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弃土再生建材施工专用设备研发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薛信恺
霍同乾
+1 位作者
杜君
徐浩
《中华建设》
2019年第34期95-97,共3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的各类工程基槽回填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基坑开挖后基槽回填空间狭窄、回填深度较大、钢板桩拔除后产生缝隙、回填土需分层夯实并且夯实质量不稳定、回填用石粉渣采购成本高以及现场渣土的外运处理问题等。针对...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的各类工程基槽回填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基坑开挖后基槽回填空间狭窄、回填深度较大、钢板桩拔除后产生缝隙、回填土需分层夯实并且夯实质量不稳定、回填用石粉渣采购成本高以及现场渣土的外运处理问题等。针对管网基槽开挖后的这一系列问题,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自2016年来开展了超软弱地层管网基槽加固及流动化土填筑技术研究,提出了采用流动化处理工法对基坑及缝隙进行回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夯实
基槽开挖
回填土
基坑开挖
软弱地层
专用设备
生态环境
采购成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流域的深圳市现状及未来污染负荷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商放泽
李兵
+3 位作者
黄跃飞
余艳鸽
薛信恺
徐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08-217,共10页
文章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综合方法等分析了深圳市各流域现状污染和水环境容量,并预测了各流域未来污染和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深圳市9个流域中,废污水排放量密度和污染负荷密度呈现出西部流域高、东部流域低的趋势,深...
文章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综合方法等分析了深圳市各流域现状污染和水环境容量,并预测了各流域未来污染和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深圳市9个流域中,废污水排放量密度和污染负荷密度呈现出西部流域高、东部流域低的趋势,深圳河流域最大、大亚湾流域最小。深圳河流域现状年和2035年污水排放量密度分别为212.32和282.85万t/(km^2·a),大亚湾流域分别为7.68和10.46万t/(km^2·a);深圳河流域现状年和2035年COD污染负荷密度分别为141.83和79.34 t/(km^2·a),氨氮分别为14.93和1.40 t/(km^2·a),总磷分别为1.96和1.10 t/(km^2·a),总氮分别为24.88和2.33 t/(km^2·a);大亚湾流域现状年和2035年COD污染负荷密度分别为8.93和4.86 t/(km^2·a),氨氮分别为0.93和0.06 t/(km^2·a),总磷分别为0.13和0.07 t/(km^2·a),总氮分别为1.55和0.14 t/(km^2·a)。现状年按照各流域需要达到地表水Ⅴ类水计算,雨季1个流域和旱季6个流域即使不排放污水,COD、氨氮、总磷仍超过水环境容量;2035年按照各流域需要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计算,雨季1个流域和旱季7个流域即使不排放污水,COD、氨氮、总磷仍超过水环境容量。未来污水排放量密度增加的情况下,通过雨污100%分流和污水排放标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等能使污染负荷密度大幅降低,但是旱季污染负荷仍大于水环境容量,未来需要继续提高污水排放标准或者实施河流补水。研究可为深圳市打造高品质的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污水
污染负荷
水环境容量
流域
深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新型光催化氧化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商放泽
许亮
+7 位作者
郎琪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辜晓原
薛信恺
雷坤
仇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小微水体被称作江河湖库的"毛细血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关系治水成败,传统治理技术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需要清淤、环保性能差、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基于中时间尺度(治理期4个月、维护期9个月)水塘原位现场试验研究,提...
小微水体被称作江河湖库的"毛细血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关系治水成败,传统治理技术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需要清淤、环保性能差、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基于中时间尺度(治理期4个月、维护期9个月)水塘原位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治理小微黑臭水体的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能够显著提升黑臭水塘水质,4个月的治理后水体透明度提高79.13%,溶解氧提高5.1倍,氧化还原电位提高1.44倍,COD、NH_(4)^(+)-N、TN和TP分别降低35.75%、69.74%、78.99%和39.47%;至9个月的维护期末,水体透明度提高了9倍,溶解氧提高了4.4倍,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1.66倍,COD、NH_(4)^(+)-N、TN和TP分别降低67.60%、96.93%、90.97%和65.79%。污染负荷削减量分析表明,该技术治理期削减COD、NH_(4)^(+)-N、TN、TP分别为176.72、52.46、78.60和5.53 mg/(m^(3)·d),维护期削减COD、NH_(4)^(+)-N、TN、TP分别为64.55、6.89、4.85和0.47 mg/(m^(3)·d)。表明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不需要清淤即可实现原位修复,能量来源为自然光能,且通过集成石墨烯光催化网、生物填料、生态浮床、水下森林构建技术培育适宜于小微水体长效维持的水生态健康系统,可实现黑臭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治理环保、维护简便。该技术可用于原位环保消除小型相对封闭水体的黑臭并实现水质稳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塘
新型光催化氧化
水质
黑臭
治理期
维护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FBR生物循环床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商放泽
贾娟华
+6 位作者
李兵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薛信恺
徐浩
周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59-265,共7页
小微黑臭水体治理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小微黑臭水体的FBR生物循环床综合治理技术。水塘现场试验研究表明,3个月的治理期后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6倍,溶解氧提高了92.02%,NH_(3)-N升高了23.81%...
小微黑臭水体治理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小微黑臭水体的FBR生物循环床综合治理技术。水塘现场试验研究表明,3个月的治理期后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6倍,溶解氧提高了92.02%,NH_(3)-N升高了23.81%,COD、TN和TP分别降低了61.11%、60.92%、81.25%;8个月的维护期后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5倍,溶解氧提高了72.57%,COD、NH_(3)-N、TN和TP分别降低了68.68%、52.38%、61.72%和75%。该技术治理期削减COD、NH_(3)-N、TN、TP分别为1428.32、7.86、144.95和6.33 mg/(m^(3)·d),维护期削减COD、NH_(3)-N、TN、TP分别为1173.42、7.75、120.00和4.54 mg/(m^(3)·d)。治理期后水塘溶解氧、COD、NH_(3)-N、TP提升至地表水Ⅲ类及以上,维护期后主要水质指标提升至地表水Ⅱ类及以上,但TN维持在地表水Ⅴ类,TN是制约水质提升的主要因素。FBR生物循环床综合治理技术能消除小微水体黑臭,使水质稳定提升至地表水Ⅴ类及以上,维护简便,可用于消除粤港澳大湾区小型相对封闭水体的黑臭并实现水质稳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塘
FBR生物循环床
水质
黑臭
治理期
维护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弃土再生建材施工专用设备研发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薛信恺
霍同乾
杜君
徐浩
机构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武汉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出处
《中华建设》
2019年第34期95-97,共3页
文摘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的各类工程基槽回填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基坑开挖后基槽回填空间狭窄、回填深度较大、钢板桩拔除后产生缝隙、回填土需分层夯实并且夯实质量不稳定、回填用石粉渣采购成本高以及现场渣土的外运处理问题等。针对管网基槽开挖后的这一系列问题,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自2016年来开展了超软弱地层管网基槽加固及流动化土填筑技术研究,提出了采用流动化处理工法对基坑及缝隙进行回填。
关键词
分层夯实
基槽开挖
回填土
基坑开挖
软弱地层
专用设备
生态环境
采购成本
分类号
TU7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流域的深圳市现状及未来污染负荷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商放泽
李兵
黄跃飞
余艳鸽
薛信恺
徐浩
机构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08-217,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110205005)
《深圳水战略2035》重大咨询项目(ZCG2016143308)
文摘
文章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综合方法等分析了深圳市各流域现状污染和水环境容量,并预测了各流域未来污染和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深圳市9个流域中,废污水排放量密度和污染负荷密度呈现出西部流域高、东部流域低的趋势,深圳河流域最大、大亚湾流域最小。深圳河流域现状年和2035年污水排放量密度分别为212.32和282.85万t/(km^2·a),大亚湾流域分别为7.68和10.46万t/(km^2·a);深圳河流域现状年和2035年COD污染负荷密度分别为141.83和79.34 t/(km^2·a),氨氮分别为14.93和1.40 t/(km^2·a),总磷分别为1.96和1.10 t/(km^2·a),总氮分别为24.88和2.33 t/(km^2·a);大亚湾流域现状年和2035年COD污染负荷密度分别为8.93和4.86 t/(km^2·a),氨氮分别为0.93和0.06 t/(km^2·a),总磷分别为0.13和0.07 t/(km^2·a),总氮分别为1.55和0.14 t/(km^2·a)。现状年按照各流域需要达到地表水Ⅴ类水计算,雨季1个流域和旱季6个流域即使不排放污水,COD、氨氮、总磷仍超过水环境容量;2035年按照各流域需要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计算,雨季1个流域和旱季7个流域即使不排放污水,COD、氨氮、总磷仍超过水环境容量。未来污水排放量密度增加的情况下,通过雨污100%分流和污水排放标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等能使污染负荷密度大幅降低,但是旱季污染负荷仍大于水环境容量,未来需要继续提高污水排放标准或者实施河流补水。研究可为深圳市打造高品质的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预判。
关键词
废污水
污染负荷
水环境容量
流域
深圳
Keywords
waste water
pollution load
water environment capacity
basin
Shenzhen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新型光催化氧化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商放泽
许亮
郎琪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辜晓原
薛信恺
雷坤
仇健
机构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110205005)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111002)
+1 种基金
中国电建集团科技项目(DJ-ZDXM-2019-30)
深圳市龙岗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排查与评估项目。
文摘
小微水体被称作江河湖库的"毛细血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关系治水成败,传统治理技术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需要清淤、环保性能差、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基于中时间尺度(治理期4个月、维护期9个月)水塘原位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治理小微黑臭水体的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能够显著提升黑臭水塘水质,4个月的治理后水体透明度提高79.13%,溶解氧提高5.1倍,氧化还原电位提高1.44倍,COD、NH_(4)^(+)-N、TN和TP分别降低35.75%、69.74%、78.99%和39.47%;至9个月的维护期末,水体透明度提高了9倍,溶解氧提高了4.4倍,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1.66倍,COD、NH_(4)^(+)-N、TN和TP分别降低67.60%、96.93%、90.97%和65.79%。污染负荷削减量分析表明,该技术治理期削减COD、NH_(4)^(+)-N、TN、TP分别为176.72、52.46、78.60和5.53 mg/(m^(3)·d),维护期削减COD、NH_(4)^(+)-N、TN、TP分别为64.55、6.89、4.85和0.47 mg/(m^(3)·d)。表明新型光催化氧化综合治理技术不需要清淤即可实现原位修复,能量来源为自然光能,且通过集成石墨烯光催化网、生物填料、生态浮床、水下森林构建技术培育适宜于小微水体长效维持的水生态健康系统,可实现黑臭水体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治理环保、维护简便。该技术可用于原位环保消除小型相对封闭水体的黑臭并实现水质稳定提升。
关键词
水塘
新型光催化氧化
水质
黑臭
治理期
维护期
Keywords
pond
new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water quality
black odor
treatment period
maintenance period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BR生物循环床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商放泽
贾娟华
李兵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薛信恺
徐浩
周峰
机构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杭州沁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59-265,共7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B110205005)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技术攻关面上项目(JSGG20201103094600001)
中国电建集团科技项目(DJ-ZDXM-2019-30)
文摘
小微黑臭水体治理面临水质反复、水质提升难、维护不便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小微黑臭水体的FBR生物循环床综合治理技术。水塘现场试验研究表明,3个月的治理期后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6倍,溶解氧提高了92.02%,NH_(3)-N升高了23.81%,COD、TN和TP分别降低了61.11%、60.92%、81.25%;8个月的维护期后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5倍,溶解氧提高了72.57%,COD、NH_(3)-N、TN和TP分别降低了68.68%、52.38%、61.72%和75%。该技术治理期削减COD、NH_(3)-N、TN、TP分别为1428.32、7.86、144.95和6.33 mg/(m^(3)·d),维护期削减COD、NH_(3)-N、TN、TP分别为1173.42、7.75、120.00和4.54 mg/(m^(3)·d)。治理期后水塘溶解氧、COD、NH_(3)-N、TP提升至地表水Ⅲ类及以上,维护期后主要水质指标提升至地表水Ⅱ类及以上,但TN维持在地表水Ⅴ类,TN是制约水质提升的主要因素。FBR生物循环床综合治理技术能消除小微水体黑臭,使水质稳定提升至地表水Ⅴ类及以上,维护简便,可用于消除粤港澳大湾区小型相对封闭水体的黑臭并实现水质稳定提升。
关键词
水塘
FBR生物循环床
水质
黑臭
治理期
维护期
Keywords
pond
FBR biological circulating bed
water quality
small and black-smelly water
treatment
maintenance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弃土再生建材施工专用设备研发设计及应用
薛信恺
霍同乾
杜君
徐浩
《中华建设》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流域的深圳市现状及未来污染负荷分析
商放泽
李兵
黄跃飞
余艳鸽
薛信恺
徐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新型光催化氧化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商放泽
许亮
郎琪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辜晓原
薛信恺
雷坤
仇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FBR生物循环床的小微黑臭水体治理研究
商放泽
贾娟华
李兵
余艳鸽
黎启贤
侯志强
薛信恺
徐浩
周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