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性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组织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Ⅰ表达影响
1
作者 薄琦 王鑫宇 +1 位作者 刘丹 张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5期308-312,共5页
目的探讨诱导性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组织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Ⅰ(CaMK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常温复苏组(n=12)以及低温复苏组(n=12)。假手术组仅进行外科插管及相关... 目的探讨诱导性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组织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Ⅰ(CaMK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常温复苏组(n=12)以及低温复苏组(n=12)。假手术组仅进行外科插管及相关手术操作,不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常温复苏组及低温复苏组每只大鼠放血25 ml/kg,构建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60 min后分别采取38℃和32℃复苏并维持60 min,复苏结束后将大鼠体温恢复至38℃并监测血流动力学3 h。大鼠复苏3 h后,3组均随机选取50%的大鼠处死,取小肠黏膜、肠系膜淋巴结及血液,剩余大鼠进行72 h生存分析。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3组大鼠肠黏膜中CaMKⅠ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同时,进行细菌移位检测。结果复苏3 h后,低温复苏组大鼠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常温复苏组,而心输出量、每搏量和射血分数均高于常温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定72 h为观察终点,假手术组大鼠于观察终点时全部存活,低温复苏组大鼠的生存时间为(63.50±9.59)h,明显长于常温复苏组的(46.83±19.5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液体复苏3 h后,低温复苏组CaMKⅠmRNA表达水平、灰度值均明显低于常温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复苏组与低温复苏组CaMKⅠ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血清中CaMK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常温复苏组和低温复苏组,IL-10水平高于常温复苏组,但低于低温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复苏组大鼠血清中CaMKⅠ、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明显低于常温复苏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常温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3 h后,低温复苏组大鼠血液细菌移位量、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量均明显低于常温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诱导性低温复苏条件下,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组织中CaMKⅠ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降低,大鼠生存时间延长,CaMKⅠ下调可能是诱导性低温复苏减轻大鼠失血性休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诱导性低温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Ⅰ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中和抗体对失血性休克鼠复苏晚期肠屏障功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鑫宇 薄琦 +2 位作者 高广荣 马锐 张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5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中和抗体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晚期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7)、常温复苏组(NR组,n=68)、低温复苏组(HR组,n=34)与失血性休克+低温复苏+HMGB1中和抗体组(...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中和抗体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晚期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7)、常温复苏组(NR组,n=68)、低温复苏组(HR组,n=34)与失血性休克+低温复苏+HMGB1中和抗体组(HR+anti-HMGB1组,n=34),构筑失血性休克模型,取小肠黏膜、肠系膜淋巴结及血液等标本。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肠黏膜中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复苏早晚期肠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检测失血性休克鼠复苏后2、4、8及24 h血清HMGB1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随复苏时间推迟,HR组HMGB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在给予HMGB1中和抗体后,HR+antiHMGB1组中HMGB1蛋白表达下调,且外周血中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提示,复苏24 h的HR组与复苏4 h的HR组比较,肠黏膜损伤有所加重。而给予HMGB1中和抗体后,复苏24 h大鼠肠黏膜损伤不明显,与复苏4 h的HR组基本一致。结论 低温复苏晚期可能会加重失血性休克鼠肠屏障功能损伤,抑制HMGB1可减轻复苏晚期带来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屏障功能 复苏晚期 高迁移率族蛋白-1中和抗体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脂肪素水平变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2
3
作者 薄琦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950-952,共3页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为突出特征的妊娠期疾病,多表现为代偿性高胰岛素症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降低.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是现阶段治疗GDM主要措施,其中以门冬胰岛素应用最为广泛.但随孕周增...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为突出特征的妊娠期疾病,多表现为代偿性高胰岛素症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降低.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是现阶段治疗GDM主要措施,其中以门冬胰岛素应用最为广泛.但随孕周增加,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逐渐增加,可降低门冬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近些年,临床对GDM患者胰岛素抵抗不断深入,发现脂肪素等脂肪因子可结合胰岛素受体模拟胰岛素降糖作用,可能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关[1].亦有学者研究指出,胰岛素抵抗与维生素D缺乏存在密切关联性,并指出孕期补充足量维生素D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强化胰岛素制剂降糖效果[2].同时维生素D可通过阻碍脂肪形成转录因子、脂质蓄积,调节体内脂肪生成[3].可见适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对GDM患者病情改善具有一定作用,但关于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能否预防GDM发生发展仍缺乏循证依据.本研究予以51例GDM患者高剂量维生素D治疗,并以接受低剂量维生素D治疗的GDM患者作为对照组,探究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液 糖化血红蛋白 脂肪素 高剂量 患者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薄琦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总结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未破裂型宫外孕62例施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保守治疗,严密观察腹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复查B超,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探讨血β-HCG浓度与宫外孕保守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保守... 目的:总结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未破裂型宫外孕62例施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保守治疗,严密观察腹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期复查B超,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探讨血β-HCG浓度与宫外孕保守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保守治疗62例中,58例有效,有效率93.55%,失败4例,失败率6.45%。结论:对于早期宫外孕保守治疗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无痛苦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保守治疗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早期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薄琦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9期4123-412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子宫按摩、静滴缩宫素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2组的止血...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子宫按摩、静滴缩宫素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2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产妇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快速、有效止血,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不同羊水指数对未足月胎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薄琦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2期4525-452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羊水指数对未足月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羊水指数的不同,将214例未足月的胎膜早破孕妇分为A组(82例,羊水正常)、B组(76例,羊水偏少)、C组(56例,羊水过少),对3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B... 目的探讨不同羊水指数对未足月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羊水指数的不同,将214例未足月的胎膜早破孕妇分为A组(82例,羊水正常)、B组(76例,羊水偏少)、C组(56例,羊水过少),对3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B组与C组(P<0.05)。C组的羊膜腔内感染及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B 2组,胎儿窘迫、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窒息、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B 2组(P<0.05)。结论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剩余羊水量越少,围生儿及产妇的结局越差,通过羊水指数监测剩余羊水量能够为临床评估妊娠结局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指数 未足月胎儿 妊娠结局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