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粳稻幼苗前期耐盐碱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尚 李红宇 +6 位作者 潘世驹 王淼 付春阳 段雨晴 周健 尼天植 薄志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36-39,共4页
为筛选出幼苗前期耐盐碱的粳稻品种,以粳稻品种白粳1号为材料,采用6种NaCl和Na2CO3+NaHCO3浓度模拟盐/碱胁迫,以地上百株鲜重、株高、根长、根数和百株地下鲜重为鉴定指标,研究粳稻幼苗前期耐盐/碱鉴定的胁迫条件。结果表明:百株地上鲜... 为筛选出幼苗前期耐盐碱的粳稻品种,以粳稻品种白粳1号为材料,采用6种NaCl和Na2CO3+NaHCO3浓度模拟盐/碱胁迫,以地上百株鲜重、株高、根长、根数和百株地下鲜重为鉴定指标,研究粳稻幼苗前期耐盐/碱鉴定的胁迫条件。结果表明:百株地上鲜重、株高、根长、根数和百株地下鲜重可以作为粳稻耐盐/碱鉴定指标。NaCl 140.57mmol·L-1、Na2CO3+NaHCO30.041 1mmol·L-1可作为粳稻耐盐/碱鉴定的胁迫条件。盐碱胁迫对粳稻幼苗前期地下部分的抑制程度大于地上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幼苗前期 耐盐碱
下载PDF
基于新型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在胆管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冰 胡贤荣 +4 位作者 万伟 薄志远 吴叶晨 郑晓 胡冰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647-1652,共6页
目的验证新型叶绿素类光敏剂——2-1-己氧乙基-2-去乙烯基卟吩e6三钠盐(HCE6),光动力疗法对于QBC939系胆管癌细胞的光动力治疗作用,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 CCK-8检测652 nm不同激光光强度下不同浓度(0、0.3、0.5、1.0、15、2.0 mg·... 目的验证新型叶绿素类光敏剂——2-1-己氧乙基-2-去乙烯基卟吩e6三钠盐(HCE6),光动力疗法对于QBC939系胆管癌细胞的光动力治疗作用,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 CCK-8检测652 nm不同激光光强度下不同浓度(0、0.3、0.5、1.0、15、2.0 mg·L-1)光敏剂HCE6光动力处理下细胞的增殖率,得出最适光动力剂量。建立QBC939系胆管癌细胞荷瘤裸鼠模型,光敏剂尾静脉注射0.5 mg·kg-1,24 h后接受激光治疗(激光剂量:120 J·cm-2,功率0.2 W,治疗20 min),激光治疗后1、3、5、7、10 d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瘤体体积变化差异,并对比观察瘤体病理变化。结果在最适光照强度2.7 J·cm-2(功率0.9 W,PDT处理5 min)剂量,随着光敏剂浓度升高,细胞增殖率逐渐下降,最适完全抑制浓度为1.5 mg·L-1;超过这个浓度,细胞增值率变化无差异。荷瘤裸鼠模型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明显肿瘤体积差异(P<0.05),光动力治疗第1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体积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瘤块体积(0.5±0.010)cm3,而对照组(2.25±0.015)cm3。接受PDT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受限。结论体内外实验表明光敏剂HCE6对QBC939系人胆管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光敏剂 QBC939人胆管癌细胞株 裸鼠荷瘤模型
下载PDF
新型连发金属夹治疗急性结肠穿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薄志远 万伟 +6 位作者 郑晓 吴叶晨 陆蕊 王田田 时百明 张晨 胡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新型连发金属夹治疗急性结肠穿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头巴马猪行全身麻醉,每头猪在内镜下用电刀做2个1.5~2.0cm的结肠全层穿孔,分别采用单发金属夹、连发金属夹闭合穿孔,记录每次施夹的操作时间及效果。术后饲... 目的评估内镜下新型连发金属夹治疗急性结肠穿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头巴马猪行全身麻醉,每头猪在内镜下用电刀做2个1.5~2.0cm的结肠全层穿孔,分别采用单发金属夹、连发金属夹闭合穿孔,记录每次施夹的操作时间及效果。术后饲养观察动物一般状况,检测各项生理指标。于术后第7天处死,先行内镜观察肠壁切口愈合和金属夹残留情况,再剖腹探查腹腔感染和穿孔愈合情况,最后切取穿孔段结肠及周围一部分正常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上述指标的观测结果。结果3头巴马猪肠穿孔模型均成功建立,2组各3个穿孔均成功闭合。连发夹组平均耗时少于单发夹组(54.0 s比91.9S,P〈O.001),施夹成功率低于单发夹组[62.5%(15/24)比14/16,P=0.17]。所有动物术后存活,无明显感染和出血征象。5个穿孔完全愈合,另外1个(连发夹组)愈合不完全。结论内镜下应用新型连发金属夹治疗急性结肠穿孔安全、有效,较之单发金属夹具有省时优势,但性能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肠穿孔 内镜下闭合术 金属夹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肠吻合法的应用及术后胰瘘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薄志远 邱应和 +6 位作者 沈宁佳 杨发才 段安琪 朱斌 余良河 刘元进 张永杰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439,共6页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肠吻合法和常规胰肠吻合法的效果,并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收治的6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肠吻合法和常规胰肠吻合法的效果,并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收治的6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胰肠吻合方式不同分为改良组(34例)和常规组(34例)。改良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60.4±9.6)岁;常规组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58.9±10.9)岁。比较两组患者胰瘘等主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胰瘘发生的预后因素。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1.5%(35/68)。其中胰瘘9例(13.2%),均为B级胰瘘;腹腔感染16例(23.5%);胃排空延迟11例(16.2%),其中A级1例(1.5%),B级1例(1.5%),C级9例(13.2%);术后出血9例(13.2%),其中轻度出血2例(2.9%),中度出血5例(7.4%),重度出血2例(2.9%);胆瘘1例(1.5%),乳糜瘘2例(2.9%)。两组相比,改良胰肠吻合能够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χ^2=4.610,P=0.032),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中出血和胰管直径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预后因素(P=0.025,0.019,0.01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400ml和胰管直径<3mm是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5,0.008)。结论改良胰肠吻合法有可操作性,具有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胰肠吻合 胰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括约肌切开对于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贤荣 沈艺南 +7 位作者 李冰 薄志远 万伟 吴军 高道键 王田田 叶馨 胡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解除恶性胆管梗阻时,预先实施括约肌切开的价值。方法检索各主要中英文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有关联合括约肌切开和胆道支架引流与单纯支架置人的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 目的探讨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解除恶性胆管梗阻时,预先实施括约肌切开的价值。方法检索各主要中英文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有关联合括约肌切开和胆道支架引流与单纯支架置人的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共计428例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组(EST组)214例、未切开组(NEST组)214例。与NEST组相比,EST组在支架放置成功率、术后胆管炎、支架移位率、支架阻塞率等方面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乳头部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2),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减少(P=0.04)。结论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前行括约肌切开可减少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但相应的术后出血风险将减少其可能的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支架 胆道肿瘤 括约肌切开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对T4期胆囊癌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段安琪 杨发才 +7 位作者 薄志远 沈宁佳 刘元进 耿智敏 汤朝晖 李敬东 张永杰 邱应和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对T4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4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4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31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目的探讨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对T4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4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4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31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1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的T4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7例,女37例;中位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35~77岁.64例患者均行胆囊癌根治术与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其中25例患者(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3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4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例)淋巴结清扫范围为胆囊管旁、肝十二指肠韧带、胰头后、肝总动脉旁、腹腔干旁的淋巴结设为扩大清扫组;39例患者(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7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4例)淋巴结清扫范围为胆囊管旁、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后并发症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术后并发症情况:64例T4期胆囊癌患者顺利完成胆囊癌根治术与区域淋巴结清扫,无术中死亡病例.12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7例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中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5例扩大清扫组患者中4例腹腔感染、2例胰液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4.0%(6/25).39例对照组患者中5例腹腔感染、1例胃潴留,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15.4%(6/3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4,P>0.05).(2)随访和生存情况:64例T4期胆囊癌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0个月,术后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扩大清扫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16%、9%;对照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21%、4%、0.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44,P<0.05).结论在手术操作熟练的前提下,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并不增加T4期胆囊癌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积极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扩大至肝总动脉旁、腹腔千周围、胰头后淋巴结,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胆囊癌 T4期 根治术 区域淋巴结清扫 多中心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pT3期胆囊癌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发才 薄志远 +10 位作者 耿智敏 程张军 张楷 丁俊 段安琪 沈宁佳 易滨 张永杰 汤朝晖 李敬东 邱应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9期3086-3092,共7页
目的探讨pT3期胆囊癌(GBC)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7家肝胆中心接受区域性根治术和扩大性根治术的323例pT3期GB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区域性根治术组(A1组)和扩大性... 目的探讨pT3期胆囊癌(GBC)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7家肝胆中心接受区域性根治术和扩大性根治术的323例pT3期GB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区域性根治术组(A1组)和扩大性根治术组(B1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总体生存情况,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B1组阳性淋巴结个数[2(0,3)枚]和切除淋巴结总数[3(1,4)枚]均高于A1组[1(0,1)枚,4(2,7)枚](均P<0.05),两组间其他临床及病理因素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1组,分别为75%、44%、29%和50%、15%、11%(χ^2=11.311,均P<0.001)。扩大性根治术(HR=2.161,95%CI:1.222~3.821)、肝脏侵犯(HR=2.324,95%CI:1.305~4.139)、阳性淋巴结比率≥1/3(HR=2.927,95%CI:1.641~5.220)和ⅢB/ⅣB分期(HR=3.325,95%CI:1.750~6.320)是G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扩大性根治术(HR=1.969,95%CI:1.083~3.581)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阳性淋巴结比率<1/3和肿瘤侵及肝脏时B1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A1组(均P<0.05)。结论对阳性淋巴结比率<1/3和(或)肿瘤侵及肝脏的pT3期GBC施行扩大根治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扩大性根治术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pT3期 扩大根治术 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第8版AJCC分期系统对肝内胆管癌术后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发才 薄志远 +5 位作者 李梦 段安琪 沈宁佳 张永杰 李敬东 邱应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探讨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系统对肝内胆管癌(ICC)术后病人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5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后ICC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病人均根据第8... 目的探讨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系统对肝内胆管癌(ICC)术后病人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5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后ICC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病人均根据第8版AJCC分期系统进行分期,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分期系统对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1)155例病人随访率为70.3%,中位随访时间为26(1~67)个月,术后病人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1%、39%、25%。(2)T1a、T1b、T2、T3、T4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45.5、28.8、19.1、18.9、16.2个月(P<0.001);N0、N1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4、15.8个月(P<0.001);ⅠA、ⅠB、Ⅱ、ⅢA、ⅢB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46.8、32.3、21.6、20.3、15.6个月(P<0.001)。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的ROC曲线分析AUC分别为0.704、0.718、0.698。(3)单因素分析提示CA19-9、肿瘤数目、血管侵犯、术中输血、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是ICC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数目、术中输血、N分期是IC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第8版AJCC分期系统对ICC术后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多发肿瘤、术中输血、N分期是IC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分期系统 预后评估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AJCC第八版胆囊癌TNM分期中pT3期分期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发才 李敬东 +11 位作者 段安琪 薄志远 沈宁佳 朱斌 俞文隆 崔龙久 王向 余良河 尹磊 傅晓辉 张永杰 邱应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34-839,共6页
目的探讨AJCC第8版胆囊癌TNM分期中pT3期分期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收治的88例pT3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将pT3期进一步分为:(1)pT3a期:肿瘤穿透浆膜,但未直接... 目的探讨AJCC第8版胆囊癌TNM分期中pT3期分期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18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二科收治的88例pT3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将pT3期进一步分为:(1)pT3a期:肿瘤穿透浆膜,但未直接侵入肝脏和(或)一个邻近器官或结构;(2)pT3b期:肿瘤穿透浆膜且直接侵入肝脏和(或)一个邻近器官或结构。pT3a期患者4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36~80岁,中位年龄59岁;pT3b期患者4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8岁,中位年龄63岁。根据手术根治情况将pT3a期和pT3b期患者进一步分为胆囊癌根治术组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组。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pT3b期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15.6(90.3)mmol/L]、白蛋白[40.2(4.8)mmol/L]、CA19-9[132.90(455.78)U/ml]水平高于pT3a期患者[10.2(6.8)mmol/L、41.8(4.9)mmol/L、14.35(36.27)U/ml](Z=-3.816、-1.966、-3.739,P值均<0.05),pT3b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高于pT3a期患者(8.9%)(P<0.05),术后住院时间[12(7)d]和总体住院时间[(26±17)d]长于pT3a期患者[(10±5)d和(19±7)d](P值均<0.05)。(2)pT3b和pT3a期患者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3%、22%、22%和69%、46%、3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26个月,两组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7,P=0.024)。(3)pT3b期患者中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患者(n=19)和胆囊癌根治术患者(n=24)的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28%和36%、7%,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9个月,两组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6,P=0.026)。结论pT3期胆囊癌在AJCC第8版胆囊癌TNM分期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分为pT3a期和pT3b期。将pT3b期胆囊癌患者的基础状况、手术耐受情况等综合评估后可选择合适的患者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肿瘤分期 TNM分期 胆囊癌根治术 胆囊癌扩大根治术
原文传递
医源性胆管损伤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发才 段安琪 +2 位作者 薄志远 沈宁佳 邱应和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1-35,共5页
医源性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BDI)是由于腹部手术或介入、穿刺治疗等造成的BDI,是BDI最常见的原因。研究显示,80%的医源性BDI来自胆囊切除术,其中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所致的损伤占绝大多数[1]。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关的BDI发生率... 医源性胆管损伤(bile duct injury,BDI)是由于腹部手术或介入、穿刺治疗等造成的BDI,是BDI最常见的原因。研究显示,80%的医源性BDI来自胆囊切除术,其中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所致的损伤占绝大多数[1]。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关的BDI发生率为0.125%~0.300%[2],接受LC的患者为0.4%~0.6%[3],接受单切口LC的患者则高达0.72%[4]。只有1/3~1/2的BDI被及时诊断,超过70%的BDI最初由非专科医师进行修复[5]。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由于LC具有多种优势,因此LC在很大程度上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囊良恶性疾病。与此同时,腔镜环境特殊性导致的BDI相对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发生率更高,损伤类型更复杂。尽管预防可以尽量避免损伤的发生,但当损伤确实发生时,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对于改善BDI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准确把握BDI的因素、修复时机和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医源性BDI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医源性 治疗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早期肠道微生态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芳 杨红梅 +5 位作者 林文发 叶再元 吴松阳 薄志远 陈振光 罗瑶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974-97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胃癌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树兰(杭州)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胃癌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照组48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单纯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在术前以及术后第7天检测所有被选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和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记录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相关指标及CD4^(+)、CD8^(+)、CD4^(+)/CD8^(+)等免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更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道微生态 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酷暑沙场练支前
12
作者 薄志远 张杰培 熊华明 《中国民兵》 2012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