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關漢簡“孔子知道之易”爲《齊論・知道》佚文蠡測
1
作者 蕭從禮 趙蘭香 《简帛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82-187,共6页
在西漢時期的《論語》中最為重要的是《古論》、《魯論》和《齊論》三家。《齊論》與《古論》、《魯論》最大的區别在於多了《問王》、《知道》二篇。西漢末期,安昌侯張禹綜合《齊論》和《魯論》後形成的《論語》二十篇爲世人尊崇。此後... 在西漢時期的《論語》中最為重要的是《古論》、《魯論》和《齊論》三家。《齊論》與《古論》、《魯論》最大的區别在於多了《問王》、《知道》二篇。西漢末期,安昌侯張禹綜合《齊論》和《魯論》後形成的《論語》二十篇爲世人尊崇。此後,包括《問王》和《知道》二篇在内的《齊論》至遲在三國魏晋時期亡佚,《知道》篇則完全失考。肩水金關出土的“孔子知道之易”漢簡或即《齊論•知道》佚文。簡文《知道》書寫時代與《齊論》流傳時間相當;與儒家學說有密切關係;符合《論語》的命篇原則和分章提示;爲戍邊吏卒習字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論語》 《齊論》 《知道》 金關漢簡
下载PDF
《繫辭》“顏氏之子,其庶幾乎”節新解
2
作者 蕭從禮 《简帛研究》 2007年第1期52-58,共7页
本文認爲馬王堆帛書《要》篇中“見幾”并非衍文,而是原文。“見幾”不見於今本《繫辭》并不是文本傳抄過程中出現的脫文,而是西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逐漸上升爲統治思想後“正《易》傳”的結果。通過對《易傳》中“幾”這一觀念的分析,... 本文認爲馬王堆帛書《要》篇中“見幾”并非衍文,而是原文。“見幾”不見於今本《繫辭》并不是文本傳抄過程中出現的脫文,而是西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逐漸上升爲統治思想後“正《易》傳”的結果。通過對《易傳》中“幾”這一觀念的分析,本文認爲《周易正義》孔疏以儒家“聖道”思想解釋今本《繫辭》第四章第七、八節并不符合《繫辭》原意。《繫辭》原意當指君子應以正確的態度和方式對待“幾”,這樣才能趨吉避凶。這種觀念産生於戰國中期,和齊稷下學者有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書《易傳》 漢武帝 儒家思想 稷下學者
下载PDF
讀簡帛《周易》札記五則
3
作者 蕭從禮 《简帛研究》 2005年第1期76-83,共8页
傳世本《周易》中的“无”字在先秦及秦漢时期的簡帛《周易》出土文献中作不同的字;傳世文獻《周易》乾卦中的“用九”和坤卦中的“用六”在馬王堆帛書中分别作“迵九”和“迵六”,“用”和“迵”均非本字,本字應为“同”;解《易》者將... 傳世本《周易》中的“无”字在先秦及秦漢时期的簡帛《周易》出土文献中作不同的字;傳世文獻《周易》乾卦中的“用九”和坤卦中的“用六”在馬王堆帛書中分别作“迵九”和“迵六”,“用”和“迵”均非本字,本字應为“同”;解《易》者將“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理解爲“君子日則黽勉,夕則惕懼,雖處危境,亦可无咎”,或“君子日則黽勉,夕則安閒休息,雖處危境,亦可无咎”均非確解。“夕惕”應是一個聯綿詞,其義爲安閒自得貌。不應將“夕惕”一詞析作二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夕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