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放疗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中作用初探
1
作者 张勇乾 王洪敏 +6 位作者 安永辉 李娜 薄常文 赵迎春 张长旺 郭燕 马文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5-1290,共6页
目的:评估自适应放疗(ART)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剂量学特点及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02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行根治性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共37例,随机分为ART组和常规放疗组。在放疗第5周的第一天,ART组患者重... 目的:评估自适应放疗(ART)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剂量学特点及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02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行根治性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共37例,随机分为ART组和常规放疗组。在放疗第5周的第一天,ART组患者重新定位做计划(定义为Plan-ART),后续的放疗由新计划完成。常规放疗组应用初始治疗计划至放疗结束,但在放疗第5周的第一天,重新扫描CT,并将初始计划复制到此CT上,得到新的剂量分布(定义为Plan-virtual)。比较Plan-ART和Plan-virtual的剂量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副反应、肿瘤完全缓解(CR)率及预后情况。结果:Plan-ART和Plan-virtual相比,pGTV和PTV1、PTV2的D_(2)、平均剂量(D_(mean))无明显差异。Plan-virtual中pGTV的95%的靶区体积受照射剂量(D_(95),下同)、D_(98)、D_(100)较Plan-ART中明显降低,PTV1、PTV2的D_(95)、D_(98)、D_(100)较Plan-ART中明显降低,脊髓D_(2)、腮腺平均剂量、30%体积所受照射剂量(V_(3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T组和常规放疗组放疗后8周CR率分别为88.9%和78.9%(P=0.66);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0.7%和70.8%(P=0.69);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6.3%和83.2%(P=1.00);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和82.2%(P=0.53)。ART组患者口腔疼痛、口腔黏膜炎、食管炎/吞咽困难、口干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组。结论:鼻咽癌根治性放疗患者在治疗的第5周重新定位制定放疗计划(即自适应放疗),能在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降低危及器官剂量,从而降低局部副反应,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疗法 自适应放疗 预后 剂量学
下载PDF
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对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的意义
2
作者 张玲玲 郭英 +3 位作者 徐慧 杜红珍 李娜 薄常文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431-2434,243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肠道屏障功能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序贯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50例原发性肝癌且均需行局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住院24 h内进行患者主观整体营... 目的探讨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肠道屏障功能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序贯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50例原发性肝癌且均需行局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住院24 h内进行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PG-SGA)、mGPS评分,并根据是否合并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分别取患者放疗开始前、放疗完成时以及放疗完成后1个月3个时间段的外周血,以检测血清中D-乳酸、DAO和细菌内毒素的水平。比较3组血清中D-乳酸、DAO和细菌内毒素水平变化,进一步判断肝癌患者放疗前血清中D-乳酸、DAO和内毒素与PG-SGA、mGPS、胃肠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放疗开始前、放疗完成时及放疗完成1个月3组患者的血清中D-乳酸分别为[5.30(0.34~10.52)]mg/L、[16.25(14.73~20.01)]mg/L、[16.85(3.23~34.20)]mg/L,二胺氧化酶分别为[5.92(0.12~9.06)]U/L、[12.89(7.43~22.05)]U/L、[14.47(13.30~19.41)]U/L,细菌内毒素分别为[5.68(1.78~9.83)]U/L、[9.72(6.36~15.71)]U/L、18.45[(15.99~23.25)]U/L,3组间D-乳酸、DAO和细菌内毒素水平明显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两比较发现D-乳酸及DAO水平在放疗开始前与放疗完成时、放疗完成1个月后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放疗完成时与放疗完成1个月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前胃肠功能障碍组的患者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及细菌内毒素水平分为(22.92±16.62)mg/L、(13.95±9.18)U/L、(32.08±21.85)U/L,均高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即分别为(17.63±13.75)mg/L、(9.43±8.05)U/L、(10.95±10.14)U/L,且放疗前D-乳酸、二胺氧化酶、细菌内毒素水平与PG-SGA、mGP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血清中D-乳酸、DAO及细菌内毒素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营养状况及炎症状况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细菌内毒素 肠道屏障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治疗上颌窦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峥 邹长鹏 +6 位作者 赵丽萍 田博 薄常文 安永辉 李娜 梁献伟 郭英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7期536-541,共6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上颌窦癌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IL-6、TNF-α、TNF-β、INF-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8月37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上颌窦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采用传统手术+局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上颌窦癌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IL-6、TNF-α、TNF-β、INF-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8月37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治疗的上颌窦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采用传统手术+局部放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与随访两组的近、远期疗效以及手术前后免疫功能与验证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6.75%和60.00%。手术后两组CD8+降低,CD4+/CD8+升高(P<0.05)。术后不同时期患者血清IL-6、TNF-α、TNF-β、INF-γ含量均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上颌窦癌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冷冻治疗 上颌窦癌 免疫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英 郑峥 +3 位作者 邹长鹏 田勍 薄常文 马文华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予XELOX方案进行化疗,观...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对胃癌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予XELOX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贝伐珠单抗,两组均治疗9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3.85%和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69%和78.46%(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的CD3+和CD4+细胞水平均显著更高,CD8+细胞水平显著更低,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显著更低,生存质量显著更高(P<0.05);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胃癌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 胃癌 T细胞亚群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娜 薄常文 +3 位作者 邹长鹏 马文华 郑峥 安永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在CT引导下,对412例无法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治疗前1d及治疗后2周分别抽取外周血标本,行T细胞亚群CD3+、CD4+、C...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在CT引导下,对412例无法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治疗前1d及治疗后2周分别抽取外周血标本,行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检测,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氩氦刀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显示患者术后CD3+、CD4+、CD4+/CD8+比值明显提高(均P<0.05),总有效率(CR+PR)67.7%,疾病稳定率(CR+PR+SD)89.6%,治疗后生活质量(QOL)改善363例(88.1%)、稳定30例(7.28%)。结论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低,可以提高患者辅助T细胞活性,从而提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冷冻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微量元素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郭英 田勍 +4 位作者 邹长鹏 薄常文 赵帅 何丽 王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571-2575,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和微量元素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以胃癌术后3年内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并且作为因变量,各临床病...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和微量元素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以胃癌术后3年内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并且作为因变量,各临床病理指标作为自变量,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匹配,检验匹配后两组临床病理指标的均衡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匹配后PLR和微量元素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获得独立预测因子,绘制独立预测因子预测胃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的ROC曲线,获得独立预测因子的最佳诊断截点,并以最佳诊断截点将匹配后患者分为两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胃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结果:两组共48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后Cu/Zn和PLR为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显示,选取PLR=190作为最佳诊断截点来预测胃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76.5%,AUC为0.778;选取Cu/Zn=1.72作为最佳诊断截点来预测胃癌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和71.2%,AUC为0.71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匹配后PLR<190组胃癌患者术后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PLR≥190组(80.6%、63.6%、51.8%vs 58.5%、41.2%、35.9%,P<0.05);Cu/Zn<1.72组胃癌患者术后1年、2年、3年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Cu/Zn≥1.72组(84.1%、57.5%、50.9%vs 38.2%、31.2%、31.2%,P<0.05)。结论:术前Cu/Zn和PLR结合各自最佳诊断截点评估胃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微量元素 胃癌 复发转移
下载PDF
循环热灌注化疗与单纯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娜 薄常文 +3 位作者 邹长鹏 马文华 郑铮 安永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3757-3761,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对比单纯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收集本院2010-10/2013-02胃肠道肿瘤伴恶性腹腔积液84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组42例(治疗组)及单纯腹... 目的:探讨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对比单纯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收集本院2010-10/2013-02胃肠道肿瘤伴恶性腹腔积液84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组42例(治疗组)及单纯腹腔化疗组4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水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腹腔积液控制率为83.33%,对照组腹腔积液控制率59.5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为88.1%,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53.76%,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仅有轻度恶心呕吐、一过性腹痛,I、II度骨髓抑制,无Ⅲ、Ⅳ度毒性,两组对照无差异.结论:循环热灌注化疗较单纯腔内热疗可提高胃肠道肿瘤恶性腹腔积液的控制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灌注化疗 腹腔灌注 恶性腹腔积液
下载PDF
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娜 薄常文 +3 位作者 马文华 邹长鹏 郑铮 安永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对原发肝癌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治疗,观察者在常规介入治疗的... 目的分析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对原发肝癌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介入治疗,观察者在常规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后的血清HIF-1α、VEGF、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后的血清GPC3、AFP、IGF-Ⅰ、s Fa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并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优化患者全身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医院 信息素质 医院建设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娜 薄常文 +3 位作者 邹长鹏 马文华 郑峥 安永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氩氦刀组(A组)30例,单纯CIK治疗组(B组)30例,氩氦刀联合CIK治疗组(C组)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氩氦刀组(A组)30例,单纯CIK治疗组(B组)30例,氩氦刀联合CIK治疗组(C组)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免疫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A组与C组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疗效均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C组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三组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显示,C组的CD3+、CD4+、CD8+、CD4+/CD8+细胞也较A组和B组有明显改善(均P<0.05)。B组患者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氩氦刀联合CI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对肿瘤的杀伤效果,且能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 CIK细胞免疫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敬然 李娜 +1 位作者 薄常文 乞国艳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0期1120-1121,共2页
关键词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治疗 临床观察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α-甘露聚糖肽 T淋巴细胞亚群 NSCLC
下载PDF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患者重新制定计划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勇乾 何丽 +4 位作者 马文华 薄常文 徐慧 王洪敏 安永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鼻咽癌放疗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体积、剂量变化情况,明确是否需重新制定放疗计划及其时机。方法选取15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周行螺旋CT扫描,取得CT图像,在新获取的CT上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观察其体... 目的通过观察鼻咽癌放疗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体积、剂量变化情况,明确是否需重新制定放疗计划及其时机。方法选取15例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期间,每周行螺旋CT扫描,取得CT图像,在新获取的CT上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观察其体积的变化情况,并将放疗前的计划复制到各CT上,得到模拟计划,对比初始计划与模拟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在放疗第4至6周时,放疗靶区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明显增加。在放疗的第6周,与放疗初始时相比,计划靶区(PTV)及左、右两侧腮腺体积分别缩小了7.08%、30.30%和26.25%;pGTV的D 95、D 98、D 100分别降低了3.46%、3.04%和6.81%;PTV的D 95、D 98、D 100分别降低了5.19%、9.99%和12.19%;左侧和右侧腮腺的V 30分别升高33.72%和26.60%,D mean分别升高27.10%和31.89%,脊髓最大剂量升高6.73%。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中,靶区和腮腺体积有所缩小,出现靶区剂量降低和危及器官剂量增加,建议在放疗的第5周前重新定位做计划,以减轻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再次计划 剂量学
下载PDF
光动力联合细胞疗法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明明 李娜 +5 位作者 李秀莉 马文华 薄常文 安永辉 李康 马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联合细胞疗法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效应。方法:收治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0例,采用非随机对照的方法,按治疗意愿分为3组:A组30例,仅行单纯光动力治疗;B组30例,行光动力联合CIK治疗;C组30例,仅行单纯CIK治疗。对... 目的:探讨光动力联合细胞疗法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效应。方法:收治中晚期食管癌患者90例,采用非随机对照的方法,按治疗意愿分为3组:A组30例,仅行单纯光动力治疗;B组30例,行光动力联合CIK治疗;C组30例,仅行单纯CIK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疗效,监测生活质量、免疫功能,随访6个月、1年死亡人数。结果:B组、A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90.0%vs.86.7%vs.63.3%,P<0.05),B组与A组疗效相当(P>0.05);B组生存质量提高率均显著高于A组、C组(86.7%vs.60.0%vs.33.3%,P<0.05),A组高于C组(60.0%vs.33.3%,P<0.05);B组CD3+、CD3+CD56+较A组、C组有明显改善(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1年生存率高于A组、C组(73.9%vs.55.6%vs.29.4%,P<0.05)。结论 :光动力联合细胞疗法具有免疫协同作用,能提高患者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光动力治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细胞趋化现象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永辉 李秀莉 +3 位作者 李娜 郑峥 薄常文 梁献伟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0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由CT或C臂引导,对786例NSCLC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术后行化疗272例、放疗163例。结果本组术后2~4周冷冻瘤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68.72%(156/227)可见典...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由CT或C臂引导,对786例NSCLC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术后行化疗272例、放疗163例。结果本组术后2~4周冷冻瘤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68.72%(156/227)可见典型的凝固性坏死,34.36%(78/227)呈现无组织坏死,均未见肿瘤组织结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65%、27.11%、9.96%,中位生存期14.6个月。结论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NSCLC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氩氦刀 靶向治疗 冷冻疗法 化学疗法 放射疗法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前后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娜 薄常文 +3 位作者 邹长鹏 马文华 郑铮 安永辉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521-1522,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在CT引导下,对260例无法手术的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治疗前1 d及治疗后2周分别抽取外周血标本,行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对T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在CT引导下,对260例无法手术的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治疗前1 d及治疗后2周分别抽取外周血标本,行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氩氦刀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显示患者术后CD++3、CD+4、CD+4/CD8比值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辅助T细胞活性,从而提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冷冻治疗 原发性肝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自体CIK免疫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薄常文 徐慧 +3 位作者 郑峥 郭英 何丽 李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疗法对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60例,其中高、中分化组32例,低分化组28例,均手术切除肿瘤。两组分别于肝癌手术前一天采集空腹静脉血50 ...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免疫疗法对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60例,其中高、中分化组32例,低分化组28例,均手术切除肿瘤。两组分别于肝癌手术前一天采集空腹静脉血50 m L,制备自体CIK,并于术后2周经静脉回输。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CD3^+CD56^+T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γ-IFN、IL-6。结果两组治疗后CD3^+、CD4^+、CD8^+、CD3^+CD56^+T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增加(P均<0.05),其中高、中分化组CD3^+CD56^+T细胞比例高于低分化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2、γ-IF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高、中分化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组间及组内比较P均<0.05。结论自体CIK免疫治疗可以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逆转免疫抑制状态;且高、中分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低分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免疫疗法 肝癌切除术
下载PDF
氩氦刀联合细胞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娜 薄常文 +3 位作者 邹长鹏 马文华 郑铮 安永辉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钉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氩氦刀联合CIK,对照组(n=40)单纯氩氦刀组,...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钉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氩氦刀联合CIK,对照组(n=40)单纯氩氦刀组,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2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治疗组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显示,治疗组的CD3、CD4、CD8、CD+4/CD+8也较单纯应用氩氦刀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氩氦刀联合CI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协同杀伤肿瘤,能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 CIK细胞过继免疫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肝癌术中实时温度监测对邻近重要组织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李秀莉 郑峥 +4 位作者 张玲玲 薄常文 梁献伟 李娜 安永辉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153-2156,共4页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治疗肝癌术中实时温度监测对毗邻胃肠道、胆囊、膈肌等重要组织的作用。方法121例在增强CT引导下进行肝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术中经皮穿刺将测温探针插入冷冻靶区中央及周围肿瘤侵及或邻近的胃肠道、胆囊、膈肌等组织... 目的探讨氩氦冷冻治疗肝癌术中实时温度监测对毗邻胃肠道、胆囊、膈肌等重要组织的作用。方法121例在增强CT引导下进行肝癌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术中经皮穿刺将测温探针插入冷冻靶区中央及周围肿瘤侵及或邻近的胃肠道、胆囊、膈肌等组织边缘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实时温度变化,判定是否对正常组织损伤,并根据术后临床及影像学观察近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与监测温度的关系。结果当冰球超出肿瘤边缘0.5 cm时,4组邻近组织的监测温度中位数分别是邻近膈肌>胃壁>胆囊>肠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强化CT,客观缓解率83.21%,局部控制率为99.2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邻近组织最低温度进行比较发现,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以及皮肤冻伤的患者,邻近组织的温度明显低于未出现这些并发症的患者(P<0.05),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与邻近组织的最低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冷冻治疗高风险部位肝癌,术中实时温度监测可确保获得对肿瘤细胞达到最大限度杀灭,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冷冻消融术 肝癌 温度监测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热塑膜固定技术的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慧 梁献伟 +4 位作者 张遵浩 田博 李雄飞 卞云飞 薄常文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观察患者使用未改进的热塑膜与使用经改进的热塑膜两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以及急性放射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的对比,对改进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乳腺癌术后患者30例,A组15例采用热塑膜固定,B组15例同样采用热塑膜但对照射部位的... 目的观察患者使用未改进的热塑膜与使用经改进的热塑膜两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以及急性放射皮肤损伤发生情况的对比,对改进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乳腺癌术后患者30例,A组15例采用热塑膜固定,B组15例同样采用热塑膜但对照射部位的热塑膜进行切除处理。2组患者治疗前均用锥形束CT(CBCT)进行摆位验证,比较2组摆位误差,同时统计2组患者急性放射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的摆位误差分别为:A组:X(2.58±0.72)mm、Y(2.80±0.71)mm、Z(2.28±0.57)mm;B组:X(2.39±0.70)mm、Y(2.62±0.63)mm、Z(2.42±0.59)mm,A、B 2组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急性放射皮肤损伤为:Ⅰ级4例(26.7%),Ⅱ级8例(53.3%),Ⅲ级3例(20%);B组急性放射皮肤损伤为:Ⅰ级11例(73.3%),Ⅱ级3例(20%),Ⅲ级1例(6.7%),2组均无出现Ⅳ放射皮肤损伤。A、B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Ⅱ、Ⅲ级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的发生比例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在用热塑膜固定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体位时,可通过切除照射部位的热塑膜降低皮肤反应,这一改进方法不会加大患者的摆位误差,确保了患者摆位精度和治疗疗效,同时减轻了患者因皮肤反应带来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热塑膜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单纯调强放疗对比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薄常文 李娜 +2 位作者 安永辉 梁献伟 李秀莉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9-80,共2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80%以上的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丧失手术切除机会,治疗困难,预后差,如果仅采用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近年来,随着医学影...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80%以上的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丧失手术切除机会,治疗困难,预后差,如果仅采用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及精确放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局部晚期PLC疗效明显提高.斑蝥酸钠维生素B6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及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与放疗联合应用有增效、减毒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 原发性肝癌 对症治疗 临床疗效 调强放疗 carcinoma 自然生存时间 医学影像设备
原文传递
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对晚期直肠癌及术后复发性直肠癌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峥 安永辉 +5 位作者 薄常文 马文华 郭英 王聪 李娜 李秀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S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术在晚期直肠癌患者及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科自2003年12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51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及术后局部复发伴骶尾疼痛患者。分析患者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后疼... 目的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术在晚期直肠癌患者及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科自2003年12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51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及术后局部复发伴骶尾疼痛患者。分析患者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后疼痛缓解率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有效率、1年及3年生存率。结果 80.39%的患者于术后即刻疼痛症状缓解;而术后24h有78.43%的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术后1周缓解率提高到82.35%;术后一月可达86.27%。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是当前治疗结直肠癌晚期及术后复发患者有效、安全、快速的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直肠癌 局部复发 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 疼痛缓解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