文化 |
蔺熙民
|
《华夏文化》
|
2002 |
1
|
|
3
|
试论李清照词的审美特质 |
蔺熙民
|
《唐都学刊》
|
1999 |
1
|
|
4
|
从民族凝聚力看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觉醒 |
蔺熙民
|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6 |
1
|
|
5
|
开启民族传统文学的人文视域——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精神培养途径刍议 |
蔺熙民
|
《大舞台》
|
2011 |
1
|
|
6
|
试论宗白华美学的形上范型之获得途径 |
蔺熙民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7
|
论宗白华的审美时空 |
蔺熙民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8
|
试谈杜甫的佛教因缘 |
蔺熙民
|
《华夏文化》
|
2006 |
0 |
|
9
|
书法家颜真卿道教交缘的原因初探 |
蔺熙民
|
《神州》
|
2011 |
0 |
|
10
|
插翅振翮力自强——谈《党风与廉政》图片的运用 |
蔺熙民
余炳毛
郭葳
|
《今传媒》
|
2001 |
0 |
|
11
|
试谈美学家宗白华的戏剧之缘 |
蔺熙民
|
《戏剧之家》
|
2023 |
0 |
|
12
|
颜真卿的道教情缘 |
蔺熙民
|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试论宗白华的现实关怀意识——宗白华形象再解读 |
蔺熙民
|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4
|
屈原之死的文化阐释 |
蔺熙民
|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新时代军事文学的中国式呈现——以《牵风记》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基因为例 |
蔺熙民
|
《军事文化研究》
|
2022 |
1
|
|
16
|
《三国演义》军事书信运用艺术 |
蔺熙民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
2017 |
0 |
|
17
|
莫言诺奖演讲词“故事化”策略浅析 |
蔺熙民
|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